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作用及设计要点探讨

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作用及设计要点探讨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作用及设计要点,并提出了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城市立交桥梁立体绿化;作用;设计要点;建议

一、前言

现代城市桥梁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立交桥梁建设越来越多,因立交桥多位于交通节点或人行、车行视线的交汇处,给人的景观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在立交桥满足通行功能的同时对城市立交桥梁实施立体绿化,将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作用及设计要点,并提出了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二、城市桥梁立体绿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1)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绿化率。桥梁与绿化的结合,在没有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却可以大量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节约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

(2)生态作用,保护环境。绿化可以迅速恢复立交桥建设中被破坏的植被,有利于生态平衡;桥基种植植被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植物还可以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特别是垂直绿化的分布,增加了城市的绿量。吸收道路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并能杀灭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净化空气,阻滞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各种悬浮粉尘。改善热岛效应,降温,减弱风力,通过吸收、反射和阻碍声波传播降低噪音。

(3)改善立交桥景观,提高行车舒适性。绿化可以使城市立交桥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成片栽植的绿化植物可以改变单调的道路及立交桥造型。此外,能丰富城市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提高环境质量。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如垃圾场等;服务区、管理区等栽植树木和草坪,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绿化可以使立交桥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成块栽植或景观镶边可以改变单调的立交桥景观,避免司机磕唾和疲劳。

(4)安全作用。城市立交桥绿化丰富、多变的色彩能有效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在立交桥弯道外侧栽植能够诱导视线,使桥区路线形更加清晰明了;在立交桥路口附近进行标志栽植可以提示位置;在立交架桥路侧栽植,合适的灌木高度能有效减轻夜间相向车道眩光的产生,增加安全性。此外,立交桥下栽植的灌木等植物能缓解降低车祸吋车辆与桥体构筑物的冲掩力,降低车祸伤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三、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设计要点

(1)中央隔离带。中央隔离带绿化是指上下车道中央隔离部分绿化,其作用是防止夜间相向车辆灯光炫目、减轻相向车辆接近的危险感及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另外还有诱导视线、隔音防尘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大车的高度一般在2m以上,小车高度一般在1.5m左右。中央绿化带的植物高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要满足小车的车灯及视角安全,一般控制在1.5米高度范围内比较适宜。若中央绿化带宽度小于1.5米,则建议采用防眩格栅而不用景观绿化防眩。若在高速路或快速路,宜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韵律感的色块模纹。

(2)护栏的绿化。立交护栏绿化主要通过摆放立交桥绿化种植箱,绿化形式多样、植物种类丰富,色彩鲜明使得现代立交桥更具有景观欣赏价值,改善并美化立交桥景观环境。种植低矮的乔木、灌木,增加草坪的面积并点缀常绿树种和宿根花卉,能够有效抑制人的烦躁情绪,缓解司机视觉的疲劳,大大提高了司机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在行车出入口栽植绿化植物可有效指使司机的行车方向。

(3)桥下空间绿化设计。桥下会因为桥体对光的遮挡产生大面积的阴影,造成光照不足,此外,由于桥梁的遮挡,桥下常年得不到雨水的冲刷,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影响。所以首先植物的选择必须要抗逆性强、耐阴、耐旱。在种植形式上,尽可能采用小乔木+灌木+草坪及地被的立体式植物群落的形式。所以推荐选用上层植物:山茶、羽毛枫、龙爪槐、茶梅球、海桐球、小檗、紫珠、阔叶十大功劳、洒金珊瑚、日本桃叶珊瑚、八角金盘、海桐、南天竹、常春藤、万年青等,下层植物:假俭草、结缕草、阔叶麦冬、山麦冬、玉簪、连线草、络石。对于桥柱部分,推荐选用:爬山虎、薜荔、络石、扶芳藤、金银花、地锦等植物,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

四、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建议

(1)立交桥的结构一体性绿化设计。从原有的立交桥的绿化改造模式(从安装花钵到铝塑板等建筑结构的固定),应该转换到在一开始建设桥梁的过程中,就同步完成对绿化花槽的浇筑,同时注意在浇筑的过程中把新浇筑的绿化花槽考虑进桥梁的整体承力体系中去。在做到避免对桥梁的主要承力结构产生影响的前提下,结合一定的结构检测与评估手段,运用桥梁质量检验的评定标准试验其整体浇筑的可行性。如果可行,这样就能避免悬挂花钵再因结构老化的问题而发生坠落的现象,同时又省去了对悬挂花钵系列构件的维护与定期更换,从而降低整个桥梁的立体绿化整饰的总体成本。对已完成立交桥绿化的,绿化养护单位应该指定专人负责每座桥的巡查,并通过多人轮转,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督管、修剪及清理工作,从而防止绿化植物因枝杈过长从而形成对驾驶视线的阻挡。同时,根据生态学的要求,绿化植物的选取搭配也不能过于单一,以防单一的植物配置模式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所以,可以在立交路口附近进行某种标志性植物栽植以提示位置,同时又可以在立交桥路段采用弯道外侧异种植物特色栽植,这样既可以减少对桥路面空间的占用,又可以通过不同种植物的视觉差异从而起到对驾驶视线的引导作用。

(2)攀援植物的应用。以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下植物适合桥梁立体绿化。1)爬墙类植物。薜荔、龙须藤、葛藤、绿萝、龟背竹、青龙藤、络石、炮仗花、爬墙虎、猫爪藤;2)棚架篱笆类。簕杜鹃、金银花、大花老鸦嘴、变色牵牛花、何首乌、珠帘藤、美丽桢桐、龙吐珠、白花油麻藤(禾雀花)、五爪金龙、澎蜞菊、鹰爪花、玉叶金花、扁担藤、酸叶胶藤、大叶双腺藤、使君子、珊瑚藤、凌霄、紫藤;3)悬垂类。蔓马缨丹、厚藤、云南黄素馨、山葋、天门冬、蒜香藤。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如市政园林部门还没有能够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植物品种培育和绿化种植的攀援绿化技术出来。以及如何在建立一个攀援植物的生产基地和编制相关的攀援绿化施工和天桥绿化的技术指引方面也存在着研究的不充分,所以,这些方面的空白还需要我们的相关研究部门继续努力。对悬挂式花钵的质量也应该设置一个检验的标准。比如通过进行一些耐挤压、耐碰撞的现场试验,以证明即使出现车辆碰撞,绿化花盆也不会对司机造成人身伤害。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意味着给桥梁绿化实施的花钵、护栏以及相关构件的材料性能(包涵强度、硬度、韧性、延展性、疲劳轻度等)提供了一个进一步的数据指引。

五、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的立交桥越来越多,积极发展立体绿化,从平面到立面,从地面到空中,通过不同的种植形式和植物配置,使城市变成一座立体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城市垂直绿化栽培技术规范及养护管理要求》北京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处汇编.

[2]((NEO-GREENSPACEDESIGN》日本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特殊绿化共同研究会,1996

[3]黄鹏飞,朱向红,施兰玫.广州市桥梁立体绿化进程中所隐藏的问题[J].绿色科技,2010(11):12-14

标签:;  ;  ;  

城市桥梁立体绿化的作用及设计要点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