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小世界”——浅议短篇小说的完整性

整体把握“小世界”——浅议短篇小说的完整性

一、从总体上把握“小世界”──短篇小说完整性漫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王珊珊[2](2019)在《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街巷作为小说书写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空间元素,在许多小说的叙事中表现出了重要的书写意义,逐渐完成了从一个单调的背景性空间向作家主动纳入审美范畴的意象型空间的转变。本文主要以新世纪小说具有代表性的街巷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空间阐释、文化解读以及书写意义析辩这三个主要方面,对小说中的街巷书写进行整体性的观照。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其次介绍了目前学界对于街巷书写的研究现状,再次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最后介绍了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空间阐释本章首先从物质空间的维度下对街巷的物质空间属性进行了解读,并指出了街巷作为物质空间时在新世纪小说的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其次,从精神空间的维度下对街巷的精神空间属性进行了解读,对街巷作为精神空间时在小说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第二章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文化解读本章旨在挖掘新世纪小说中街巷书写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主要从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两种视野下对于街巷书写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进行挖掘。第一节,以城市文化为视角,对城市文化视野下街巷空间反映出的消费文化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碰撞现象进行解读;第二节,在乡土文化的视野之下,解读作家在街巷书写中所表达出的对乡土文化的批判与缅怀和自信与重建。第三章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与困境本章结合新世纪小说中街巷书写的实践,对街巷在小说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书写意义与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第一节,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街巷书写为例,挖掘街巷空间对于建构小说时空标识、丰满小说人物性格与深化小说主题意蕴的作用,分析了街巷在小说书写中的意义与价值。其次,从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的现状来分析,对街巷书写中所出现的粗疏的艺术处理、单一化与模式化、以及市场导向的约束等写作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建立空间审美观照的自觉、实现街巷书写意义的突围和拓展街巷书写的叙事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对于小说中街巷书写的反思。结语部分对于街巷空间的空间阐释、文化解读和书写的价值与书写现状的反思进行了简单总结,指出无论是在社会现实还是文学创作中,街巷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空间,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李暖[3](2019)在《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色列俄语文学是由犹太移民作家在以色列土地上用俄语创作的文学,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如今已成为俄罗斯境外文学的中心场域之一。它脱胎于俄罗斯本土的犹太俄语文学,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随着俄罗斯阿利亚运动三次浪潮的推动,大批杰出作家与文学工作者涌入以色列,在新的土地上回望俄罗斯,重新思索犹太人的历史命运,赋予俄语文学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以色列俄语作家的创作始终围绕往昔和记忆而展开,俄罗斯犹太人的创伤历史、往昔与陌生世界的碰撞是以色列俄语文学发轫之始最为重要的主题;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复杂化,在复国主义话语的余音和生活困境、精神危机的多重背景下,以色列俄语作家逐渐开始新思潮的探索和价值重构,对犹太民族、犹太教、流散等核心概念作出颇具后现代色彩的讽刺性解读,并将目光投向被启蒙主义和复国主义知识分子忽略的人民生活、民间文化和个体内心世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从历史记忆、民间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的视角考察以色列俄语作家的优秀作品,探讨个体在集体记忆中的位置,藉此一窥从俄语犹太文学到以色列俄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俄罗斯犹太移民在流散大语境下的独特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历史语境和先在话语出发,明确以色列俄语文学研究的文学史视角,揭示俄罗斯犹太人面临的记忆危机;以文化记忆和记忆话语为理论框架,通过以色列俄语作家创作实践和小说文本的话语分析,探讨以色列俄语小说三种记忆话语从语境到体裁、修辞的流变,揭示话语体裁和修辞中呈现的记忆观、记忆机制,并思考记忆伦理和身份认同的命题。论文第一章阐明了本研究所遵循的理论基础。“记忆话语”由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提出,探讨记忆如何被审视、被表达,它让记忆研究超越社会心理范畴,与记忆媒介尤其是文学、文化文本紧密相连,为记忆保存、传承的内在结构分析以及身份、权力话语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探讨以色列俄语文学记忆话语的形成,并针对以色列记忆场中几种典型的记忆范式,指出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记忆话语——纪实文学中的创伤历史记忆、家族小说中的民间集体记忆、“地中海音调”和“存在文学”中的个体记忆——及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记忆结构。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审视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代表性文本,以马尔格林的《泽卡国旅行记》、鲁宾娜的十部家族小说、戈尔德施坦的《铭记法玛古斯塔》《寂静的原野》为例,通过体裁记忆、作者记忆观探究和话语修辞的分析,发掘三种记忆话语间的内在联系和流变趋势。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1)以色列俄语文学是俄罗斯土地上俄语犹太文学现象的延续,也是俄罗斯犹太境外文学的一部分,虽与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三次浪潮有所交融,但其研究思路不应套用侨民文学的视角;2)以色列俄语文学有三种典型的记忆话语类型,流变轨迹与俄罗斯阿利亚三次浪潮有着共时性特征,发展与转变的动机是与历史语境、国家话语、宗教话语等多重先在话语的商榷、对抗;3)通过三种话语的体裁、修辞的分析可知,历史记忆、民间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有着迥然不同但紧密相连的记忆机制和精妙的内部结构,形成了以体裁、空间、言语和肉体经验为依托的记忆观,藉此可一窥记忆话语中蕴含的永恒命题。

