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态设计论文_赵李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形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产品,语意,民间艺术,教学方法,工业设计,网络资源。

产品形态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李娟[1](2019)在《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对高校产品形态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基于OBE理念下针对此课程学科专业特性、基础知识掌握、教学案例择取方式、教学过渡环节涉及的问题及多样性设计创造手法和内容教学改革展开论述研究在有限学时内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其开展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教学。(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郑铭磊,李留桥[2](2019)在《高校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中,产品的形态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它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逻辑上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空间概念及形态审美水准。产品与市场紧密挂钩,所以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也不能一味地走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本文就目前高校在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0期)

陈川[3](2019)在《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中对经典产品形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产品形态设计基础课程中,了解经典产品的设计细节,将经典产品的设计语言通过形态元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知理解并复制还原这些设计语言,可以达到运用设计方法的目的。文章将从形态的课程规划、经典产品的选择以及课堂运用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大观》期刊2019年09期)

王琦[4](2019)在《基于民间艺术传承的智能产品形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的角度,探索民间艺术与智能产品形态设计有机融合的途径。以山东民间布老虎为例,从形态元素、构成风格、象征语意、内涵语意四个层次分析民间艺术元素,采用二次抽象、形式重构、观察想象的方法对这些元素进行再创造,将其应用于智能产品的形态设计中。民间艺术应用于智能产品形态设计时,要注重象征意义、文化内涵的深度表达,在有效促成智能产品形态创新的同时,使民间艺术在智能产品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文雅[5](2019)在《重构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产品形态设计中的重构为探究对象,阐述重构的概念和内涵,分析重构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进一步探究重构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周礼平[6](2019)在《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是高校产品形态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必修课程,是奠定学生设计理论,塑造学生对产品形态的立体感知能力,拓宽学生设计视野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与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目标要求之间的出入逐渐扩大,而要想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高校应从教学方法入手推进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从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1期)

吴义祥[7](2019)在《结合魅力因素构建与评价的产品形态设计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日本学者创建的魅力工学提供了一个具有理论基础的产品魅力因素的解析方式,也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发掘产品的魅力因素。因此,在传统魅力工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产品形态魅力因素的构建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传统魅力工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增强产品吸引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但是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其在形态魅力因素的构建和评价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魅力工学对产品魅力因素的构建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因此很有必要对传统魅力工学中魅力因素的构建方法向前做近一步的发展与探索。(2)由文献可知,魅力质量理论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的研究中,但在处理用户需求的不准确性和不确切性的问题上,传统的Kano模型难以有效反映用户复杂多变的心理状况。(3)在魅力工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中没有通过定量分析对魅力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因此不能确定魅力因素在设计转化中的优先级。(4)产品形态设计的研究路径需要拓展。针对以上问题,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1)对魅力工学的研究框架作进一步的扩充与发展。论文在第二章首先从产品的意象语义与产品形态魅力因素概念梳理开始,对意象语义、魅力、魅力因素以及魅力工学理论、魅力因素的评价方法做了阐释,最后构建了产品形态魅力因素研究的方法路线图,并在图中浓缩了各阶段的任务要点,为接下来研究提供总体系统架构依据和技术路线。(2)基于用户偏好对产品形态的魅力因素进行构建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快速高效地响应用户的情感需求以此来提升产品形态的吸引力一直是产品设计研究的重点探索领域,论文在第叁章首先阐释了形态魅力因素的叁阶层架构并结合符号学相关学说对魅力因素进行了解读,最后应用魅力工学的评价构造法对用户偏好的魅力因素进行基础构建。(3)建立产品形态魅力因素的优先级评价模型。论文在第四章的第一阶段通过相似性整合法与模糊层级分析法的结合来建立模糊成对比较矩阵,进而计算模糊权重值来对各评估准则进行排序。在第二阶段将产品形态的意象语义导入一个连续模糊品质模型,判断各意象语义的品质属性及满意度指标。研究结果可对模糊且隐性的用户情感喜好进行量化并筛选出关键的魅力因素。(4)建立形态魅力因素的意象语义层级与具体特征之间映射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为产品形态设计的优化提供一种新路径。通过对形态魅力因素的意象语义与具体吸引特征的数量化理论工类分析,可以快速获得一个特定产品意象语义的具有正向吸引力的具体形态特征,从而指导设计师进行创意设计。论文主要是从魅力因素构建及其优先级评价的视角对提升产品形态吸引力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挖掘产品形态的魅力因素来提升产品形态的吸引力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意义。通过产品形态魅力因素的应用案例研究,对魅力因素的转化与产品形态吸引力的提升做了探索,为产品的形态吸引力提升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评估消费者对于其他产品的偏好与认知,从而指导产品设计师进行形态设计。(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5)

陈焜,欧阳芬芳[8](2019)在《基于产品语意的大型客车导游椅形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产品语意学对大型客车内饰导游椅造型展开整体性的设计优化。通过分析导游椅目标用户的功能、审美和认知叁大需求,收集对应的功能意象、情感意象和象征意象,并通过换喻、隐喻、提喻等设计手段将产品意象转化为造型语言,从而改善产品语意。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提出快速有效进行导游椅造型创新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9年02期)

何玉莲[9](2019)在《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双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设计人才,产品设计专业在《产品形态设计》这一重要的专业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目的在于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层次,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对《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中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双语教学的策略、网络资源的选择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在网络资源支持下,转变教学理念,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04期)

郭雨童,王璐,蒋明[10](2019)在《“物”有所值——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形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物品价值的实现以功能形态内涵是否发挥最大作用为标准。对当代家具产品价值的评判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物"有所值。"物"有所值是家具产品功能内涵的最大体现,真正意义上满足了当代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物"有所值包括了家具形态的适应物的特征、家具形态适应物的尺度、家具形态适应物的功能等叁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叁个方面出发,论述"物"有所值在家具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本文来源于《门窗》期刊2019年02期)

产品形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中,产品的形态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它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逻辑上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空间概念及形态审美水准。产品与市场紧密挂钩,所以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也不能一味地走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本文就目前高校在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形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赵李娟.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大众文艺.2019

[2].郑铭磊,李留桥.高校产品形态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艺术家.2019

[3].陈川.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中对经典产品形态的探讨[J].大观.2019

[4].王琦.基于民间艺术传承的智能产品形态设计[J].艺术教育.2019

[5].文雅.重构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

[6].周礼平.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艺术品鉴.2019

[7].吴义祥.结合魅力因素构建与评价的产品形态设计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8].陈焜,欧阳芬芳.基于产品语意的大型客车导游椅形态设计[J].工业设计.2019

[9].何玉莲.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双语教学[J].智库时代.2019

[10].郭雨童,王璐,蒋明.“物”有所值——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形态设计[J].门窗.2019

论文知识图

品牌造型基因变异中,由于工业设计网络协同系统登录界面4产品形态设计初期设计流程图一11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形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的过程模型人机产品形态设计遗传算法流程

标签:;  ;  ;  ;  ;  ;  ;  

产品形态设计论文_赵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