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如何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工作如何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中石化齐鲁石化氯碱厂山东淄博255411

摘要:本文以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下属生产厂为例,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结构去除落后产能大环境下的国企党群工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党群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进行了探讨,总结和归纳了一系列工作方法和途径,对国企改革发展进程中党群工作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党群工作

1.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由于聚氯乙烯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氯碱厂自2012年以来持续亏损,为了摆脱企业困境谋求生存和发展,齐鲁石化公司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生产优化调整和深化改革:原有8套生产装置停运2套、拆除3套,转为运行3套、备用2套的“3+2”运行模式;机电仪、财务、经保等专业陆续整合出去;机关小车队司机在公司内率先转岗;环氧车间成建制划转;停运装置职工陆续外派或转岗到公司其他单位;机关部门优化整合;职工人数由2013年10月初的2000余人优化至800余人,优化减员1200余人。

齐鲁石化氯碱厂就如同化解过剩产能的其他国有企业的一个缩影,靠改革寻出路,靠改革找活路。在“壮士断腕”式的推进改革进程中,如何发挥企业党群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障作用,妥善安置和维护好关停装置职工利益,调动和依靠广大职工支持改革、推进改革,企业的党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1.1企业党群工作存在虚化、弱化现象

与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相比,与职工群众的期盼相比,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存在差距,部分党员干部对“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推动中心工作的合力不够。

1.2企业党群工作难度加大

去产能安置分流职工过程中职工利益和岗位转换面临深度调整,职工思想活跃、呈多元化,不稳定因素和职工诉求明显增多。职工担心个人利益、忧心企业生存,思想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加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

1.3企业党群工作创新不足

部分党务工作者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和要求,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配合企业深化改革的能力不足,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党群工作优势的发挥。

2.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做法及效果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氯碱厂党委积极探索实践,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学习领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内涵,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思想为指南,按照“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联系实际、务实有效”的党群工作总要求,提出了党群工作一体化管理思路,持续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发挥好党的组织工作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2.1加强党群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党群一体化”管理,把党群部门42项重点工作纳入整体统筹,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共享,按照党委领导、两级管理、分工负责模式,梳理工作制度、整合工作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职责,统一工作标准,严格工作考核,建立固化一套程序化、可操作、科学管用的党群工作规范。“党政一体化”考核,把党群工作与行政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目标一致、相互融合,实现同频共振。党群与行政工作考核标准相融合,一个体系、一个标准、一同检查、一并奖惩,党政同责,细化分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抓党建与抓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责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党群工作形成了合力,为推动企业扭亏脱困、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2发挥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推动扭亏脱困的强大动力

结合不同时期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开展全员形势任务教育,采用“多方面解读+全覆盖宣讲+针对性引导”的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深度和广度。工作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结合”原则,即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强化职工教育引导与强化企业从严管理相结合;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结合。定期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建立健全舆情网络和报送管理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和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开展“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

2.3推进党群工作机制创新,着力提高党群工作实效性

按照“学习要有新方式、活动要有新阵地、宣传要有新平台”的要求,从老套的、程式化的思维中走出来,组织开展一些充满生气活力的活动,增强党群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厂工会建立“群众生产五项工作机制”,即班组小指标劳动竞赛、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职工代表安全督察、职工岗位技术练兵比武、劳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推进党群工作与行政工作深度融合,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主力军作用、助推中心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党群工作品牌。

通过扎实务实的工作,氯碱厂党委顺利实施了扭亏脱困、优化改革工作,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向好,安全生产无事故,边际贡献大幅增加,2016年8月份实现盈利1055万元。尤其在人员优化过程中,走的人高兴、留下的人安心,确保了职工队伍绝对稳定,为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实现扭亏脱困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方向、促进发展、凝聚队伍、激励精神的积极作用,深化了对“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实践探索。

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思考

3.1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政治方向

党员干部要自觉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国有企业实现保值增值、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国有企业的每一个党组织、群团组织都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每一名党员都是党的一分子,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必须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始终做到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3.2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

推动党群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相统一,坚持党群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工会、团委桥梁纽带、凝心聚力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3.3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

推动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步加强。坚持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形成“四对接”“四同步”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

标签:;  ;  ;  

思政工作如何助力企业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