罗海韵[4](2019)在《马洛伊·山多尔小说中的疏离主题》文中研究表明马洛伊·山多尔是20世纪匈牙利着名的作家,但国内开始翻译和引入他的作品是近两三年内才出现的趋势。在马洛伊的述评史中,对他作品中的“阶层”因素和他作为东欧年轻知识分子的身份已经有相当多的介绍,在作家经历、作品主旨、文学风格等方面,已有研究者做出详实的评论。但大部分研究都聚焦于马洛伊个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而鲜少有从疏离主题出发来阐释他的小说。作为市民阶层文化的旗手,马洛伊对现代人的疏离困境所持的批判态度最典型地代表了匈牙利作家的精神。同时,他也是匈牙利最后一位扞卫审美价值的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缅怀使他在作品中不断书写时代的崩坏,他的作品因此带有浓厚的挽歌气息与世纪末情调。马洛伊融入主流的失败恰好宣告了一个辉煌时代的没落,他的作品却因为贴近个体的生活感触而具有相当大的感召力。在他最优秀的小说里,他用一种私人化的方式建构了历史变动时期的审美精神,以及现代都市人对疏离的细腻感受。本文从马洛伊的五部作品出发,按照内容和主题分为三个层面,试图从文学本体论和社会历史学的维度,分析疏离主题在马洛伊作品中的体现,进而更细致地理解马洛伊作为个体的心灵成长史。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文本出发,分析马洛伊小说中的疏离主题的表现及其成因。绪论部分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梳理,包括欧美、中国学界对马洛伊的了解程度,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阐述马洛伊感受到的阶层疏离:阶层是马洛伊小说中的重要概念,他总是通过这一棱镜来观察世界。第二章论述马洛伊作品中的文化疏离:这一层面是马洛伊走进世界之后的切身体会,也是他作为匈牙利作家无法摆脱的困境。第三章阐述了疏离的根源:这一章是前两章的总结,概括性地回顾了马洛伊的个人遭遇,以及它如何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悲剧。本文将疏离主题分为三个层次,力图从社会现代性和历史发展的维度出发来进行分析。文章的三个部分呈现出分析—总结的结构,但并非完全从属于目的—结论的研究思路,而是在从分析文本的维度进行开放式的阐发。从疏离主题的角度对马洛伊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同时深入到匈牙利的文化氛围来体察马洛伊受到的影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研究路径。马洛伊的作品脱胎于匈牙利浪漫文学的传统,他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但他深刻地影响和启发了匈牙利后代的作家们。

谭志强[5](2019)在《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着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关注人们的精神信仰状况,尤其是处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困境与宗教信仰的衰落。他的小说题材十分广泛,有历史题材、家庭婚姻题材、异域文化题材、神话题材等,但是这诸多题材的选取都围绕着人们的精神与信仰这一核心。通过他众多的小说作品,可以看到美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变迁,特别是受理性主义和消费文化冲击,人们的精神信仰逐渐衰落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人们因为物质主义的满足而放弃上帝信仰,通过纵情声色以填补精神空虚的侵扰,甚至通过吸毒、加入邪教组织以及自杀等极端方式,在短暂刺激中掩盖内心的极度空虚与精神的无所依靠。这一历史文化语境既是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的切入点,也是他小说创作意图的落脚点。但是,厄普代克小说的宗教救赎意图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往往因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点而被遮蔽,甚至被误读。读者往往看不到厄普代克隐含在小说中的救赎意图,却通常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性描写以及美国小镇文化中的滥性生活方式,甚至因此把厄普代克当作一个色情小说家;在有些研究者看来,即便能从小说中看到厄普代克对丧失上帝信仰之后所描述的精神“荒原”景象,但是却看不到作者对如何面对和走出这片精神荒原的观点立场,更找不到作者对此困境所提供的导引之路,由此也引发评论界质疑厄普代克“无话可说”等争议。本文即从厄普代克小说的争议性入手,通过分析其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是丹麦神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和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神学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围绕叙事和救赎的关系,研究厄普代克小说叙事中的宗教内涵,以及如何把宗教救赎的意图艺术化地转换为小说叙事。这些研究深入解读了其小说作品争议性的深层原因,从而有效消除误读。论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厄普代克生平及创作经历,并围绕其小说引发的争议,提出厄普代克的小说创作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宗教救赎是他创作的核心意图,他的小说叙事同宗教救赎密切相关,也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深蕴宗教内涵的小说叙事形式。第一章论述厄普代克救赎叙事的起点和现实原因,即美国社会因为丧失上帝信仰而导致的文化困境和人们的精神困境。通过对牧师的失职、把性当作一种应急宗教以及影视对上帝信仰的取代等现代“幻象”揭示,来表现厄普代克对美国宗教信仰现状的审视与批判。第二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一“处境化叙事”。结合克氏神学处境论中的“恐惧”及两难选择,分析了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及婚姻小说中的道德困境与处境化重述问题,探讨了厄普代克在小说创作中如何把一个现实困境艺术地转换为宗教意义上的人的处境,从而在宗教意义上探寻解困之路,比如对新型的两性关系的探索。第三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二“悲剧化叙事”。