柳园调查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

柳园调查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

一、柳园测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潭[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断裂构造的研究一直是地学领域中的重点。作为地质过程的重要形式之一,断裂在成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矿产资源的研究离不开对断裂构造的研究。目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其引入地学领域,将有利于处理复杂的地学信息,从而有助于下一步相关的工作。在地学领域中,虽然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但在断裂预测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本文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根据从甘肃省西秦岭大桥、寨上地区的地质图中获取的断裂数据,通过处理得到断裂数据集,输入到模型中训练得到断裂预测模型,再根据该模型进行了预测实验,四张预测断裂图与原地质图像对比,能够进行断裂构造的预测,且预测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甘肃龙首山西段高台县臭泥墩—西小口子地区的地质图提取的断裂图像进行了预测试验,生成了该地区的断裂预测图像,通过对该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断裂的遥感解译,同样得到了该地区的遥感断裂解译图。二者对比:预测断裂图中的断裂走向都是近EW向—NWW向,与地质图和遥感解译断裂的走向一致;预测断裂图能够产生新的断裂构造,且位置对比遥感断裂解译图位置大体相同。表明利用GAN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2.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在甘肃北山20km2的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中进行了断裂解译的研究。通过试验断裂解译标志中错动的岩脉、地层,GAN网络模型具备良好的断裂解译效果,该方法在正射影像断裂解译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龙首山西段高台县臭泥墩—西小口子地区的铜矿找矿预测。根据地化和航磁数据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27.3%;根据地质、地化和航磁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12.1%;基于GAN网络模型生成的该地区的断裂预测图作为的地质数据,综合地化和航磁数据得到的预测结果的预测面积为19.7%,相对于地化和航磁数据的预测结果在第四系及新近系中的预测区范围缩小或消失,相对于地质、地化和航磁数据的预测结果在重点找矿区(盘头山)被重新圈定,更加具有可信度。

林森,陶超群,刘莉晖[2](2021)在《甘肃明舒井南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文中研究指明为优选明舒井南找矿靶区,在了解该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矿区元素的富集、分异及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处于Au元素高背景带上,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及其中发育的石英脉中Au以强富集强分异(Au富集系数f>2.5,变异系数Cv>3.2)为特征;As、 Sb、 W元素也表现出富集与强分异特征,表明矿区热液活动具多源多期叠加特征,Au来源于地层又来源于深部热液;(2)寻找金矿有利的指示元素为Au、 Ag、 As、 Sb、 W,这些元素的异常强度及形态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及裂隙的发育程度;(3)断裂构造及裂隙是矿区金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4)查证圈定的甲1类HT2、 HT3综合异常获得金矿化体14条,金矿体5条,新增金潜在矿产资源837 kg,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为矿致异常,金矿找矿潜力优势明显。

汤国栋[3](2021)在《四川烟依矿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甘孜-理塘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烟依矿区紧临梭罗沟大型金矿。矿区属深切割高山草甸地貌,开展传统地质找矿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该区域找寻隐伏金矿的找矿问题,特开展四川木里县烟依矿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预测研究。本文以地质成矿背景为基础,基于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勘查理论,在梭罗沟金矿已知剖面开展可行性试验示矿效果明显的前提下,对烟依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研究工作,经过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对梭罗沟金矿51线已知剖面的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电提取测量法、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土壤热释汞测量法三种方法在高山草甸景观区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的,有效的。(2)通过对烟依矿区的地电提取测量元素含量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发现该研究区内金元素的丰度值高,成矿潜力大,Au元素为该研究区的主成矿元素,其余提取元素与Au元素存在线性分布的趋势,其余提取元素可为该区域找寻隐伏金矿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3)对地电提取元素采取R型因子分析的方法,共得出4个因子。通过对四个因子所代表的元素组合及区域元素成矿性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主攻矿种为金矿,其成矿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且后期受改造程度可通过F3、F4因子所圈定的异常规模来辨别。地电提取8种元素可分为Cu-Zn-Hg、Au-Pb、As-Ag、Sb四类元素组合。(4)对地电提取单元素、组合元素及土壤热释汞、土壤离子电导率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异常分带,为后期成矿靶区的点位得分评分机制提供依据。(5)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法,本文结合研究区地质成矿条件及地电化学集成技术的异常分析特点,构建基于点位研究的目标-准则-因素-要素的四级分层结构,最终得到点位得分。依据点位得分,对研究区进行靶区圈定,共划分4个成矿靶区。根据靶区点位总得分,评价成矿靶区潜力高低,建议靶区开展验证工作顺序为:Ⅰ号靶区(23.41)>Ⅲ号靶区(22.41)>Ⅱ号靶区(16.28)>Ⅳ号靶区(16.06)。

