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染论文_徐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疫苗,病毒,免疫,恒河,天然免疫,夜蛾,缺陷。

超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徐磊[1](2018)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与致病性及超感染相关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对全球生猪产业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病原。我国高致病性PRRSV(HP-PRRSV)的出现和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经典PRRSV毒株相比,HP-PRRSV具有更强的复制能力和致死性毒力,可导致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严重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AtypicalPRRS)。迄今为止,有关HP-PRRSV复制与致病性相关的分子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聚焦于分析与HP-PRRSV复制和毒力相关的nsp9和nsp10氨基酸位点,同时探讨病毒复制与超感染抵抗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阐明HP-PRRSV的复制与致病相关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HP-PRRSV的nsp9和nsp10赋予其致死性毒力。本研究以PRRSV高、低致病性毒株nsp9和nsp10编码区相互置换的嵌合病毒(RvJHn9n10和RvHJn9n10)及其亲本病毒(RvJXwn和RvHB-1/3.9),经滴鼻攻毒方式感染42日龄健康仔猪,分析了感染猪组织中的病毒分布与载量。结果表明,与RvJXwn相比,在感染后第7d和第14d,RvJHn9n10感染猪肺脏肉眼病变和显微病变较轻;肺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的病毒滴度也较低;肺脏、胸腺、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中ORF7基因拷贝数和PRRSV抗原明显减少;在肝脏、胃等组织中ORF7基因的检出率也较低。与此相反,与RvHB-1/3.9相比,在感染后第7 d和第14 d,RvHJn9n10感染猪呈现出较严重的肺脏肉眼病变和显微病变;肺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的病毒滴度也较高;肺脏、胸腺、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中ORF7基因拷贝数和PRRSV抗原分布明显升高;在肝脏、胃等组织中ORF7基因的检出率也较高。以上结果表明,nsp9和nsp10的置换可影响病毒在感染猪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和肺脏病理损伤程度,补充了 HP-PRRSVnsp9和nsp10与病毒在猪体内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相关的实验数据。鉴定了 HP-PRRSV nsp9和nsp10上影响其复制能力和致病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首先以pWSK-JHn9n10和pWSK-HJn9n10为骨架,构建并拯救nsp9和nsp10差异氨基酸位点的突变病毒,分析突变病毒在肺泡巨噬细胞(PAMs)上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nsp9的第586位和592位氨基酸显着影响病毒的复制。进一步利用RvJXwn和RvJHn10的感染性克隆,构建并拯救了一系列突变病毒,分析突变病毒在PAMs上的增殖能力。结果发现,将nsp9的586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或者将nsp9的592位丝氨酸突变成苏氨酸,或者二者同时突变,突变病毒的病毒滴度和RNA合成效率降低;而当突变427位和609位氨基酸时,突变病毒的病毒滴度和RNA合成效率无明显变化。分析了以RvJXwn、RvJHn10和RvHJn10为骨架的突变病毒对仔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突变RvJXwn和RvJHn10 nsp9的586位氨基酸(苏氨酸突变成丙氨酸),或者nsp9的592位氨基酸(丝氨酸突变成苏氨酸),或者二者同时突变,突变病毒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肺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中病毒载量和肺脏中病毒抗原降低,其致死性毒力下降;而突变427位和609位氨基酸的突变病毒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肺脏病理损伤、血清中病毒载量和肺脏中病毒抗原以及病死率无显着变化。此外,突变RvHJn10 nsp9的586位氨基酸(丙氨酸突变成苏氨酸)和592位氨基酸(苏氨酸突变成丝氨酸)的突变病毒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肺脏病理损伤、血清中病毒载量和肺脏中病毒抗原以及病死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HP-PRRSV nsp9的第586和592位氨基酸是影响其在PAMs上的复制能力和致死性毒力的关键位点。分析了 PRRSV的复制与超感染抵抗现象。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分别构建并拯救RvJXwn、RvHB-1/3.9和RvCHsx1401的nsp2编码区插入3×Myc标签的病毒。拯救病毒(RvMyc-JXwn、RvMyc-HB-1/3.9和RvMyc-CHsx1401)在PAMs上的增殖动态表明,该标签的插入不影响其复制。将 RvJXwn、RvHB-1/3.9 和 RvCHsx1401(MOI=10)分别感染体外培养 36h~48h的PAMs,感染后2 h再接种标签病毒,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结果发现,已感染PRRSV的PAMs能够抵抗相应同源毒株RvMyc-JXwn、RvMyc-HB-1/3.9和RvMyc-CHsx1401的感染。以紫外线照射和CHX处理感染细胞使病毒灭活,可解除PRRSV的超感染抵抗。经病毒吸附和进入试验以及检测后感染病毒12 h内vRNA和cRNA的合成情况,证实PRRSV超感染抵抗发生在病毒的RNA合成阶段,而非病毒的吸附和进入阶段。此外,分析了 PRRSV异源毒株间的超感染抵抗现象。结果发现,RvJXwn感染PAMs细胞能够抵抗RvMyc-HB-1/3.9和RvMyc-CHsx1401的感染,RvHB-1/3.9 感染 PAMs 细胞能够抵抗 RvMyc-JXwn 和 RvMyc-CHsx1401 的感染,而 RvCHsx1401感染PAMs细胞不能抵抗RvMyc-JXwn和RvMyc-HB-1/3.9的感染。由此提示PRRSV异源毒株间的超感染抵抗可能具有毒株特异性。进一步以RvCHsx1401为骨架,构建置换RvJXwn不同编码区的嵌合病毒(SJ1a、SJ1b和SJSP),并作为先感染的病毒,发现SJ1a和SJ1b能够抵抗RvMyc-JXwn的超感染,提示ORF1a和ORF1b是影响PRRSV超感染抵抗的关键区域。