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碎屑论文_唐子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粗碎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碎屑岩,碎屑,特征,陡坡,柴达木盆地,兴城,元古界。

粗碎屑论文文献综述

唐子杰[1](2019)在《柴达木盆地东坪-牛东地区粗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坪-牛东地区粗碎屑岩储层主要在路乐河组发育,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测井、测试等资料,对粗碎屑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粗碎屑岩主要为冲积扇、末端扇和辫状水道沉积,明确了旱地扇相和辫状河道砂砾岩储层特征。(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韩晓彤,邱隆伟,杨勇强,杨保良[2](2018)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深水粗碎屑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粗碎屑岩研究依旧存在成因类型及展布不明确,形成机制认识不清等问题,给该地区的勘探带来一定风险。本次研究基于沉积学原理及陡坡带深水粗碎屑岩地层发育模型为理论指导,结合野外剖面、岩心资料、钻井、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粗碎屑岩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冲积扇叁种沉积体系。从粒度特征、沉积构造、颜色等方面识别出砾岩相、砂岩相、泥岩相3大类岩石相,并将其细分为13小类。研究区粗碎屑岩兼有重力流与牵引流两种沉积特征,并在深色泥岩中,发现分选较差的粗碎屑沉积物。以此为基础,识别出多期退积扇体的发育,结合地震属性,这些退积扇体在纵向上有多期迭置的特点,识别出多种退积扇粗碎屑岩岩相组合类型。它们的形成受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其中构造运动控制粗碎屑岩的发育位置及展布,湖平面变化控制粗碎屑岩垂向上的变化,并建立了幕式构造运动—湖平面上升期粗碎屑岩沉积发育模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杨保良,邱隆伟,杨勇强[3](2018)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粗碎屑岩岩相特征研究:以利津地区沙四上纯上亚段和义东地区沙叁段粗碎屑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东营凹陷利津地区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沾化凹陷义东地区沙叁段粗碎屑岩岩心观察基础上,在层序格架内部,对比了湖平面上升期和下降期发育岩相类型,发现湖平面上升期发育退积型粗碎屑岩沉积,岩石颜色以深灰色、灰色为主,普遍发育快速堆积沉积构造特征,砾石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差,也可见砂岩中泥岩撕裂屑与砂岩混杂的现象,以及揉皱变形构造,反映沉积物快速堆积伴随滑动现象;湖平面下降期发育进积型粗碎屑岩沉积,岩石颜色以灰色、浅灰色、灰绿色为主,普遍发育牵引流沉积构造特征,砾石为次圆状-圆状,多定向性排列,发育平行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沉积构造,分选较好。依据粒度、沉积构造、结构特征识别出13种岩相,结合深水粗碎屑岩成因机制,总结出15种岩相组合单元;其中,湖平面上升期,退积型粗碎屑岩沉积发育杂基支撑中砾岩相、颗粒支撑中砾岩相、颗粒支撑中砾岩相+颗粒支撑细砾岩相、颗粒支撑中砾岩相+含砾砂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粗砂岩相+细砂岩相、含砾砂岩相+细砂岩相、细砂岩相+泥岩相、砂质泥岩相等8种岩相组合类型单元,湖平面下降期,进积型粗碎屑岩沉积发育颗粒支撑中砾岩相、迭瓦状砾岩相、迭瓦状砾岩相+颗粒支撑含中砾细砾岩相、迭瓦状砾岩相+含砾砂岩相+细砂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粗砂岩相+细砂岩相、粉砂岩相+细砂岩相、泥岩相等7种岩相组合类型单元。(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陈治军,刘舵,刘护创,任来义,韩伟[4](2018)在《银额盆地厚层粗碎屑岩沉积特征与地层沉积年代的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简称银额盆地)中生界中下部广泛发育一套厚层粗碎屑岩,结合沉积特征,利用U-Pb定年、孢粉和介形虫资料对其沉积年代进行的厘定结果显示,这些粗碎屑岩可能是凹陷形成初期扇叁角洲、水下扇等环境接收的沉积,相对稳定的湖盆沉降和沉积速率形成了银额盆地沉积地层"广泛发育、局部巨厚"的分布特征。锆石U-Pb测年厘定的粗碎屑岩沉积时间为115.6~137.0 Ma,对应年代为早白垩世。粗碎屑岩段的孢粉以Classopollis-Protoconiferus-Perinopollenites组合为特征,介形虫化石主要有单肋女星介、圆星介、狼星介等。这些古生物特征与前人建立的银额盆地及其周缘盆地早白垩世化石特征相似。因此,该粗碎屑岩的地层年代应该为早白垩世,其底界应该是下白垩统底界,可以作为区域性标志层。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银额盆地中生界下白垩统底界划分依据不明确、划分方案不统一的问题,也能为中生界断陷湖盆形成时期的确定、该区地层普遍缺失的叁迭纪—侏罗纪时段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等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曾宇浩[5](2018)在《叁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头寨岩崩堆积体粗碎屑几何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其具有运移距离远、速度快、冲击破坏力强、能量大的特点。云南地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形成了绵延不断的高山峡谷,这种巨大破坏力的滑坡灾害造成的破坏对该地区影响重大。晚二迭世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该地区,其是一套极易发生滑坡灾害的特殊岩系,因此对此类滑坡灾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峨眉山玄武岩作为此类滑坡的物质基础,其几何形态特征是岩崩碎屑流高速远程运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于滑坡灾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滑坡碎屑运动学及其诱发因素方面,关于玄武岩碎屑的形态特征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次研究基于叁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了头寨岩崩粗碎屑和新莲隧道呈贡段开挖弃石的叁维数字模型,通过对两者的二维和叁维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和对比分析,以讨论头寨岩崩粗碎屑的形态特征和潜在规律,并建立使用叁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本文构建了岩石碎屑的精细结构模型,还原了碎屑颗粒真实的几何参数,并对头寨岩崩滑坡碎屑流的成因机理进行探讨,为今后对P_2β岩崩灾害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便于进一步的数值模拟,并为岩崩灾害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主要对以下内容展开研究:(1)采用叁维激光扫描系统对滑坡堆积体与新莲隧道呈贡段的玄武岩样品进行空间数据的获取,再通过逆向建模软件构建每个样品的叁维数字模型;(2)截取叁维数字模型的叁视图,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对叁视图像的轴向系数、圆度,圆形度和密实度等二维形状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并探讨了各个统计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3)提取每个玄武岩样品叁维数字模型的叁维形状参数,如形貌参数、棱角特性和分形维数等形状表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探究其潜在规律。(4)通过进行详细地野外调查与室内相应的形态参数研究,对头寨岩崩灾害的成因机理进行探讨。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使用叁维激光扫描技术能高精度的获取目标物的叁维数字模型。(2)头寨堆积体粗碎屑的平均轴向系数为1.395,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其轴向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平坦度和伸长率的统计结果表明头寨堆积体粗碎屑多呈球状且形状较为均匀,而新莲隧道呈贡段样品较为锐利且其几何形态较为多变;颗粒的形状等级随着粒径增大而增加。(3)头寨堆积体粗碎屑的平均圆形度为0.725;圆形度与密实度,圆度与密实度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岩石表面的节理裂隙随着体积的增大逐渐增多;岩石颗粒的比表面积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头寨滑坡区域粗碎屑的平均比表面积为0.225 m~2/kg,新莲隧道呈贡段玄武岩样品的平均比表面积为0.257 m~2/kg,表明头寨岩崩堆积体粗碎屑结构致密磨圆度较好。(4)磨圆度和球形度的结果表明玄武岩颗粒粒径和磨圆度呈相关性;球形度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颗粒的表面规则程度;头寨堆积体粗碎屑磨圆度数值的平均值为0.853,球形度数值的平均值为0.793;叁维分形维数能较好地反映头寨堆积体粗碎屑的叁维形态特征。(5)风化作用及其产物对头寨滑坡失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肖剑南,陈晶,陈琳琳,李昆[6](2017)在《西湖凹陷东坡渐新统花港组下段粗碎屑体基准面旋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西湖凹陷东坡渐新统花港组下段粗碎屑体陆相地层,可以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构造演化阶段定义长周期旋回;通过体系域分析及短期旋回迭加样式深化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提出了水进域中"高可容空间向上变浅半旋回"的新特点;而钻井岩心分析表明:粗碎屑体微相变迁未必与水深变化有关,因此不适宜定义短期、超短期旋回。(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17年04期)