汤国栋,罗先熔,王东,黄文斌,赵欣怡,王光洪,石立东,邱炜[4](2020)在《四川木里烟依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依矿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带甘孜-理塘构造结合带南段,紧邻梭罗沟金矿,在对烟依矿区进行1∶10000地质草测,基本查明该矿区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样品Au、Ag、As、Sb、Hg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显示Au元素为测区内成矿有利元素。使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样品5种元素进行降维,划分出Au-As-Sb和Ag-Hg两组元素组合,对组合元素采用衬度累加法进行数据处理,对单元素异常图和组合元素异常图进行套合,并结合地质成矿条件共圈定了4个成矿靶区,通过探槽工程对靶区YY-2和靶区YY-4进行验证,确定了Au1和Au2两条金矿化体,显示了本区金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性。

韩振玉[5](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提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胡凯[6](2020)在《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兴安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北段,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东缘扎兰屯陆块,东乌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内,中生代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段。研究区内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古生界上泥盆统大民山组;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和下白垩统龙江组;第四系冲洪积和沼泽沉积物。区内侵入岩分布广泛,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石类型为中-酸性岩,以晚石炭世侵入岩为主。区内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变质岩零星出露,主要为基底变质岩系的区域变质岩。区内构造总体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控矿断裂构造主要为东西向和北东向,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存储空间。通过对研究区内已知矿(化)体的地质背景、1:5万物化探综合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研究区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优选金厂沟地区开展重点异常检查工作,主要进行1:1万的地质草测、磁法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土壤测量以及取样等工作。之后开展综合研究,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碎屑岩内发现钼矿化点2处,均强烈发育褐铁矿化、硅化等,岩石局部呈片理化,较破碎。通过对比研究区的地质和物化探信息,初步建立了找矿模型,将研究区初步划分为2个B类成矿远景预测区。其中光头山成矿远景区(B-1)主攻矿种为钨钼铜多金属;金厂沟-五道沟成矿远景区(B-2)主攻矿种为钼多金属。根据研究区内预测找矿模型,对比区内地质和物化信息圈定了1个Ⅱ级找矿靶区,金厂沟找矿靶区(B-2-Ⅱ1)以Mo、Ag和W为主要成矿元素,靶区内钼矿化点具有进一步工作前景。

圣安陈[7](2020)在《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牛山铅锌矿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储备基地,属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位于甘肃、新疆交界部位的北山花牛山地区,矿区北邻五井河隐伏断裂,南接花西滩—花牛山断裂,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花牛山铅锌矿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容矿区,矿体多产于大理岩与千枚岩接触带附近,层间破碎带发育,也常伴随矿体的产出,因此,该地区的找矿重点放在岩性以千枚岩和大理岩为主的震旦系地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过去花牛山铅锌矿找矿模型一直从地面地质和地球化学方向出发,较少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对成矿的认识有较大争议。同时,近年来,可控源电磁法的一维、二维反演技术已日渐成熟,由于花牛山地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采用一维、二维反演的可靠性较差,因此通过三维反演来区分地下复杂的电性结构成为一种主流手段。廊坊物化探所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共计获得了312个测深点,其中测线方向为北偏东16°,测线长1.15km,线距200m,点距50m。野外采集的数据质量均较好,为深入研究花牛山地区的电性结构和划分成矿有利区域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法三维反演技术,在工区大面积质量较好的数据支持下,研究花牛山地区的岩系分布和控矿断裂,进而划分出铅锌矿的有利赋存部位。论文首先对所有的测点数据进行筛选和数据处理,然后以工区的L8号测线为例,讨论背景电阻率、网格大小、数据方差、正则化因子和频率个数等主要反演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设计出了一份最优化的反演参数表,最后对全区的所有测点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反演采用的数据为野外采集的电场复分量Ex,经过651次反演迭代后,最终拟合差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数值为5.7。结果显示,工区三维电性模型呈现明显的二层电性结构:浅部电阻率较低,深部电阻率较高。结合工区地面地质资料,对三维反演反演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对花牛山地区岩系分布,控矿断裂和铅锌矿赋存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花牛山地区开展了三维可控源电磁数据的反演工作,获得了该地区首张三维电性结构图;(2)通过工区开展的TDIP法测量结果和本文讨论的可控源三维反演结果的对比,证实了采用三维反演的可靠性;(3)通过有限内存拟牛顿法三维反演得到了工区的三维电性模型,该模型清晰地展示了工区的电性特征,显示工区西北角大范围的浅部低阻异常主要是由炭质地层引起,西部地层岩性以大理岩为主,东部地层岩性以千枚岩为主;(4)圈定出工区内铅锌矿带的成矿有利区域,认为该矿带位于大理岩与千枚岩接触带附近,找矿电性标志为低、中阻过渡带部位,同时工区内的花黑滩—双峰山断裂为该矿带的控矿构造。

