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型种衣剂论文_周国驰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寒型种衣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低温,发芽率,稻瘟病,活性氧,包衣,机理。

抗寒型种衣剂论文文献综述

周国驰[1](2018)在《花生抗寒种衣剂配方优化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研究渗透调节物质、无机盐和植物生长调剂叁类外源物质浸种对低温条件下花生种子活力、形态学指标、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最适外源物质种类和浓度,并复配成花生专用抗寒剂应用于大田生产,探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幼苗叶片长势是幼苗抗寒能力的第一判定标准,其次是根系长势。750 mg·L~(-1)的钼酸铵、150mg·L~(-1)的ZnSO_4和10 mg·L~(-1)DA-6提高花生种子活力的效果最佳。1000mg·L~(-1)CTS和脯氨酸、10 mg·L~-11 GA-3、120 mg·L~(-1)SA浸种处理可以增强花生幼苗叶片的生长。2000 mg·L~-11 KH_2PO_4、150 mg·L~(-1) ZnSO_4、0.5 mg·L~(-1)IAA和10 mg·L~(-1)NAA对花生幼苗根系的发育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综合因子得分表明1000 mg·L~(-1)CTS、1000 mg·L~(-1)EDTA-Fe和0.5mg·L~(-1) IAA对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的促进作用最好。2.1000 mg·L~(-1)CTS和300 mg·L~(-1)EDTA-Fe复合浸种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了2.42倍。1000 mg·L~(-1)CTS与0.5 mg·L~(-1) IAA复合浸种和1000 mg·L~(-1)CTS、210 mg·L~(-1)EDTA-Fe与0.35 mg·L~(-1) IAA复合浸种处理显着降低了MDA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SOD和POD含量,同时,对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作用效果最好,可溶性蛋白分别提高4.67%和3.10%,可溶性糖分别提高78.2%和64.83%。因子分析表明,1000 mg·L~(-1)CTS、210 mg·L~(-1)EDTA-Fe与0.35 mg·L~(-1) IAA复合浸种对提高花生幼苗的抗寒效果最好。3.小区产量、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随拌种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拌种浓度时,5月1日播种的花生小区产量大于4月25日播种,而单株果数和百果重则低于4月25日播种。5月1日播种,10g·L~(-1)CTS、2.1g·L~(-1)EDTA-Fe与3.5mg·L~(-1) IAA复合拌种可以使花生出苗率达到91.47%,且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幅达26.09%。4.抗寒剂拌种浓度及播种时间对花生品质均会产生影响,花生中蛋白质、脂肪和油酸在抗寒剂拌种浓度为10倍时达到最大,亚油酸在拌种浓度为5倍时含量最低,软脂酸和硬脂酸含量随拌种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氨基酸含量总体规律表现为4月25日播种的高于5月1日播种,拌种浓度对氨基酸含量影响因氨基酸种类不同略有差异,在拌种浓度为10倍或20倍时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星星,严青青,王燕提,刘美君,张巨松[2](2018)在《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法,温度设置为10、18℃,低温胁迫时间为0、1、2、3d,分别从呼吸碳代谢、电子传递途径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等方面探讨种衣剂对棉花幼苗低温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处理降低棉苗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的积累量,而种衣剂包衣处理可以缓解低温对棉苗的伤害;正常条件下棉苗呼吸途径以叁羧酸循环(TC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电子传递为主,TCA和COX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种衣剂包衣处理能保持较高的TCA、COX途径和ATP含量,调节各呼吸途径和各电子传递链的比例,提供还原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产生更多的能量供棉苗直接利用;种衣剂处理下棉花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提高,丙二醛(MDA)大量减少。种衣剂包衣处理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的呼吸代谢和电子传递途径、保护酶活性来提高棉花幼苗的耐寒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进,段俊杰,努尔买买提·努尔合加,唐燕玲,赵思峰[3](2015)在《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抗寒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种衣剂对低温胁迫下棉种发芽、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自行研制种衣剂并包衣棉种进行实验,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低温处理,测定棉种发芽率、幼苗农艺性状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低温胁迫下种衣剂能提高棉种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强幼苗抗寒能力;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花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种衣剂较不包衣处理能提高棉种发芽率、出苗保苗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幼苗生理系统,缓解了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期造成的伤害。(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刘丽华,罗锡文,王在满,符耀明,胡炼[4](2014)在《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常温和低温环境下水稻发芽和成苗的影响.【方法】以湘早籼31号(常规稻)和Y两优1号(超级杂交稻)为材料,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多成分、多功能的"齐苗快"浸种剂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常用拌种剂,添加杀菌杀虫剂、粘合剂等物质配备成种衣剂,设置未包衣浸种催芽(CK)、干种包衣(A)和浸种包衣(B)共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后,在自然环境正常温度下,稻种发芽时间延长,但对种子发芽率有提高作用,对Y两优1号,干种包衣和浸种包衣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1.10%和16.55%,湘早籼31号分别提高了30.83%和37.68%;在低温环境下,稻种幼苗受到低温侵害后成苗率降低,但包衣处理相较于未包衣处理提高了稻种的成苗率,其中又以浸种包衣处理的成苗率最高,湘早籼31号和Y两优1号分别为54.95%、74.10%,相较于对照(CK)分别提高了120.24%、127.30%.同时,种衣剂包衣处理(A、B)提高了稻种秧苗受芽期低温侵害后的存活率,浸种包衣(B)处理提高了"二叶一心"期低温侵害后稻种秧苗的存活率.(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冯乃杰,祖伟,孙聪姝,梁喜龙,杜吉到[5](2008)在《化控种衣剂提高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温胁迫下化控种衣剂调控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方法】以常规种衣剂(ND)包衣为对照,以化控种衣剂(HK)包衣为处理,通过室内人工模拟低温逆境的方法,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分析了上述指标在低温逆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低温胁迫后,化控种衣剂提高了叶片POD、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调节了叶片内源激素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加了IAA/ABA、GAs/ABA、CTKs/ABA比值,化控种衣剂处理的曲线变化平缓。【结论】化控种衣剂通过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及促进型内源激素的相对比例,提高大豆幼苗的抗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12期)

