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机理论文_高丽娟,李文涛,韩晓峰,胡斌,范馨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解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聚糖,纤维素,油页岩,左旋,糠醛,快速。

热解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丽娟,李文涛,韩晓峰,胡斌,范馨蕊[1](2019)在《木糖热解过程中丙酮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酮是半纤维素热解过程中重要的酮类产物,但其生成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以典型的半纤维素基单糖——木糖为模型化合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其分解生成丙酮的可能路径,同时讨论了温度对丙酮形成路径竞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热解过程中,四碳中间体3-羰基丁醛是形成丙酮的重要中间体。木糖热解最可能经3-戊酮糖分解路径形成C1-C2-C3位或C3-C4-C5位丙酮,同时也易经D-木糖分解路径形成C3-C4-C5位丙酮,高温下木糖热解生成C2-C3-C4位丙酮的比例增多。(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高景龙,杨磊,王立强[2](2019)在《抚顺油页岩/聚乙烯热解动力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重分析(TGA)技术研究了抚顺油页岩、聚乙烯(PE)及其混合的热解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和PE混合物共热解过程中,共热解残渣量比油页岩单独热解减少了1.17%,对最大速率热解温度,共热解温度比油页岩单独热解温度低5℃。采用Coats-Redfern和Criado法对油页岩、PE及其混合物热解数据进行处理,从15种常用的固相反应机制函数中遴选出最优解,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遵循表观一、二级化学反应模型(F1、F2);PE热解过程为扩散模型(D4);而其混合物的热解机理遵循动力学模型F1。混合物共热解活化能均远远小于油页岩或PE单独热解的活化能,共热解期间存在较大的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郭深,田红,胡章茂,徐慧芳,焦豪[3](2019)在《芒草热解焦的制备及其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低温氮吸附法表征芒草热解焦的物化特性,采用非等温法和主曲线法结合研究芒草热解焦CO_2气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芒草热解焦的有机质减少;热解过程有利于孔隙结构的形成,增大了热解焦比表面积和孔容,600℃时芒草热解焦(MPC600)的微孔率最大,为86.73%;随着制备温度和气化升温速率的升高,芒草热解焦气化反应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向高温侧偏移。采用Ozawa法对芒草热解焦气化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制备温度为400、600和800℃的芒草热解焦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71.87、181.20和184.45 kJ/mol;所有制备温度下获得的芒草热解焦的活化能与转化率无关,反应可用单一的动力学机理函数描述。主曲线法判定动力学模型机理函数结果表明:芒草热解焦气化动力学符合一维相边界反应(R_1)机理。(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高子翔,张胜南,易维明[4](2019)在《纤维素典型热解产物生成机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质热解来生产液体燃料和高价值化学品受到广泛的关注,对生物质组分热解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对生物质热解规律的理解和对热解过程的调控。对纤维素热解及其典型热解产物如脱水糖类、呋喃类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的生成机理进行综述,并指出后续的研究应该选用合适的模化物;为实现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还应对纤维素在不同类型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热解机理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展新,吴文广,崔国民[5](2019)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热解焦油的生成及其均相转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段式下吸气化炉焦油的衍化规律为背景对焦油的生成规律、均相转化过程中芳烃环的形成及增长机制等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阐述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热解特性及主要热解产物的生成规律,并与稻秆在200~500℃热解实验中检测得到的焦油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结果基本一致。主要从官能团衍化角度分析了不同种类初级焦油的均相转化机理,阐述了单环芳香烃生成、单环向多环芳香烃转化及多环芳烃进一步聚合转化过程中的脱氢环化、脱氢加乙炔、氢转移、异构化及苯酚转化等机制。基于已有转化机理,初步构建了焦油均相转化路径图。(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陈丽,陈爱侠,韩融,陈阳,毛文静[6](2019)在《不同催化剂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污泥资源化,进一步实现污泥热解产物利用的多元化,探究了经机械化学预处理后,CaO、CaO-半焦和半焦3种不同催化体系对污泥快速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O催化体系下,H_2产率较原污泥提高了80%,通过TG-DTG、FTIR分析发现,添加CaO有助于热解过程中发生固碳反应和CO_2的原位释放,利于CO、H_2生成和半焦产率的降低;采用适量半焦与CaO混合作为催化剂,可以优化热解气品质,显着提高H_2占比,体积分数达到44. 21%,同时促进焦油产生,为后续焦油二次裂解产气提供新思路;完全以半焦为催化剂有利于热解后焦炭孔隙和比表面积的增加,使其具备开发为吸附材料和负载型催化材料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黄金保,李新生,潘贵英,程小彩,童红[7](2019)在《双酚A聚碳酸酯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双酚A聚碳酸酯模型化合物的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针对热解主要产物的形成提出了各种可能的热解反应路径,计算了各热解路径中各反应步的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双酚A聚碳酸酯的热解中主要热解产物的形成,水解反应可能是主要的热解反应路径,而重整反应和自由基均裂反应是热解过程中的主要竞争反应途径;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CO_2、双酚A和1,1-双(4签基苯基)乙烷为主要的热解产物,CO、烷基苯酚和碳酸二苯酯是主要的热解竞争产物。(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姚旺,罗雷,刘加勋,张海,马俊方[8](2019)在《超细煤粉快速热解轻质烃释放规律与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超细煤粉在热解时的反应机理,在高温管式沉降炉中,当炉膛温度为1 030℃、1 130℃、1 210℃和1 310℃时对煤粉进行快速热解实验,并测定热解气中轻质烃各组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在大多数热解温度下轻质烃中CH_4,C_2(C_2H_2、C_2H_4、C_2H_6)和C_3H_8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低阶煤的轻质烃释放量大于高阶煤;热解气氛对热解产物的释放量影响较大,CO_2气氛下轻质烃各组分的释放量明显小于N_2气氛下。(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学坤,景元琢,肖培蒙,孟辉[9](2019)在《基于工业示范的市政污泥热解炭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污泥热解炭化技术因其环保方面的优势,日益成为国内外重点推广的环保技术。但由于目前投入产业化的污泥炭化项目不多,相关的污泥热解炭化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实验室或中试规模,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与工业化的大型项目的研究相比,仍缺乏一定的工程准确性。本文在污泥处理规模为300t/d(含水率80%)污泥热解炭化工业化项目基础上,对热解过程相关机理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19期)