赵佳琪[8](2020)在《甘肃花牛山矿集区高光谱蚀变矿物分析及找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花牛山矿集区产于北山多金属成矿区,区内有花牛山铅锌矿床(中型)、花牛山金矿床(小型)、花西山金矿床(小型)、花黑滩钼矿床(中型)及若干金、银、钨、钼矿点。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金、钼矿床(点)的成因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地面样品光谱测量分析和高光谱遥感解译两种手段对研究区内典型矿床(点)的蚀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机载高光谱蚀变矿物信息,并圈定了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典型矿床蚀变矿物种类与矿化关系发现:花牛山金矿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针铁矿、石膏、绿脱石、黄钾铁矾、赤铁矿、角闪石,其中铁的氧化物(赤铁矿、针铁矿)和硫酸盐矿物(石膏、黄钾铁矾)与金矿(化)体关系最密切。花西山金矿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白云母、针铁矿、蒙脱石、赤铁矿、黄钾铁矾、钠云母,其中绢云母矿物(白云母/伊利石、钠云母、多硅白云母)、铁的氧化物(赤铁矿、针铁矿)和铁的硫化物(黄钾铁矾)金矿(化)体关系最密切。花黑滩钼矿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针铁矿、白云母、黑云母、赤铁矿、金云母、多硅白云母,其中角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钼钨矿(化)体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典型矿床蚀变矿物组合,结合矿床地质背景发现:花牛山金矿可能是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矽卡岩化改造的复合型金矿,花西山金矿可能是蚀变岩型金矿,花黑滩钼矿可能是热液脉型矿床。利用CASI-SASI-TASI高光谱遥感数据对矿集区蚀变信息、岩性、构造等成矿有利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花牛山矿集区发育较多的断裂、褶皱、岩性接触带、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等成矿有利信息,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形成了区内典型矿床的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型,并在矿集区西南方向圈定了一个寻找金矿的预测区。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光谱遥感数据可在花牛山矿集区外围找矿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区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刘超[9](2019)在《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处于塔里木地块和中天山地块之间北山裂谷系,一直以来北山裂谷系构造属性及成矿地质特征存在较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山裂谷系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一直以来都是新疆、甘肃乃至内蒙古重要的成矿区带。在新疆境内—北山裂谷系西段,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之前,区内始终以铁为主要成矿种。2011年以来,在新疆境内—北山裂谷系西段,随着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的开展,发现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新矿种,如清白山铅锌矿、清白山东金矿点、聚源钨矿点、大红山铜矿等等,证明该带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因而对该区加强找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新疆哈密磁海-黑山梁一带铜多金属矿预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系统的调查,结合室内综合研究,对研究区的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厘定了成矿模式10种。并通过对1:5万化探数据、1:5万航磁数据、1:25万重力数据的重新筛选、处理、成图、分析,以地质背景为基础,总结找矿标志,建立了各类矿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并圈定出12处找矿远景区,其中I级找矿远景区3处,II级找矿远景区4处,III级找矿远景区5处。

赵忠海[10](2019)在《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大型金矿成因、成矿地质模式与深部三维成矿预测》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地区,在大地构造上,该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部,是中国东北重要的金成矿带。2014年研究区被国土资源部选定为多宝山-大新屯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内深部三维成矿预测的试点区和重点突破区。