结合克氏在基督教层面上对传统悲剧性的重释,以及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辨析了厄普代克小说悲剧性与传统悲剧性的区别,指出了其悲剧性的宗教内涵和悲剧性结构是建立在人神关系框架内人对上帝的背离这一基础之上,同时其悲剧性所引发的绝望是走向人神关系重建和获得精神救赎的途径。本章结合厄普代克小说文本,重点探讨了悲剧性的喜剧化表达形式,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欲望主题与悲剧性的生成关系等悲剧化叙事问题,并对悲剧性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进行了阐述。第四章论述救赎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三“无权威化叙事”。提出了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无权威化叙事具有宗教内涵和救赎意图,意在通过这一叙事模式,构建读者与小说文本的直接对话交流关系,从而激发读者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能力。本章结合小说文本,从独白式叙述、反英雄形象塑造、琐碎化叙事等方面论述了无权威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从交流的角度分析了厄普代克小说中有关对话设计在反映人物形象内心镜像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话的“失语”、“错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厄普代克在小说创作中通过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种叙事模式表达了他的小说救赎意图。三种叙事模式是小说救赎叙事的展开方式,它们在救赎叙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却又作为一个有机体统一于救赎这一总的叙事意图之中。论文通过对这三种叙事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及对精神救赎意图实现效果的解读,论证了厄普代克的小说创作不是个人的呢喃和无话可说,而是隐藏着明确的救赎意图。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他对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信仰状况的担忧与思索,并且在传达这一救赎意图时还体现出较强的艺术自觉。

孙莉[6](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高红梅[7](2017)在《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圣杯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意象。它反复出现于中世纪文学及艺术作品中,尤其是以亚瑟王为题材的骑士文学作品,仅西欧各国就多达几十本。其中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是第一部以圣杯意象为核心的骑士传奇,他所开创的圣杯追寻的母题被后世很多作家所继承,并对欧洲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圣杯意象仍持续被影视、戏剧、网络游戏等大众传媒重新演绎,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表明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杯意象是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它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分别以此为起点和中心线索,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圣杯意象内涵的不断变化进行梳理与论述,以揭示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导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首先介绍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从而探讨圣杯意象的特征。圣杯追寻是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一种类型,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圣杯原型,圣杯原型在后世文学中不断被置换,它具有符号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梳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沉潜的过程。第二章首先考证圣杯意象的原始神话渊源、凯尔特渊源和基督教渊源,三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都过分强调其中某种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章还以中世纪的圣杯传奇为对象,探讨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具体分析从克雷蒂安的《帕西法尔》、沃尔夫拉姆的《帕西法尔》、罗贝尔的《亚利马太的约瑟》到希伯来版本《亚瑟王》,说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解析《亚瑟王之死》中圣杯追寻与亚瑟王朝的衰落,论证15世纪时世俗价值已逐步流行。综合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与圣杯意象基督教化过程的考察,揭示中世纪圣杯意象是基督教统合东方两河流域文明、西方蛮族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成果,是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第三章探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圣杯意象从衰落到沉寂的过程及其原因。从文化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明,是圣杯意象衰落、沉寂的原因。而亚利欧斯多的《疯狂的奥兰多》、斯宾塞的《仙后》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则见证了从嘲讽骑士精神到瓦解骑士文学的历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从19世纪到20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与质疑、变异与解构,从而揭示圣杯意象的现代化过程。第四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圣杯意象,圣杯传奇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下复兴,华兹华斯的《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丁尼生的《国王叙事诗》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是其中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三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有的作家对圣杯幻象是持质疑态度的,有的作家则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了世俗与宗教的交锋,这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典型的思想论争。