上述结果提示,超感染抵抗在PRRSV减毒活疫苗(MLV)的保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1)补充了 HP-PRRSVnsp9和nsp10与病毒在猪体内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相关的实验数据;(2)解析了 HP-PRRSV nsp9的第586和592位氨基酸是影响其在PAMs上的复制能力和致死性毒力的关键位点;(3)揭示了 PRRSV复制在同源毒株间超感染抵抗建立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HP-PRRSV致病的分子机制以及PRRSV减毒活疫苗(MLV)有效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玉晨[2](2016)在《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SNJ1复制区的鉴定、应用及超感染免疫性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发现数量尚极其有限的古生菌病毒群体却已展现了极为丰富的多样性,对它们的研究正使人们对病毒的起源、分类和对生命进化的影响形成新的认识。相对于6200多株原核病毒,目前仅有约120株古生菌病毒被报道。由于缺乏稳定、易操作的病毒-宿主间遗传操作系统,仅有少数几株嗜盐古生菌病毒得到深入研究,对于古菌病毒在感染宿主、基因组复制、病毒组装及释放等生命循环过程中调控机制的认识大多还是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以更多古生菌病毒为材料,深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构建病毒及其宿主的遗传操作系统,对于进一步揭示古生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以极端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 J7携带的、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病毒SNJ1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其基因组上与病毒/质粒复制、质粒稳定分配及拷贝数调控密切相关的基因及区域,构建了E.coli- Natrinema sp. J7穿梭载体;并基于所构建的SNJ1遗传工具,确定了SNJ1超感染免疫建立的关键蛋白,预测了超感染免疫建立的模型和SNJ1的溶原裂解开关。Natrinema sp. J7是本实验室从湖北应城盐矿分离得到的一株嗜盐古生菌。其实验室衍生菌株根据含有质粒的不同分别命名为J7-1及CJ7。J7-1含有以质粒形式存在的SNJ1原病毒基因组pHH205, CJ7不含有任何质粒,可以被SNJ1侵染形成噬菌斑。根据SNJ1的大小衣壳蛋白的排布和保守性及其含有的ATPase将其归为Sphaerolipoviridae科。至今为止,对于SNJ1的研究仅局限在揭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上,并没有对病毒的复制机制及复制循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此外,自SNJ1的宿主J7分离以来并未构建成熟的遗传操作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于J7及其病毒的研究。在本研究中,通过构建一系列含有SNJ1不同复制区域的E. coli-Natrinema sp穿梭载体,确定了大小为3.9kb的SNJ1的最小复制区域。其含有七个预测的ORF (ORF5到ORF11-12),组成了两个操纵子(ORF5到ORF6,ORF7到ORF11-12)。其中,只有ORF11-12的基因产物对于SNJ1复制是必须的,将其命名为rep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J1走裂解循环道路时RepA的表达量逐渐上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epA与HUH endonuc leases超家族的滚环复制相关的复制起始蛋白有较低的同源性,其含有这类蛋白保守的叁个基序,推测RepA很可能介导了SNJ1基因组的滚环复制。除了RepA,位于最小复制区两端的基因间隔区域575-861和3881-4481对于SNJl的复制也是必需的。SNJ1原病毒基因组pHH205及各穿梭载体的拷贝数相对于J7染色体而言为1到3个。当将ORF4的ATG进行突变后,穿梭载体的拷贝数会增加到30左右,说明ORF4的基因产物gp4是SNJ1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的负调控因子。此外,gp4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无抗条件下SNJ1原病毒基因组在J7中的稳定性。除gp4外,294-401及4481-6482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n响了载体的稳定分配。基于SNJ1的稳定复制区1-4481区域构建了首个E. coli-Natrinema sp穿梭表达载体pYJ-HH。该载体大小9.9kb,含有多克隆位点区域、组氨酸标签及Haloferax volcanii DS52hsp70启动子。利用pYJ-HH首次在J7中实现了Haloarcula hispanica 33960 amyH基因的稳定表达及amylase蛋白的纯化。此外,pYJ-HH在Natrinema sp. JCM8980中也具有复制功能,暗示着pYJ-HH有可能被广泛的应用到Natrinema属的遗传操作中。如前所述,SNJ1可以侵染不含SNJ1原病毒基因组的CJ7菌株形成噬菌斑,但是不能侵染含有SNJ1原病毒基因组的J7-1菌株,说明溶原化的SNJ1病毒在J7-1中建立了超感染免疫,阻止了SNJ1的再次侵染。为了确定SNJ1基因组上负责控制超感染免疫的区段,将构建的含有SNJ1不同复制区域的穿梭载体转化进CJ7菌株。结果发现,携带pYCJ载体的CJ7可以抵抗SNJ1的侵染,说明SNJ1免疫性建立的关键区域位于1-4481片段上。由于在J7中缺少对SNJ1复制区域进行研究的遗传操作体系,因此基于J7染色体复制区域构建了可以在J7中稳定复制的穿梭载体pFJ6。pFJ-6穿梭载体大小为5.7 kb,相对于J7染色体的拷贝数为1,在无抗条件下可以稳定地随着J7的复制分配到子细胞中且实验过程中并未检测到它与宿主染色体间的重组事件。利用pFJ-6穿梭载体对1-4481区域进行了分段表达,发现携带pFJ6-1-656的CJ7菌株不能被SNJ1感染。对于1-656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缩短及突变,确定ORF4的基因产物gp4是控制SNJ1超感染免疫建立的关键因子。用相同剂量的SNJ1分别感染CJ7菌株,及携带pFJ6-1-656穿梭载体的CJ7菌株,10小时后,几乎全部的CJ7细胞中检测到了SNJ1病毒基因组,而只有10%的携带pFJ6-1-656穿梭载体的CJ7菌株中被检测到。说明,SNJ1的超感染免疫的建立有可能是由于在gp4的调控下,阻止了后续侵染的SNJ1病毒的基因组的注入,或影响了病毒基因组的稳定复制及分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p4含有细菌及古生菌转录调控因子中保守的AbrB-like Swapped-Hairpin结构域,说明其很可能是SNJ1的转录调控因子。此外,本研究证实,gp4同时介导了SNJ1病毒基因组的稳定分配、原病毒基因组低拷贝的维持及溶原化的SNJ1病毒的超感染免疫的建立叁个过程。因此,gp4很可能作为SNJ1的全局调控因子通过调控多个相关基因的转录来操控SNJ1溶原、裂解状态的转变。对于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SNJ1复制区域的鉴定及复制区内基因功能的研究使我们加深了对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在复制循环过程中基因组的复制、拷贝数的调控、基因组的稳定分配及溶原、裂解状态的转变等关键过程的认识。基于SNJ1复制区域及染色体复制区域所构建的J7及其病毒的遗传操作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Natrinema属的菌株及其病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NJ1超感染免疫的相关研究,加深了极端环境下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弥补了古生菌病毒超感染免疫研究的缺乏。本研究中鉴定得到了许多SNJ1复制循环过程中的调控基因及区域,对于这些关键基因及区域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极端环境下病毒的生存策略,揭示病毒与宿主的进化关系。(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6-01)