为了深入探讨该区金矿床成因、形成环境以及深部资源潜力,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研究区近年来新发现的永新大型金矿床作为典型矿床,系统地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成岩成矿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工作,在深入探讨矿床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建立了永新金矿床“三位一体”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并结合典型矿床研究成果及深部物探等工作(如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重力测量、重磁剖面测量),通过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永新金矿区及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和矿体模型,同时以三维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永新金矿区进行了外围及深部成矿预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并对预测靶区开展了深部找矿验证及资源量预测工作,提出了研究区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查的具体位置,实现了深部成矿预测靶区的优选和定位、定量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如下:1.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揭示,该矿床主要赋存在晚石炭世正长花岗岩与花岗质糜棱岩接触部位的热液角砾岩体中及其附近,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和脉状等形式产出,且沿走向和倾向见有尖灭再现和分支复合特征。主要矿石类型以热液胶结角砾岩型为主,结构构造主要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胶结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疏状构造,晶洞状或晶簇状构造等;矿石矿物主要包括自然金,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的黄铜矿等;自然金主要分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赋存于石英脉或黄铁矿晶体裂隙中,后者主要以纳米级的Au0或固溶体金Au+的形式赋存含金的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和绿帘石等;围岩蚀变类型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钾长石、灰色石英-黄铁矿、灰黑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四个成矿阶段。2.对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火山-次火山岩开展的单颗粒锆石U-Pb定年和对主成矿阶段的含金黄铁矿开展的Rb-Sr同位素测年工作揭示,矿区火山喷出发生在120112Ma,可划分为龙江期(120Ma)和光华期(112Ma)两期;永新金矿成矿发生在107±4Ma,进而揭示永新金矿床成矿发生在早白垩世,与光华期火山作用有关,其成岩成矿热事件大致经历了近5Ma。3.矿区火山-次火山岩的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揭示与成矿相关的火山-次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以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仅花岗斑岩具有较明显的铕负异常,其它铕负异常不明显,岩浆作用发生在中生代早白垩世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弧环境下,由俯冲洋板片脱水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深成岩浆,在其上升侵位过程中在壳幔边界形成新生下地壳,新生下地壳与持续底侵深成幔源岩浆混合而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并在演化过程中受到较弱的地壳混染。4.S-Pb-H-O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载金黄铁矿的REE及与围岩的对比分析,揭示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相对含Cl的弱还原性流体,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见少量的CO2存在,基本不含有CH4和H2,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并与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水-岩反应,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区赋矿火山-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具有成因联系。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矿床对比分析,基本确定永新金矿床为典型的低硫化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同一地区的众多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可能共同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背景下,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的动力学背景有关。最终综合本次研究成果,建立了永新金矿床“三位一体”综合找矿预测模型。6.基于典型矿床研究成果,运用区域地物化遥调查、深部物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重力及重磁联合剖面)等方法相互约束、相互校正解译的方法,通过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揭示了研究区的深部地质情况,构建了永新金矿区及永新金矿床的三维地质模型和矿体模型,实现了永新金矿区-1500m以浅深度范围内的地质结构的透明化及永新金矿床地质及矿体的可视化,为下一步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和靶区的圈定提供了模型基础。7.采用浅部和深部、二维和三维建模相结合的成矿预测方法,基于典型矿床研究成果和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以找矿预测模型为指导,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并运用证据权方法,建立了浅部和深部预测模型,对永新金矿区进行了外围及深部预测,共圈定了浅部找矿靶区7处,深部找矿靶区8处,为该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勘查依据。8.采用浅部与深部预测靶区相互对比研究,结合对深部预测靶区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对圈定的8处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优选和评价,优选出靶区G为最优一级靶区,靶区H为次级二级靶区,靶区B、C、D为三级靶区,靶区A、E、F为四级靶区。9.对所预测靶区开展了深部找矿验证及资源量预测工作,在C号深部找矿靶区的深部发现了多处矿化信息,尤其是在750766m处,具有较强的矿化显示,这一结果与本次深部预测的深度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行,以此可以判断本次圈定的其它几处地表尚未发现金矿体的深部预测靶区均是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同时本次工作对圈定的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共计预测深部金资源量17879.10kg,实现了深部成矿预测靶区的定位、定量评价。