第五章介绍20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具体分析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艾略特的《荒原》、怀特的《残缺骑士》和洛奇的《小世界》中圣杯意象的置换变形,揭示圣杯意象不断被世俗化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个人主体意识的强化,使得圣杯意象在走向世俗化的同时,也走向了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圣杯。由此,圣杯意象的现代化也逐渐完成。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探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前十年圣杯意象的重塑与兴盛。这一时期圣杯意象的重塑是从颠覆圣杯的基督教传统开始,《圣血与圣杯》将耶稣由神还原成人间国王,认为圣杯象征耶稣王室的血脉和抹大拉的子宫。丹·布朗从《圣血与圣杯》中得到启示,以圣杯、玫瑰和Ⅴ型符号等组成圣杯意象符号体系,重新挖掘女性崇拜的思想,以建构不同性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虽然《圣杯奇谋》以传统的契约结构安排情节,却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和平等人类普世价值的祈愿与追寻。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圣杯意象也被塑造成多种表现形式,传播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结语,探讨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圣杯意象凝结着西方文学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意象的流变,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体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圣杯意象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规约、超越精神的外化以及生命意识的焦虑,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而圣杯意象的传播性、故事性和不断被世俗化是圣杯意象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余琼[8](2016)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三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三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乔轶楠[9](2016)在《论塞林格《九故事》中人物异化和自我救赎》文中指出J.D.塞林格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因发表《麦田的守望者》而获得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1952年,塞林格挑选九部短篇小说成集,命名为《九故事》。这九个故事不仅代表了塞林格自我的精神救赎之路,而且展现了战后美国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虽然没有《麦田的守望者》出名,但是对《九故事》中人物异化的描写所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以及创造出的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同样值得学习研究。论文立足于塞林格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采用了异化理论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异化和自我救赎的角度对《九故事》中人物进行细致地研究,剖析人物异化的表现,人物在自我救赎中所做的努力以及人物异化产生的原因。正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九故事》中人物异化,具体分析故事中人物自身的异化,表现为自我分裂、自我矛盾和自我颠覆;人物与他人关系的异化,其中有朋友关系的利益化,亲子关系的冷漠化,夫妻关系的陌生化;人物与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异化,使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异化表现了解更深入。第二章主要论述人物在异化过程中努力用爱战胜绝望,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恢复对宗教的信仰,从而实现自我救赎。第三章主要分析人物异化的原因。外因包括战争的影响,物欲的泛滥和政治局势的紧张;内因包括精神生活的贫瘠和传统道德的沦丧。在前辈的研究成果上,论文系统地分析《九故事》中人物异化,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异化的发展和自我救赎的过程,拓宽了对塞林格短篇小说人物异化主题和自我救赎问题的系统化研究范围。因此,《九故事》不仅深刻表现了人物异化和自我救赎的主题,而且具有呼吁人们正视异化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唤醒人类拯救人性的力作。

陈秋丽[10](2016)在《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文中提出1997年4月11日北京作家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受到媒体和知识界的极大关注。“王小波之死”不但成为1990年代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随后持续升温的“王小波热”也给当时正处于疲软状态的中国知识界和文坛带来有力的冲击。“作者已死”既为结果又为前提,王小波被迫成为一个文化事件、文学争鸣、社会舆论交织而成的大众焦点,一个被传颂也被诋毁的“世纪末神话”。生前无名的王小波伴随着推崇和争议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令人瞩目的文化符号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综观王小波研究,不难发现几个普遍现象:1.对作者的兴趣多于对作品的兴趣;2.对其杂文价值的肯定大于对其小说价值的肯定;3.在小说研究中更偏重外部研究而非内部研究。本文即基于对王小波小说过度阐释与阐释不足并存的状况,以王小波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游戏”的角度去观察、理解、阐释王小波的小说世界,从中挖掘王小波小说的艺术价值。在本文中,游戏不是作为一种小说精神或小说功能,而是作为小说本身的存在方式。第一章《作为游戏的小说》通过对游戏观的梳理,阐释了游戏与小说的关系:艺术是审美的游戏,而小说作为一门虚构的艺术,与游戏之间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一部优秀的小说正是作为游戏的典范而存在。