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_周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地,水绿,景观规划,城市,景观,海绵,滨河。

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蓉[1](2019)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建设美好城市、生态城市被提上了日程,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道路绿地备受关注。城市道路绿地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要处理好与自然、人类、历史文化等的关系,使道路成为改变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入手,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进行设计,期望这种道路绿地景观营造方式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9年07期)

罗杰[2](2019)在《机场绿地景观绿化规划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促进了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是我国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我国对于机场规划设计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针对机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还比较少。世界范围内着名机场的景观设计都非常注重舒适性、体现人文关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作为4F级机场是我国重要机场之一,定位为日韩门户机场和“一带一路”交通枢纽,在景观绿化设计中方面也加大了研究,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和人性化。本文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为例,分析机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发展方向,阐述建设我国特色机场的景观绿化方案。本文首先阐述了航站楼、景观规划及景观绿化的概念,对当前机场绿地景观绿化现状进行分析,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探讨机场绿地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总体情况,并提出景观设计的空间设计、水资源回收利用、生态景观建设、节能建筑耗材以及垃圾处理资源化五个发展方向,指出在机场绿地景观设计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生态理论,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因地制宜,有效体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5-25)

蔡思穗[3](2019)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景观主题策划与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正在被盲目开发、利用,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小,加上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基于此,以城市街头游园绿地建设为例,首先介绍街头游园绿地建设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从主题策划和规划设计两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城市街头游园绿地进行建设,以此来为日后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4期)

梁雪峰,吴美波[4](2018)在《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游憩、娱乐的重要场所,对城市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齐齐哈尔市沿江景观设计为例,根据场地的现有情况,探讨如何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景观完美融合,创造出彰显城市特点的滨水绿地景观,为今后的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徐芳[5](2017)在《探讨绿地系统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海绵示范作用——以亳州市北部新城陵西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现代城市是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符合生态系统(如图1)。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因此,它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和干扰。(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38期)

王若冰[6](2017)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便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探讨,阐述了生态理念下的规划设计构思,明确了基于生态理念的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以期能够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参考。(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7年29期)

杨杨[7](2017)在《关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明显,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发达车流量逐年增多导致尾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工厂生产排污量增加等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大环境保护,做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设计,本文对此作了深入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7期)

