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混合塑料分类分选模式实验研究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混合塑料分类分选模式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塑料制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废弃塑料产品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识别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分析范围几乎可覆盖全部有机化合物,本课题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针对废旧家电塑料的种类分析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以求能够达到准确、快速识别出废旧家电塑料种类的目的。本课题设计的PCA算法优化了数据处理结构,改善化学计量学的特征提取算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维数,扩大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各个主成分更具有代表性,有效降低了因光谱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谱带重叠和基线漂移等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验证阶段采集了不同批量的废旧家电产品塑料片作为实验样品,采用PCA算法,对数据进行算法分析,得出降维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手段对降维后的样本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依据得到的实验结果对PCA算法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对比结果,优化算法结构,提高识别精度。针对海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采集的ABS、PP、PAC/PPT、PC/ABS、PS、PVC和尼龙样本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课题设计的PCA算法得到的降维数据在经聚类分析后,识别精度能够达到91%,基本满足本课题的实验需求。对两台国内外光谱仪器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对,选择性价比更高、更适合本课题的光谱设备。此外,对电磁振动给料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给料装置的性能参数和设计标准,使物料更加易于光谱采集与喷吹分离。本课题通过理论分析、算法优化和实验综合分析,对识别程序进行算法优化,为废旧家电产品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提供参考,降低分选成本和周期,真正有效提升分选设备的分选能力与分选精度,促进塑料近红外分选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废旧家电塑料的回收利用
  •   1.4 废旧家电中塑料的识别技术
  •   1.5 近红外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主成分分析的程序优化
  •   2.1 主成分算法的设计要求
  •   2.2 算法的优化原理
  •   2.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方法
  •   2.4 算法设计与内容简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废旧家电塑料近红外光谱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废旧家电塑料近红外光谱识别系统的硬件组成
  •   3.2 配套软件介绍
  •   3.3 材料与方法
  •   3.4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3.5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主成分的塑料光谱的聚类分析结果
  •   4.1 PCA算法主程序
  •   4.2 ABS实验样本
  •   4.3 聚类分析
  •   4.4 采集精度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喂料系统中的电磁振动给料装置
  •   5.1 力学分析
  •   5.2 机械指数K
  •   5.3 抛掷指数D
  •   5.4 振动频率对给料速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成分分析法源代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韩清新

    导师: 尹凤福

    关键词: 废旧塑料,近红外光谱,分类分选,主成分识别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物理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分类号: X705;O433.4

    总页数: 93

    文件大小: 4348K

    下载量: 137

    相关论文文献

    • [1].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实验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73)
    •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验点滴思考[J]. 教育革新 2012(10)
    • [3].组织胚胎学新模式实验报告的应用与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20)
    • [4].基于Web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生物教学模式实验初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3(04)
    • [5].英语语法课“同伴教学”模式实验报告[J]. 教师 2010(11)
    • [6].初中体育课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7].理工结合实力型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构建[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8].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实验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 [9].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效果分析与反思[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02)
    • [10].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实验研究阶段性报告[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08)
    • [11].体育专业微课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理论课程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 2017(03)
    • [12].基于自主性学习导向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9(11)
    • [13].“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2(04)
    • [14].分段式跳高考核模式实验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16)
    • [15].浅谈作文有效批阅模式实验[J]. 文教资料 2019(03)
    • [16].“2+1”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厦门市松柏二小(水平三)为例[J]. 体育教学 2010(05)
    • [17].基于CDIO模式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07)
    • [18].双向衔接视角下的儿童入学准备[J]. 山东教育 2018(17)
    • [19].体育教学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的操作模式实验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9)
    • [20].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实验优选研究——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J]. 中国测试 2019(09)
    • [21].普通高校街舞啦啦操发现式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0)
    • [22].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4(03)
    • [23].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1)
    • [24].合作与竞赛相牵 激情与高效共现——课堂教学新模式实验有感[J]. 学周刊 2011(05)
    • [25].“翻转课堂”与“生成课程”[J]. 中小学管理 2014(04)
    • [26].创建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实验区[J]. 茶世界 2016(03)
    • [27].改变教学模式,促进有效学习[J]. 贵州教育 2014(07)
    • [28].基于行动导向的ESP教学新模式实验对比研究——以机电英语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11)
    • [29].基于双重代码理论的英语习语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英语教师 2013(10)
    • [30].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运用“体验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J]. 职业 2010(06)

    标签:;  ;  ;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混合塑料分类分选模式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