二、柳园测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园测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度学习在地学方面的研究
        1.2.2 断裂构造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1 完成主要工作
        1.4.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甘肃省西和县大桥地区
        2.1.1 地层
        2.1.2 岩浆岩
        2.1.3 变质岩
        2.1.4 构造
    2.2 甘肃省岷县寨上地区
        2.2.1 地层
        2.2.2 侵入岩
        2.2.3 变质岩
        2.2.4 构造
    2.3 甘肃省北山地区
        2.3.1 地层
        2.3.2 侵入岩
        2.3.3 构造
    2.4 甘肃省龙首山地区
        2.4.1 地层
        2.4.2 侵入岩
        2.4.3 变质岩
        2.4.4 构造
第3章 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3.1 生成式对抗网络
        3.1.1 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发展
        3.1.2 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原理
    3.2 卷积神经网络
        3.2.1 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
        3.2.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第4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断裂构造解译方法
    4.1 无人机航拍影像断裂构造解译
        4.1.1 无人机影像采集
        4.1.2 建模步骤及原理
        4.1.3 生成正射影像
        4.1.4 正射影像断裂解译
    4.2 断裂构造解译实验及结果
        4.2.1 训练样本
        4.2.2 卷积层
        4.2.3 训练次数
        4.2.4 训练结果对比
        4.2.5 预测结果
第5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断裂构造预测方法
    5.1 断裂构造预测原理与步骤
        5.1.1 断裂构造预测原理
        5.1.2 断裂构造预测主要步骤
    5.2 断裂构造预测实验及结果
        5.2.1 卷积层
        5.2.2 训练次数
        5.2.3 训练结果
        5.2.4 预测结果
    5.3 基于卫星遥感解译的断裂构造预测结果验证
        5.3.1 获取遥感影像资料
        5.3.2 图像处理
        5.3.3 建立解译标志
        5.3.4 遥感断裂解译图
        5.3.5 断裂预测图效果对比
第6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找矿预测方法
    6.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找矿预测方法与步骤
    6.2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6.2.1 矿点成矿地质特征
        6.2.2 地化数据的处理
        6.2.3 航磁数据的处理
    6.3 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1 PCA主分量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2 窗口大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3 卷积核数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4 步长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5 Batch_size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6 不同数据集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3.7 不同网格单元大小对预测结果影响的比较
    6.4 基于地化航磁数据的铜矿预测结果
    6.5 结合地质数据下的铜矿预测结果
    6.6 结合断裂预测结果的地质数据下的铜矿预测结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2)甘肃明舒井南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3 侵入岩
    2.4 脉岩
    2.5 矿体
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元素分异富集特征
    3.2 R型因子分析
4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4.1 综合异常特征
    4.2 矿床剥蚀程度
    4.3 异常查证
5 找矿潜力
6 结 论

(3)四川烟依矿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位置
        1.1.2 前人工作简述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来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研究现状
        1.3.2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活动
        2.1.3 区域岩浆作用
        2.1.4 区域变质作用
        2.1.5 区域矿产
        2.1.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
        2.2.2 研究区构造
        2.2.3 研究区岩浆岩