姚宗全,于兴河,皇甫致远,黄丁杰,高阳[7](2017)在《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粒度分析方法难以表征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在岩心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薄片分析,建立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粗粒碎屑沉积环境的弗里德曼模式图,确定概率累积曲线和流体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可分为6类,分别对应碎屑水道、辫状水道、辫状分支水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扇叁角洲沉积微相环境;随着流体性质由富砾碎屑流—颗粒流—富砂碎屑流—洪流—牵引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式—低斜多跳一悬式—直线式—低斜两段式—两跳一悬叁段式—低斜叁段式—典型两段式;随着流体由碎屑流逐渐向牵引流过渡,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以粗碎屑为主的储层区块沉积环境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于晓辉,沈军,林玲玲,范天骐[8](2016)在《辽宁中元古代初期粗碎屑岩中微生物砂质颗粒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MISS)是由微生物与沉积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沉积构造,表现形式有变余波痕、皱饰构造、微生物席碎片、纺锤状或次圆状收缩裂缝等。首次在华北地台东北部辽宁兴城中元古代初期常州沟组底部粗碎屑岩交错层理面上发现了大量的微生物砂质颗粒,在中元古代底部粗碎屑岩中发现大量微生物砂质碎片。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华北地台MISS的活跃时代以及恢复中元古代早期粗碎屑岩的形成古环境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特别是为华北地台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一定的生物地层学参考。发现的微生物砂质颗粒大小在0.1~0.2mm,形态以球形为主。这些微生物砂质颗粒形成于静水环境的潮上带或泥坪之中的微生物席底,在剧烈的构造运动以及海侵初期高频的海平面运动中被风暴、海啸等灾难性事件破坏,并随着退潮水流被搬运至发育交错层理的潮道区域,与粗碎屑物质一起沉积。这些被风暴破坏的微生物砂质颗粒在搬运过程中被磨圆并产生一定的分选。(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6年04期)

