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盆地PL02钻孔3.218—2.880Ma的孢粉记录及环境演化

银川盆地PL02钻孔3.218—2.880Ma的孢粉记录及环境演化

论文摘要

银川盆地地处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时,银川盆地是一个持续沉降的盆地,自新生代以来不断接受沉积,沉积厚度可达7000余米,蕴含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因此,银川盆地是一个进行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较为理想的场所。本研究选取了银川盆地PL02钻孔深度为679.7-568.1m,磁性地层年龄为3.218-2.880Ma的90个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其时间分辨率约为4000a。通过孢粉研究重建了银川盆地晚上新世高分辨率的古植被演化序列。根据孢粉组合来看,共划分为4个带。孢粉组合带I(深度679.7 m-656.4 m,年龄3.218-3.154 Ma.):该阶段银川盆地的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并存在较多的旱生灌木,此时气候较为干冷。孢粉组合带II(深度656.4 m-604.4 m,年龄3.154-3.030 Ma):该阶段盆地内植被仍以荒漠草原为主,中生草本增多,旱生灌木迅速减少,阔叶木本小幅增多,气候转向温湿。孢粉组合带III(深度604.4 m-580.4 m,年龄3.030-2.931 Ma):该阶段盆地内部草本植被进一步扩张,喜温植物减少,气候转凉。孢粉组合带IV(深度580.4m-568.1 m,年龄2.931-2.880Ma):该阶段盆地内植被发展为以蒿为主的典型草原,阔叶木本明显增多,该带是研究时间段内最为暖湿的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银川盆地在3.218—2.880 Ma期间的植被景观由荒漠草原逐渐演化为典型草原,其气候大致经历了冷干—温湿—凉湿—暖湿的变化过程。同时,研究发现银川盆地在上新世晚期的气候特征比第四纪时期更为暖湿。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迟长婷,陆璐,田晏嫣,周助,魏明建

关键词: 晚上新世,孢粉,银川盆地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 2019-10-11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分类号: Q913.84;P532;P534.622

DOI: 10.26914/c.cnkihy.2019.073735

页码: 33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472k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亚地区MIS 5时期孢粉记录的植被与气候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05)
  • [2].南黄海晚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4)
  • [3].2.5 Ma以来中国陆地孢粉记录反映的古气候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4)
  • [4].洞庭盆地安乡凹陷CZ04孔第四纪孢粉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20(02)
  • [5].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J].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5)
  • [6].台湾头社盆地湖沼相沉积孢粉记录的6.2~1.3 cal ka BP以来气候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5)
  • [7].不同气候带内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环境对比[J]. 科学通报 2010(21)
  • [8].哈萨克斯坦Valikhanov剖面孢粉记录的28000年气候变化[J]. 科技通报 2017(09)
  • [9].中全新世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孢粉学记录[J]. 南方农机 2018(03)
  • [10].南海南部SA09-040孔孢粉记录及古气候[J]. 海洋学研究 2012(03)
  • [11].赣州市区黄金红土剖面孢粉记录与古气候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1)
  • [12].西藏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J]. 古生物学报 2009(02)
  • [13].陇中黄土高原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植被演替及其气候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20(08)
  • [14].南海低纬地区15kaBP以来高分辨率孢粉记录及植被、气候演变[J]. 热带海洋学报 2011(05)
  • [15].青藏高原北部始新世孢粉记录与古环境变化[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2)
  • [16].东北二龙湾玛珥湖晚更新世晚期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8(03)
  • [17].低纬西太平洋末次冰期以来海洋孢粉记录对海平面变化的不同响应[J]. 第四纪研究 2012(06)
  • [18].晚冰期以来月亮湖孢粉记录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05)
  • [19].鹤庆深钻孢粉记录揭示的2.78Ma以来植物多样性演化及其与古环境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08(19)
  • [20].青藏高原中晚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孢粉记录[J]. 地球与环境 2020(06)
  • [21].四川红原日干乔泥炭剖面中的孢粉记录及古植被演化[J]. 山东国土资源 2012(08)
  • [22].天津北部4.00Ma BP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J]. 古地理学报 2010(06)
  • [23].末次盛冰期以来渭源黄土剖面的孢粉记录[J]. 地球环境学报 2012(02)
  • [24].35000 a BP以来四川洪雅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J]. 中国岩溶 2012(02)
  • [25].云南昆明盆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演化[J]. 地质学报 2009(01)
  • [26].花粉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中全新世以来植被与环境[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5)
  • [27].豫北平原全新世孢粉记录气候变化与古文化演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5)
  • [28].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滇西北高原的孢粉记录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研究[J]. 中国岩溶 2011(02)
  • [29].浙江南部望东垟孢粉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植被演化历史与气候变化[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3)
  • [30].滇池盆地孢粉记录的29kaBP气候转型事件[J].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6)

标签:;  ;  ;  

银川盆地PL02钻孔3.218—2.880Ma的孢粉记录及环境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