冯晏萌,刘颖,李悦,刘强,魏强[3](2013)在《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在中国源恒河猴体内的超感染免疫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于免疫缺陷病毒的天然感染是否可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仍在研究中,本研究旨在探索宿主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保护的机制。方法利用人/猴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中国源恒河猴动物感染模型,建立不同亚型SHIV在中国源恒河猴中的超感染模型,并通过病毒载量检测、结合抗体滴度及部分组的单基因组PCR测序分析(SGA),确认不同亚型及致病性的SHIV在体内的超感染保护效果并初步探讨相关的保护机制。结果两种SHIV毒株在中国源恒河猴体内的同源和异源超感染呈现出不同的保护效果,其中SHIV-CN97001初次感染,SHIV-KB9二次感染组检测到超感染的发生。同时中和抗体滴度与超感染免疫保护效果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结合抗体在初次感染后略有下降,二次感染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总体抗体滴度较高。结论该发现说明不同特征的SHIV病毒在恒河猴体内可诱导出不同的超感染免疫保护效果,该模型为艾滋病毒免疫保护机制及疫苗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病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马建,王珊珊,林跃智,王雪峰,杜承[4](2012)在《EIAV疫苗弱毒株诱导的超感染抵制现象与其诱导天然免疫激活间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超感染抵制现象(Super-infection resistance,SI R)是指一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抵抗相同和近似病毒超感染的能力。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在内的慢病毒可诱导SI R。本研究使用EIAV中国疫苗弱毒株EIAVFDDV13和致病性毒株EIAVUK3作为慢病毒的强、弱毒株的模式毒株,对二者诱导SI R的差异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方法与结果:基于可特异性区分EIAVFDDV13和EIAVUK3的实时定量PCR证明,EIAVFDDV13体外感染马巨噬细胞(Equine 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e MDM)后,其诱导的针对EIAVUK3株的SI R(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10-18)

