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王斌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王斌

江苏德环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宜兴214208

摘要:所谓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是指结合机械功能设计理念与具体应用特性,在机械结构信息处理方面引入电子信息技术,致力于将控制装置与电子化集成设备或者相关控制软件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机械系统在应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系统内部程序预定功能,完成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工作内容,确保各个系统结构得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即辅助各个单元完成协调运行工作,规避以往运行力度或者系统失误等情况。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基本已经初步形成,并向着多功能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国外投产应用,时间进入80年代后,微电子技术的成熟应用更是让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向了发展快车道。工程施工机械引入机电一体化,将电子控制技术和机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工程施工机械性能(可靠性、动力性、安全性、精度、经济性以及操作舒适性)的提高。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特性

1.1自动检测功能

自动检测功能主要针对机械运行过程中的检测工作而言。机械正式运行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带的自检属性会作用于机械各个子系统当中,操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当前工程机械的运行状况。如果在自检过程中,工程机械出现运行异常等隐患情况,自动检测装置将会第一时间启动自动报警系统识别故障点位置,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决策,便于后期维护。

1.2高精度、实效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高精度以及实效性等应用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以往工程机械运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正式应用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机械工作效率与精准度,无论是在运行时间,还是运行效率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举个例子来说,在混凝土搅拌设备中安装电子称量系统可以确保混凝土摊铺均匀,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1.3自动化运行功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手工工程机械存在的不足情况,并适当地将工程机械完全转化成为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状态,目的在于减轻建设成本以及工作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难度。以往人工操控机械往往会受到操作人员技术能力的影响,而出现人为操控失误等情况,给工程机械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实现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工操作的压力,且便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2.1应用电子控制系统提高施工精度

在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精度问题直接关乎施工质量好坏,因此高精度施工是现代工程机械的基本要求,目前在电子控制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中广泛应用,通过设置相关参数,电子控制技术可自行按照参数指令设定运行机械设备,保证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运行行程、称量数据等更加精确;有些操作需要必须要依靠人工的,也可以由电子控制系统提前设计动作路径,操作人员只需要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上述两种方式不但提高了施工进度,还解放了劳动力,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为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提供不断的动力源。举个具体的实例,例如利用GPS的定位功能与激光、超声波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对软件进行界面的控制,可以将工程施工机械的图像呈现在系统的仪表中,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这样技术的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厘米。在进行施工时,操作人员只需要严格按照界面上的步骤操作即可,我们知道一些挖掘作业环境较差,工况复杂恶劣,电子控制系统的介入大大可以增强作业的精度。

2.2监控反馈系统应用

现代工程机械通过设置监控反馈系统,能对工程机械的各个模块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如果各个模块出现了工作故障,监控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及周边工作人员,如果出现严重的安全故障,部分机械的“急停”控制或安全联动装置就会动作,暂停机械的运转,甚至有一些先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还可以对设备的故障判断识别,告诉提醒维修人员可能出现故障的地方,一些简单的故障甚至可以实现自行修复,实现了实时维修的可能,这样就可以保证机械长期高效运转,避免因为工程机械的设备故障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2.3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工程机械的节能性

工程机械都是高能耗的,在高能耗的背后既有因实际工作需要而产生的有用功,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无用功,因为不良操作习惯,工程机械时常处在超载运行、低功率运行的状态,从而白白浪费燃料,但是如果合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电工电子相关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设置电子控制系统,对作业过程中的工程机械的功率进行实时检测调整,保证机械在正常荷载和功率下运行,这就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2.4半自动化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工程机械通过实现半自动化及自动化作业基本上可以达到减轻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与此同时,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异常问题,确保精度。举个例子来说,某些厂家在挖掘机生产方面,选择应用挖掘轨迹控制系统等类型的自动化系统,预先设定好铲斗运行轨迹,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微机控制进行直接操控,如自动化地控制铲刀与动臂杆的运行效率,以便更好地提升作业准确率[1]。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绿色化趋势

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化发展战略,改变以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使用现状,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必须按照国家发展要求,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降低环境污染,例如促使企业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机械排放的尾气、噪音改善等;同时提高机械产品的可回收性等。

3.2智能化趋势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将促使机电一体化朝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从设备运行、控制、调整、反馈等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控制。

3.3个性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要不断提升,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尤其是现阶段高度信息化时代,例如数控车床就是根据使用人员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如果想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就必要改变以往产品“一刀切”的情况,转而向个性化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2]。

3.4网络化趋势

当前已进入物联网时代,网络化也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将机械所用到的各类检测设备以及精密仪器联网,实现设的远程监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设备可以与应急控制设备相连,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3.5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正如电脑的发展一样,晶体管、集成电路的诞生将电脑又庞然大物发展成为便携式的笔记本,同样机电一体化也是如此,例如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传递就要实现集约化发展,举个例子,在沥青摊铺机上充分应用传感技术,首先是摊铺机可以自动找平,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其次是能够保证摊铺机在工作过程中匀速前进,一举两得,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在其余方面也是如此。

结论:

简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集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奠定技术基础[3]。

参考文献:

[1]余杰,俞静.关于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27.

[2]刘建.浅谈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249.

[3]刘晨.刍议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业,2016(11):262.

标签:;  ;  ;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