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口述,夯实计算基础

强化口述,夯实计算基础

韦丽燕广西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5303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130-02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从纵向来看,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学段;而从横向来看,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这些都充分凸显了它的重要性。结合十几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强化学生的口述,能有效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帮助学生夯实计算基础。

一、强化口述,理解算理。

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是重要的一环。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借助教具、学具等实物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是9加4,学生操作9根小棒添上1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剩下3根小棒是3个一,1个十和3个1合起来是1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摆一边完整地口述过程:“9添上1是10,1个十和3个1合起来是13”。其它20以内进位加法都可以这样边操作边口述过程,如:8+4“8添上2是10,1个十和2个1合起来是12”,7+6“7添上3是10,1个十和3个1合起来是13”。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算理,在进行练习时脱离操作学生还是可以边思考边口述,巩固对算理的理解。

又如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时,首先要让学生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用图示表征解释算法的过程;然后,再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汇报使学生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时,让学生再次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并且引导学生口述出来,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23

×12

―――――

46‥‥‥23乘2的积是46

23‥‥‥23乘10的积是230

―――――

276‥‥‥46加230的和是276

如上题学生口述:23乘2的积是46,23乘10的积是230,46加230的和是276。通过学生有条理的口述,强化对算理的理解。

二、强化口述,掌握算法。

在小学阶段四则运算的教学中,运算的顺序和竖式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计算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计算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己易出错的环节,如容易忘记进位等。另外,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是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口述计算过程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比如教学十几加几进位加法15+7时,引导学生口述:15可以分成10和5,5+7=12,10+12=22。

比如教学进位加法76+39的竖式计算时,

76

+39

―――――

115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从个位算起,6+9=15,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5,十位7+3+1=11,向百位进1,在十位写1,在百位写1,和是115。

教学退位减法153-68时,

153

—68

―――――――

85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13-8=5,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15-1-6=8,百位1-1=0,0不用写,差是85。

教学乘法56×8的竖式计算时,

56

×8

―――――――

448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从个位乘起,6×8=48,向十位进4,在个位写8,5×8=40,40+4=44,向百位进4,在十位写4,在百位写4,积是448。

4×6=24,4×5=20,20+2=22,448+2240=2688,积是2688。

教学乘法56×48的竖式计算时,

56

×48

―――――

448

224

――――――――

2688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从个位乘起,6×8=48,5×8=40,40+4=44

4×6=24,4×5=20,20+2=22,448+2240=2688,积是2688。

教学乘法159&pide;7的竖式计算时,

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用前两位来除,

2×7=14,15-14=1,把9写下来,2×7=14,19-14=5,商22余5。

通过这样有条理地口述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运算的顺序和竖式书写的位置,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练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口述,学生有效互助

合作学习是小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多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但是因为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很多时候不能清楚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就造成学生交流合作效果不佳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不会算的题目,向同学请教,但很多同学会算,却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只能直接告诉他答案。这样不会的同学只是知道题目的答案,计算方法还是没有掌握,对他计算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如果学生能正确口述计算方法,就能把方法教给同学,给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我在教学进位退位减法时,教会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在练习课出题102-53,162-88,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然后同桌每人说一题的计算过程,互相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学生看着自己写出的竖式轮流口述过程。第一题: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再从十位退1,12-3=9,10-1-5=4,差是49。第二题: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12-8=4,16-1-8=7,差是74。学生在互相倾听的过程中,就能发现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是错误的,还能提出错在哪一步,应该怎样改正过来。这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对自己是一次复习巩固,如果能发现并指导同学改正错题,就能帮助同学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互学互助,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养成教方法过程的好习惯,在课后互相请教的时候,也会教给同学方法和过程,而不仅仅是告诉答案,使学生们的交流合作更具实效性。

四、强化口述,便于教师检测

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判断学生对算理、算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楚地口述出自己的思路,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更有实效。教师针对算理和计算的难点提出问题,根据教学情况要求学生集体、小组或个人单独口述计算方法,教师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认真观察学生的反馈,就能很快地发现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们平时检测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否过关,多数是通过检查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但是书面作业并不能完全反馈出学生计算的思路,尤其是错误多的作业,教师经常看不出学生的错误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这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如果学生能口述出他的计算过程,老师就能发现他错误的地方,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辅导。对于学习接受慢,课堂上没能掌握计算方法的学生,这样对症下药的辅导才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在计算教学中,教会学生口述算理、计算方法过程,做到学生能够人人流利地口述计算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算理,理清计算顺序、步骤、明确竖式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实效性,还能使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加顺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夯实计算基础。

标签:;  ;  ;  

强化口述,夯实计算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