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弯管含砂分散泡状流冲蚀机理分析

水平弯管含砂分散泡状流冲蚀机理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揭示水平弯管含砂分散泡状流的冲蚀机理。方法构建气液固多相流冲蚀实验环道,研究管道内流体流动状态及管道三维冲蚀速率。采用显微分析方法研究管道冲蚀形貌,并提出基于VOF模型和DPM模型耦合的瞬态冲蚀仿真方法。实验与仿真相结合分析管道内部气液分布、颗粒运动对冲蚀形貌的影响。结果弯管冲蚀最严重区域出现在弯头出口处(θ=90?),而冲蚀最严重位置则出现在该截面φ=45?以及φ=90?两个位置上。仿真可知整个弯管冲蚀严重的区域边界呈现出较为均匀的抛物线形状。砂粒对弯管的冲蚀作用主要以冲击变形和微切削摩擦为主,砂粒的直接冲击碰撞导致试样表面产生密集冲蚀坑,冲蚀坑周围有基体材料外翻形成的"唇片"。分散泡状流中的固体颗粒大部分分散在液相中,弯头处滞止区使得弯头处截面的含液率及颗粒含量大于上下游直管段截面。气体的存在改变了砂粒在管道中的运动状态,大大加剧了弯管的冲蚀。结论水平弯管含砂分散泡状流冲蚀严重区域、冲蚀形貌与管道内部气液分布及砂粒运动直接相关,多相流冲蚀瞬态仿真方法可准确地预测管道冲蚀。

论文目录

  • 1 实验过程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介质与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弯管表面冲蚀速率分布
  •   2.2 弯管表面冲蚀形貌
  • 3 分散泡状流冲蚀仿真
  •   3.1 冲蚀计算
  •   3.2 数值模型建立
  •     3.2.1 网格划分
  •     3.2.2 边界及计算设置
  •   3.3 数值结果分析
  •     3.3.1 网格准确性验证
  •     3.3.2 弯管冲蚀形貌分析
  •     3.3.3 管内截面气液分布与颗粒含量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彭文山,邢少华,曹学文,侯健,胥锟,韩明一

    关键词: 砂粒,冲蚀,弯管,分散泡状流,实验,模型

    来源: 表面技术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廊坊中油朗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分类号: TE973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9.04.034

    页码: 237-244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188K

    下载量: 168

    相关论文文献

    • [1].竖直弯管中含固体颗粒分散泡状流冲蚀预测[J]. 装备环境工程 2020(06)
    • [2].蒸汽-水冷凝泡状流含气率分布[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5)
    • [3].井筒中垂直泡状流传热实验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4].两种群体平衡模型在大规模多粒径泡状流中的应用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12)
    • [5].喷管内临界泡状流计算分析[J]. 工程力学 2010(04)
    • [6].泡状流近焦深度内微气泡数密度的测量[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06)
    • [7].基于单CCD摄影的泡状流近焦深度内微气泡的识别[J]. 仪器仪表学报 2010(11)
    • [8].倾斜和摇摆状态下矩形通道内泡状流局部参数特性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05)
    • [9].气泡雾化喷嘴泡状流喷雾特征试验与仿真[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10)
    • [10].气水泡状流绕流开孔圆管分离特性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6)
    • [11].水平管内多孔板后的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J]. 化工学报 2017(06)
    • [12].群体平衡模型对复杂气液泡状流数值模拟[J]. 化工学报 2011(04)
    • [13].泡状流相分布及湍流结构的欧拉-拉格朗日双向耦合数值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0(07)
    • [14].泡状流中空化与激波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J]. 船舶力学 2015(11)
    • [15].气泡雾化喷嘴泡状流出口喷雾脉动特征[J]. 化工学报 2018(10)
    • [16].基于漂移流模型的矩形通道内泡状流-弹状流转变准则[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10)
    • [17].倾斜、摇摆对矩形通道内泡状流局部界面参数分布的影响[J]. 核动力工程 2014(05)
    • [18].水下两相冲压喷射发动机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03)
    • [19].基于激光扫描的密集泡状流三维重建与优化[J]. 光学精密工程 2017(03)
    • [20].矩形通道内泡状流-弹状流转换边界判定方法[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10)
    • [21].蒸汽-水冷凝泡状流相界面浓度输运方程[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8)
    • [22].受限微细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流型转化准则[J]. 化工学报 2013(05)
    • [23].2种熵测度在分析流型信号复杂度上的应用[J]. 化学工程 2011(08)
    • [24].泡状流三维模拟及壁面润滑力模型比较[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10)
    • [25].矩形窄通道内泡状流向搅拌流转变预测模型[J]. 核动力工程 2012(04)
    • [26].泡状流中含气率和气泡尺寸分布的超声非接触测量方法[J].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2)
    • [27].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气液两相流检测装置[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05)
    • [28].蛇形管内汽液泡状流与传热的数值模拟[J]. 化工学报 2011(12)
    • [29].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30].螺旋直径对螺旋管泡状流截面分布特性的影响[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07)

    标签:;  ;  ;  ;  ;  ;  

    水平弯管含砂分散泡状流冲蚀机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