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龙江地区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龙江地区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论文摘要

对大兴安岭北段龙江地区头道沟花岗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限定花岗岩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及构造背景。研究区花岗岩为二长花岗岩,发育晶洞构造,锆石U--Pb年龄为129±2 Ma,暗示其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这些二长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硅(SiO2=74. 23%~75. 88%)、富钾(K2O=4. 45%~5. 96%)、贫铁(TFe2O3=0. 86%~1. 30%)和贫镁(Mg#=22. 5~32. 9)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A/CNK=1. 03~1. 11),结合其负铕异常(δEu=0. 50~0. 85)特征,认为研究区二长花岗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类似于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Lu--Hf同位素分析显示研究区二长花岗岩具有正εHf(t)值(+6. 6~+12. 3)和较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549~760 Ma),暗示其岩浆源于新元古代新增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中生代大兴安岭北段构造--岩浆演化特征,认为龙江地区早白垩世头道沟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引起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与岩石学特征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锆石U--Pb年代学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主量元素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特征
  •   3.3 Lu--Hf同位素特征
  • 4 讨论
  •   4.1 形成时代
  •   4.2 岩石成因
  •     4.2.1 成因类型
  •     4.2.2 分离结晶
  •     4.2.3 源区性质与地壳增生
  •   4.3 构造意义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景妍,张彦龙,王清海,刘希雯,陈会军

    关键词: 大兴安岭,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年代学,岩石成因

    来源: 世界地质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4085601)

    分类号: P534.53;P588.121

    页码: 655-667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4379K

    下载量: 92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水洗抛光的火烧面花岗岩生产与安装控制[J]. 门窗 2019(14)
    • [2].基于颗粒流热固耦合模型的片麻花岗岩损伤特性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5)
    • [3].实时高温下北山花岗岩劈裂试验及声发射特性[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0(03)
    • [4].赣中地区晚中生代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其成因研究[J]. 地质学报 2020(04)
    • [5].粤北竹筒尖矿床碱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地质找矿论丛 2020(02)
    • [6].不同温度循环冷却作用后花岗岩巴西劈裂特征及其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09)
    • [7].温度对花岗岩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8)
    • [8].高温三轴应力下裂隙后期充填花岗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11)
    • [9].高温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综述[J]. 山西建筑 2020(21)
    • [10].600℃淬火后花岗岩卸荷力学试验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21)
    • [11].马来半岛花岗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09)
    • [12].花岗岩受热微观损伤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3].浅谈花岗岩生产线的配置[J]. 湖北农机化 2018(05)
    • [14].云南贡山地区半原地花岗岩特征及调研要点[J]. 云南地质 2016(04)
    • [15].兴蒙造山带中段沙麦花岗岩成因分析[J].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6(04)
    • [16].国内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J]. 西部资源 2016(06)
    • [17].新立城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吉林地质 2017(01)
    • [18].粤北企岭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J]. 地质论评 2017(02)
    • [19].黑龙江孟德河大队生产点等地区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3)
    • [20].高分异花岗岩的识别与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7)
    • [21].南岭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成因差异:以湘南铜山岭和魏家矿床为例[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7)
    • [22].内蒙古正镶白旗含铌钽、稀土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07)
    • [23].赣南-粤北地区高分异花岗岩及其成矿特征[J]. 地质论评 2017(S1)
    • [24].福建河田高分异花岗岩的矿物和全岩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研究[J]. 地质学报 2017(08)
    • [25].高性能花岗岩框架锯在福建盛达研制成功[J]. 石材 2017(11)
    • [26].花岗岩微观压痕断裂仿真分析[J]. 机械与电子 2016(01)
    • [27].北京八达岭斑状花岗岩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20)
    • [28].广西栗木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矿产与地质 2014(05)
    • [29].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3)
    • [30].花岗岩在地球上的漂流之旅[J]. 地球 2020(05)

    标签:;  ;  ;  ;  ;  

    大兴安岭北段龙江地区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