王珊珊[5](2012)在《EIAV中国疫苗株诱导的体外超感染抵制以及TLR3在其中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是感染马属动物的慢病毒。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是可诱导针对同源或异质EIAV毒株的良好免疫保护,并唯一被成功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以该弱毒疫苗系统作为慢病毒疫苗的研究模型,明确其致弱和诱导免疫保护的机制,将对慢病毒免疫机制研究和有效疫苗研制提供参考,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EIAV中国驴胎皮肤细胞适应性弱毒疫苗株EIAVFDDV13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弱毒疫苗诱导的超感染抵制(Super-infection resistance, SIR)现象及其与固有免疫激活间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SIR是指一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抵抗相同和近似病毒超感染的能力。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EIAV在内的慢病毒可诱导SIR。我们使用EIAV中国疫苗弱毒株EIAVFDDV13和具有致病力的EIAV感染性克隆毒株EIAVUK3作为慢病毒的弱、强毒株的模式毒株,就二者在诱导SIR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可特异性区分强、弱毒株的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和病毒RNA原位杂交技术(ViewRNA)证实,EIAVFDDV13体外感染马单核细胞由来的巨噬细胞(Equine monocyte derivedmacrophage,eMDM)后诱导的针对EIAVUK3株的SIR,明显强于EIAVUK3诱导的针对EIAVFDDV13的SIR。基于分支链DNA检测技术(Branch DNA)进一步证实, EIAVFDDV13感染MDM后,相对于EIAVUK3感染组,其上调了细胞内Toll-like receptor(TLR)3、INFβ、Trim5α和Tetherin等分子的表达。这些分子可通过不同机制,对EIAV在eMDM内的感染和复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通过适量寡核苷酸Poly I:C刺激,激活eMDM内的TLR3信号通路,可在该细胞中模拟出近似于EIAVFDDV13感染后eMDM细胞内上述分子的表达水平,且该状态的细胞获得了抵抗EIAV感染的能力。通过向eMDM中转染TLR3特异的siRNA,可抑制该细胞中TLR3mRNA的表达,而TLR3基因表达受抑制的eMDM,经Poly I:C作用后其TLR3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上调。同时,处于该状态的eMDM相对于单纯Poly I:C刺激组,对EIAV感染的抵抗能力也出现明显降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推测TLR3通路的激活,在EIAVFDDV13诱导的SIR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获得的上述研究结果,将促进我们对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生物学特性的更多了解。同时,对该疫苗株诱导保护性免疫机制的探讨,也将为设计可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慢病毒疫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2-06-01)

