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曾芬钰[1]2003年在《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文中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根本和目的,不是手段。人的发展具有非终极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以人为本”之理念。所以,“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人自身的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而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 人的存在表明: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层次需求。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人类文明在空间上的结晶。是人类安全需要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的层次需求密切相关,并为人的各种需求和全面发展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 城市化,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城市化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致: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城市化滞后已从多方面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与建国以来城市化战略受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有关。城市化战略应如何保持其连续性、客观性、公平性及可持续性即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本论文突破一般就城市化论城市化的写作模式,提出城市化发展战略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及城市化自身发展规律。论文论述了城市化的本质、城市化与“以人为本”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城市化战略应遵循的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城市化自身发展规律。回顾了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对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与付出的代价进行了反思。论文通过深入分析论证,说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农村工业化与提高城市竞争力。从城市现代化、生态城市、效率与公平、公平与正义等方面论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长期目标应该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生活需求、消除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在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并尽量满足“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人们的最大利益”,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奔小康、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赵在绪[2]2016年在《城镇化社会成本及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作为国家战略,城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现实意义无需赘言;而作为社会工程,在当前体制、机制等尚不完善的状况下,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则逐渐被重视。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问题的梳理不难发现,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已日益受到学界、政界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普遍关注,对该问题的认识也逐渐由感性走向理性。鉴于国内外城镇化社会成本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具有理论混杂性、方法单一性、区域多样性和指导薄弱性的特点,本论文选择以虚实互动的多学科交叉为视角对城镇化社会成本现象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借鉴现有成果,运用唯物辩证与历史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进行较系统且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揭示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的时空背景、发展变迁、表现形式、动力机制等内在机理,并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社会成本—空间”关系模型,对社会成本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的“叁位一体”模型,为政府政策制定等提供建议和对策,促进城镇化更加合理有序地发展。研究表明,城镇化社会成本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问题,或者城镇空间发展问题,而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规律:(1)城镇化社会成本是相对于社会效益而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存在没有效益的成本,反之亦然;(2)城镇化社会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即经济成本,广义即包括经济性成本和非经济性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3)城镇化社会成本具有客观现实性、分层异质性、动态累积性、核算困难性和影响深远性的特征,并受自然、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4)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因由,而且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成本问题都具有不同的主导因素和表现形式。具体到当下,社会成本受到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地方化发展的双重约束和作用,在社会“结构”和“解构”与“理想”和“现实”的交互作用下,社会变迁和风险发生以及社会成本最终具化;(5)对社会成本测算分析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庆城镇化总量成本呈持续上升态势,且上升速度加快;分项成本方面,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两者在总成本中的比重经历了波动变化过程;指标成本方面,各单项成本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各项成本增长速度有所差异,按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可分为四组;成本结构方面,无论对于总量成本还是分项成本来说,就业岗位投资成本和城镇住房成本一直占据城镇化社会成本的前两位,日常生活成本紧随其后,因叁者绝对值一直偏高,故其占比也一直较高;(6)对城镇化社会成本与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成本呈正向的二次曲线关系;城镇规模和社会成本关系呈正向的幂函数关系;城镇用地结构与社会成本没有相关关系,但各类用地对城镇化社会成本具有相关关系,且对于城镇化社会成本增长的作用差别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次是对外交通用地,再次是公共设施用地,后续依次为绿地、道路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7)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具有系统性特征,其调控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叁位一体”的理论模型。明确具体的发展理念、目标;制定以模式引导和空间优化为主的内容体系,从区域、城、乡等方面出发,提出城乡融合的具体空间措施;提出包括预警、制度、人本、分担在内的保障体系,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赵慧[3]2003年在《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这种以资源耗竭为代价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等,人类正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面对这种形势,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的传统发展观已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于是,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但是,可持续发展却是一个极其宏观的概念,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而空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实践意义的。因此,本文通过论证指出城市化可以大量释放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我国农村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有关概念的界定。对于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指出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区别,并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比较,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于与城市化有关的概念,本文亦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城镇化和农村城市化均包含于城市化这个概念中,从而明了了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叁部分:城市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推进的理论分析。其中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生态——经济——社会”复合而成的巨系统,因此本文亦分别分析城市化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在城市化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一方面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有很大的要素贡献,另一方面,可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城市化进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WP=6>第四部分:城市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起一套指标体系,然后用这套指标体系来衡量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通过进行相关分析,定量地说明城市化确实可以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虽然从理论上讲,城市化确实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本部分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本部分就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完善城市化的各项配套措施,以更好地通过城市化来促进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张润君[4]2005年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密切的有机整体。国外学者大都以发达的市场机制和成熟的城市形态为基础,分别从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单一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动力机制进行了讨论,这些理论不仅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特别是对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动力机制研究不足。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是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总和。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城市发展经历了叁次大的变革。而这叁次变革的后面,都是城市发展动力的革命。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城市发展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中心,追求数字化、个性化、分散化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与乡村及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叁共”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它包括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叁个子系统。其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则更加落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长期处于背离状态,具

崔卫东[5]2006年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叁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鲁地[6]2009年在《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文中认为21世纪将是甘肃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甘肃城市化面临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巨大挑战。城市化涵义可以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城市化过程也在这四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过程具有时间阶段性和空间阶段性规律。甘肃城市化是在驱动力和制动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从两个方面对甘肃人口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个甘肃12个地级市的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得出它们的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并排序,兰州市和嘉峪关市的发展能力最高,定西市和陇南市的发展能力最低。对甘肃城市规模等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甘肃首位度偏小,甘肃12个地级市规模分布较集中,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规模较均衡,人口分布较均衡,整个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全省县级小城镇层面上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适中,中部和东部区域的城镇分布较为均匀。对甘肃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工业化、投资、产出、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测评出甘肃各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水平,为甘肃新型城市化的相关决策服务。用时间序列回归法、灰色系统GM规模预测、增长率法等方法对甘肃省未来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预计甘肃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3—50%,2050年的城市化率将到达79—83%。在甘肃实现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的背景下,提出甘肃的裁弯取直路径及新型城市化战略。通过分析得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产业基础,提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城市,并对生态城市进行分析。设计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规模战略定位、空间战略定位和城镇体系定位,在分析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五种类别的战略模式选择。最后,以实现甘肃社会现代化为宏观目标背景,从八个方面构想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推进路径。分别是促使人口流动协调、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处理好生态环境管理与城市化的关系、建设信息化甘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并针对每条路径提出甘肃推进的策略。

