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

郑建平[1]2003年在《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由资本收益差、汇率变动、国际收支、风险因素以及政策等造成的。本文考察古典理论成果后进一步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围绕资本跨国界运动中的产业动因及其作用效果,本文将国际资本流动视作产业演变过程的内生变量,通过要素演进具体途径,即包括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为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以及它与东道国劳动力、自然资源、原材料、生产基础条件等进行有效配置与整合,从要素流动配置角度研究产业演变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揭示产业要素国际与区域间的客观变动趋势,根本目的是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下,产业要素的流动对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升级产生的推动作用和主要影响。  在深入论述国际资本流动产业动因与作用中,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一是导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及论题确立出发,分析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就深入研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分析思路;第二是现有理论考察部分。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现有理论,重点考察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跨国投资在产业发展中作用和影响,并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情况,指出现有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乏力和不足;第叁是理论构建部分。从国际资本流动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入手,分析资本跨国界运动的产业动因及其特征,阐述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关联的实证成果及检验方法,并运用宏观、微观和中观的分析方法,对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发展国际化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立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总体关系;第四部分着重就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资本要素、技术与创新要素和管理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上述叁要素的优化过程对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优势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要素全球配置的层面上对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式的风险和效益进行比较,得出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而非自然禀赋要素的结论。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主要关系,就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张磊[2]2010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2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东道国。借助国际制造资本,中国建立了价廉物美的制造品生产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竞技舞台与新兴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深化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在于挖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之间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资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外资发展的约束性,为正确把握宏观外资政策与微观企业运营策略,积极运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资本缓解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直观的决策角度和决策依据。围绕研究主线“正面效应—〉决定因素—〉负面效应—〉归因”,本文从东道国角度,选取大量宏观数据与企业案例完成统计计量与实证检验,研究分为3个方面:一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正负面效应,二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决定因素,叁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负面效应归因。各章节的论述兼顾完整性与独立性,章节之间逻辑紧密,且自成一体,研究结构与分析逻辑有一得之见。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计量方法有皮尔逊乘积矩阵相关系数、霍夫曼检验、最小二乘法、横截面数据分析与回归建模。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选取长叁角与珠叁角两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跨国制造企业的微观分析选取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战并购案例对经理人行为因素导致的公司定价偏差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韩艳红[3]2013年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的变迁与调整的历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崛起,与选择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密不可分。从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入手,在最具区位优势的地区与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当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涅盘,走进又一个新阶段之际,我们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过去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的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研究产业转移问题,正是对破解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一个探索。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具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因为产业转移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举措。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以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SPSS和EVIEWS计量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研究工具,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产业选择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经济效应,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和企业行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1.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将产业转移理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进行理论评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内在规律和产业转移的模式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实践和现状,从区域空间演进规律和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入手,探讨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讨论了资源开发型、低成本型、市场开拓型和集群吸引型四种产业转移模式。3.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需要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运用产业集聚指数得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为避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出现“空心化”问题,提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价值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欠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中间价值环节和外围价值环节。4.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欠发达各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正确判断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欠发达地区应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产业承接能力。5.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四种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扩大效应和城市化效应。6.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与对策为避免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副作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坚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的原则,产业的关联强度原则以及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本文从市场机制、国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陈蕊[4]2007年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我国区域产业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梯度转移的倾向。由东至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将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南向北,我国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经历了从珠江叁角洲地区向长江叁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逐步推进的叁次浪潮,其间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而且存在着产业的重组与转移。微观上,企业已具备了较强烈的主体意愿,且转移的宏观环境已经基本形成,具有未来大规模发生转移的可能性。现阶段,我国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基于这种趋势,对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政府建立促进与规范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对规划和指导我国即将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产业转移如何更好地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问题,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实现过程,利用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的梯度分布特点,提出了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型的产业转移政策实现机制来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进程。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区域经济是产业区域发展的土壤,其既关系到产业能不能转的问题,也影响到产业转移的路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剖析了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的联系,分析了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框架下的比较优势以及区域梯度。分析得出,我国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区域基本经济基础已经具备。(2)改进了产业梯度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了我国31个省区26个工业行业的产业梯度系数,绘制了产业梯度系数表,并从阶段特征、区域特征和产业定位叁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特征。(3)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微观形成过程:要素流动——企业迁移——产业转移,其中,要素流动累积是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企业迁移是产业转移的实体承载。按照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机制介入产业转移过程的程度将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归纳分为以下叁种形式:完全政府主导型实现机制,市场驱动、政府引导型实现机制和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型实现机制。(4)剖析了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因素,并从中提取了六个关键因素:产业梯度水平、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产品在转入地预计的市场占有率、转入地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转入地对转出地的相对距离优势以及政府推拉力,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的模型;为了降低模型计算的复杂度,提出了加速度梯度判断法则来简单判断产业转移可行性。(5)在分析比较美国、日本等国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基础上,研究了政府推进产业转移进程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需要,明确了政府在引导产业转移中的五种职能作用:规划引导、协调平衡、政策诱导、环境营造以及适度保护,并要处理好叁方面关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入地政府与转出地政府之间的关系。(6)提出了建立产业转移的政府调控机制,包括中国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政策的总体目标、战略构想、基本原则及其调控工具。总体目标是实现地区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五个必须把握的战略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的全球分工体系战略、创新战略、集群战略、政府协调战略以及政策引力战略。以基本原则为准绳,以调控工具为手段,提出了推进区域产业转移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构建服务型政府,搭建产业转移平台;根据区域梯度和区域产业梯度,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大力投资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加速产业引入进程;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创新,低梯度地区逐步提升产业创新的阶段,高梯度地区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资金流入低梯度地区,为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以及加强区域产业转移的组织协调。最后,以中部地区为例,分析了其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根据其支柱产业的梯度分布特点,提出了推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控策略。