张海清,邹应斌,肖国超,熊远福[6](2006)在《抗寒种衣剂对早籼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抗寒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研究了两个早籼稻品种经4种抗寒种衣剂(HET种衣剂、YKJ种衣剂、YKZYJ种衣剂和ABA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的若干生理生化效应。【结果】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处理使秧苗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受害株率大幅下降。【结论】抗寒种衣剂增强了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4种抗寒种衣剂的抗寒效果以YKZYJ种衣剂最优,YKJ和ABA种衣剂次之,HET种衣剂再次。(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11期)

肖武[7](2006)在《水稻抗寒种衣剂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以金优974和湘早籼31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4种抗寒种衣剂,即烯效唑(HET)、诱抗剂(YKJ)、脱落酸(ABA)和复硝基酚钠(SNC)在室内常温和低温,田间盖膜与未盖膜低温胁迫下对秧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保护酶系统活性、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MDA)含量等9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对以上抗寒种衣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1.4种抗寒种衣剂在常温下明显提高了秧苗根系活力、叶绿素的含量、苗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脯氨酸含量、生长类激素的含量以及POD、CAT、SOD的活性,降低了苗体内MDA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因而为培育壮秧,增强秧苗的适应性奠定了生理学基础。在低温胁迫下,能够维持秧苗较高的根系活力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为保持秧苗正常的营养吸收和生长、维持正常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秧苗的抗逆性提供了保障;通过维持苗体内生长类激素IAA、GA_3、Z的较高含量水平,促进了秧苗根、芽的生长,并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通过促进抗寒性保护物质-糖、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应激激素”ABA的大量积累,以及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从而使膜系统受到保护,为增强秧苗的抗寒性奠定了生理基础。表现为电解质外渗减少,减轻或延缓了SOD和CAT等酶活性的下降,使得氧自由基维持在一个低水平,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减少,生理生化代谢得以正常进行,最终植株免受低温伤害。根据对上述9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的综合评价,发现4种供试种衣剂中,以YKJ+SNC种衣剂的总的抗寒效果最好,YKJ种衣剂和ABA种衣剂次之,HET种衣剂再次。2.YKJZYJ种衣剂处理后秧苗对湖南常见的14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菌频率为75%~93.75%,比对照提高25.5~31.25个百分点,说明其诱导抗性具有广谱性;抗性诱导效果达74.81%~80.57%。诱导抗性效果在杂交稻上优于常规稻。3.HET、YKJ和YKJZYJ叁种种衣剂包衣的3个早稻品种,直播后成秧率显着提高(比对照高出10~11.6个百分点),烂种死苗率明显降低,秧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抗低温损伤能力明显增强(受害株率比对照低53.9~63.7个百分点),比对照增产8.2%~17.6%。3种供试种衣剂中以YKJZYJ处理的效果最佳。4.在常规条件下应用,YKJZYJ的综合效果优于生产上应用的国产种衣剂江苏华农、四川红种子和瑞士产种衣剂适时乐。(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6-10-01)

