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改进技术贾春楠

探讨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改进技术贾春楠

天津市人防建筑科研设计院天津市300040

摘要:我国传统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夹层结构,因其具备较强的应用优势一直被延续至今,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浇筑实心板结构中的管线安装问题。相对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结构,不仅具备质量轻和跨度大的优势,还可以节省一定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成本。本文就从建筑夹层结构的传统施工工艺入手,并且对其改进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同业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夹层结构;施工工艺;改进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建筑物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功能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推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在建筑行业中的由来已久,并且其技术水平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提升。为此,备受建筑企业的喜爱。但是,这一施工技术仅适用于传统的建筑结构中,对于当前的建筑结构来说,夹层结构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想使夹层结构发挥出自身的突出优势,就必须对这些技术弊端进行改进。

一、传统的施工工艺

建筑夹层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多年应用与发展证实了自身的应用价值,可以使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性能更加突出。然而,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中却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理念与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夹层结构施工工艺,要想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就必须从研究传统施工工艺的要点内容入手,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

1、传统施工工艺作业要点分析

就传统的夹层结构施工工艺来说,其使用的是带肋板的预制带肋板,并采用细石混凝土预制板,强度等级由设计时确定,在施工现场集中作业。内外模板采用定制木模,脱模剂均匀涂刷,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振捣密实后用铁抹子抹平压光,待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使用。支下肋模板采用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搭设时应确保架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用水准仪在钢管上定出控制标高,底模采用定型木模。绑扎下肋及剪力键钢筋,支好下肋侧模及剪力键模板按弹线位置绑扎好下肋和剪力键钢筋,下肋钢筋的搭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5d,下肋和剪力键钢筋绑扎完毕后支下肋侧模,并在下肋侧模上安装剪力键模板。一次浇注底板、下肋及剪力键混凝土。待底板、下肋及剪力键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时,在剪力键上安装上层预制板,支好上肋底模,绑扎上肋钢筋。

2、传统施工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在针对夹层结构的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虽然传统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在使用性方面和空间性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然而在具体施工作业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与当前的建筑工程相适应。为了提升建筑夹层结构的应用效果,我们对传统工艺中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影响工期。在传统的建筑夹层结构施工作业中,所采取的是空腹夹层结构与梁板施工同期开展的作业方式。在实际开展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两种施工作业同期开展会对施工周期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为作业人员带来较大的作业压力,且一旦施工人员的疲劳感加重,必然会容易产生施工事故问题。同时,也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结构局限性问题。在夹层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环节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同时,由于夹层部位的结构低矮,随之而来的结构的剪力键高度也会受到限制影响,这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将带来较大阻碍。进行浇注作业时,也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特性问题,施工人员在开展实际施工作业时,需要受到较大的局限性。为此,会对具体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夹层结构应用时,需要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使夹层结构的工期得以缩短,同时保证后期浇筑质量满足建筑施工标准要求。

二、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1、改进后的施工工艺流程

空腹夹层结构改进后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下弦层板肋支模及钢筋绑扎→定位并安放钢管剪力键下部→下弦层板肋混凝土浇筑→铺设下弦板面保温层→连接带板钢管剪力键的上部→对钢管剪力键的上部顶板标高进行调整→安装上弦层预制板并绑扎钢筋→上弦层板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下弦层支撑模板→铺设上弦层表面防水层。

2、施工要点

(1)做好施工准备。各项施工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应用效果与前期准备工作的有效执行不可分割。为了保证夹层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需要依据工艺特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对施工材料的准备。根据具体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采购,施工材料的采购标准需要依据工程对具体施工质量的需求来确定;其次,需要做好机械设备性能的检查工作。机械设备的应用性能关系到夹层结构的具体施工质量,以及其能否顺利开展施工。为此,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使其性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最后,是做好人员分配工作。对于特定施工环节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并且确保各个施工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施工能力,能夠满足作业标准的要求。

(2)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标高进行测量,以此来确定空腹夹层结构下弦层板肋底标高,并按照图纸的定位轴线准确测定出模板的平面位置。

(3)下弦层肋板底支模。在该施工环节上并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只需要按照传统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进行支模即可。

(4)下弦层板肋钢筋绑扎。先对模板的标高和平面尺寸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即可。

(5)定位并安放钢管剪力键下部。在该环节中,应当控制好钢管剪力键与下弦层板肋面标高之间的关系。

3、工艺改进后的优点

(1)施工速度快。由于空腹夹层结构采用了钢管装配剪力键,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钢筋混凝土空腹结构中短小的剪力键支模和钢筋绑扎的弊端,进而有助于加快施工速度。

(2)节能、防渗效果明显。空腹夹层结构施工工艺与屋顶保温隔热的建筑构造措施不同,该施工工艺是以结构的空腹形式为途径构建防水、防渗多道防线,并获取良好的节能效果。尤其在大、中跨度的屋盖中使用该施工工艺,既能够增强结构受力性,又能够兼顾建筑功能性。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类技术手段以及施工工艺水平也在不断完善。这是由于在开展相应施工作业时,会根据工程特点,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而夹层结构施工工艺,因其具备较大的应用优势,在后续工程的开展中,也可以将其作为重点施工工艺来应用。而为了发挥夹层结构的应用优势,我们需要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使其工艺技术更加科学和完善,为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建筑工程的要点施工环节,对于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是保证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唐瑞,董开帅.基于节能理念的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改进研究[C].中关村论坛”.2013:61.

[2]刘景林.论述如何改进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J].房地产导刊,2014(11).

[3]邱荣.深度探讨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改进措施[J].科技资讯,2018(30):58-58.

[4]王静.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1-191.

标签:;  ;  ;  

探讨建筑夹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改进技术贾春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