        2.2.4 研究区变质岩
        2.2.5 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地电集成技术方法概述
    3.1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
        3.1.1 基本原理
        3.1.2 方法及技术参数
        3.1.3 地电提取测量法应用条件
    3.2 土壤热释汞测量法
        3.2.1 基本原理
        3.2.2 工作方法及质量检验
    3.3 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3.3.1 基本原理
        3.3.2 工作方法及质量检验
        3.3.3 方法的主要特点
第4章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4.1 已知剖面概述
    4.2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的可行性研究
    4.3 土壤离子电导率与土壤热释汞可行性研究
        4.3.1 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
        4.3.2 土壤热释汞异常特征
第5章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异常特征
    5.1 地电提取参数统计及分析
    5.2 R型因子分析
    5.3 地电集成技术异常指标确定及异常分带参数
    5.4 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特征
        5.4.1 Au异常特征分析
        5.4.2 Ag异常特征分析
        5.4.3 Cu异常特征分析
        5.4.4 Pb异常特征分析
        5.4.5 Zn异常特征分析
        5.4.6 As异常特征分析
        5.4.7 Sb异常特征分析
        5.4.8 Hg异常特征分析
    5.5 地电提取组合元素异常特征分析
        5.5.1 Cu-Zn-Hg异常特征分析
        5.5.2 Au-Pb异常特征分析
        5.5.3 As-Ag异常特征分析
        5.5.4 Sb异常特征分析
    5.6 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异常特征分析
    5.7 土壤热释汞(RHg)异常特征分析
第6章 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法成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6.1 多层次模糊评价法
    6.2 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评价体系构建
    6.3 地质-地电化学要素得分评定机制
    6.4 靶区圈定及找矿预测
第7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四川木里烟依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 研究区地质背景概述
3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4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4.1 单元素异常特征分析
    4.2 组合元素异常分析
        4.2.1 R型聚类分析
        4.2.2 R型因子分析
    4.3 异常圈定及异常特征分析
5 靶区预测
6 工程验证
7 结论

(5)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球物理特征
    2.3 地球化学特征
    2.4 矿产特征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3.1 重力测量
    3.2 磁法测量
    3.3 电法测量
    3.4 地球化学测量
4 成矿作用研究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4.3 成矿流体来源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5.2 成矿规律研究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6.5 成矿预测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7 结论
    7.1 主要成果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区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1.4 研究区以往工作概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2 区域地球物理
    2.3 区域地球化学
3 研究区成矿特征
    3.1 地层
    3.2 岩浆岩
    3.3 变质岩
    3.4 构造特征
    3.5 地球物理特征
    3.6 地球化学特征
    3.7 遥感异常特征
    3.8 研究区矿产
4 重点工作区检查
    4.1 成矿地质条件
    4.2 1 :1 万土壤测量异常特征
    4.3 1 :1 万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
    4.4 1 :1 万激电中梯异常特征
5 综合信息与找矿模型
    5.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5.2 控矿物化探因素分析
    5.3 找矿预测模型
6 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6.1 远景区划分及特征
    6.2 B-2-Ⅱ1 找矿靶区特征
    6.3 B-2-Ⅱ1 靶区找矿前景分析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花牛山矿田的研究现状
        1.2.1 地面地质研究
        1.2.2 物、化探方法的研究
    1.3 前人工作总结
    1.4 文章章节安排
    1.5 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理论方法
    2.2 有限内存拟牛顿反演方法基本原理
        2.2.1 拟牛顿条件与校正公式
        2.2.2 L-BFGS理论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花牛山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3.1 交通地理位置
    3.2 地质概况
        3.2.1 地层
        3.2.2 岩浆岩
        3.2.3 构造划分
    3.3 地球物理特征
第4章 可控源电磁数据
    4.1 数据采集情况
    4.2 数据质量及评价
    4.3 数据编辑