本文把游戏看作是王小波小说的存在方式而进行解读,所依据的正是伽达默尔以艺术作品本体论为核心的游戏观。但是,这与康德——席勒的“自由游戏”观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王小波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实现了创作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体现了小说创作道路上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一个时常被忽略却始终没有丢失的传统,那就是小说的游戏传统。带着警醒的态度和怀疑精神,王小波把小说外这个“不自由”的游戏场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游戏”的场所,它上至唐朝,下至未来,如此远离现实又始终拒绝遗忘历史,它既是虚构的王国,又是真实的土壤。而面对这个游戏的“无规则”,王小波给出了自己的规则——人性。小说首先是作者的独自游戏。第二章《“我就是王二”:智者游戏》从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数学游戏、复调世界里的互文游戏、对可能性自我的探求游戏四方面展开论述。通过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王小波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对生命自由和写作自由的坚守。在这份坚守中,他发现了虚构之美并以此为写作的最高追求。在诠释虚构之美的同时,王小波把对数学的热爱加入到小说创作中,拿数学说事儿是他的独门暗器,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成为他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特的精神出口。数学游戏作为王小波小说重要的个人标志,其核心是思维的乐趣。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逻辑推理过程,逻辑推理成为他讲故事的一种独特方式。作者精心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众生喧哗的“王二”世界,既是复调小说的完美范例,又从不同层次诠释了互文性的内涵。无论是想象力的虚构游戏还是交错其中的数学游戏,无论它们建立起的复调世界里的多重生活呈现出怎样复杂的交错与诡谲的呼应,其目的都仍然是对自身的寻找——寻找现实的王二和可能的王二。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小波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言说和自我符号化乃至经典化的过程。透过笔下的主人公们,作者对人的存在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对自我存在方式的寻找中,表现出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对极权制度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和坚持。寻找王二,对王小波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充满智慧的游戏。只有读者的加入,小说才能成为真正的游戏。第三章《“我来讲个故事吧”:作者和读者的二人游戏》首先从古老的讲故事游戏谈起,指出王小波的小说不仅是对现代主义传统的继承,而且在“后现代”的手法之下实现了对古老的故事传统的回归。不但把读者拉入了作者的游戏,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喜剧精神始终是这一古老的故事游戏里不曾改变和不可撼动的要素。王小波内心的自由不羁、对故事和虚构的迷恋以及跳脱大胆的想象力,三者合力促成了他把唐传奇作为想象的出口,精心而有序地打造了一个带有“王二”标志的传奇世界,在古今之间、在现实世界和传奇世界之间、在叙述人“我”和“我”的传奇主人公之间建立起既关联又独立的复调关系。我们能看到传奇背后的作者对自由主义独特的解读方式、对个人在群体中不趋同与不屈从的激赏之情,透过传奇世界的神奇和荒诞传递给读者,让这个故事游戏不仅仅是有趣的,而且在一个有限的封闭空间中解放读者被现实束缚住的想象力,实现放纵不羁的冲动。王小波的“新传奇小说”一方面为了摆脱现实生活的琐碎不堪,另一方面则意欲通过建立一个传奇世界而引发读者对神奇、诗意的向往之情、对智慧和有趣的追求之心,在《万寿寺》以“失忆——诗意”为线索的故事迷宫里,我们读到了王小波内心的声音: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而重要的是通过写作改变自己。在作为游戏的小说中,游戏场是指整个文本世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身处的世界在文本中的投射。第四章《“我的阴阳两界”:语言搭建的游戏场》首先从“革命时期的爱与死”的角度,解读了王小波小说从个人经验出发,以一个个个案的面目,揭示了想吃、想爱、想活下去这些最基本的人性得不到满足的生存状况下人的存在。我们不但能看到作者对人性障碍清晰的认知,而且处处感到“这些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的态度。王小波以自己特有的举重若轻的方式还原了一个业已被遗忘的荒诞的现场,在黑色幽默中再现了人在强权之下身体和思想受到双重奴役的痛苦和沉重。作者时刻警醒不再受愚弄、拒绝被安排和设置的生活的思想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则形成了“乌托邦”社会模式下的文学场和“反乌托邦”的精神内核。王小波自始至终把他和几代中国人所经历的痛苦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宝贵的财富,用特有的黑色幽默连接起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在他的小说世界中搭建起一个光怪陆离又耐人寻味的游戏场。在人类历史的荒诞时刻,在人的极端体验之中,人性既是被游戏者操纵的首要对象,又成为最后的游戏规则。这既反映在文本外的世界,也反映在文本世界之中。就中国当代文学短短的不到七十年的历史而言,我认为王小波小说既是先锋的,又是经典的。王小波及其小说带给中国当代文学的陌生化效果不但是强烈的,而且是持久的,这对主流文学批评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们看到的是避而不谈的态度或将其边缘化的处理方式。对先锋文学的理解不同,对王小波小说的先锋性的判定就会因人而异;王小波小说是否称得上经典,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所作的一切努力,仅仅是为王小波能否“入史”所作的一次据理力争,是作为一个读者,为自己喜爱的作者所做的最诚恳的一次致意。

二、从总体上把握“小世界”──短篇小说完整性漫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总体上把握“小世界”──短篇小说完整性漫议(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创新点
    四、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空间阐释
    第一节 物质空间维度上的街巷及其特点
    第二节 精神空间维度上的街巷及其特点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城市文化视野下的街巷书写
    第二节 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街巷书写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与困境