梅冥相,苏德辰[9](2014)在《甘肃古浪河口群粗碎屑岩系的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控于白垩纪时期的祁连山隆升过程,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陆相盆地,在这些盆地中堆积了厚度上千米的下白垩统,其中,特别的沉积相序列所构成的沉积层序,不但代表了"非常规体系域"概念框架下较为典型的陆相层序样式,而且对认识和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古浪十八里铺剖面的河口群,沉积在早白垩世兰州盆地的西北边缘,其地层学特征和沉积学属性成为白垩纪时期祁连山隆升过程的沉积学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河口群下部为一套紫色色调的粗碎屑岩系所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叁级层序,这些层序的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为冲积扇砾岩和辫状河沉积所组成,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主要为湖泊相沉积所构成;②河口群上部总体为一套红层沉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叁级层序,层序的低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为冲积扇或洪积扇砾岩与辫状河沉积所组成,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为滨湖相风成沙岩和干旱湖泊相泥岩所构成;③河口群的层序地层学列,总体上从潮湿气候背景下的粗碎屑序列演变到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红层序列,尤其是其上部红层序列中的风成砂岩的发育及其所表征的"雨影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古浪地区河口群的堆积作用过程与白垩纪祁连山隆升过程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因此,古浪地区下白垩统河口群粗碎屑岩系的层序地层学列,特殊的沉积相构成及其演化序列,不但成为窥视早白垩世祁连山隆升过程的物质记录,而且为早白垩世东亚大气环流格局重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记录。(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4年03期)

付玲[10](2012)在《柴达木盆地路乐河组粗碎屑沉积成因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于亚洲构造、气候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众多学者已从多个研究方向讨论了隆起的时间、阶段和模式,并浅析了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气候格局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记录了高原隆升、沉积过程中的多项信息。盆地古近系路(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8)

粗碎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粗碎屑岩研究依旧存在成因类型及展布不明确,形成机制认识不清等问题,给该地区的勘探带来一定风险。本次研究基于沉积学原理及陡坡带深水粗碎屑岩地层发育模型为理论指导,结合野外剖面、岩心资料、钻井、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粗碎屑岩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冲积扇叁种沉积体系。从粒度特征、沉积构造、颜色等方面识别出砾岩相、砂岩相、泥岩相3大类岩石相,并将其细分为13小类。研究区粗碎屑岩兼有重力流与牵引流两种沉积特征,并在深色泥岩中,发现分选较差的粗碎屑沉积物。以此为基础,识别出多期退积扇体的发育,结合地震属性,这些退积扇体在纵向上有多期迭置的特点,识别出多种退积扇粗碎屑岩岩相组合类型。它们的形成受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其中构造运动控制粗碎屑岩的发育位置及展布,湖平面变化控制粗碎屑岩垂向上的变化,并建立了幕式构造运动—湖平面上升期粗碎屑岩沉积发育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粗碎屑论文参考文献

[1].唐子杰.柴达木盆地东坪-牛东地区粗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J].石化技术.2019

[2].韩晓彤,邱隆伟,杨勇强,杨保良.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深水粗碎屑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杨保良,邱隆伟,杨勇强.断陷湖盆陡坡带粗碎屑岩岩相特征研究:以利津地区沙四上纯上亚段和义东地区沙叁段粗碎屑岩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4].陈治军,刘舵,刘护创,任来义,韩伟.银额盆地厚层粗碎屑岩沉积特征与地层沉积年代的厘定[J].沉积学报.2018

[5].曾宇浩.叁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头寨岩崩堆积体粗碎屑几何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

[6].肖剑南,陈晶,陈琳琳,李昆.西湖凹陷东坡渐新统花港组下段粗碎屑体基准面旋回分析[J].海洋石油.2017

[7].姚宗全,于兴河,皇甫致远,黄丁杰,高阳.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

[8].于晓辉,沈军,林玲玲,范天骐.辽宁中元古代初期粗碎屑岩中微生物砂质颗粒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J].地学前缘.2016

[9].梅冥相,苏德辰.甘肃古浪河口群粗碎屑岩系的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J].地质论评.2014

[10].付玲.柴达木盆地路乐河组粗碎屑沉积成因与启示[C].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论文知识图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与北秦岭地区被动大...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模式一2乌尔逊凹陷tracle012地震剖面一3苏3井一铜5井地层对比图筇竹寺组沉积中的层理构造粉晶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和含砂泥微晶...

标签:;  ;  ;  ;  ;  ;  ;  

粗碎屑论文_唐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