刘澈元[5]2009年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个既定的理论框架和预设前提下,本文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提供的逻辑基础,对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两岸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等领域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一体化目标取向。在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实现后其目标取向就成为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而叁通基本实现则促使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发生明显转化,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和台湾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构成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内在经济条件。从上述理论认识出发,本文从台湾主导产业转换与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变迁、新世纪台湾经济困境的形成、台湾经济纾困过程中大陆的作用、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改善中台(外)资产业的作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下中国大陆的地位与国内区域产业定位等方面分别探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走向。通过分析,基本从宏观上说明了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所具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理论上说,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成为台资在大陆内部西进的重要契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西部开发中台资缺位”现象的真实存在。就此,本文考察了西部开发前后两阶段西部综合区位优势与台商投资的关联性,认为,台资在西部阶段性缺位后呈现的将是较长时期的大规模投资浪潮,投资主体将是先期投资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不排除可与西部特定区域、特定资源特色产生对接的高技术产业。基于此,本文在对该经济合作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就经济合作中必须处理的一些理论关系做了辨析,廓清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论认识,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台湾与大陆西部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时,分析确定了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应选择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构建了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的政策实施机制,包括台资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台资产业转移的成本分担机制、产业选择机制、效益传导机制等。

王岳[6]2012年在《环境规制、FDI与污染产业跨国转移》文中指出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我国利用外资多集中于污染密集型产业,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环境质量的恶化,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宽松环境政策的反思。本文以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中国和美国为例,从产业角度探讨东道国与投资国之间的环境规制差异是否是外资流入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原因,其环境规制国别差异的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相关领域尚属首例。本文在Copeland&Taylor (2003)理论模型基础上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提出需实证解答的叁个问题,然后建立包含环境规制差异变量在内的产业投资影响因素模型,就2000-2010年八个污染产业FDI受中美两国环境规制差异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问题进行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针对叁个相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环境规制差异是美对华污染产业外资流入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二、环境规制差异对不同产业外资流入会产生不同影响,部分产业中国环境规制严格反而对FDI流入起到激励作用;叁、污染密集程度高低与产业FDI是否受环境规制影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分别从外资结构和环境规制角度提出了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宋维佳[7]2006年在《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本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企业以及经济学界的学者对于跨国资本流动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如何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与技术,以及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更多地关注于“引进来”战略的研究。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却鲜有研究与讨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仅靠引进外资参与全球分工体系,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我国是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因此,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在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新兴科技、积累物质财富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所以,我国必须建立起“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思维,才能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与融合,才能紧紧地抓住国内外投资环境改善的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球范围开拓和利用市场,才能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从而真正实现投资规模扩大化、投资区域全球化、投资主体机构化。我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认识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渐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通过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加快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党中央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注入了新的内容。从当前条件看,中国企业虽然已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外投资规模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我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存量的0.15070,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的水平,而且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对外投资占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也很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引进来”的成功与“走出去”的缓慢步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的研究,融理论解析、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策略建议和实践运用于一体。本文首先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走出去”的内涵界定入手,通过对宏观、微观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总结性评述,试图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实施“走出去”以来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中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比较,提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本文的主体框架由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叁章;第二部分:我国企业发展FDI历史轨迹和总体评价,包括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叁部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包括论文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具体来说,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导论。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走出去”进行界定,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及其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首先简要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宏观和微观的流派。宏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麦克杜格尔的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和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阶段论;微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和卡森及邓宁的内部化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并指出各流派的理论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章对这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评述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战略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第叁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并总结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借鉴。第四章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通过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从孕育、提出、形成,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走出去”的战略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企业“走出去”的内涵,阐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第五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评价。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特征,剖析了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外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力的对比,旨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第六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选择战略。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因此一个国家具有跨国公司的多少,表明国家的经济实力。本章首先通过对投资主体一般概念的分析,导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的概念;通过对我国目前对外投资主体的分析,提出培养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的战略构想。第七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选择战略。本章通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业选择方式路径。第八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战略。区位现在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问题,合理的区位选择,是保证项目能够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条件。本章首先提出了区位选择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现状,最后提出了正确进行区位选择的途径。第九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进入战略。本章首先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进入市场的各种方式的利弊,然后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从多角度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的选择途径。第十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本章首先介绍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起的作用,然后进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国际对比,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政府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进一步改善其职能的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支持战略。