王武尚,凡金龙,韦冠一,师全林,赵滢[10](2019)在《核电站检修用PVC塑料布微波热解技术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核电站检修用PVC塑料布的减容处理,建立了大功率微波热解减容技术及设备,通过对微波减容实验过程中的尾气成分分析,详细研究了PVC塑料布的微波热解技术条件及机理,并与PVC常规热解行为及机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照射条件下,PVC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80~140℃为脱HCl阶段;140~250℃为裂解碳化阶段;250℃以上为灰化阶段。与常规热解相比,微波照射可使PVC塑料布在较低温度下迅速脱氯,并可通过调节微波加热功率,控制升温程序,从而显着降低PVC塑料布热解过程中二恶英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现代应用物理》期刊2019年02期)

热解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热重分析(TGA)技术研究了抚顺油页岩、聚乙烯(PE)及其混合的热解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和PE混合物共热解过程中,共热解残渣量比油页岩单独热解减少了1.17%,对最大速率热解温度,共热解温度比油页岩单独热解温度低5℃。采用Coats-Redfern和Criado法对油页岩、PE及其混合物热解数据进行处理,从15种常用的固相反应机制函数中遴选出最优解,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遵循表观一、二级化学反应模型(F1、F2);PE热解过程为扩散模型(D4);而其混合物的热解机理遵循动力学模型F1。混合物共热解活化能均远远小于油页岩或PE单独热解的活化能,共热解期间存在较大的协同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解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高丽娟,李文涛,韩晓峰,胡斌,范馨蕊.木糖热解过程中丙酮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9

[2].高景龙,杨磊,王立强.抚顺油页岩/聚乙烯热解动力学机理研究[J].塑料科技.2019

[3].郭深,田红,胡章茂,徐慧芳,焦豪.芒草热解焦的制备及其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分析[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

[4].高子翔,张胜南,易维明.纤维素典型热解产物生成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9

[5].展新,吴文广,崔国民.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热解焦油的生成及其均相转化机理[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9

[6].陈丽,陈爱侠,韩融,陈阳,毛文静.不同催化剂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环境工程.2019

[7].黄金保,李新生,潘贵英,程小彩,童红.双酚A聚碳酸酯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8].姚旺,罗雷,刘加勋,张海,马俊方.超细煤粉快速热解轻质烃释放规律与机理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19

[9].周学坤,景元琢,肖培蒙,孟辉.基于工业示范的市政污泥热解炭化机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

[10].王武尚,凡金龙,韦冠一,师全林,赵滢.核电站检修用PVC塑料布微波热解技术及机理分析[J].现代应用物理.2019

论文知识图

(a)SiC和(b)经刻蚀及退火处理后样品...污泥热解机理示意图样品I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机理...预处理神东煤热解机理示意图煤原位催化热解机理示意图与热解机理分析

标签:;  ;  ;  ;  ;  ;  ;  

热解机理论文_高丽娟,李文涛,韩晓峰,胡斌,范馨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