熊竞[6](2012)在《猴肠道组织CD4~+T淋巴细胞在SHIV超感染保护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HIV超感染(Superinfection)指在初次感染以及针对它的免疫反应已建立的情况下,同种或类似的另一病毒株可再次感染宿主的现象。反之称为超感染保护,即感染机体能对另一株HIV病毒的攻击产生抵抗的现象。虽然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有HIV超感染现象的发生,但同时更肯定了超感染保护现象的存在,即初次感染机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超感染。对于HIV超感染保护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将会对HIV疫苗的研发产生深远的影响。SHIV感染猴模型目前作为理想动物模型应用于HIV研究的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决定利用恒河猴模型研究SHIV超感染保护现象。T淋巴细胞亚群在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记忆性细胞亚群,它的比例和数量的变化往往与疾病进程紧密相关。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系统分析了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在正常中国恒河猴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和肠道固有层中的分布。研究发现,淋巴结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高于外周血,肠道固有层中最低。记忆性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和肠道固有层T淋巴细胞中比重较大,而淋巴结中主要为幼稚T淋巴细胞。各组织中,肠道固有层CCR5受体表达水平最高。对健康中国恒河猴各淋巴组织,尤其是肠道固有层中T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及分布频率的较系统的研究,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用SHIVSF162p3通过静脉和直肠小剂量多次两种感染方式感染12只中国恒河猴。在感染慢性期时,对恒河猴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和肠道粘膜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频度进行分析。明确二次病毒攻击前,感染猴病毒学、免疫学尤其是肠道粘膜免疫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与健康猴相比,SHIVSF162p3感染慢性期叁种淋巴组织中CD4+T均有所下降且减少的主要部分是Tcm亚群,而CD4+Tcm下降在肠道组织中最为显着。与CD4+T淋巴细胞相比,慢性期CD4+Tcm比例与急性期病毒载量峰值的相关性更高。而从组织来看,慢性期肠道组织CD4+Tcm与病毒载量峰值相关性最高;外周血次之;淋巴结的关联性不大。结果表明B亚型强毒株SHIVSF162p3在急性感染期首先攻击肠道组织和外周血中CD4+Tcm细胞,造成靶细胞的严重损毁。病毒复制率越高损毁越严重,且持续至病毒感染慢性期,可能是这两种淋巴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淋巴结中CD4+Tcm的下降则主要与外周血和淋巴结间的淋巴细胞循环相关。在SHIVSF162p3感染慢性期,我们使用SHIV-1157ipd3N4作为二次攻击毒株静脉途径感染12只实验猴。SHIV-1157ipd3N4病毒与初次攻击毒株SHIVSF162p3复制能力相当,在共受体嗜性、复制动力学以及对外周血及粘膜的损伤程度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结果表明,初次感染SHIVSF162p3病毒后的病毒载量峰值水平高的个体则不发生超感染或SHIV-1157ipd3N4病毒峰值较低,反之亦然。即初次感染急性期病毒在机体内的高水平复制影响了二次攻击毒株感染效率。同时,超感染组中二次攻击病毒在机体内复制扩增占优势,而超感染保护个体中以一次攻击病毒活化复制为主。二次攻毒后,超感染组肠道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明显,CD4+T淋巴细胞数量则是首先快速上升,随后快速下降。而超感染保护组的肠道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数量在二次攻毒后均没有显着变化。肠道中的CD4+Tcm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与CD4+T淋巴细胞相似,只是组间差异更明显。外周血及肠道粘膜中表达CCR5受体表达高低、肠道组织Gag-特异性CD4+T和CD8+T淋巴细胞反应以及结合抗体反应在SHⅣ超感染保护中作用有限。以上结果表明,异源SHⅣ病毒攻击处于初次病毒感染慢性期的机体,群体中会出现超感染个体,同时也有个体产生超感染保护现象。而超感染保护现象的产生可能有以下两个作用机制。首先,超感染保护可能与病毒的占领抑制作用有关。即第一株毒株感染效率高并广泛整合进靶细胞,一旦细胞激活就开始复制并表达病毒蛋白来抑制二次感染病毒复制,从而造成超感染保护现象。其次,初次病毒感染限制了肠道CD4+T淋巴细胞和CD4+Tcm细胞对SHⅣ病毒的免疫应答,二次攻击毒株进入机体后,肠道CD4+T尤其CD4+Tcm细胞不出现激活增殖现象,使得二次攻击毒株失去了靶细胞而无法形成超感染。总之,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对健康中国恒河猴各淋巴组织,尤其是肠道固有层中T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及分布频率做了较系统地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通过对恒河猴感染后病毒载量检测以及外周血、淋巴结和肠道粘膜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频度分析,明确了SHⅣsF162p3感染猴晚期、超感染及超感染保护个体内病毒复制以及肠道粘膜免疫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继而提出了超感染保护现象的两个可能的发生机制,这势必对HIV疫苗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2-05-01)

