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财政论文-李波,黄斌,汪栋

义务教育财政论文-李波,黄斌,汪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义务教育财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充足,公平

义务教育财政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黄斌,汪栋[1](2019)在《回顾与前瞻: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7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就不同历史阶段我国实施的各项义务教育财政措施的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其次,从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叁个维度,全面分析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2000年后"以县为主"、"新机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系列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充足度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义务教育财政非公平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地区间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减幅最为明显。未来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地方财力有限且对义务教育投入偏好不强,义务教育的长效财政保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为此,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保障,健全地方税体系以支持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申东昕[2](2019)在《省财政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申东昕)10月31日,从省财政厅获悉:2019年省财政厅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扩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切实提升我省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围绕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我省启动实施(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11-03)

陕西省财政厅[3](2019)在《陕西省财政补助31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陕西省财政厅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31亿元,用于支持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教育资源不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整体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是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本文来源于《渭南日报》期刊2019-10-16)

李清明,睢党臣,贺军州[4](2019)在《公共财政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软实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以师资力量为核心的教育"软实力"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2006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配置、教育理念等教育"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了城乡分立的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教师权益保障不足、转移支付制度作用有限、农村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等四个阻碍农村义务教育"软实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基于以上现状及制约因素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体制、健全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城乡学校联动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申东昕[5](2019)在《省财政31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申东昕)9月30日,从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厅近日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31亿元,用于支持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教育资源不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整体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财政资金重点支(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10-03)

董恺,岳书铭[6](2019)在《基于县统筹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来自山东省的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基层政府长期存在财力事权上的不均衡,我国基层地区义务教育供给存在着差距。2001年的"以县为主"的县统筹财政制度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的负责主体变成了县级政府。借助2002年到2016年的山东省县级数据,运用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工具,结合此期间山东省出台的教育改革措施,分析其对于缩小义务教育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制度仅仅改善了中等收入县级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就目标而言,由于县级各地区上经济实力和义务教育规模的固有差距,导致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9年09期)

高小立,李欢欢[7](2019)在《新中国70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主要经历统收统支、"条块"结合、分级包干、以乡为主、以县为主、省级统筹、城乡统一七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从集权到分权再到集权、从地方财政过渡到中央财政再到公共财政的变革过程,其变迁受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也深受国家财政体制变革的影响。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划分、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是今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志广,魏可可[8](2019)在《财政依赖、税收自主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引入地方税收自主指标,联合财政依赖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依赖程度越高,即地方支出有更多部分是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也会更多,这确证了中央政府及转移支付的积极作用;同时,税收自主程度越高,即在来源于当地的税收收入中,有更多部分为地税机构所征集,或者有更多部分为地方政府所拥有,地方也会将更多财政资金投放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这表明中央向地方适当分权同样可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Z2期)

冯昕瑞,王江璐[9](2019)在《财政体制改革下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诉求变迁——基于全国两会数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与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相关的1983-2013年全国人大议案和1983-2012年全国政协提案,发现两会议案/提案基本呈现了教师工资管理体制在集权时期数量较多、分权时期数量较少的局面。具体而言,在教师津补贴标准上收中央、教师工资发放责任和财权下沉地方的八十年代中后期,要求增设细化津补贴规定的政协呼声进入高潮。伴随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第二个高峰主要呼吁落实法律保障。此后,教师工资津补贴各类标准的制定权下放,教师工资主要受各学校收入能力影响,两会代表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随着2001年起中央对教师工资负担力度的逐步增加,相关呼声再次由冰点回暖。2006年后,中央财政对教师工资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强,教师工资和学校收入能力脱钩,且中央加大对地方津补贴政策的清理,两会对增设各类津补贴和待遇保障的呼声不断高涨,于是进入第叁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加强教师与公务员"挂钩"的人大议案在1993年前以工资待遇挂钩为主要特征,而近年来则转为将教师纳入公务员行政序列管理,或通过转变教师身份为"教育公务员"而修订《教师法》。(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Z2期)

王姝楠[10](2019)在《陕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其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一,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同时城乡教育水平不均衡出现城乡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的社会问题。二是义务教育经费比重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结构不平衡,政府教育经费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浅析当前义务教育发展出现的两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本文来源于《营销界》期刊2019年30期)

义务教育财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申东昕)10月31日,从省财政厅获悉:2019年省财政厅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扩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切实提升我省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围绕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我省启动实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义务教育财政论文参考文献

[1].李波,黄斌,汪栋.回顾与前瞻: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70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申东昕.省财政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N].陕西日报.2019

[3].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财政补助31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N].渭南日报.2019

[4].李清明,睢党臣,贺军州.公共财政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软实力”研究[J].学术探索.2019

[5].申东昕.省财政31亿元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N].陕西日报.2019

[6].董恺,岳书铭.基于县统筹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来自山东省的实例[J].科技和产业.2019

[7].高小立,李欢欢.新中国70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陈志广,魏可可.财政依赖、税收自主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教育发展研究.2019

[9].冯昕瑞,王江璐.财政体制改革下义务教育教师待遇诉求变迁——基于全国两会数据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

[10].王姝楠.陕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J].营销界.2019

标签:;  ;  ;  ;  

义务教育财政论文-李波,黄斌,汪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