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哲学论文_方秋明,徐县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怀特,哲学,生态,美学,实在论,自然观,马克思。

有机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方秋明,徐县中[1](2019)在《有机哲学视域中的有机体、自然及其价值——怀特海与约纳斯自然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哲学家怀特海与约纳斯都注重自然中有机体的研究,都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自然的存在有其内在价值。但何为真正的有机体,如何证明自然是有机整体,并具有内在的价值,两者却又呈现出相异的理路。比较两人的有机哲学自然观,可以彰显他们殊途同归的哲学旨趣,有利于我们吸取两者的优长,更深刻地理解自然,寻找更有力的生态保护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魁[2](2019)在《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怀特海、小约翰·柯布等为代表的哲学家所主张的有机哲学受到学术界的追捧。流行的看法认为,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谬误",忽视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性。有机哲学从整体主义视角阐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的主体性,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的良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论谬误虽已得到澄清,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依然严峻,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有机哲学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方面源于学术界对有机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的误解,混淆了有机哲学与环境哲学的内涵与学科边界,另一方面源于学术界低估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自觉夸大了有机哲学的生态价值功能。(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林琳,杨丽,杨学博[3](2019)在《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哲学视域下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之基分为创造性原理、相对性原理、过程性原理和本体论原理。国内现有的互联网+教学模式表现出创造性缺失:教学模式模仿化、照搬化;整体性不足:课程设置拼盘化、随意化;过程性欠缺:教学过程互动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创造性地提出:明确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互联网+"教学观念;建立系统的、过程性的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期"互联网+教育"不仅实现技术上的"+",更实现理念、思维和教学模式上的"+"。(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檀丹丹[4](2018)在《富有中国传统有机哲学观与美学特色的风水塔建筑——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长沙地区风水塔建筑的系统性调查,基于建筑美学思想分析了风水塔建筑的独特艺术形态;通过大量史料,以有机哲学观为指导分析了明清时期风水塔自身兼具的多元建筑文化。从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归纳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风水塔建筑,揭示了风水塔作为民间塔式建筑固有的人文思想与美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文物建筑》期刊2018年00期)

陶涛涛[5](2018)在《怀特海有机哲学视野中的“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怀特海的有机哲学在当代得到了复兴,但其哲学领域中所蕴含的人学思想的革命性意义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他的有机哲学通过对"人"在形上层面的理解和透视,使对"人"的研究从实体存在论转向了生成存在论。怀特海将"人"视为过程性存在、整体性存在和创造性存在的有机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机哲学对"人"的独特理解。(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刘春宇[6](2017)在《怀特海有机哲学对建设特色学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总结怀特海有机哲学的四个原理:整体性、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内在一致、关系决定本质四个原理。针对特色学校建设中个问题,依据这些原理,提出叁点启示:运用整体性原理,厘清特色学校概念;有机哲学为建设特色学校提供理论基础;内在一致地建设特色学校。(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7年12期)

陈广思[7](2017)在《霍金的依赖模型实在论与马克思的“有机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霍金的依赖模型实在论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人作为宇宙的观测者能够参与到世界图景的实在性的构建之中,人与世界图景的实在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生相成的关系。通过对依赖模型实在论进行哲学分析可以发现,它表达了一种认识论意义的实在论和有机论的观点。但是,一种比之更合理的观点是依赖"实践"的实在论,它基于马克思的"有机哲学",主张人通过实践活动而与世界历史相生相成。霍金依赖模型实在论和马克思的依赖"实践"实在论都为有机论世界图景提供了本体论基础,但是后者更能为我们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借鉴有机论提供适当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曾永成[8](2017)在《怀特海有机哲学环境论中的美学和生态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海的环境生态思想最早为生态思潮所重视,他的有机宇宙论为环境运动提供了一种"深生态学的世界观"。他的环境美学思想,诗意与哲理交融,广度与深度共进,从自然界创造性生成的生态关联揭示了环境与机体相互包容的统一性,从发生达成态揭示了环境的审美价值,指出使环境成为"进化机构"的道德原则,还在对"环境固定论"的批判中提出了环境进化的观点,这些思想体现了审美思维与生态思维的有机融合。(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曾永成[9](2016)在《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认为,审美经验具有叁重结构,是审美关联中互动共生的现实事实,表现了现实世界生成过程中本来的生态本质。审美经验中追求审美和谐的生动理想,引领和推动着现实世界的创造性进程,其间感觉强度的增长更具有深刻的生成功能。这种客观主义的审美经验观,十分重视审美情感对现实事物的批判功能,从而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曾永成[10](2016)在《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提出了包括4类共47个范畴的"范畴体系",为其有机哲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构架。通过对这个范畴体系的学理阐释,可以看出其中全面而深刻的生态思维内涵和美学意蕴。它不仅鲜明地表现出以现实世界的创造性进程为特征的生成性和以本体论、相对性两个原理为基础的生态性,而且在两者的统一中还表现出以多样统一的和谐和包容为核心的审美性。因而可以说,这种有机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完整体系并以高扬创造精神为特征的生态美学。(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有机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怀特海、小约翰·柯布等为代表的哲学家所主张的有机哲学受到学术界的追捧。流行的看法认为,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谬误",忽视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性。有机哲学从整体主义视角阐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的主体性,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的良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论谬误虽已得到澄清,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依然严峻,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有机哲学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方面源于学术界对有机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的误解,混淆了有机哲学与环境哲学的内涵与学科边界,另一方面源于学术界低估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自觉夸大了有机哲学的生态价值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方秋明,徐县中.有机哲学视域中的有机体、自然及其价值——怀特海与约纳斯自然观之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刘魁.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估[J].江苏社会科学.2019

[3].林琳,杨丽,杨学博.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19

[4].檀丹丹.富有中国传统有机哲学观与美学特色的风水塔建筑——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J].文物建筑.2018

[5].陶涛涛.怀特海有机哲学视野中的“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

[6].刘春宇.怀特海有机哲学对建设特色学校的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

[7].陈广思.霍金的依赖模型实在论与马克思的“有机哲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曾永成.怀特海有机哲学环境论中的美学和生态思维[J].鄱阳湖学刊.2017

[9].曾永成.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J].鄱阳湖学刊.2016

[10].曾永成.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J].鄱阳湖学刊.2016

论文知识图

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师资培训的教学计划(...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师资培训的教学计划(...康定斯基(即兴第21号》1911一吐7米脂县城新民巷1号院看到的而屏景...流水别墅学上的理论苏州古城棋盘式水街并行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有机哲学论文_方秋明,徐县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