熊竞,丛喆,魏强[7](2012)在《HIV超感染防御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体在原发感染病毒后,体内能产生某种可能的干扰以阻挡、防止被同种(或同类别)株病毒再次感染现象,HIV感染中也存在这种超感染防御现象。显然,该的研究对于改进HIV疫苗研制策略及其他抗病毒策略十分重要。目前研究认为感染细胞在分子水平上产生的超感染抵抗(superinfection resistance,SIR)和机体免疫反应是感染个体能防御超感染的主要原因。但以上各种假说都没有得到充分验证,HIV超感染防御依然尚未明确。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总结,以期找出新的突破口,推进该项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马建[8](2012)在《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的抗原多态性及超感染抵制现象在其诱导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是感染马属动物的慢病毒。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是可诱导针对同源或异质EIAV毒株的良好免疫保护并唯一被成功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以该弱毒疫苗系统作为慢病毒疫苗的研究模型,明确其致弱和诱导免疫保护的机制,将对慢病毒免疫机制研究和有效疫苗研制提供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马传染性贫血中国驴胎皮肤细胞适应性弱毒疫苗株EIAVFDDV13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特性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探讨。关注的重点放在对该弱毒疫苗的病毒种群构成与诱导保护性免疫、弱毒疫苗诱导的超感染抵制现象(Super-infection resistance, SIR)与固有免疫激活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建立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等问题的回答。首先,我们比较了弱毒疫苗株EIAVFDDV13和一株拯救于EIAVFDDV13前病毒DNA的分子克隆毒株EIAVFDDV3-8在诱导免疫保护上的差异。基于攻毒试验和对攻毒后无症状马匹进行免疫抑制的试验结果,我们发现EIAVFDDV13免疫马匹诱导出了5/6的发病保护和3/6的完全保护,而EIAVFDDV3-8仅诱导出了2/7的发病保护和未能实现完全保护。同时,前者免疫马匹的血清对致病毒株的中和能力要明显优于后者。上述研究表明,疫苗感染性克隆毒株显然丢掉了亲本疫苗弱毒株诱导免疫保护的能力。此外,比较二者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 MDM)的固有免疫激活特征时,发现二者在固有免疫相关分子Toll样受体和I型干扰素(IFNα/β)的诱导上存在差异,而已有研究证明这些差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建立具有联系。这提示病毒株可能通过对感染早期固有免疫的激活影响最终建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疫苗弱毒株和疫苗感染性克隆毒株通过何种机制诱导差异的固有免疫激活,以及进一步影响后续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予以阐明。而在病毒株方面,考虑到两毒株在体内、外复制特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我们进一步对二者的gp90基因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感染性克隆毒诱导免疫保护能力丢失的原因。分析结果提示,EIAVFDDV13抗原构成呈高度多样性特征,而EIAVFDDV3-8则构成相对单一且其基因背景源于亲本疫苗多样性的组成成分。由此,我们推测上述差异,是EIAVFDDV3-8未能复制亲本疫苗诱导免疫保护能力的原因。拯救带有疫苗多样性组分囊膜基因的多个感染性克隆毒株,并进行免疫诱导差异比较,是用于验证上述推测所需开展的进一步试验研究。而该差异是否与固有免疫激活存在相关性,亦需要做进一步探讨。其次,本研究中我们开展了有关EIAV中国弱毒疫苗诱导超SIR的相关研究。SIR是指一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抵抗相同和近似病毒超感染的能力。包括HFV、EIAV在内的慢病毒可诱导SIR。本研究中,我们使用EIAVFDDV13和有致病力的EIAV感染性克隆毒株EIAVUK3作为慢病毒强、弱毒株的模式毒株,就二者在诱导SIR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可特异性区分强、弱毒株的病毒定量PCR (qPCR)和病毒RNA原位杂交技术(ViewRNA)证实,EIAVFDDY13体外感染宿主细胞MDM后诱导的针对EIAVUK3株的SIR,要强于EIAVUK3诱导的针对EIAVFDDY13的干扰作用。基于分支链DNA检测技术(Branch DNA)进一步证实,EIAVFDDY13感染MDM后,相对于EIAVUK3感染组,其上调了细胞内可溶性病毒受体ELR-IN、TLR3、INFβ和Tetherin等分子的表达。这些分子可对EIAV在MDM内的感染和复制过程通过不同机制产生抑制作用。通过适量Poly I:C激活MDM内的TLR3,可在MDM细胞中模拟出近似于EIAVFDDY13感染MDM后细胞内上述分子的表达水平,且该状态细胞获得了抵抗EIAV感染的能力。据此,推测TLR3通路的激活,在EIAVFDDY13诱导更强的SIR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考虑到Toll样受体、I型干扰素等在激活固有免疫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EIAV强、弱毒株间诱导的SIR差异与二者激活固有免疫应答时的差异,并借由该差异进一步影响到特应性免应答的建立,尤其是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建立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阐明的问题。本论文获得的上述研究结果,将促进我们对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生物学特性的更多了解。同时,基于对该疫苗株诱导保护性免疫机制的探讨,也将为如何设计可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慢病毒疫苗提供参考。尽管把弱毒疫苗作为慢病毒疫苗的设计策略应用于HIV疫苗的研究,还存在争议。但在全世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耗费了近30年的时间用于HIV相关研究,而取得的结果却只是在攻克疫苗诱导免疫保护难关上举步维艰时,对作为AIDS动物模型的EIA的研究,特别是成功的诱导了免疫保护的中国EIAV弱毒疫苗的作用机制研究,这种“从成功中学习”的策略,无疑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2-02-01)