刘轩[7]2016年在《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型社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区域自然景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文化结构的不断更新和重组,大量问题与此相伴而生。如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持续地保障城市发展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战略和方法。因此,深入的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制度背景、社会结构背景提出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土地是城市的载体,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表现为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所以用景观斑块的属性特征来描述城市的生态空间状态,用景观元素的聚散及流动来揭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方向极具科学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试验区——绍兴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把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空间格局耦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重心与突破点,建立景观整体结构与异质化程度、景观生态连通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及用地集约水平叁个领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对绍兴市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适宜绍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结果表明,2009、2013、2015年绍兴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72、0.69、0.69,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等级标准,绍兴市处于强可持续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基本保持和谐发展。但是综合指数值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定性分析表明,城市扩张造成的自然斑块破碎化、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及功能弱化是制约绍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从景观生态学视觉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伟新[8]2004年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以城市用地扩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解剖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城市用地扩展演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用地快速扩展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对城市生态安全产生的胁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锡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防洪规划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1、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展 主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基本理论,回顾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和土地扩展利用和区域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由此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运行原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土地扩展和利用的原则以及分类,同时基于生态经济学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细述了城市的土地扩展和利用。 2、无锡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与结构演变 简单介绍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无锡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城市结构演变特点。在对无锡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机制。 3、无锡用地扩展中的生态环境指标指标构建与评价 这一部分首先对无锡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初步构建了无锡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4、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分析水资源特点和生态足迹模型后,在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中设立第七帐户——水资源帐户,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叁个关键参数: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同时确定了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将水资源生态足迹纳入到了生态足迹模型中,完善了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 5、无锡市生态足迹评价 运用纳入水资源帐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无锡市1998年-2002年的各个账户

曾武佳[9]2006年在《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会展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各类会展活动、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的通称,其核心是会展产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会展业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这表明,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会展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存性和区域指向性。近年来,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国际会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际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会展业的区域展示性和对区域产业的关联带动性日益显现,各级地方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国现有30多个地区和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性会展中心、区域性会展中心以及会展之都等目标,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等城市都相继完成了会展业发展规划,并成立了会展业行业协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昆明、西安、成都、武汉、天津、厦门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已初步形成。“广交会”、“科博会”、“高交会”、“华交会”、“航空展”等一些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展会也已跻身于国际品牌展会的行列,在会展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虽然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发达的会展城市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诸多问题。一是会展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产业关联带动性还未充分发挥,现代会展的整体效益不高,会展场馆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会展业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和特殊的空间指向性缺乏认识,制定过于理想化的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盲目进行会展场馆的投资,政府对会展业

姜太碧[10]2003年在《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与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同时也与其农业发展状况紧密相联。对于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探讨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来推进城镇化进程;而研究的热点则集中于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以中等城市为主?以小城镇为主?或者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及以此为中心的研究。而对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则几乎被人们所忽视,涉及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寥若晨星。理论研究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实践中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受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关系的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的设计和选择更多考虑的是基于如何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的思路来进行的,而很少关注通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来推动城镇化进程。这正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而并没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得以顺利推进,城镇化水平仍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与农业发展极不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以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选题,旨在系统研究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或者说建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合理的城镇化道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建立在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不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则阻碍城镇化进程。通过对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互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建立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型,这对我国选择建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合理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围绕以上研究思路,本文拟用五章和一个附录来论述和说明。第一章总论部<WP=4>分,是关于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性的一般理论阐述。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分论,分别从城镇化道路、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分别从不同方面建立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影响模型,以促进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后一部分是附录,旨在把所述理论运用于实际考察。第一章在详细阐述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影响关系,建立起了城镇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互动影响的概念模型。由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积极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农业对城市产业发展因具有劳动力贡献、产品贡献、资金贡献和土地资源贡献,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城镇化推动,即城镇化也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为城镇化建设能对农业发展产生市场贡献、结构贡献、就业贡献、规模贡献和资金贡献。第二章通过中外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或道路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美国模式)可以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英国模式)则削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影响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农业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如我国东部地区),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农业则延缓城镇化进程(如我国西部地区)。因此,我们在选择城镇化道路时,一定要建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第叁章是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论述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由于城镇化建设要影响经济结构调整,这里主要论述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消费(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而这些结构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可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结论是:合理的城镇化道路能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进而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城镇化道路不能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因而会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是从劳动力转移角度探索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根据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理论,城镇化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镇,实现人口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劳动力的产业转换的过程。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实际,认为: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要<WP=5>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应是主要途径,这也是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贡献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制度性框架。第五章是从土地资源利用角度分析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由于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土地,在土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 曾芬钰. 厦门大学. 2003

[2]. 城镇化社会成本及调控研究[D]. 赵在绪. 重庆大学. 2016

[3]. 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赵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03

[4].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D]. 张润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5].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 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D]. 鲁地. 兰州大学. 2009

[7].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 刘轩.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8]. 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张伟新. 河海大学. 2004

[9]. 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 曾武佳. 四川大学. 2006

[10]. 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姜太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