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处罚条件——《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处罚条件——《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

论文摘要

司法实践不当扩大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范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刑法》第196条第2款所规定的"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体系地位;"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既不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责任要素,也不是仅具有语感意义,而是客观处罚条件。恶意透支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发卡银行催收后予以归还的,虽然成立信用卡诈骗罪,但因为缺乏客观处罚条件,不能给予刑罚处罚;透支后产生不归还的意思因而未归还的,以及透支后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归还的,原本就不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后,在提起公诉前或者一审判决前由持卡人或者保证人全部归还的,应当不起诉或者应当免予刑事处罚;客观处罚条件的法律效果适用于所有的犯罪人,而不应当将"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行为人排除在外。

论文目录

  • 一、问题所在
  • 二、体系地位
  •   (一)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是否属于构成要件要素或责任要素
  •   (二)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是否仅具有语感意义
  •   (三)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是否属于客观处罚条件
  • 三、具体运用
  •   (一) 基本类型
  •   (二) 归还时间
  •   (三) 归还主体
  •   (四) 适用范围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明楷

    关键词: 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客观处罚条件,具体适用

    来源: 现代法学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刑法

    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16ZDA060)

    分类号: D924.3

    页码: 147-163

    总页数: 17

    文件大小: 184K

    下载量: 2903

    相关论文文献

    • [1].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10)
    • [2].论信用卡诈骗罪中认识错误的主观归责[J]. 政治与法律 2020(09)
    • [3].新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5)
    • [4].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律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34)
    • [5].信用卡诈骗罪量刑实证研究[J]. 法学论坛 2018(04)
    • [6].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法理分析[J]. 经济师 2017(02)
    • [7].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7(13)
    • [8].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14)
    • [9].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问题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7(19)
    • [10].信用卡诈骗罪的防控措施[J]. 法制博览 2016(05)
    • [11].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教义学限缩分析[J]. 金融法苑 2020(02)
    • [12].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发展与完善[J]. 经济刑法 2008(02)
    • [13].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建议——以2013~2015年广州市Y区人民检察院办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案件为视角[J]. 法治论坛 2016(04)
    • [14].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与处理[J]. 山海经 2016(01)
    • [15].论新形势下的信用卡诈骗罪[J]. 知识文库 2015(02)
    • [16].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出罪之实践反思与机制重构[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12)
    • [17].将他人微信与银行卡绑定后转走资金构成信用卡诈骗罪[J]. 人民司法(案例) 2018(20)
    • [18].骗取他人信用卡及密码并使用构成信用卡诈骗罪[J]. 人民司法 2019(02)
    • [19].信用卡诈骗罪中分期业务及累犯的认定——马某信用卡诈骗案[J]. 中国检察官 2018(04)
    • [20].详解“信用卡诈骗罪”[J]. 中国防伪报道 2017(04)
    • [21].女黑客一年不洗澡 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捕[J]. 中国防伪报道 2017(03)
    • [22].信用卡诈骗罪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10)
    • [23].信用卡诈骗罪之“冒用”的客观主义解释[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2(01)
    • [24].浅议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问题[J]. 时代金融 2014(09)
    • [25].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26].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法律问题[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 [27].信用卡诈骗罪适用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03)
    • [28].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9].试论信用卡诈骗罪[J]. 理论观察 2012(03)
    • [30].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探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24)

    标签:;  ;  ;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处罚条件——《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