史楠[9](2010)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苗株诱发超感染抵制现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中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株所特有的慢病毒疫苗模型作用,明确其诱导坚强免疫保护的机制,对于以HIV为代表的其它慢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提示,包括特异性免疫应答在内的多种机制在中国EIAV毒疫苗诱导免疫保护中起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非特异性感染抑制范畴的病毒干扰现象是否与EIAV弱毒株诱导的免疫保护相关。方法:选择中国EIAV弱毒疫苗株EIAVFDDV和异质强毒株EIAVUK-3为研究对象,使用ViewRNA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定性、定量分析EIAV强、弱毒株在体外培养的宿主易感细胞驴胎皮肤细胞中,是否存在共感染、超感染或超感染抵制现象。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接毒细胞中病毒受体ELR1 mRNA是否有变化。结果:体外感染驴胎皮肤细胞后,弱毒疫苗株EIAVFDDV可对异质强毒株EIAVUK-3的再感染产生干扰作用。ViewRNA杂交技术显示,EIAVFDDV感染24h后的宿主细胞再次感染EIAVUK-3时,EIAVUK-3 RNA的数量明显少于单独感染EIAVUK-3的对照组,而EIAVFDDV感染36h后观察到再感染的EIAV RNA更少,48h和72h时则基本观察不到。两种毒接种时间相差0h和12h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强毒株单独接种组病毒拷贝数分别是疫苗株预先感染实验组的9倍和29倍。而24h的对照组测定的拷贝数是实验组的约170倍,48h两组的差异达到最大约960倍,与ViewRNA结果相吻合。此外,对EIAVFDDV感染细胞的EIAV受体ELR-1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ELR1 mRNA未出现与干扰现象发生的时间规律相一致的减少。结论:体外培养细胞中预先感染的弱毒疫苗株EIAVFDDV对异质强毒EIAVUK-3的再感染具有较明显的干扰作用,且干扰程度随疫苗株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这种干扰现象与EIAV受体ELR-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以上研究初步提示,病毒干扰现象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抑制病毒感染机制,在EIAV弱毒疫苗诱导免疫保护中可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宋月,王哲,刘宏岳,沈佐锐[10](2008)在《Wolbachia在我国甜菜夜蛾中的超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Wolbahc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可以引起节肢动物生殖行为改变的细胞内共生细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是我国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可危害粮、棉、菜等多种作物。已有很多研究表明Wolbachia在鳞翅目昆虫中具有广泛的分布,但是未见有关于甜菜夜蛾中感染Wolbachia的报道,为了研究我国甜菜夜蛾中Wolbachia的分布情况,采集了甜菜夜蛾的野生种群,对其进行DNA提取,通过对的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明确了Wolbachia在我国甜菜夜蛾野生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在检测的甜菜夜蛾成虫中,都感染了两种类型的Wolbahcia,分别命名为wExiA和wExiB(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EU332343和EU332344)。wExiA属于A组,wExiB属于B组。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在我国甜菜夜蛾的野生种群内存在着Wolbachia的超感染现象。(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8年S1期)