杨亚男[8]2007年在《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是当今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揭示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各国制订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互相协调。中国学者对于有关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对于中国对外的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着重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系统讨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有必要首先回顾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展,然后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己有研究进行述评。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蒙代尔为代表的替代关系理论和以小岛清的理论为代表的互补理论。基本概括了这一领域研究的两大基本派别和观点。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企业数量的增长还是从投资额的增加上,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而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更是不可小视,但是,两者数量的增长并不能较好地说明两者的关系问题。本文运用了中国最近2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做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非常巨大,两者呈现互补的关系。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呈现互补关系的原因,并从中得出要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贸易促进型投资的策略和建议。笔者从两者关系的特点、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产业结构叁大角度深刻剖析了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互补关系的主要根源,并在批判继承小岛清“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目前仍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其次,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也应该围绕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并由国家来统一安排和规划,进行指导监督;最后,在投资模式的选择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应用小岛清的理论。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应则偏重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重视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并借此绕过贸易壁垒,不断拓宽国外市场。

栾光旭[9]2004年在《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框架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演进的动因和机制 包括导论在内 全文共有 7 章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 研究角度 研究方法 结构和创新点等第二章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演进的动因和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在此基础上 将进一步讨论那些因素可以解释中国的金融发展 那些不能解释 还需要提出一些什么新的解释因素第叁章立足于中国转型初期金融落后的现实 探讨金融演进的初始动因 后发国家的金融发展是改变 金融落后 状态的动态演进过程 金融发展中存在后发优势 即通过学习和模仿可以带来利益和好处 包括制度性后发利益和技术性后发利益两方面 经济主体对后发利益的追求是中国金融演进的初始动因第四章从政府行为的角度研究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机制和影响因素 中国的金融制度演进过程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式的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作为经济主体也是利益驱动的 也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 这是金融制度演进的内因 一些外部因素如技术条件 人力资本储备 金融基础设施 经济开放等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制度演进的路径 中国的金融制度演进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从金融产品供给方 金融机构的角度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的演进机制和影响因素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主要的创新行为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内部动机是利益驱动 包括技术性后发利益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等 从外部因素看 市场结构 技术条件 人力资本储备 经济开放 外部性 攀比效应等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创新行为和金融产品演进 本章运用一个 最优新产品开发时机模型 并以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案例 重点分析了市场结构或竞争因素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行为的影响第六章从金融产品需求方 投资者的角度 研究金融结构的演进机制和影响因素 金融结构演进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形式的演变 金融机构形式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选择的结果 投资者对不同金融机构及其提供的金融产品的选择 主要受风险态度和收益预期的影响 动态的看 风险态度和收益预期是变化的 从而投资者的选择会随时间变化 这将影响长期的金融结构演变第七章总结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的绩效 并对中国金融演进的未来进行展望

李新凯[10]2004年在《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区域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中心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本篇论文主要应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产业组织角度上对此问题加以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外资在不同时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现时期内,我国应通过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来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促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本论文是按照以下思路和逻辑体系展开的: 第一,论文归纳和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产业角度解释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而阐述了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理论支持,指出了今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变化和特点。 第二,对中国引进外资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和规范研究。根据外资的资本要素作用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外资对中国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具体实现途径。 第叁,肯定外资20年来对中国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外资引发中国产业结构和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制约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从提高外资的质量,改进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外资的地区布局结构,缩小东西部差距提出规范性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 郑建平. 复旦大学. 2003

[2].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3]. 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韩艳红. 吉林大学. 2013

[4].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D]. 陈蕊.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5]. 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 刘澈元. 厦门大学. 2009

[6]. 环境规制、FDI与污染产业跨国转移[D]. 王岳. 浙江大学. 2012

[7]. 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 宋维佳.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8].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D]. 杨亚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9].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D]. 栾光旭. 复旦大学. 2004

[10].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与区域研究[D]. 李新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