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欺诈理论论文_刘英团

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场欺诈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市场,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证券,举证责任,证券市场。

市场欺诈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团[1](2014)在《证券市场亟待确立“市场欺诈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大乌龙指”民事索赔案再现新进展。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共有53件光大证券“8·16”事件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分别由律师与光大证券进行证据交换。据悉,这53位投资者累计索赔金额约520万元。原告方提出庭外和解,但被光大证券拒绝。  《民法通则(本文来源于《中国保险报》期刊2014-06-23)

黄超程[2](2012)在《“欺诈市场理论”的内涵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果关系是证券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欺诈市场理论"是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确定这一核心问题的基础。本文介绍欺诈市场理论的内涵及其所引发的争议,并揭示该理论的存在价值。(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2年17期)

于莹,潘林[3](2011)在《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中信赖推定之证成——欺诈市场理论局限性的克服》一文中研究指出信赖要件在虚假陈述侵权责任的成立中至为关键。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实现投资者对信赖的个别证明尤为困难。欺诈市场理论解释力的局限促使我们在侵权责任的逻辑脉络中探寻替代个别考察信赖要件的路径,从而为信赖的推定寻找正当化依据。侵权的"相关性"结构以及信赖的"相关性"本质提供了分析的起点。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理论模型解释了投资者权利受损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相关性",进而解答了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中对信赖要件作特殊处理的根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发展》期刊2011年02期)

罗斌[4](2009)在《程序法视野下的“欺诈市场理论”研究——以证券集团诉讼的确认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中,"欺诈市场理论"作为信赖推定的基础,在近20年的司法实践中对集团确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该理论的基础"有效市场理论"存在根本缺陷而受到其他理论的质疑,而且"欺诈市场理论"本身也有缺陷,所以该理论在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中的地位开始动摇。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如果不取消作为集团诉讼运行瓶颈之一的集团确认程序,则以因果关系推定代替信赖推定。(本文来源于《政法论坛》期刊2009年04期)

姜彦君[5](2008)在《论“市场欺诈理论”与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立及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问题是我国立法中的一个空白点。理论界对此问题做过大量探讨,但涉及内幕交易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用的基本观点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为此从我国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借鉴"市场欺诈理论"和西方国家立法、司法实践,对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08年08期)

娄家杭[6](2004)在《欺诈市场理论在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中地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2001年以来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给予重点关注的趋向,证券民事诉讼作为有力武器也被理论界和实务界予以大力宣扬,大多集中在两点上,一是通过对责任要件的论述对症现行国内法的不足,二是结合美国近期发生的公司欺诈丑闻以及相关司法案例从审判实践上提出操作建议,侧重于集团诉讼环节。但对于因果关系都只是肯定了通过欺诈市场理论的适用进而确认推定因果关系证明的方式,而并未深入地对该理论适用的背景尤其是市场条件做进一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法论丛》期刊2004年00期)

黄福宁[7](2004)在《公开信息与欺诈市场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案情] 2002年,美国联邦第7巡回法院审理了韦斯特诉普鲁登证券公司一案。该案中,普鲁登证券公司的经纪人员霍夫曼告诉他的11名客户,杰斐逊储蓄银行不久后将被以相当高的溢价收购。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内,霍夫曼持续对一些客户重复该项信息。但是霍夫曼的陈述是完(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04/07/07)

焦津洪[8](2003)在《“欺诈市场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紧紧围绕因果关系的确定这一证券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 ,详细介绍了美国“欺诈市场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欺诈市场理论”所依据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以及适用这一理论的市场条件 ,指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引入“欺诈市场理论”的客观条件。作者还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1 9规定》第 18、19及 2 0条所体现的制度创新及其存在的不足 ,初步提出了弥补这些不足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学》期刊2003年02期)

翁晓健[9](2002)在《美国证券法中欺诈市场理论及其实践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次一、导言二、欺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叁、欺诈市场理论评析四、欺诈市场理论对我国证券法制的借鉴意义一、导言保护投资者权益为现代证券法制之灵魂。当投资者的合法权(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法论丛》期刊2002年01期)

市场欺诈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因果关系是证券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欺诈市场理论"是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确定这一核心问题的基础。本文介绍欺诈市场理论的内涵及其所引发的争议,并揭示该理论的存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场欺诈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英团.证券市场亟待确立“市场欺诈理论”[N].中国保险报.2014

[2].黄超程.“欺诈市场理论”的内涵及其价值[J].知识经济.2012

[3].于莹,潘林.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中信赖推定之证成——欺诈市场理论局限性的克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

[4].罗斌.程序法视野下的“欺诈市场理论”研究——以证券集团诉讼的确认为中心[J].政法论坛.2009

[5].姜彦君.论“市场欺诈理论”与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立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8

[6].娄家杭.欺诈市场理论在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中地位的分析[J].国际商法论丛.2004

[7].黄福宁.公开信息与欺诈市场理论[N].人民法院报.2004

[8].焦津洪.“欺诈市场理论”研究[J].中国法学.2003

[9].翁晓健.美国证券法中欺诈市场理论及其实践评析[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2

论文知识图

诱空型虚假陈述股票价格和价值变化主题索引主题索引

标签:;  ;  ;  ;  ;  ;  ;  

市场欺诈理论论文_刘英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