超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迄今为止发现数量尚极其有限的古生菌病毒群体却已展现了极为丰富的多样性,对它们的研究正使人们对病毒的起源、分类和对生命进化的影响形成新的认识。相对于6200多株原核病毒,目前仅有约120株古生菌病毒被报道。由于缺乏稳定、易操作的病毒-宿主间遗传操作系统,仅有少数几株嗜盐古生菌病毒得到深入研究,对于古菌病毒在感染宿主、基因组复制、病毒组装及释放等生命循环过程中调控机制的认识大多还是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以更多古生菌病毒为材料,深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构建病毒及其宿主的遗传操作系统,对于进一步揭示古生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以极端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 J7携带的、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病毒SNJ1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其基因组上与病毒/质粒复制、质粒稳定分配及拷贝数调控密切相关的基因及区域,构建了E.coli- Natrinema sp. J7穿梭载体;并基于所构建的SNJ1遗传工具,确定了SNJ1超感染免疫建立的关键蛋白,预测了超感染免疫建立的模型和SNJ1的溶原裂解开关。Natrinema sp. J7是本实验室从湖北应城盐矿分离得到的一株嗜盐古生菌。其实验室衍生菌株根据含有质粒的不同分别命名为J7-1及CJ7。J7-1含有以质粒形式存在的SNJ1原病毒基因组pHH205, CJ7不含有任何质粒,可以被SNJ1侵染形成噬菌斑。根据SNJ1的大小衣壳蛋白的排布和保守性及其含有的ATPase将其归为Sphaerolipoviridae科。至今为止,对于SNJ1的研究仅局限在揭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上,并没有对病毒的复制机制及复制循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此外,自SNJ1的宿主J7分离以来并未构建成熟的遗传操作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于J7及其病毒的研究。在本研究中,通过构建一系列含有SNJ1不同复制区域的E. coli-Natrinema sp穿梭载体,确定了大小为3.9kb的SNJ1的最小复制区域。其含有七个预测的ORF (ORF5到ORF11-12),组成了两个操纵子(ORF5到ORF6,ORF7到ORF11-12)。其中,只有ORF11-12的基因产物对于SNJ1复制是必须的,将其命名为rep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J1走裂解循环道路时RepA的表达量逐渐上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epA与HUH endonuc leases超家族的滚环复制相关的复制起始蛋白有较低的同源性,其含有这类蛋白保守的叁个基序,推测RepA很可能介导了SNJ1基因组的滚环复制。除了RepA,位于最小复制区两端的基因间隔区域575-861和3881-4481对于SNJl的复制也是必需的。SNJ1原病毒基因组pHH205及各穿梭载体的拷贝数相对于J7染色体而言为1到3个。当将ORF4的ATG进行突变后,穿梭载体的拷贝数会增加到30左右,说明ORF4的基因产物gp4是SNJ1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的负调控因子。此外,gp4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无抗条件下SNJ1原病毒基因组在J7中的稳定性。除gp4外,294-401及4481-6482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n响了载体的稳定分配。基于SNJ1的稳定复制区1-4481区域构建了首个E. coli-Natrinema sp穿梭表达载体pYJ-HH。该载体大小9.9kb,含有多克隆位点区域、组氨酸标签及Haloferax volcanii DS52hsp70启动子。利用pYJ-HH首次在J7中实现了Haloarcula hispanica 33960 amyH基因的稳定表达及amylase蛋白的纯化。此外,pYJ-HH在Natrinema sp. JCM8980中也具有复制功能,暗示着pYJ-HH有可能被广泛的应用到Natrinema属的遗传操作中。如前所述,SNJ1可以侵染不含SNJ1原病毒基因组的CJ7菌株形成噬菌斑,但是不能侵染含有SNJ1原病毒基因组的J7-1菌株,说明溶原化的SNJ1病毒在J7-1中建立了超感染免疫,阻止了SNJ1的再次侵染。为了确定SNJ1基因组上负责控制超感染免疫的区段,将构建的含有SNJ1不同复制区域的穿梭载体转化进CJ7菌株。结果发现,携带pYCJ载体的CJ7可以抵抗SNJ1的侵染,说明SNJ1免疫性建立的关键区域位于1-4481片段上。由于在J7中缺少对SNJ1复制区域进行研究的遗传操作体系,因此基于J7染色体复制区域构建了可以在J7中稳定复制的穿梭载体pFJ6。pFJ-6穿梭载体大小为5.7 kb,相对于J7染色体的拷贝数为1,在无抗条件下可以稳定地随着J7的复制分配到子细胞中且实验过程中并未检测到它与宿主染色体间的重组事件。利用pFJ-6穿梭载体对1-4481区域进行了分段表达,发现携带pFJ6-1-656的CJ7菌株不能被SNJ1感染。对于1-656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缩短及突变,确定ORF4的基因产物gp4是控制SNJ1超感染免疫建立的关键因子。用相同剂量的SNJ1分别感染CJ7菌株,及携带pFJ6-1-656穿梭载体的CJ7菌株,10小时后,几乎全部的CJ7细胞中检测到了SNJ1病毒基因组,而只有10%的携带pFJ6-1-656穿梭载体的CJ7菌株中被检测到。说明,SNJ1的超感染免疫的建立有可能是由于在gp4的调控下,阻止了后续侵染的SNJ1病毒的基因组的注入,或影响了病毒基因组的稳定复制及分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p4含有细菌及古生菌转录调控因子中保守的AbrB-like Swapped-Hairpin结构域,说明其很可能是SNJ1的转录调控因子。此外,本研究证实,gp4同时介导了SNJ1病毒基因组的稳定分配、原病毒基因组低拷贝的维持及溶原化的SNJ1病毒的超感染免疫的建立叁个过程。因此,gp4很可能作为SNJ1的全局调控因子通过调控多个相关基因的转录来操控SNJ1溶原、裂解状态的转变。对于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SNJ1复制区域的鉴定及复制区内基因功能的研究使我们加深了对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在复制循环过程中基因组的复制、拷贝数的调控、基因组的稳定分配及溶原、裂解状态的转变等关键过程的认识。基于SNJ1复制区域及染色体复制区域所构建的J7及其病毒的遗传操作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Natrinema属的菌株及其病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NJ1超感染免疫的相关研究,加深了极端环境下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弥补了古生菌病毒超感染免疫研究的缺乏。本研究中鉴定得到了许多SNJ1复制循环过程中的调控基因及区域,对于这些关键基因及区域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极端环境下病毒的生存策略,揭示病毒与宿主的进化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徐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与致病性及超感染相关性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

[2].王玉晨.嗜盐古生菌温和病毒SNJ1复制区的鉴定、应用及超感染免疫性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16

[3].冯晏萌,刘颖,李悦,刘强,魏强.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在中国源恒河猴体内的超感染免疫保护[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3

[4].马建,王珊珊,林跃智,王雪峰,杜承.EIAV疫苗弱毒株诱导的超感染抵制现象与其诱导天然免疫激活间的相关性研究[C].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

[5].王珊珊.EIAV中国疫苗株诱导的体外超感染抵制以及TLR3在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6].熊竞.猴肠道组织CD4~+T淋巴细胞在SHIV超感染保护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7].熊竞,丛喆,魏强.HIV超感染防御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

[8].马建.EIAV中国弱毒疫苗株的抗原多态性及超感染抵制现象在其诱导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史楠.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苗株诱发超感染抵制现象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0].宋月,王哲,刘宏岳,沈佐锐.Wolbachia在我国甜菜夜蛾中的超感染[J].生物技术通报.2008

论文知识图

影响PRRSV超感染抵抗的基因组区...4-7叩RSV异源毒株间的超感染同源毒株之间的超感染抵杭噬菌体抗体库超感染LxI一Blu...4-5灭活病毒对PRRSV超感染检测EIAVFDDV引起的超感染

标签:;  ;  ;  ;  ;  ;  ;  

超感染论文_徐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