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建筑的变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四号学院楼群方案介绍

浅谈高校校园建筑的变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四号学院楼群方案介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51001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也带来了时代性的变化,校园建筑也随之发生根本的革命。

关键词:高校建筑多元化社会化

传统教育注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理念非常单一,因而教学楼的设计只是注重建筑内部,建筑外部及校园的整体规划因某些价值观的影响倾向注重平面的形式,出现了规划的轴线化,讲求对称的设计效果。规划的手法非常的单一,建筑的形式也非常固定,空间变化有限。

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的变化,不会局限于单向授教的形式,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开放。校园的开放性、交互性观念日益增强,交流活动愈发频繁,而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宣传展览、结交朋友、静思休憩,均可在开放与半开放等不同的空间进行,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立体式公共交往系统。有些理念甚至说大学甚至散布在城市中更好,比如牛津大学,就是散布在城市每个角落里,就是融进去了,说这样更加社会化。

然而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更加发生转变了,因为大学是接触社会的一个大门。所以现在大学的教育更加的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就是需要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的学习。因而高校的建筑设计现在更注重的是授课外的空间与场所的设计,因而校园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下以中大四号学院的方案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方案介绍

1.项目概况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唐家湾科教新城,本项位于校区若海以东,港湾大道以西,规划主轴线以南,用地规整,地势平坦,景观良好,是十分理想的教学建设用地。

2.设计原则

传承——延续中大老校区传统建筑文化精髓。

活力——打造充满交流氛围的校园院区。

合理——尊重原有规划的原则思路。

创新——以现代建筑手法演绎岭南建筑文化。

3.总体规划

项目用地位于校区主轴线以南,校区若海以东,根据修规交通设计,西面道路为校内规划的自行车路径,方便师生往返各区,西面作为该项主要出入口,方便来自宿舍人流进入。东南北侧均设置次要入口,便于师生的生活。

规划中把西侧望湖开放,让人自然进入院区,二层平台上把老中大校区与图书馆遥遥相望的八角亭引入,与若海对岸的图书馆形成对景的呼应意境。

4.功能分区

本案根据院落组团把用地清晰的划分为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化工工程与技术学院以及海洋工程学院。各学院有独立院落,方便管理的同时,又拥有共享平台,把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学术氛围,互相渗透,形成良好的半开放灵动院区。

每个学院分为实验教学区和行政办公区,地球科学学院设置的博物馆临近西侧沿湖道路,方便对外开放使用。三个学院设置的共用报告厅与展厅,位于用地主入口处,可于一层二层分别进入,便于各学院共同使用以及疏散。

二、理念分析

传承——活力

1.延续中大老校区传统建筑文化精髓。

中山大学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和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规划与建筑均有其内在的文化精髓。我们在设计中对中大老校区从规划到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提炼,最后得出以下三个方面。:

a.院——庭院:《模式语言》一书中表明,活生生的庭院意义在于其开放、可以穿越、能够享受到绿意、阳光和变化。在校园活动中,庭院同样是校园活动的一个中心。作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就是以亭、堂、楼、斋围绕庭院形成整体的古代书院建筑形象。

本设计以建筑、连廊与平台围合出各个学院的庭院空间。正是对原有书院模式与老校区的一种尊重与继承。

设计中把三个学院向湖面打开,形成半开放院落,体现新校园的功能性更为灵活。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通风效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校园的开放性、交互性观念日益增强,交流活动愈发频繁,而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宣传展览、结交朋友、静思休憩,均可在开放与半开放等不同的空间进行,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立体式公共交往系统。“台”是从建筑群内部接触自然的一种方式,在这里,可以享受阳光、自然,表达空间的延伸、转移,表现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变化。同时平台空间也暗示了这是一个可以停留小憩的场所。

我们在二层设计了共享平台,塔楼处设计了开放平台,与绿化屋面、架空层、连廊等建筑元素的交织组合,形成了多种开放交融的空间,给师生日常多种活动的提供了趣味场所。

b.景——《园冶》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而“对景”、“分景”又从不同角度对“借景”进行补充,三者极具价值。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7类。老校区就多处有所运用。本案除了传承了八角亭与图书馆的对景,还多处运用了不同借景。我们在建筑处理上采取由西向东阶梯上升的方式,形成丰富的梯级景观平台,充分的借了远处的若海的天然景观,也互借了内部的庭院景观,尽可能使建筑最大尺度的观景与借景。

人随镜换,景随步移每个学院拥有自己的庭院,形成独有的景观院落,每个建筑又进行了适当的穿透开放,让整个园区可以通过框景看到园区外的景观,让人可以在景与景间观望,穿行。让景观自然的串联起来,达到人随镜换,景随步移的趣味效果。

户外阶梯•生态教室

在平台上下处适合巧妙设计了充满趣味的生态“阶梯教室”,让师生们在大自然中交流、上课、表演与交流。

C.砖——中山大学老校区的传统建筑以红砖为主,形成了特有的红楼文化。红砖的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朴实的感觉,对于塑造校园建筑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将其传承到新校区中,用砖元素打造不同的立面效果,在丰富的立体绿化装扮下重现中大绿荫红墙的美好画卷。主要造型手法有:

(1)沿用经典

主体建筑沿用老校区红楼的颜色与砌筑手法,形成整体有韵律的立面。窗户玻璃深凹其中,与砖砌柱式虚实对比,让立面纯净利落。同时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2)像素化砖建构

传统的砖与现代的玻璃等材料相结合,营造出特别的表皮肌理。本案在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的外墙,通过砖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非线性、模糊化处理的墙体开洞。白天阳光穿越墙体,室内形成不规则的斑斓光束。夜晚华灯初上,沿湖立面呈现出一种如同星星闪烁一般的光影感受。

三、结语

整个项目用全新的空间方式重新演绎了具有传统文脉校园建筑,使到整个建筑群落既传承了中大风格又具有活力,既合理满足使用需求又具有创新思路。给高校建筑的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标签:;  ;  ;  

浅谈高校校园建筑的变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四号学院楼群方案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