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排泄率论文_李格,谢航,何定聪,罗毅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氮排泄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幼鱼,盐度,临界,鱼类,斑马,离子,温度。

氨氮排泄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格,谢航,何定聪,罗毅平[1](2015)在《温度对斑马鱼静止代谢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测定了18,23,28,33℃等温度下斑马鱼(Danio rerio)的静止代谢率(RMR)和氨氮排泄率(AN)。结果表明,RMR值与温度(T)显着正相关,二者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描述:YRMR=21.28e0.090 3T(r2=0.562,n=55,p<0.01);雄鱼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雌鱼;随着温度上升,AN显着增加(p<0.05);各温度下,氨熵(AQ)值分别为0.34,0.14,0.10和0.16。研究认为,13和38℃可能是斑马鱼可长期耐受的温度下限和上限,该种鱼RMR水平较高且对温度变化较敏感;蛋白供能比过高可能是斑马鱼不适宜低温生存的原因,低温是否促进斑马鱼的无氧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安晓萍,齐景伟,罗旭光,乌兰,王乃凤[2](2014)在《不同水体中瓦氏雅罗鱼的氨氮排泄率以及血液和组织中氨氮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比较了瓦氏雅罗鱼在高盐碱水体达里湖和淡水岗更湖水体中的氨氮排泄率以及血液、组织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氨氮的排泄率明显减少,而血液和组织中氨氮的含量并未见升高,由此表明,瓦氏雅罗鱼是通过减少氨氮排泄率来适应高盐碱环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4期)

李军,骆小年,徐忠源,王晓光,宋文华[3](2010)在《鸭绿沙塘鳢耗氧率、氨氮排泄率与临界窒息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呼吸室法研究鸭绿沙塘鳢耗氧率(OCR)、氨氮排泄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13.5±0.5)℃下,大规格鸭绿沙塘鳢[(66.72±8.30)g]在0:30达到最大耗氧率[(0.207 0±0.005 1)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4 0±0.001 3)mg/(g.h)],中规格鸭绿沙塘鳢[(15.63±4.78)g]分别在0:30和4:30达到最大耗氧率[(0.197 7±0.013 2)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8 5±0.003 1)mg/(g.h)],小规格鸭绿沙塘鳢[(1.78±0.93)g]分别在20:30和8:30达到最大耗氧率[(0.410 9±0.252 6)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27 9±0.006 6)mg/(g.h)];大、中和小规格鸭绿沙塘鳢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13、0.16和0.29 mg/L,体重和临界窒息点呈负相关。鸭绿沙塘鳢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温度(0~24℃)呈正相关;鸭绿沙塘鳢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体重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杨培民,刘刚,张涛,金广海,刘义新[4](2009)在《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着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本文来源于《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闫茂仓,单乐州,邵鑫斌,胡利华,柴雪良[5](2007)在《盐度和pH值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着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着影响(P>0.05),pH6.5-9.0鮸鱼幼鱼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在此范围内pH值的变化对鮸鱼幼鱼氨氮排泄率有显着影响(P<0.05).O∶N比值也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pH8.0时,O∶N比值最低;不同盐度和pH下鱼幼鱼平均O∶N分别为24.258,22.378.鮸鱼幼鱼主要以蛋白质为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次.(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7年01期)

廖志洪,林小涛,王春,邱炜韬[6](2004)在《黄颡鱼仔、稚、幼鱼耗氧率及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积0.1284W、RN=0.2654T0.4326积0.1417W表示。(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04年03期)

俞秀霞[7](2001)在《鱼类氨氮排泄率及其毒害》一文中研究指出氨是海洋和淡水鱼类的主要排泄产物,在水产养殖中,非离子态氨的聚积会对鱼类等养殖生物造成毒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测定是水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l.鱼类的排泄率 鱼类的氮排泄物主要有氨、尿素和尿酸,对海水和淡水鱼类来说,氨都是最主要的排泄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期刊2001年10期)

氨氮排泄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比较了瓦氏雅罗鱼在高盐碱水体达里湖和淡水岗更湖水体中的氨氮排泄率以及血液、组织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氨氮的排泄率明显减少,而血液和组织中氨氮的含量并未见升高,由此表明,瓦氏雅罗鱼是通过减少氨氮排泄率来适应高盐碱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氮排泄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格,谢航,何定聪,罗毅平.温度对斑马鱼静止代谢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安晓萍,齐景伟,罗旭光,乌兰,王乃凤.不同水体中瓦氏雅罗鱼的氨氮排泄率以及血液和组织中氨氮含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

[3].李军,骆小年,徐忠源,王晓光,宋文华.鸭绿沙塘鳢耗氧率、氨氮排泄率与临界窒息点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

[4].杨培民,刘刚,张涛,金广海,刘义新.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

[5].闫茂仓,单乐州,邵鑫斌,胡利华,柴雪良.盐度和pH值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7

[6].廖志洪,林小涛,王春,邱炜韬.黄颡鱼仔、稚、幼鱼耗氧率及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J].生态科学.2004

[7].俞秀霞.鱼类氨氮排泄率及其毒害[J].中国水产.2001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鸭绿沙塘鳢耗氧率和氨氮排泄鸭绿沙塘鳢24 h氨氮排泄率变化四个盐度梯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氨氮排各组牙鲆饥饿及再投喂期间氨氮排泄四个温度梯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氨氮排不规则盐度脉冲对许氏平鲉氨氮排泄率

标签:;  ;  ;  ;  ;  ;  ;  

氨氮排泄率论文_李格,谢航,何定聪,罗毅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