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与碱基对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儿茶素与碱基对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以碱基对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儿茶素-碱基对复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讨论这种相互作用对相关生命现象的研究意义.用密度泛函的M05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下对儿茶素分子及碱基对进行几何构型优化,结构优化后共得到儿茶素-碱基对的复合物19个.儿茶素-碱基对复合物中存在5种不同类型的氢键,它们分别是:O—H…O、C—H…O、N—H…O、O—H…N、C—H…N.通过对不同类型氢键键长、键临界点电荷密度、键临界点拉普拉斯值、氢键振动频率等一系列物理量的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儿茶素与碱基对分子之间的氢键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氢键的个数、氢键的强度、氢键的类型对所研究复合物的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郑妍,陈晓,刘柳斜,李来才

关键词: 碱基对,儿茶素,量子化学,键相互作用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

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般项目(13ZB0161)

分类号: O641.3

页码: 415-420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3403K

下载量: 38

相关论文文献

  • [1].绿茶中儿茶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2)
  • [2].儿茶素-黑米花色苷复合物红外光谱及其热力学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11)
  • [3].恩施硒茶中儿茶素含量测定[J]. 湖南农业科学 2017(05)
  • [4].儿茶素抗肾病的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 2010(Z1)
  • [5].儿茶素纳米脂质体对酱鸭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0)
  • [6].儿茶素改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2(17)
  • [7].莲藕中儿茶素的含量分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1)
  • [8].茶儿茶素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1(01)
  •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藤中儿茶素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10].儿茶素提取新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09)
  • [11].茶儿茶素的功效特性与开发利用探讨[J]. 中国茶叶 2009(04)
  • [12].疱疹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J]. 湖北中医杂志 2009(09)
  •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饮料中儿茶素[J]. 分析试验室 2009(S2)
  • [14].儿茶素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 2008(03)
  • [15].茶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现状[J]. 中草药 2008(07)
  • [16].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20(02)
  •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红衣中儿茶素的含量[J]. 华夏医学 2014(06)
  • [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东方草莓中儿茶素的含量[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7)
  • [1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儿茶素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5)
  • [20].柱色谱分离制备无酯儿茶素[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8)
  • [2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月矾中空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23)
  • [22].茶叶中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0(04)
  • [23].儿茶素稳定性试验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04)
  • [24].姜科植物益智儿茶素含量测定分析研究[J]. 广州化工 2016(05)
  • [25].儿茶素抗氧化活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21)
  • [26].茶渣对儿茶素的吸附动力学[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06)
  • [27].绿茶副产品中提取茶多酚及酯型儿茶素[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2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子宫锭中儿茶素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08(12)
  • [29].儿茶素氧化物的结构、形成机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20(08)
  • [30].儿茶素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6(03)

标签:;  ;  ;  ;  

儿茶素与碱基对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