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析仪论文_余燕飞,陈利群,王敬丽,余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化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血清学,指标,免疫性,尿酸。

生化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余燕飞,陈利群,王敬丽,余斌[1](2019)在《便携式血尿酸仪与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水平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便携式血尿酸仪与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便携式血尿酸仪和血生化分析仪测定,并将检测结果分为便携式组和生化分析组,比较两组一致性、相对误差、均值和相关性。结果 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94.44%的点落在一致性界限。两组相对误差在±20%范围内的占95.56%,在±15%范围内的占87.78%。当血尿酸水平处于360~420、>420~480、≥540μmol/L时,两组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尿酸水平处于<360、>480~<540μmol/L时,便携式组均值低于生化分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45,P<0.001)。结论便携式血尿酸仪可考虑作为长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的测量工具。(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王志伟,蔡永梅,毛东英,刘京,杨萍[2](2019)在《改良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重复性与准确度校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传统比色法,实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样本、试剂加注重复性和准确度的测量。方法在生化分析仪开放通道设置不同方法对标准物质BW 2025-1按照特定比例进行稀释并测定吸光度,计算所测吸光度的变异系数和误差,校准样本和试剂加注的重复性和准确度。结果测试项目吸光度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加样重复性符合要求;测试项目误差均在±5%范围内,表明加样准确度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传统比色法进行改良,可实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与样本加注重复性和准确度的校准,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受影响因素少,可行性强。(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刘红霞,王敏,赵旭升[3](2019)在《基于微课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改革带动了现代教学模式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多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就是当代现代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的衍生物,微课在时间、空间教学上的突出优势,使得其成为当代教学改革,自主、开放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微课在生化分析仪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完善,是信息化教育发展、实现的有效标志。(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11期)

白杨,石爽[4](2019)在《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作用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60人,选择重庆麦迪克F280SC全自动血流变仪器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流变学指标。同时选择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全血低切10/s、全血中切60/s、全血高切150/s、血浆黏度120/s;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ALT、y-GT、AST。结果:(1)观察组全血低切10/s、全血中切60/s、全血高切150/s、血浆黏度120/s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ALT、y-GT、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脂的诊断指标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陈勋,段彤梅,吴晶,杜娟,李荣海[5](2019)在《生化分析仪检验项目溶血干扰试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溶血指数(HI)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仪各检验项目的干扰情况。方法收集未溶血血清标本,添加血红蛋白干扰物配制为-、+、++、+++、++++5个溶血程度等级,选取各等级干扰物比例最高的标本入组,分别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ALT、AST等61项结果,以与空白对照结果偏差≤10%作为可接受限值。结果在"+"溶血程度受干扰的项目有AST、CK、CK-MB、α-HBDH、LDH、Fe、UIBC、ACP、GGT、DBIL、AFU、ACE 12项;在"++"新增受干扰的项目为ALT、TBIL、FFA、ALP、MAO;在"+++"新增受干扰的项目为TP、P、LAP;在"++++"新增受干扰的项目为AMY、PA。结论不同的检测系统对标本溶血抗干扰能力存在差异,为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采样,各临床实验室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溶血标本各项目结果发布的合理标准,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1期)

孙浩[6](2019)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迈瑞公司自主研发的分离式全自动升华分析仪,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主流生化仪的技术特征,可以满足医院实际应用需求,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小时具有400个测试,同时还具有80个试剂位和90个样本位。在门诊标本检测和激振检测当中常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本文论述了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从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高峰平[7](2019)在《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结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电解质与生化分析仪血清电解质结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8—9月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仪及静脉生化分析仪测定电解质的住院患者93例,比较检测的K~+、Na~+、Cl~-、Ca~(2+)/总Ca浓度。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动脉全血K~+、Ca~(2+)浓度明显低于生化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检测Na~+、Cl~-浓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K~+浓度比生化分析仪小0.2~0.4mmol/L;钙之间由于检测成分差异,造成两仪器间差异;Na~+、Cl~-浓度两仪器结果均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雷倩[8](2019)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血清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选择不同输血方法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参考输血方式的不同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入的87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实验组1(29例,输入洗涤红细胞治疗)、实验组2(29例,输入悬浮红细胞治疗)、实验组3(29例,血液置换和输入洗涤红细胞联合治疗),将叁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对比,P>0.05,数据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分析意义。实验组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血清胆红素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比较,P<0.05,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输血方法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均存在不同效果,但血液置换和输入洗涤红细胞联合治疗的效果更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徐文青[9](2019)在《Beckman 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性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12)规定,实验室应对制造商提供的方法学分析性能等信息资料要予以验证确认~([1])。本文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要求,对Beckman AU5821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GLU)、甘油叁酯(TG)、肌酸激酶(CK)、血尿酸(UA)共8个检测项目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及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判断其能否满足临床需求。1资料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张淳[10](2019)在《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建立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水平,保障科室设备在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平稳运行。方法首先通过分享几例医院生化分析仪故障及日常故障维护记录,探讨生化分析仪的预防性维护,从而建立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记录表。然后,通过相关案例,讨论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可行性。结果此计划能有效增加设备运行时间,节约科室开支等。结论提高检验科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水平确有必要,并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生化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传统比色法,实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样本、试剂加注重复性和准确度的测量。方法在生化分析仪开放通道设置不同方法对标准物质BW 2025-1按照特定比例进行稀释并测定吸光度,计算所测吸光度的变异系数和误差,校准样本和试剂加注的重复性和准确度。结果测试项目吸光度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加样重复性符合要求;测试项目误差均在±5%范围内,表明加样准确度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传统比色法进行改良,可实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与样本加注重复性和准确度的校准,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受影响因素少,可行性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化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1].余燕飞,陈利群,王敬丽,余斌.便携式血尿酸仪与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水平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王志伟,蔡永梅,毛东英,刘京,杨萍.改良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重复性与准确度校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3].刘红霞,王敏,赵旭升.基于微课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

[4].白杨,石爽.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作用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5].陈勋,段彤梅,吴晶,杜娟,李荣海.生化分析仪检验项目溶血干扰试验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6].孙浩.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9

[7].高峰平.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结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9

[8].雷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血清学变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9].徐文青.Beckman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性能验证[J].山西医药杂志.2019

[10].张淳.生化分析仪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建立与实施[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一9春柴胡和北柴胡对DNM所致慢性肝损伤...一10春柴胡和北柴胡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生化分析仪维修后性能验证流程图嵌入式微型生化分析仪样机Fig...自动生化分析仪学习平台微型生化分析仪Figure3.15Mic...

标签:;  ;  ;  ;  ;  ;  ;  

生化分析仪论文_余燕飞,陈利群,王敬丽,余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