    4.4 数据处理反演平台介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反演影响参数
    5.1 背景电阻率的最优化参数
    5.2 网格剖分的最优化参数
    5.3 数据方差的影响
    5.4 正则化因子的最优化参数
    5.5 频率疏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演结果和讨论
    6.1 TDIP法结果分析
    6.2 CSAMT三维反演
    6.3 CSAMT三维垂直切片解释
        6.3.1 L4 测线解释
        6.3.2 L5 测线解释
        6.3.3 L7 测线解释
        6.3.4 L8 测线解释
    6.4 CSAMT三维水平切片解释
    6.5 控矿构造
    6.6 成矿有利区的圈定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甘肃花牛山矿集区高光谱蚀变矿物分析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现状
        1.3.1 花牛山矿集区研究现状
        1.3.2 高光谱遥感矿物分析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古元古界
        2.1.2 中元古界
        2.1.3 新元古界
        2.1.4 古生界
        2.1.5 中、新生界
    2.2 区域大地构造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褶皱构造
        2.2.3 深大断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矿产特征
第三章 矿集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成矿相关的变质作用
    3.2 矿体及矿石特征
        3.2.1 矿体特征
        3.2.2 矿石特征
    3.3 围岩蚀变
    3.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第四章 地面高光谱分析与蚀变分带研究
    4.1 地面样品光谱测量分析技术简介
    4.2 工作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测试
        4.2.3 数据处理
    4.3 蚀变矿物种类
    4.4 蚀变矿物与矿化关系
        4.4.1 花牛山金矿
        4.4.2 花西山金矿
        4.4.3 花黑滩钼矿
    4.5 矿床蚀变带划分
        4.5.1 花牛山金矿
        4.5.2 花西山金矿
        4.5.3 花黑滩钼矿
    4.6 小结
第五章 高光谱遥感特征分析与找矿预测
    5.1 数据简介
    5.2 高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5.3 高光谱遥感地质解译
        5.3.1 岩性特征
        5.3.2 构造特征
    5.4 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交通位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成矿预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清白山地区成矿潜力分析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的工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天山地块
    2.2 北山裂谷系
    2.3 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
    2.4 塔里木陆块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3.1 地层
        3.1.1 前寒武系
        3.1.2 下古生界
        3.1.3 上古生界
        3.1.4 新生界
    3.2 岩浆岩
        3.2.1 侵入岩
        3.2.2 火山岩
    3.3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3.3.1 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3.3.2 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3.3.3 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3.4 构造
        3.4.1 褶皱
        3.4.2 断裂构造
    3.5 区域物、化探特征
        3.5.1 重力场特征
        3.5.2 区域磁场特征
        3.5.3 区域化探特征
    3.6 区域矿产特征
        3.6.1 成矿区带划分
        3.6.2 矿产特征
第四章 区域成矿规律
    4.1 空间分布特征
    4.2 时间分布规律
    4.3 控矿因素分析
        4.3.1 地层与成矿
        4.3.2 侵入岩与成矿
        4.3.3 变质作用与成矿
        4.3.4 褶皱和断裂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4.4 成矿系列厘定
    4.5 成矿演化及区域成矿模式
        4.5.1 新太古-元古代构造演化与成矿
        4.5.2 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
        4.5.3 中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
    4.6 清白山一带成矿潜力分析
第五章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
    5.1 清白山地区1:5 万地球化学特征
    5.2 5万单元素异常特征
    5.3 5万综合异常特征
第六章 地球物理找矿信息提取
    6.1 磁测信息提取
        6.1.1 磁场特征
        6.1.2 磁异常特征
        6.1.3 高精度磁法成果指示意义
    6.2 重力异常特征
第七章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7.1 找矿标志
    7.2 找矿模型
    7.3 找矿预测
        7.3.1 找矿靶区划分原则
        7.3.2 找矿靶区特征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大型金矿成因、成矿地质模式与深部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依托项目及实物工作量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古生代地层
        2.1.2 中生代地层
        2.1.3 新生代地层
    2.2 区域岩浆岩
        2.2.1 加里东期花岗岩
        2.2.2 华力西期花岗岩