张海清,肖国超,邹应斌,熊远福[8](2005)在《抗寒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抗寒种衣剂的作用效果,研究了2个早稻品种经4种抗寒种衣剂(代码分别为HET,YKJ,YKZYJ和ABA)包衣处理后在寒流低温胁迫下(8~10℃,4d)秧苗的生长和若干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处理使成苗率、单株根数、百株鲜、干重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苗体内蛋白质降解延缓,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受害株率大幅下降,说明抗寒种衣剂增强了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4种抗寒种衣剂的抗寒效果以YKZYJ种衣剂最优,YKJ和ABA种衣剂次之,HET种衣剂再次之.(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张海清[9](2005)在《水稻抗寒种衣剂的研制、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研究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4种抗寒剂及其复配制剂在低温胁迫下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合的抗寒剂及其适宜浓度;将初试筛选的抗寒剂及复配剂按试验的适宜浓度组配到浸种型种衣剂成膜基料中,研制出抗寒种衣剂,然后对抗寒种衣剂的理化特性及其包衣种子的贮存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以2个早稻品种金优974和湘早籼31号为材料,研究了4种抗寒种衣剂在室内和田间低温胁迫下对秧苗生长的影响。第叁部分以金优974和湘早籼31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4种抗寒种衣剂在室内常温和低温,田间盖膜与未盖膜低温胁迫下对秧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保护酶系统活性、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含量等9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四部分对研制的抗寒种衣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烯效唑(HET)、诱抗剂(YKJ)、脱落酸(ABA)和复硝基酚钠(SNC)的使用浓度分别以20mg/L、2000mg/L、10mg/L和1000mg/L为宜,而作为水稻苗期抗寒剂,以YKJ、ABA和HET效果较好。1000mg/L SNC与2000mg/LYKJ复配,能有效提高秧苗抗寒和促长的效果。 2.试验所选的抗寒剂YKJ、ABA、HET和YKJ+SNC与自研的种衣剂成膜基料配伍性良好,经检测,4种抗寒种衣剂的理化特性符合企业标准Q/OUHN010-2000。 3.用YKJ+SNC种衣剂按1:50药种比给供试稻种包衣后,种子含水量增加1.0%~1.1%。在自然贮存条件下,未烘干的包衣种子在90d的贮存期内发芽率无明显变化,90d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清水对照,说明种衣剂对未烘干包衣种子的发芽有影响。包衣种子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1.5%后,在自然贮存条件下贮存180d,发芽率仍在90%以上,之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下降,至365d时,发芽率降低约20个百分点,与清水对照的发芽率变化基本一致,比未烘干包衣种子的发芽率高出7~8个百分点,说明包衣种子烘干至一定含水量后种衣剂对发芽率无明显影响;未烘干(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5-10-01)

聂泽民,李红,吴国光,高建彬,张海清[10](2005)在《水稻抗寒种衣剂在直播早稻上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供试水稻种衣剂在直播早稻上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水稻抗寒种衣剂包衣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可提高种子出苗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抗低温和抗除草剂损伤的能力,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为8.2%~17.6%。(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抗寒型种衣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法,温度设置为10、18℃,低温胁迫时间为0、1、2、3d,分别从呼吸碳代谢、电子传递途径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等方面探讨种衣剂对棉花幼苗低温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处理降低棉苗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的积累量,而种衣剂包衣处理可以缓解低温对棉苗的伤害;正常条件下棉苗呼吸途径以叁羧酸循环(TC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电子传递为主,TCA和COX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种衣剂包衣处理能保持较高的TCA、COX途径和ATP含量,调节各呼吸途径和各电子传递链的比例,提供还原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产生更多的能量供棉苗直接利用;种衣剂处理下棉花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提高,丙二醛(MDA)大量减少。种衣剂包衣处理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的呼吸代谢和电子传递途径、保护酶活性来提高棉花幼苗的耐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寒型种衣剂论文参考文献

[1].周国驰.花生抗寒种衣剂配方优化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2].李星星,严青青,王燕提,刘美君,张巨松.抗寒种衣剂对低温下棉花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8

[3].李进,段俊杰,努尔买买提·努尔合加,唐燕玲,赵思峰.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抗寒能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

[4].刘丽华,罗锡文,王在满,符耀明,胡炼.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

[5].冯乃杰,祖伟,孙聪姝,梁喜龙,杜吉到.化控种衣剂提高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

[6].张海清,邹应斌,肖国超,熊远福.抗寒种衣剂对早籼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

[7].肖武.水稻抗寒种衣剂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效果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06

[8].张海清,肖国超,邹应斌,熊远福.抗寒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张海清.水稻抗寒种衣剂的研制、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

[10].聂泽民,李红,吴国光,高建彬,张海清.水稻抗寒种衣剂在直播早稻上的应用效果[J].作物研究.2005

论文知识图

为2011年7月,在湘中某地区因春季干旱,...

标签:;  ;  ;  ;  ;  ;  ;  

抗寒型种衣剂论文_周国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