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变化特征及其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

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变化特征及其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

论文摘要

高原涡是高原热力、动力作用及大地形造就的独特天气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及东移会对高原及高原下游地区降水有重要影响。论文将从气候学角度讨论热低压强度变化对高原涡的影响。利用1988-2017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热低压结构特征进行精细化研究,讨论地面加热对其建立和发展的影响。选取成熟阶段的热低压计算高原低压指数,采用《青藏高原低涡客观识别数据集》,对比分析夏季高原热低压强、弱年,高原涡源地、路径、频数、强度、冷暖性质、面积、持续时间等特征,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环流形势、位势高度空间距平场及多年统计分析热低压强度变化,将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分为初生阶段(5月),成熟阶段(6-8月)及衰弱阶段(9月),初生阶段热低压范围小且独立性较差,与高原南侧印度低压区相连;成熟阶段热低压稳定而强盛,水平、垂直范围最广;衰弱阶段热低压强度迅速减弱,低压区范围缩小并北抬。(2)热低压高度可达500hPa-450hPa,其内部为正涡度、负散度区,受上升气流控制,呈暖干结构,越接近地面中心暖干特征越明显。夏季,降水释放潜热加热高原上空大气,利于热低压发展得更为深厚,高原东部强的潜热加热使热低压范围向东延伸。(3)高原低压指数与高原涡个数呈显著负相关,热低压强(弱),高原涡生成频数多(少)。高原涡生成源地集中在高原中西部地区。热低压强年,西部涡、中部涡较热低压弱年偏多,东部涡较热低压弱年偏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原上空上升气流强盛,热低压强年环流形势、水汽条件更利于高原涡生成。(4)热低压强(弱)年,高原涡强度偏强(弱),暖性涡偏多(少),面积偏大(小);初生时期高原涡强度对地面感热响应很敏感,伴随高原涡不断发展东移,地面感热对高原涡强度影响减弱;热低压强年,高原西部强感大值区配合高原东部上空深厚的暖湿中心,使暖性涡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暖心温度始终偏高。(5)热低压弱年长生命史高原涡(≥60h)数目偏多,其原因可能与潜热及冷平流分布有关。热低压弱年高原上空潜热显著偏强,高原南部、东部主要受冷平流控制,对长生命史高原涡的生成有正面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原涡研究现状
  •   1.2 热低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常规资料
  •     2.1.2 高原涡数据集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2.2.1 高原低压指数计算
  •     2.2.2 合成分析
  • 第三章 高原热低压强度变化及结构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热低压演变特征
  •     3.3.1 低压中心移动路径
  •     3.3.2 环流形势
  •     3.3.3 热低压强度变化及阶段划分
  •   3.4 动力场特征
  •     3.4.1 物理量垂直分布
  •     3.4.2 涡度场及流场
  •     3.4.3 垂直速度及散度场
  •   3.5 温湿结构
  •     3.5.1 温度平流
  •     3.5.2 暖心结构
  •     3.5.3 相对湿度
  •     3.5.4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
  •   3.6 地面加热作用对热低压建立和发展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原热低压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资料
  •   4.3 热低压与高原涡的相关分析
  •   4.4 高原热低压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
  •     4.4.1 源地及移动路径对比
  •     4.4.2 生成频数对比
  •     4.4.3 强度、冷暖性质及面积对比
  •     4.4.4 持续时次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何莉阳

    导师: 范广洲

    关键词: 青藏高原,热低压,高原涡,合成分析

    来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P44

    DOI: 10.27716/d.cnki.gcdxx.2019.000011

    总页数: 49

    文件大小: 6754K

    下载量: 20

    相关论文文献

    • [1].雪域风光——青藏高原[J]. 海峡教育研究 2018(03)
    • [2].青藏高原[J]. 工会博览 2019(16)
    • [3].青藏高原之歌[J]. 国画家 2018(02)
    • [4].《青藏高原之歌》[J]. 美术 2018(04)
    • [5].专题: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9)
    • [6].雪域——致青藏高原[J]. 青海国土经略 2015(03)
    • [7].我和她躺在青藏高原(组诗)[J]. 名家名作 2019(09)
    • [8].那神秘的青藏高原[J]. 生物进化 2020(01)
    • [9].青藏高原[J]. 诗刊 2020(20)
    • [10].在青藏高原,一只老鹰如夜色盘旋[J]. 风流一代 2019(13)
    • [11].《青藏高原》[J]. 散文诗 2017(21)
    • [12].青藏高原系列之一[J]. 青海湖 2018(05)
    • [13].青藏高原系列之二[J]. 青海湖 2018(05)
    • [14].青藏高原的虫草季[J]. 东方文化周刊 2016(22)
    • [15].青藏高原(外七首)[J]. 四川文学 2014(36)
    • [16].青藏高原[J]. 老友 2015(08)
    • [17].青藏高原[J]. 东坡赤壁诗词 2015(05)
    • [18].美丽而神秘的青藏高原[J]. 广东第二课堂(上半月小学生阅读) 2014(05)
    • [19].青藏高原我心中的画卷[J]. 歌曲 2014(10)
    • [20].青藏高原上的兀鹫文化[J]. 中国西藏(中文版) 2013(03)
    • [21].生态民族[J]. 知识就是力量 2009(06)
    • [22].青藏高原绿色肉食品有限公司[J]. 青海政报 2009(17)
    • [23].青藏高原[J]. 西藏文学 2010(04)
    • [24].美丽而神秘的青藏高原[J]. 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2011(08)
    • [25].青藏高原的云[J]. 金秋 2011(20)
    • [26].青藏高原[J]. 四川文学 2011(10)
    • [27].美丽的青藏高原[J]. 初中生辅导 2011(26)
    • [28].青藏高原[J]. 下一代 2008(05)
    • [29].回望青藏高原的地理探险[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4(01)
    • [30].青藏高原 此生契阔[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4(01)

    标签:;  ;  ;  ;  

    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变化特征及其强弱对高原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