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张琼尹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张琼尹

宁波世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316100

摘要:土建工程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因此,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与看法,提出相应解决思路、方法,希望为相关工作者起到帮助、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

1土建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标准偏低

1.1建筑材料对土建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耐久性和牢固性对于土建工程的安全性来说是两个很重要的要求。这涉及到建筑材料的检测和使用规范。合格的建筑材料是土建工程施工的基本。比如采购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者材料采购环节把关不严,将直接对土建工程的耐久性和牢固性产生致命性伤害。

1.2追赶工期,缺少护养期

由于行政因素和开发商追逐高利润而导致追赶工期而缩短护养期,强加施工进度。对土建工程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重视不够而导致放松对土建工程耐久性和牢固性要求,导致土建工程安全性下降,还有随意拆建原有建筑工程构建,甚至为了追逐利润,使用次品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标准,为土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1.3我国在土建工程的安全设置标准

影响土建工程设计的安全标准设置有两个因素:一是建筑结构规定承受的荷载值和构建材料强度值。对于建筑结构规定承受的荷载值,国内国外的规范有所差别。比如在美国,规定办公楼荷载量是240Kg/m或者250Kg/m.而我国是200Kg/m.而构件材料强度值却高出美国一部分。土建工程的安全系数皆由这两大因素得出,建筑结构安全系数的差距将会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1.4对土建工程结构安全

在土建工程施工设计中常常出现安全隐患,原因在于盲目追求土建结构的结构强度,忽视对耐久度的考量。其结果往往在一定时间后,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于土建工程,导致土建工程出现渗漏,剥落,渗透甚至倒塌等问题。国内新闻屡屡报道大楼倒塌事件比如有名“楼脆脆”事件。而忽视土建工程耐久度的意识可在国内关于土建工程耐久度的规定低于国外有所体现。

2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

2.1应用合理的技术规范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对相关技术的使用标准进行不断规范:①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规范和标准,为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标准,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全国范围内的规范制定的越是详细,适用性就越窄,容易造成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混乱;若是对技术有过多的要求和强制,则会在实际情况中引发更多的问题。②鼓励省、市、地级市等制定地方性结构安全设计规范,要求地方在全国规范的基础上,在土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上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技术标准进行适当修订,淡化传统技术规范中存在的各种强制性措施,鼓励地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2.2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由于我国在混凝土的检测上基本上都是以单一的强度作为检验指标,由此所引起的水泥行业过分追求强度,增加水泥的细度,提高矿物的比例成分,继而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差。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给予该问题一定的重视。①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对工程的耐久性进行重点审查,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重点审查,并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不强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促进土建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②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对水泥供应企业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与地方性结构安全标准相配合,使水泥供应企业能够摒弃只注重强度的观念,注重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③在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定期维护与检测融入到其中。由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轻维修、重建设”的倾向,导致对工程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合适的促使来对工程进行强制性地安全维修和检查。④建设合理的混凝土体系,在整个土建工程结构中配置受力钢架,同时对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并在进行刚度和强度计算的过程中融入裂缝宽度和抗裂计算,避免混凝土由于裂缝的宽度超出标准范围而导致钢筋受到侵蚀。如图所示,该图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加固技术。

2.3加强新技术的使用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进行会出现以下几个通病,如:渗漏、剥蚀、裂缝等,而裂缝是影响安全性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传统的安全设计中,探测裂缝的主要方式有声波跨孔法、超声波探测法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只是一些“浮于表面”的方法。为了加强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在使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①取芯法的使用。该技术的使用可以用来校正其他的强度测试方法,提高测试的精准度。②射线法的使用。该方法虽然能够对土建结构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但是该方式的测试难度相对较大,且对测试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伤害。③超声法的使用。该方法虽然也能够对内部缺陷进行检测,但是该方式的测试需要被测物体之间有对临空间,且其穿透能力相对有限,且会受到物体中的含水量、含钢量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基于实际基础来展开结构安全性设计,促进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稳固性。

3对结构安全性提出的结合性建议

3.1土建结构的安全水准设置。充分考虑工程失败后的风险危害以及人民群众的意向等,相关主管部门应组织各级技术人员对土建工程中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安全水准的设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2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土建工程的建设中都离不开对混凝土的使用,而提高其结构耐久性是十分重要的。建议重点审查工程的耐久性工作,了解在工程的高计中,混凝土最低使用寿命的养护。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进一步进展,对于设计安全的关注业已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土建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安全设置水准为依据,对土建工程中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建工程中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结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只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于工程审查进行强化和优化,加强对于工程结构的维修和检查,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技术体系,才能够保证工程监督管理水平,实现土建工程结构的稳定发展,从而对于工程质量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闫力.关于土建建筑中结构安全性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8):130.

[2]张塞北.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12):45.

[3]张塞北.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158.

[4]李松青.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J].门窗,2013(03):234.

标签:;  ;  ;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张琼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