    第一节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意义
    第二节 新世纪小说街巷书写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色列俄语文学的轨迹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理论基础:记忆与文学话语
    第一节 西方记忆研究之流变
    第二节 俄罗斯土壤上的记忆研究
    第三节 记忆、文本与文学话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犹太记忆危机与以色列俄语小说的记忆话语
    第一节 记忆危机与先在话语
    第二节 “流动的缺口”与思想之源
    第三节 以色列俄语小说记忆话语的类型与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纪实文学:创伤历史记忆的书写
    第一节 俄语犹太文学的纪实传统
    第二节 马尔格林的历史观和记忆观
    第三节 《泽卡国旅行记》的记忆体裁和修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族小说与民间集体记忆
    第一节 1970年后:希伯来语境下的俄语文学
    第二节 吉娜·鲁宾娜的“时间之伤”与“记忆地图”
    第三节 “弥赛亚”与反《旧约》话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中海音调”:后帝国视阈下的个体记忆
    第一节 90年代后期:“地中海音调”
    第二节 存在文学与“我”之记忆
    第三节 戈尔德施坦长篇小说的个体记忆话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西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4)马洛伊·山多尔小说中的疏离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研究内容
2 马洛伊·山多尔作品中的阶层伤痕
    2.1 市民阶层的定义
        2.1.1 危机社会中的孤立个体
        2.1.2 焦虑时代的灵肉分离
    2.2 婚姻的破碎——伦理形式的消亡
        2.2.1 非理性取代理性后的眩晕
        2.2.2 以希望为底色的弃绝
    2.3 友情的褪色——昨日世界的熄灭
        2.3.1 挚友重聚之后
        2.3.2 《分手在布达》的挽歌情调
3 失落的身份认同与破碎的文化理想
    3.1 关于反叛的背叛
        3.1.1 “一战”后的幻灭——违背者的逃遁
        3.1.2 背叛的起源——“犹太性”
    3.2 马洛伊?山多尔的流亡命运
        3.2.1 一位游荡的匈牙利作家
        3.2.2 马洛伊与卡夫卡
    3.3 被削弱的价值
        3.3.1 失位的知识分子
        3.3.2 脱离语言的乡愁
4 疏离主题的根源——精神故乡的散失
    4.1 作家经历
    4.2 奥匈帝国的解体
    4.3 历史链条的断裂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厄普代克小说创作及其争议性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厄普代克小说叙事中的救赎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文化困境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美国宗教信仰
        一、小说中“失职”的牧师形象
        二、性作为“应急宗教”的幻象
        三、电影的救赎幻象
    第三节 厄普代克的宗教救赎观
第二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处境化
    第一节 厄普代克创作思想中的处境观
        一、厄普代克处境观的宗教内涵
        二、处境观中的“恐惧”
        三、处境观中的两难选择
    第二节 性与宗教关系主题与处境化叙事
        一、道德困境与处境化重释
        二、“中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厄普代克婚姻小说的处境化叙事
        一、婚姻小说中的“婚姻困境”
        二、“婚姻困境”的处境化转换
        三、重返“伊甸园”:两性关系的现代反思
    第四节 处境化叙事与小说的道德模糊性
        一、处境化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道德模糊性
        二、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道德模糊性
第三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悲剧化
    第一节 厄普代克小说的悲剧性
    第二节 厄普代克小说中的悲剧化叙事
        一、喜剧形式与悲剧性内涵
        二、死亡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三、欲望主题与悲剧化叙事
    第三节 悲剧化叙事与宗教救赎
        一、绝望与救赎
        二、背离与回归
第四章 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中的无权威化
    第一节 作为叙事策略的无权威化
        一、无权威化叙事的宗教内涵
        二、无权威化叙事与宗教救赎
    第二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独白与琐碎化叙事
        一、独白式叙事
        二、琐碎化叙事
    第三节 无权威化叙事中的“对话”
        一、内心对话的镜像
        二、小说中的“失语”与“失语者”
        三、小说中“错位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9.4.1 施测因素
        9.4.2 考生因素
        9.4.3 内容因素
        9.4.4 评分因素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第13章 结论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关于圣杯意象的总论
    第一节 西方追寻母题的源起与发展
        一、民间口头故事与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起源
        二、西方文学追寻母题的类型与发展阶段
        三、追寻母题的结构模式:英雄历险
    第二节 关于圣杯意象文学创作的概述
        一、骑士传奇与亚瑟王浪漫传奇的形成
        二、亚瑟王浪漫传奇的演变
        三、圣杯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的传承
    第三节 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的特征
        一、追寻母题与圣杯意象
        二、圣杯原型及其置换:从追寻永生到追寻某种理想境界
        三、圣杯意象的特征:符号化
第二章 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圣杯意象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第一节 圣杯意象渊源的考证
