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李洁

浅谈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李洁

中鸿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6205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县乡商贸物流园区的不断新建,为了确保城市县乡经济的有序发展,保证城乡之间的商贸物流便捷已经成为首要任务,相关的市政改造项目也随之增多,使得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1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质,尤其是其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特性,这就导致如果环境的温度一旦出现了任何变化,就相当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而一旦出现裂缝情况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威胁也是比较严重的,甚至会对桥梁的质量产生绝对性的危害。

1.2荷载力影响

之所以叫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因为其自身规模相当大,这也就导致在相应的处理过程中极容易带来较大的荷载应用力影响。而且混凝土材料中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就极容易带来一些裂缝隐患。这些隐患虽说没有发生,但都是潜在的,都极可能引发灾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3抗拉强度较差

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具备较好的抗压强度,但是在抗拉方面效果却极为不好,远远不如抗压强度值,这就需要引起施工人员广泛的注意,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伸缩张力的程度和范围。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首先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样的,其包括多种多样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混凝土极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水化和硬化中都会有所影响,与此同时,水化和硬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二者的矛盾性就极容易导致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自身材料的特性,这就导致其本身就存在着宏观裂缝和不可见的微观裂缝。微观裂缝是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导致的,这是我们不可以控制的。而宏观裂缝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因为宏观裂缝是由施工技术、材料配比等环节共同作用所致。我们要减少裂缝的产生就要从宏观裂缝下手。

其次就是由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差异导致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这就导致张力和缩力有所变化,再加上温度的变化,那么内部结构就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施工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是施工技术的基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予以保证,模板的配套也是施工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并应与搅拌后的混凝土起到很好的衔接效果,当然施工过程中也应保证模板的周转次数,例如:对于直接影响到外部美观的施工部位,应当使用新模板并且涂抹脱模油,避免拆模过程当中,将混凝土块带出形成不必要的麻面及空洞,从而影响整体效果及结构强度。大体积施工时建议使用大面积钢模代替竹胶板进行加固,同时使用钢管及木楔进行必要的加固,并保持周围环境通风,预防裂缝产生。而对于各类型模板的采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的模板数量庞大,周转次数应在采购时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用合格的钢模和竹胶板。如果模板的材质不过关,可能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质量,严重的,导致浇筑过程中漏浆严重,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甚至可能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缺边少角。在施工完毕之后应当对模板进行清理,对钢模外侧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清理完毕之后应当及时上油;在拆除木模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拆除过程当中对模板的损坏;竹胶板应当在使用之后清除表面及接头位置的混凝土块,而且在下一次使用过程中应当换一面进行安装,从而增加模板的使用次数。另外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根据每次浇筑天气情况进行微调,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确保搅拌原材料与模板的实际粘结效果。

3.2混凝土拌和生产技术

正式投入生产前,应当综合多方面后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试拌和,以避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原因影响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损失,在每次分层浇筑前应当注意混凝土的试拌。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的时候要控制好搅拌时间,确保整个搅拌过程能够连续,同时要求各计量设备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混凝土料过于干燥或稀释,导致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混凝土料无法卸载或者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现大面积蜂窝麻面的情况;在搅拌的时候还需注意严格控制粉煤灰的用量,对各种材料进行严格定期抽检,各种辅助材料的掺量误差应控制在总掺量的4%~5%,同时还需要注意搅拌时长,防止因为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凝固阶段产生不良效果。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充分考虑每次浇筑模板的受力情况,建议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进行分段分层浇筑,例如:重力式桥台可根据实际施工高度进行分层浇筑,一般可分2~3层浇筑完成,减少模板的采购数量以及避免模板受力不均匀出现局部涨模错台及出现漏浆裂纹影响到混凝土的外部美观。扩大型基础可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分段浇筑,一般先浇筑一半放量,这样既能保证不会由于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又能保证实际施工作业的连贯;在分段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分段连接处的钢筋预埋以及加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连接的钢筋出现移位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浇筑作业,在输送过程,可以采用汽车泵或者吊车进行浇筑,同时还应当制定应急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连贯,并对易损的零件进行预备,以便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及时进行抢修工作。在安装泵管或使用料斗时,应当对原有的残留物进行清理,泵送混凝土前,应用清水润滑管道,先送砂浆,后送混凝土,以防止管道堵塞和因为有异物而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前出现漏浆离析。每车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充分振捣密实,每层厚度应当控制在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因此,在振捣棒的选择上,应当选择适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作业的器材,从而使施工作业人员的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对浇筑混凝土捣固;浇筑以及振捣过程还应当做到由较远侧向较近侧的逐渐连续推进,从而杜绝在施工断面上出现分段式“冷缝”,分段施工时应当选择断面上长宽比例较小的区域施工,尽可能地减少浇筑衔接断面。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由于混凝土单次浇筑放量较大,凝固期间将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但因混凝土断面厚度大,热量不容易挥发出去,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应当根据浇筑日期的天气情况,关注混凝土的实际凝固进度;在混凝土实现初凝之后,可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其表面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作业;而在混凝土实现终凝之后,拆除侧边的局部钢模或者竹胶板,对脱模后的混凝土面使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并可以通过适当喷淋进行养护。若施工当日为高温天气等不良施工环境,可以适当增加喷淋次数,这样就最大限度地缩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的裂缝。

热量的挥发也与水泥的品种和水泥的用量有关。水泥的品种及用量将直接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挥发,这就要求在养护阶段,充分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及水泥用量的不同,制定完善的养护措施,从而从混凝土的养护工艺上提高施工技术。

结束语

市政桥梁的施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全,决定着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其质量问题也一直以来受到各个部分的关注。出现裂缝的情况一直是困扰施工队伍的大问题,裂缝问题将直接导致极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也极为复杂,但要严格处理的,因为质量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施工队伍要根据出现裂缝的诸多原因,进行对症下药,逐步解决,提高市政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利.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

[2]曹祥彬.桥梁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2).

标签:;  ;  ;  

浅谈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