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

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

论文摘要

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极其复杂。结晶基底面、莫霍面(moho)和岩石圈底界面(LAB)是地壳上地幔的重要界面,其深度起伏信息可为认识地壳和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研究利用区域宽频地震接收函数和重力数据反演华南大陆这三个界面结构,即应用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法获取结晶基底面深度,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和接收函数NA(邻域算法)反演获取莫霍面深度,应用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岩石圈底界面深度。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起伏深度在315km之间。扬子陆块结晶基底面起伏较大,深度为515km,其中四川盆地基底深度为512km,江汉盆地基底深度为610km;华夏陆块基底起伏平缓,深度为310km。复杂的结晶基底面起伏特征反映多期次构造事件对华南大陆地壳内部变形的控制作用。(2)华南大陆莫霍面起伏深度在2549km之间,平均深度为37km,整体呈西北深、东南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莫霍面起伏较大,深度为3049km,其中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为4043km;江南造山带莫霍面深度为3035km,华夏陆块莫霍面起伏平缓,深度为2630km。沿荆门-常德-武冈-河池-百色一线呈现一条NNE走向的莫霍面深度梯级带,莫霍面从西向东抬升约4km。华南大陆的莫霍面起伏反映出东部地壳减薄,推测与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3)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深度在100190km之间,东西两侧差异达90km,整体呈西深、东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下方岩石圈底界面深度为140190km,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岩石圈底界面深度达180km;华夏陆块岩石圈底界面相对较浅且平缓变化,深度大致在110120km,最浅处达100km。沿武汉-萍乡-郴州-肇庆一线和宜昌-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分别呈现两条NNE走向的岩石圈底界面梯级带,岩石圈底界面从西向东渐进式抬升。华南大陆的岩石圈底界面起伏特征反映出东部岩石圈渐进式减薄,推测同样与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3 相关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3.1 结晶基底面
  •     1.3.2 莫霍面
  •     1.3.3 岩石圈底界面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   2.1 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   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及H-κ叠加法
  •     2.2.1 远震P波接收函数
  •     2.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
  •     2.2.3 接收函数H-κ叠加法
  •   2.3 接收函数NA反演方法
  •     2.3.1 NA算法基本概念
  •     2.3.2 接收函数NA反演流程
  •   2.4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     2.4.1 一维联合反演
  •     2.4.2 三维联合反演
  •     2.4.3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流程
  • 第三章 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反演
  •   3.1 数据来源
  •   3.2 区域密度特征
  •   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分区思路
  •     3.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4 结果认识
  • 第四章 华南大陆莫霍面反演
  •   4.1 数据来源
  •   4.2 接收函数H-κ叠加
  •     4.2.1 接收函数预处理
  •     4.2.2 接收函数H-κ叠加结果
  •     4.2.3 质量评价
  •   4.3 接收函数NA反演
  •     4.3.1 单台接收函数NA反演
  •     4.3.2 接收函数NA反演结果
  •     4.3.3 质量评价
  •   4.4 结果认识
  • 第五章 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反演
  •   5.1 数据来源
  •   5.2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
  •     5.2.1 先验信息
  •     5.2.2 三维联合反演
  •     5.2.3 质量评价
  •   5.3 结果认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黄章荣

    导师: 郭良辉,李永华

    关键词: 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莫霍面,岩石圈底界面,联合反演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大陆地壳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反演研究及构造含义”(项目编号:41774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不同构造单元界线深地震反射剖面与重磁数据综合研究”(项目编号:41374093)

    分类号: P631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327

    总页数: 83

    文件大小: 6418K

    下载量: 59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接收函数约束的川滇地区莫霍面深度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7)
    • [2].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莫霍面形态及应用[J]. 地震学报 2020(02)
    • [3].莫霍面:距离人类生活最近的全球性分界面[J]. 中国矿业 2018(S1)
    • [4].再谈莫霍面、地壳和岩石圈[J]. 地理教学 2014(10)
    • [5].冲绳海槽地区断裂构造解释及莫霍面反演[J]. 油气地球物理 2011(02)
    • [6].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与其邻区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分布[J]. 地球学报 2011(04)
    • [7].利用重力数据反演中国东海海域莫霍面深度[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5)
    • [8].南海海盆三维重力约束反演莫霍面深度及其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7)
    • [9].莫霍面的性质及力学特征与找矿[J]. 甘肃地质 2012(04)
    • [10].由地震探测揭示的青藏高原莫霍面深度[J]. 地球学报 2009(06)
    • [11].基于重力数据反演南海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4)
    • [12].川滇地区莫霍面深度和地壳厚度[J]. 地震地质 2018(06)
    • [13].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华北及东北地区莫霍面深度[J]. 地球学报 2011(01)
    • [14].加拿大海盆莫霍面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极地研究 2019(03)
    • [15].中国海陆1:500万莫霍面深度图及其所反映的地质内涵[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2)
    • [16].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华南地区莫霍面深度[J]. 地球学报 2009(06)
    • [17].东海莫霍面起伏与地壳减薄特征初步分析[J]. 海洋学研究 2013(01)
    • [18].南海北缘琼东南盆地热结构与莫霍面温度[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8)
    • [19].基于高精度卫星重力数据反演青藏高原莫霍面深度[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 [20].大兴安岭造山带及两侧邻区莫霍面深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J]. 中国地震 2019(02)
    • [21].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四川盆地及周缘莫霍面深度[J]. 低碳世界 2017(11)
    • [22].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莫霍面起伏及泊松比分布[J]. 地震学报 2018(05)
    • [23].深地震探测揭示的西北地区莫霍面深度[J]. 地球学报 2010(01)
    • [24].河北省莫霍面和深部构造与矿集区的关系[J]. 物探与化探 2011(06)
    • [25].南海西南次海盆反射莫霍面成像及其地质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2)
    • [26].中国海—西太平洋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3)
    • [27].通过接收函数分析得到的中国大陆莫霍面深度和V_P/V_S比的统一图[J]. 世界地震译丛 2016(03)
    • [28].采用接收函数法反演佛子岭台基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Z2)
    • [29].南极罗斯海重力场特征及莫霍面深度反演[J]. 海洋学报 2020(01)
    • [30].黑龙江省莫霍面的深度与地温场特征概略分析[J]. 鸡西大学学报 2013(05)

    标签:;  ;  ;  ;  ;  

    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