        一、圣杯的原始神话渊源
        二、圣杯的凯尔特渊源
        三、圣杯的基督教渊源
    第二节 克雷蒂安《帕西法尔》及其续篇对圣杯意象的宗教想象
        一、圣杯意象体系、骑士身份建构与世俗政治观念的变革
        二、圣杯意象体系的空间政治:教会对贵族骑士的同化
        三、基督教政治文化语境下:《帕西法尔》续篇的圣杯意象
    第三节 沃尔夫拉姆《帕西法尔》:圣灵滋养下的圣杯意象及其民族性
        一、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
        二、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构建作用
        三、圣杯意象与三个世界的象征意蕴
    第四节 从《亚利马太的约瑟》到《亚瑟王》:圣杯意象基督教化的完成
        一、《亚利马太的约瑟》中的圣杯意象:圣杯与《新约》的融合
        二、《亚瑟王》圣杯征途的后果:希伯来化的道德训诫
    第五节 《亚瑟王之死》的圣杯追寻:对世俗价值的认同
        一、圣杯意象体系与君权神授框架的建构
        二、圣杯征途对君权神授框架的负面影响
        三、个人价值与个性解放观念对神圣王权的颠覆
    第六节 中世纪文化与圣杯意象的基督教化
        一、圣杯意象与信仰维系方式
        二、圣杯意象的本质:古代民间文化的基督教化
        三、圣杯意象的中世纪文化价值
第三章 宗教精神的弱化: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圣杯意象的沉潜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圣杯意象的衰落
        一、宗教改革与圣餐仪式、圣物崇拜的争论
        二、国家意识的兴起:世俗王权对神权统治的反抗
        三、人文主义观念与人文主义文学的盛行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追寻母题的改写
        一、追寻爱情的失败:《疯狂的奥兰多》对骑士精神的嘲讽
        二、追寻道德的完善:《仙后》的新教伦理与民族国家意识
        三、追寻理想的悲壮:《堂·吉诃德》对骑士文学的瓦解
    第三节 圣杯追寻的失落:启蒙时期理性文明的飞升
        一、从信仰统合、英雄崇拜到理性维系的转型
        二、个人价值、利益与群体理想
        三、为理性服务的虚构文学
第四章 关于宗教信仰认同与质疑的争论:19 世纪圣杯意象的复兴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一、民族自我形象与骑士文学的复苏
        二、对宗教神性的缅怀与圣杯传奇的复兴
        三、浪漫主义对圣杯的想象
    第二节 《埃及少女或水仙的传奇》:圣杯骑士与华兹华斯的帝国意识
        一、圣杯传奇的改编:信仰之光普照异教地区的宗教理想
        二、埃及幻象中的性别政治与东方主义
        三、亚瑟王及圣杯骑士的自恋症候:大英帝国形象的自我建构
    第三节 丁尼生《国王叙事诗》的圣杯追寻:诚实地怀疑
        一、怀旧情结与圣杯质疑
        二、相信科学理性却又不拒绝圣杯的幻象
        三、质疑圣杯的神圣属性与追求精神的超验性
    第四节 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宗教仪式与圣杯意象:进步亦或倒退的争论
        一、圣杯、圣矛与爱的主题
        二、宗教仪式与信仰的主题
        三、宗教精神及其争议
第五章 祛神圣化与文学隐喻:20 世纪圣杯意象的变异与解构
    第一节 《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
        一、圣杯神圣性的消解与宗教社会的诗性批判
        二、失落的圣杯之爱与殖民政治的诗性批判
        三、双重主体建构的迷惘与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第二节 艾略特《荒原》圣杯意象的变异:神话思维与宗教精神的复兴
        一、女性形象与圣杯传说的意象变异
        二、女人的双重角色与男权叙事
        三、作为重生源泉的女性
    第三节 怀特《残缺骑士》对技术理性的反驳:人文主义视域下的两难追求
        一、圣杯征途的动力:亚瑟王与怀特的诗性政治
        二、圣杯征途及其目标:宗教的神圣价值与实用性
        三、圣杯征途的逃避:兰斯洛特的残缺与亚瑟王朝的繁荣
    第四节 洛奇《小世界》的圣杯隐喻与自省意识:无法完成的追寻
        一、传统圣杯寓意的解构:对自我中心主义的反省
        二、圣杯隐喻的个性化:对知识分子庸俗化的反省
        三、圣杯隐喻的深层结构:对人类追寻意识的深刻自省
    第五节 圣杯意象的现代化潮流
        一、对技术理性的质疑
        二、圣杯意象的世俗化
        三、现代主义审美视域下的圣杯意象
第六章 圣杯意象的多元阐释:世纪之交圣杯意象的重塑
    第一节 《圣血与圣杯》对圣杯阐释传统的颠覆
        一、“祛魅”与“返魅”并存下的宗教阐释
        二、对耶稣受难的解构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三、抹大拉、生殖崇拜与圣杯意象的本质
    第二节 《达·芬奇密码》对圣杯的重塑:女神崇拜与文化和谐
        一、神权话语对传统圣杯符号体系与女性的规训
        二、圣杯符号体系的重塑与女神崇拜的复归
        三、性别平等与文化和谐
    第三节 《圣杯奇谋》的圣杯意象:对和谐与和平的追寻
        一、叙事结构与视角的变异:上帝对人间的俯视
        二、追寻主体与模式的变异:上帝启示下世俗的升华
        三、契约型结构的主题变异:尊重生命与追求和平的祈愿
    第四节 圣杯意象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
        一、新时代运动与“圣杯热”
        二、后现代主义对圣杯意象的形塑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对圣杯意象的传播
结语:圣杯意象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价值意义
    一、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学
        (一)人文主义视域中圣杯意象的本质
        (二)圣杯意象的演进:信仰——质疑——文学隐喻
        (三)圣杯意象的审美价值
    二、圣杯意象与西方文化
        (一)圣杯意象的文化内涵
        (二)圣杯意象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后记

(8)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临水照花: 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
    2.1 现实背景: 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催生
    2.2 作家动因: 女性作家的乡土写作缘起
    2.3 文学情境: 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廷
3 柔化历史: 女性历史言说的特殊审美声道
    3.1 日常历史: 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
