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微生物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

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微生物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土壤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土壤修复技术越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将受污染的耕地、林地实现“还耕还林”,促进环境友好和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本论文以一种新型的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以长庆、胜利等油田油泥提取中分离的高效石油降解菌株为研究基础的微生物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pH、表活剂添加量、菌液添加量、初始油含量等条件对其降解修复效果的影响。最终选取了五株适应强、十组混合优势菌群作为供试菌株,对油泥中的石油烃成分进行了模拟降解实验,通过对其降解率的测定和比较,确定利用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微生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油田油泥转化为优质耕地的目标。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表面活性剂对大多数油田油泥都具有很好的清洗作用,仅对极少数的难处理的油田油泥作用微小。在3.0mL时达到最适的活性剂用量,平均清洗效率为83.8%;在60℃时达到最高的清洗效率,为88.1%,温度继续上升,清洗效率反而降低;pH为中性时的清洗效率相比较于酸性和碱性要高出很多,其清洗效率为86.3%,其中酸性与碱性相比较,碱性环境下的清洗效率略高于酸性。(2)本实验选取了五种高效土著菌,在不同的温度和初始油含量的情况下,测定其生长情况,探究了其对石油烃成分的降解作用。降解菌的降解效率基本都在30℃时达到最高,最高为69.6%;初始油含量为0.5g和1g时,其降解效率最高,其平均降解效率分别为63.1%和68.1%,初始油含量为5g和0.1g时,其降解效率最低,平均降解效率分别为29.7%和25.7%。(3)本实验探究了10组降解菌群(五种降解菌株两两组合)在不同的温度、初始油浓度和菌液添加量的条件下,测定其生长情况,探究了其对石油烃成分的降解作用。温度对降解效率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与其他两个温度相比,30℃时的平均降解效率最高,最高为90%;菌液投加量对降解效率影响很大,添加量为1.0mL时,其降解效率最高达到90%,添加量为2.0mL时,其降解效率最高达到93.6%,都达到了国家土地的耕种标准;初始油浓度对降解效率影响很大,初始油含量为1.0g时,最高降解效率也可以达到90%,初始油含量为0.5g时,最高降解效率也可以达到近93.9%,都达到了国家土地的耕种标准。(4)本实验采用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微生物技术对油泥中的石油烃成分降解研究,基本达到了实验目的,将30%左右含油率油泥经过植物表面活性剂清洗降低到1%~5%左右,接下来用单株降解菌或复配降解菌群,降低到2‰以下,实现油田油泥变为农耕土地,将化工废弃物变为优质耕地资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石油烃污染概述
  •     1.1.1 石油主要成分的组成
  •     1.1.2 石油烃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1.3 我国石油烃污染土壤现状
  •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2.4 联合修复技术
  •   1.3 植物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
  •     1.3.1 植物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的原理
  •     1.3.2 植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1.4 微生物修复技术
  •     1.4.1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
  •     1.4.2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     1.4.3 影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因素
  •   1.5 联合修复技术
  •     1.5.1 联合修复的原理和发展
  •     1.5.2 联合修复的特点
  •   1.6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利用植物表面活性剂洗脱油泥效果的研究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不同油田油泥含油率的测定
  •     2.2.2 植物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油田油泥的清洗效果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油田油泥的含油率测定结果
  •     2.3.2 植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对不同地区油泥清洗效果的的影响
  •     2.3.3 温度对植物表面活性剂清洗效果的影响
  •     2.3.4 pH对植物表面活性剂清洗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效土著菌模拟降解石油烃的研究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 实验过程
  •     3.2.1 油泥中土著菌的分离纯化
  •     3.2.2 原油降解率的测定
  •     3.2.3 筛选驯化纯种土著菌
  •     3.2.4 土著菌种的鉴定
  •     3.2.5 油烃模拟降解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高效土著菌的培养情况
  •     3.3.2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3.3.3 菌株降解效率的测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菌群模拟降解石油烃的研究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 实验过程
  •     4.2.1 培养基的制备
  •     4.2.2 温度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2.3 初始油含量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2.4 菌液添加量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生长曲线测定
  •     4.3.2 温度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3.3 菌液添加量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3.4 初始油含量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3.5 复合菌群种类对复合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韩灵通

    导师: 刘建波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植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降解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分类号: X53;X172

    总页数: 86

    文件大小: 2409K

    下载量: 246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监测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 2020(13)
    • [2].环保领域石油烃类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化学试剂 2017(12)
    • [3].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8(05)
    • [4].石油烃类污染对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冻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10)
    • [5].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02)
    • [6].大亚湾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与分布特征[J]. 南方水产科学 2018(04)
    • [7].改性凹凸棒土对地下水中石油烃类吸附的影响[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4(02)
    • [8].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 环球中医药 2015(S1)
    • [9].物探方法在浅源石油烃类污染探测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2(05)
    • [10].总石油烃快速提取分析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 2018(06)
    • [11].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03)
    • [12].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机理[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1(02)
    • [13].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2)
    • [14].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机理研究[J]. 云南化工 2018(09)
    • [15].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J]. 河北渔业 2019(04)
    • [16].石油烃测定方法和标准使用建议[J]. 江西科学 2019(04)
    • [17].高压旋喷注射法在城市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实践应用[J]. 绿色科技 2018(12)
    • [18].铁活化过硫酸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19(03)
    • [19].ASE-气相色谱法测定油田区土壤中多种石油烃[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9(05)
    • [20].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海洋浮游动物存活力的影响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4)
    • [21].油田采出水中含油量和外排水中石油类、石油烃的差异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03)
    • [22].基于GMS对典型石油烃场地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拟研究[J]. 广东化工 2018(09)
    • [23].新型后置反硝化处理石油烃类废水的可行性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06)
    • [24].油污土壤中石油烃含量测定方法探究[J]. 云南化工 2019(06)
    • [25].海洋中石油烃类降解与微生物腐蚀关系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07)
    • [26].低温微生物修复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 [27].HS-GC/MS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类挥发性有机物[J]. 广州化工 2015(21)
    • [28].中国近海海域石油烃类污染及生物防治[J]. 应用化工 2016(S2)
    • [29].快速溶剂萃取-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含量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04)
    • [30].胁迫条件下极端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6)

    标签:;  ;  ;  ;  

    植物表面活性剂联合微生物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