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政策论文_本报记者,刘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率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利率,币值,民生银行,汇率,贷款。

利率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刘琪[1](2020)在《央行强调市场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专家建议推动信贷利率和费用透明》一文中研究指出2020年伊始,央行就为市场献上一份“大礼”--2020年1月6日实施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逾8000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20-01-03)

向家莹,张莫[2](2019)在《多机构预测11月新增信贷小幅上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家机构近期发布了11月主要金融数据的预测报告。多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11月新增信贷将较10月小幅回升。机构对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值普遍集中在1.18万亿元至1.5万亿元人民币之间。从贷款结构看,预计对公贷款投放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9-12-10)

本报记者,彭扬[3](2019)在《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求是网12月1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无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12-02)

孟凡霞,马嫡[4](2019)在《易纲:不搞竞争性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使命。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12月1日,正值央行成立71周年,央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作出如是表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空前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9-12-02)

顾海峰,朱莉莉[5](2019)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研究——基于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利率市场化引入做市商模型,分析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2006-2016中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贷款利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利率市场化指数达到58.07的临界值时,银行存贷款利差将达到最大值10.61%;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货币政策对利率市场化存在反向抑制效应,这是由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功能所决定的,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508倍,短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605倍;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范东[6](2019)在《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实施了负利率政策。本文对负利率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围绕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影响,从五个渠道进行了辨析。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现状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阐述了几点启示及建议。(本文来源于《债券》期刊2019年11期)

杨海泉[7](2019)在《瑞士银行业呼吁摆脱危机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士银行家协会认为,瑞士实施负利率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瑞士经济获得改善后,负利率的副作用和风险正在增加,负利率不能成为常态,瑞士需尽快摆脱危机模式。日前,总部位于巴塞尔的瑞士银行家协会发布关于负利率政策后果、影响和结构性问题研究报告称,对(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1-20)

杜川,周艾琳[8](2019)在《逆回购利率时隔四年下调 货币政策长短搭配稳流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继月初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之后,央行昨日再次“超预期”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11月18日,央行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较上一期下降5bp(基点)。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11-19)

李国辉[9](2019)在《以市场化改革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政策效果初显》一文中研究指出央行启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已逾3个月。自8月20日首次发布新LPR,至10月21日第叁次发布新LPR,1年期LPR已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15个基点,5年期LPR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5个基点。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LPR(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9-11-19)

柯晓星,孙英隽[10](2019)在《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脱媒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后所表现出来的资金的供求双方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流向货币需求者的现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因此,通过选取相关变量的数据(2002—2018年),借助VAR模型分析了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结果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32期)

利率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家机构近期发布了11月主要金融数据的预测报告。多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11月新增信贷将较10月小幅回升。机构对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值普遍集中在1.18万亿元至1.5万亿元人民币之间。从贷款结构看,预计对公贷款投放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率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刘琪.央行强调市场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专家建议推动信贷利率和费用透明[N].证券日报.2020

[2].向家莹,张莫.多机构预测11月新增信贷小幅上升[N].经济参考报.2019

[3].本报记者,彭扬.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N].中国证券报.2019

[4].孟凡霞,马嫡.易纲:不搞竞争性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N].北京商报.2019

[5].顾海峰,朱莉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研究——基于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环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

[6].范东.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启示[J].债券.2019

[7].杨海泉.瑞士银行业呼吁摆脱危机模式[N].经济日报.2019

[8].杜川,周艾琳.逆回购利率时隔四年下调货币政策长短搭配稳流动性[N].第一财经日报.2019

[9].李国辉.以市场化改革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政策效果初显[N].金融时报.2019

[10].柯晓星,孙英隽.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

论文知识图

外国利率冲击对本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房地产泡沫形成轨迹我国主权债务安全预警指数的各指标走...基于月度数据的FOMC目标利率调整冲击我国金融规模统计图次贷危机的形成路线图

标签:;  ;  ;  ;  ;  ;  ;  

利率政策论文_本报记者,刘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