    3.2 经营人性: 人性腹地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
    3.3 诗意栖居: 温情心态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欲望探求: 欲望话语的主体转换与意义生成
    4.1 身体的发现: 穿越"沉重的肉身"
    4.2 夏娃的觉醒: 性别伦理的探索与突围
    4.3 孕育的补白: 浮出历史地表的繁衍欲望
5 成长关注: 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
    5.1 雾中风景: 家庭伦理束缚下留守乡村女性的"缺失式"成长
    5.2 城乡之间: 出走"娜拉"的艰难涉渡
    5.3 犹在镜中: 男性镜像笼罩下知青女性的"创伤式"成长
6 诗性品格: 女性乡土叙事的艺境探微
    6.1 锦心绣口: 整体性的诗化风格
    6.2 诗情画意: 从绘画借鉴营养的叙事技巧
    6.3 白璧微瑕: 艺术缺陷及其可能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论塞林格《九故事》中人物异化和自我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2.理论依据
    3.文献综述
    4.创新之处
第一章《九故事》中人物的异化
    1.1 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
        1.1.1 自我的分裂
        1.1.2 自我的矛盾
        1.1.3 自我的颠覆
    1.2 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1.2.1 朋友关系利益化
        1.2.2 亲子关系冷漠化
        1.2.3 夫妻关系陌生化
    1.3 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异化
        1.3.1 人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异化
        1.3.2 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异化
第二章人物异化过程中的自我救赎
    2.1 用爱战胜绝望
    2.2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3 恢复宗教信仰
第三章人物异化的原因
    3.1 外在因素
        3.1.1 战争的阴影
        3.1.2 工业化的弊端
        3.1.3 种族的歧视
    3.2 内在因素
        3.2.1 精神生活的贫瘠
        3.2.2 传统道德的沦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作者已死:王小波小说的阐释语境
        一、早逝者情结
        二、“非典型性精神偶像”
        三、“李银河时代”
        四、读者·批评家·大众传媒
    第二节 过度阐释与阐释不足:王小波小说的研究现状
        一、过度阐释的副作用
        二、“慢热”的王小波小说研究
第一章 作为游戏的小说
    第一节 “游戏的召唤”:游戏与小说
        一、艺术就是审美的游戏
        二、小说:“游戏的召唤”
    第二节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人性”:王小波的小说世界
第二章 “我就是王二”:智者游戏
    第一节 虚构之美:想象力游戏
        一、“变形记”: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
        二、“寻找神奇”: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
        三、“茫茫黑夜漫游”: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
    第二节 思维的乐趣:数学游戏
        一、数学游戏是王小波小说的个人标志
        二、从一个假设的前提出发:王小波小说中的逻辑假设和逻辑推理
    第三节 轻逸与连贯:复调世界里的互文游戏
        一、轻逸的复调
        二、互文与连贯
    第四节 寻找王二:对可能性自我的探求
        一、王二又见王二
        二、“我思,故我在”
        三、事关自由
第三章 “我来讲个故事吧”:作者和读者的二人游戏
    第一节 故事传统与喜剧精神
        一、古老的游戏——讲故事
        二、有能力的读者:“新小说”与“元小说”的影响
        三、轻的力量:小说的喜剧精神
    第二节 无中生有的传奇
        一、妄想的迷宫,不朽的传奇:王小波小说传奇叙事模式的形成
        二、无中生有,作意好奇:青铜时代的浮世绘
        三、故事新编: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传奇因素
        四、“想入非非”:传奇背后的作者与读者
    第三节 甜美的耗散:《万寿寺》的迷宫式写作
        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时间分岔,空间并置
        二、失忆——诗意:认识自我的虚拟之路
        三、女性即迷宫
第四章 “我的阴阳两界”:语言搭建的游戏场
    第一节 “革命时期”的爱与死
        一、“知青”,非“知青文学”
        二、以性为名:“革命时期”的爱情
        三、“光荣”的荆棘路——王小波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四、一个人的“似水流年”
    第二节 穿梭在时空隧道里的黑色幽默
        一、“革命时期的痔疮”:人性的逆转
        二、乌托邦的前世今生
        三、“我的阴阳两界”:沉默和话语
余论 写在文学史边上的王小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从总体上把握“小世界”──短篇小说完整性漫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2]新世纪小说中的街巷书写[D]. 王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D]. 李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4]马洛伊·山多尔小说中的疏离主题[D]. 罗海韵.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的救赎叙事研究[D]. 谭志强. 山东大学, 2019(09)
  • [6]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西方文学中圣杯意象的流变及其价值[D]. 高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3)
  • [8]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07)
  • [9]论塞林格《九故事》中人物异化和自我救赎[D]. 乔轶楠. 伊犁师范学院, 2016(11)
  • [10]作为游戏的小说—王小波小说艺术论[D]. 陈秋丽.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整体把握“小世界”——浅议短篇小说的完整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