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用于肿瘤放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用于肿瘤放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放疗科浙江省310020

摘要:目的:针对我国国内的肿瘤放疗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中心医院240例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风险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8月)和观察组(风险管理实施后,2016年12月~2017年7月),每组各12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放疗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肿瘤放疗护理;效果观察

引言

放疗作为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患者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也给患者机体带来不小的损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报道称,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240例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风险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8月)和观察组(风险管理实施后,2016年12月~2017年7月),每组各120例。120例对照组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38~74岁,其中初中及以下96例、高中及以上24例;120例观察组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37~72岁,其中初中及以下95例、高中及以上25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期间两组护理人员共有25名,均为女性,年龄23~47岁,其中专科9名、本科16名。

1.2风险管理方法

1.2.1环境风险管理

针对肿瘤患者的疾病消耗、放疗毒副反应,强化放疗环境的风险管理,提高患者放疗期间的舒适度,使其对治疗及预后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及时间,做好病房的消毒处理。

1.2.2患者自身的风险管理

针对肿瘤患者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较差、易发生护理意外事件等特点,应格外重视肿瘤放疗患者的风险管理,尤其是意识不清、行动不便患者,应床头放置坠床标识,药物过敏、潜在压疮患者应悬挂过敏、压疮等风险标识,对于病情进展较快、存在安全隐患的放疗患者,应做好病情观察,必要时转移至ICU。做好肿瘤放疗患者的安全教育,使患者识别安全隐患因素。

1.2.3放疗风险管理

针对初次放疗患者,耐心讲解放疗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使患者初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使患者做好放疗部位的皮肤保护,使患者提前了解放疗可能造成照射部位皮肤的蜕皮、湿疹等不良反应,避免患者的过分紧张和恐慌,指导患者穿宽松衣物,免照射局部受压、摩擦、日光直射等,禁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2.4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

加强护理人员的放疗专业培训,丰富专业护理知识及技能水平,严格按规范实施护理操作,避免诱发不良事件的发生,认真书写护理文书,及时、准确地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的实施,严格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并做好医嘱的核查工作,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2.5放疗设备的风险管理

护理人员了解放疗设备的性能及工作原理,掌握放疗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习,熟练意外的应急流程及方法。放疗前护理人员确保设备性能完好,做好患者的查对工作,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坠床、摔倒、医嘱执行错误、输液反应、配药错误、放疗毒副反应、放疗差错、护理文书书写不完善、患者投诉、医疗纠纷)发生率;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自行填写,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120例对照组中,4例坠床、5例摔倒、3例医嘱执行错误、2例配药错误、3例输液反应、6例放疗毒副反应、7例护理文书书写不完善、5例患者投诉、2例医疗纠纷;120例观察组中,1例摔倒、1例医嘱执行错误、1例输液反应、4例放疗毒副反应、3例护理文书书写不完善、2例患者投诉。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0.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0%(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120例对照组中,69例例非常满意、36例满意、15例不满意;120例观察组中,89例非常满意、28例满意、3例不满意。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5%(P<0.05)。

3讨论

针对肿瘤放疗患者的特殊性及放疗期间的较多安全隐患,这对护理要求就更为严格,需要及时发现护理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护理工作中的漏洞及缺陷,及时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预见性管理方法,是通过医疗活动中的风险管理方式,剔除护理不良事件的诱发因素,强化护理薄弱环节,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表明肿瘤放疗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放疗,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管理,避免自残、轻生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强患者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的警示及相应标识。加强护理人员放疗相关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规范护理操作,严格遵医嘱执行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放疗设备的风险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转。

结语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能够降低肿瘤放疗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晓真.优质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3):100-102.

[2]邵剑琴.加强放疗患者护理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67-68.

[3]黄秀兰,覃舒婷,黎一雄,等.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6,34(6):937-938.

标签:;  ;  ;  

风险管理用于肿瘤放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