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如何培育和弘扬自强精神

乡村学校如何培育和弘扬自强精神

四川省阆中市柏垭中学校637400

摘要:乡村学校培育和弘扬自强精神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乡村学校怎样才能弘扬和培育自强精神呢?要弘扬和培育自强精神就必须丢掉应试教育的旧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创新教育举措,改革育人方法。

关键词:乡村学校培育自强精神

自强不息,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更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种精神,就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就会始终如一地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个团队只要具备这种精神,就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战斗力,就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乡村学校培养对象主要是农民子女,大多数是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失,这导致很多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差,依赖意识强。特别是普遍缺乏自强精神:没理想目标,没吃苦耐劳品质,没迎难而上的斗志。自强精神的缺乏,眼前是学业成绩差,将来可能一事无成,因此,培养农村孩子的自强精神,既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也是教育扶贫的治本之策。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一定差距,乡村教师大多安于现状,容易滋生悲观情绪,工作不求进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办好乡村学校教育,就应该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走扬长避短的特色发展之路。乡村学校怎样才能弘扬和培育自强精神呢?要弘扬和培育自强精神就必须丢掉应试教育的旧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创新教育举措,改革育人方法。

一、营造以自强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乡村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我认为应该突出自强精神这一主题。我校校园内外生长着生存能力极强、材质优良的松柏,《论语》中又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松柏品质的高度赞美,为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做自立自强之人,为激励教职工激流勇进,超越自我,我校确立了“立松柏志,做自强人”的校训。结合松树、人面、印章三元素确定了我校校薇,并编写了《我当自强》的校歌。学校在楼道、墙壁、走廊等区域精心设计了自强文化内容的文字和图案。各班建设以自强为主题的,各具特色的教室、寝室文化。学校还经常通过会议、广播、演讲、作文大赛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自强文化,让自强精神扎根在师生的思想里,熔铸在师生的血液中,践行在师生的行动上。

二、把自强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各项育人工作中

自强精神要真正成为校园精神,成为师生都具有的品质,学校必须全员参与,多维渗透,反复强调。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校把培育自强精神作为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首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并落实到与学生谈话、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等各环节中。其次,学校选取乡村勤劳致富的农民典型,勤学上进的成功校友以及其生活中其他典型的自强榜样进行宣传。倡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再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自强之星”的评选表彰活动,让“自强之星”在各班巡回演讲。各班还通过故事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自强精神的培育。

在教学方面,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努力实现“讲”堂到“学”堂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教学中包办、代替、灌输等传统做法,并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教育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靠自己”的思想,克服懒惰和依赖。学校还适当增加自习课和阅读课的时间,提升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质效。同时,严格规范办学,禁止周末和节假日补课,给足时间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锻炼。

三、搭建平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要培养师生的自强精神,还应培养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催化师生主动成长的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学校搭建舞台,让师生自己唱戏。我校通过以下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自主管理。我校倡导各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由全体学生轮流担任,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促进自强能力的培养。学校还成立了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安全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和环境保护自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尽量为学生主动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学校民主管理。学校重大决策、重要事项交职代会讨论,重视吸纳教职工的合理建议,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校不是校长个人的,而是大家的,从而很好地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组建教师工作室。我校为部分优秀教师、特长教师提供条件,成立个人工作室。如“中学生心理辅导室”“美术工作室”“舞蹈工作室”等,放手让老师开展特色教育工作。由于增强了老师们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午间才艺展示。我校利用学生食堂兼礼堂的有利条件,在午餐时间进行学生午间才艺展示。该活动由学生会管理,学生通过自己主持,自己准备展示内容,自愿参加的方式常年进行。由于该活动满足了青少年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需求,所以,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开发乡村教育资源,丰富自强精神的培育载体

我校近几年致力于开发关于自强精神培育的校本课程,充分挖掘乡村典型人物、典型家庭以及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典型案例编写校本教材。建设了展现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开设了一块农业劳动实验基地,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课。学校还成立了具有乡村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20多个。

标签:;  ;  ;  

乡村学校如何培育和弘扬自强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