        2.2.3 燕山期花岗岩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1 区域重力特征
        2.4.2 区域磁场特征
        2.4.3 区域电场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类型
    3.4 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
    3.5 载金矿物类型及特征
    3.6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第4章 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4.1 测试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4.1.1 锆石测年及方法
        4.1.2 黄铁矿Rb-Sr测年样品及方法
    4.2 分析结果
        4.2.1 LA-ICP-MS锆石U-Pb测试结果
        4.2.2 黄铁矿Rb-Sr测年结果
    4.3 成岩成矿时代
        4.3.1 黄铁矿Rb-Sr同位素测年可靠性分析
        4.3.2 永新金矿床成矿时代
    4.4 成岩时代及与成矿关系
第5章 成岩成矿热动源与构造环境
    5.1 测试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5.1.1 测试样品
        5.1.2 实验方法
    5.2 分析结果
        5.2.1 主量元素
        5.2.2 稀土和微量元素
        5.2.3 Sr-Nd-Pb同位素特征
        5.2.4 Lu-Hf同位素特征
    5.3 岩石成因
        5.3.1 分离结晶与地壳混染
        5.3.2 岩浆源区性质
    5.4 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6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6.1 测试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6.1.1 硫同位素分析
        6.1.2 铅同位素分析
        6.1.3 流体包裹体分析
        6.1.4 氢和氧同位素分析
        6.1.5 载金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
    6.2 分析结果
        6.2.1 硫同位素特征
        6.2.2 铅同位素特征
        6.2.3 流体包裹体特征
        6.2.4 氢和氧同位素分析
        6.2.5 载金黄铁矿微量元素及赋矿围岩稀土分析
    6.3 成矿物质来源
        6.3.1 硫同位素特征
        6.3.2 铅同位素特征
        6.3.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6.4 含矿流体来源与流体特征
    6.5 矿床成因探讨
    6.6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成矿模式
    6.7 “三位一体”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第7章 永新金矿区深部物探及三维地质建模
    7.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地质结构
        7.1.1 1:5 万区域重力特征
        7.1.2 1:5 万高磁剖面特征
        7.1.3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特征
    7.2 永新金矿区三维地质建模
        7.2.1 三维建模数据收集与处理
        7.2.2 永新金矿区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建模成果
    7.3 永新金矿区三维属性建模
        7.3.1 永新金矿区深部物探块属性模型建模成果
        7.3.2 永新金矿区化探块属性模型建模成果
第8章 永新金矿区三维成矿预测及靶区圈定
    8.1 三维成矿预测
        8.1.1 找矿概念模型建立
        8.1.2 找矿数字模型建立
        8.1.3 证据权法
        8.1.4 找矿预测模型建立
    8.2 深部找矿靶区圈定与评价
        8.2.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8.2.2 深部找矿靶区圈定
        8.2.3 深部找矿靶区优选与评价
        8.2.4 深部找矿靶区验证情况及资源量预测
        8.2.5 三维地质模型实际应用
第9章 结论
    9.1 取得的主要成果
    9.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柳园测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断裂构造解译和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以甘肃省西秦岭、北山为例[D]. 李忠潭.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甘肃明舒井南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J]. 林森,陶超群,刘莉晖.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1(02)
  • [3]四川烟依矿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预测研究[D]. 汤国栋.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四川木里烟依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 汤国栋,罗先熔,王东,黄文斌,赵欣怡,王光洪,石立东,邱炜. 地质与勘探, 2020(06)
  • [5]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6]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 胡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7]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圣安陈. 吉林大学, 2020(08)
  • [8]甘肃花牛山矿集区高光谱蚀变矿物分析及找矿预测[D]. 赵佳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大型金矿成因、成矿地质模式与深部三维成矿预测[D]. 赵忠海.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柳园调查区金异常综合评价及找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