张渊婕[8](2017)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政府庭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运动的展开,人们对于乡村景观的重视日益加强。行政办公空间作为一个乡镇的核心区域,对于整个乡村的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办公景观又行使其行政意义,又对周边景观环境有很大影响。作为整个乡村的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其景观传达着单位的理念与文化,更传达出整个乡村的文化特征。本次设计为河南乡政府庭院景观规划设计,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其规划范围即原有政府大院,总规划面积约为17954m2。本文主要对河南乡现状和基地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河南乡政府庭院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在归纳了政府庭院景观规划的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借鉴了相关优秀案例,根据河南乡政府庭院场地现状对其进行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第一,在对场地进行处理的方面,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开辟出供办公人员及周边居民活动的休闲庭院。第二,在设计创意方面,采用新中式风格,对小品、铺装等进行设计,使整个场地风格统一。第叁,在地域特色方面,将当地的民俗文化、政府文化及蒙古族融入到方案整体布局规划以及细部规划中。通过此次对河南乡政府庭院的改造设计,使其景观结构得以梳理,为所需民众提供了功能丰富的户外空间,展示河南乡的整体风貌。通过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营造自然的办公景观环境,使河南乡政府庭院不仅是休闲活动的场所,更是景观优美、自然健康的能够提升乡镇文化品质的办公环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大正[9](2017)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村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宏伟目标,致力于改善人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现在由于种种压力,农村正面对着土地荒芜、良风美俗损蚀、环境逐渐恶化的压力。河南村重新改造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弘扬乡村文化,以本村乡土人情为特色,营造贴近自然的乡村景观。本次河南村绿地系统景观规划设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村,通过对河南村现状及场地周边环境分析,确定河南村绿地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依据自然乡村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规范、设计手法,不同人群对场地的需求,结合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特点,分析空间结构,提出"抬忆、归真"的设计.主题,先从整体营造乡村景观空间,再设计具体景观空间,排列景观空间秩序,同时结合区域文化特点,为游人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特色浓郁的户外空间。通过窑洞、庭院、戏台、石墨、碾子等黄土高原特色景观和带有涂鸦的墙体,表达"拾忆"设计主题,唤起人们对儿时珍贵时光的回忆,通过营造乡土植物、农田种植景观,表达"归真"设计主题,给人们提供一种远离城市喧嚣、贴近自然的惬意环境,突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最终将河南村打造成环境优美、和谐统一、别具一格的品质乡村,带动区域发展,展现出一种勃勃生机的自然景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杨春霞[10](2017)在《基于多感官体验的上海川杨河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下滨河区的开发,作为城市生命起源和活力空间的滨河绿地景观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景观环境的舒适度和感知度。景观设计师需要提升景观的感知力,重视景观的感官体验和使用者精神层次的更高享受,预防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世界。以往的滨河景观设计大多注重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力,忽略了感官的综合感知体验,最终导致滨河景观设计品质的下降。因此,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感官体验的综合运用,将会成为滨河景观设计的流行趋势。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城市滨河绿地景观及多感官体验设计的研究现状,了解其前沿知识。并对多感官设计理论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全方位探索人的各种感官奥秘,理清了感觉器官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多感官体验设计的方法和思路。本案以上海市川杨河滨河绿地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实地踏勘的方法,深入的分析场地特性,了解使用人群需求,场地定位为提高人们感知力的滨河绿地景观,确立多感官体验设计的规划理念,从人的感知需求出发,注重人们的感知体验。其次运用观察体验研究的方法,记录人们在景观中的感知行为习惯。然后通过查阅与滨河绿地景观及多感官体验设计相关的优秀案例,并总结案例中可借鉴经验。最后从生态、人文、社会叁方面构建,用链接、融创、织绿、点睛四步走的路线完成总体规划,创新性的提出了大量多感官设计策略,赋予场地感知力,建设具有鲜明河流性格的滨水生态绿廊和公共休闲地带,改善水岸生态环境、开放滨水活动空间、提升市民对场所的感知。本研究具有多重意义,首先,为以后多感官体验的景观设计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其次多感官设计理论为滨河绿地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滨河景观注入新活力;最后,上海川杨河滨河绿地设计建立了 一个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全方位景观,使得幼龄儿童、残障人士都可以在景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区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具有新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促进了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是我国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我国对于机场规划设计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针对机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还比较少。世界范围内着名机场的景观设计都非常注重舒适性、体现人文关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作为4F级机场是我国重要机场之一,定位为日韩门户机场和“一带一路”交通枢纽,在景观绿化设计中方面也加大了研究,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和人性化。本文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为例,分析机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发展方向,阐述建设我国特色机场的景观绿化方案。本文首先阐述了航站楼、景观规划及景观绿化的概念,对当前机场绿地景观绿化现状进行分析,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探讨机场绿地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总体情况,并提出景观设计的空间设计、水资源回收利用、生态景观建设、节能建筑耗材以及垃圾处理资源化五个发展方向,指出在机场绿地景观设计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生态理论,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因地制宜,有效体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周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J].风景名胜.2019

[2].罗杰.机场绿地景观绿化规划设计与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蔡思穗.城市街头游园绿地景观主题策划与规划设计[J].南方农业.2019

[4].梁雪峰,吴美波.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

[5].徐芳.探讨绿地系统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海绵示范作用——以亳州市北部新城陵西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6].王若冰.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居舍.2017

[7].杨杨.关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智富时代.2017

[8].张渊婕.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政府庭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9].王大正.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村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10].杨春霞.基于多感官体验的上海川杨河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4 中山大学的绿地景观广州清华坊入口景观Fig.3-13Theentr...地中海风格别墅Fig.3-29TheMediterr...中式风格别墅Fig.3-30ChinesestyleH...山庄自然景观Fig.4-1Thenaturelandsc...沈阳建筑工程大学稻田景观Fig.3-28R...

标签:;  ;  ;  ;  ;  ;  ;  

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_周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