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前提下展开循证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与血糖值,分析护理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健康教育评分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地度过预后恢复的进程。

【关键词】循证护理;2型糖尿病;应用效果

2型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血糖水平增加,其典型症状也包括体重减轻、多饮、多尿等。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目标应该针对于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循证护理是利用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在护理活动中将科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将其作为护理的主要依据,重点改善护理质量,体现出现代医学对于患者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开展,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6.9±1.6)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7.4±1.5)岁。

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空腹血糖值与餐后血糖值均高于常规指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一般资料的数据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基本状况的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与日常管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的理论进行循证护理。

1.2.1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相关发病知识、常见并发症与血糖控制方案进行说明。与一般健康教育不同的在于,本次研究中充分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通过科研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来为患者提供参考,让患者与家属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应对方案。糖尿病本身是慢性疾病,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是在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必然可以得到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2.2用药指导

用药指导过程中向患者告知药物的使用时间、频率、方法与注意事项。对于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还应在胰岛素注射方法的基础上告知保存方法与可能出现的其它情况,按照患者需求展开分析,制定循证护理计划,结合评价文献与研究结果来进行辅助说明。

1.2.3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按照评价文献的内容来评估不同事物的热量、蛋白质含量,为患者制定专业的食谱。此外根据患者生理条件为其制定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慢走、太极等,从运动角度来减少并发症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循证医学理论的支持来开展护理干预工作。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另外以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作为护理价值的判定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以P<0.05判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健康教育评分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其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且多数患者有伴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在这一方面临床高度重视患者的康复与教育,包括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管理方式在内,旨在提升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保障生活质量。医院作为患者实施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场所,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控制工作至关重要[1]。

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无论是血糖控制还是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证明了护理方案起到的效果。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最佳的医学证据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决策,其重要内容包含护理研究依据、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三者相结合进行研究指导实践,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护理最佳行为,重视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护理[2]。循证护理开展的阶段性要求明确,首先是对护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其特定化,然后是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系统综述并寻找外部证据,包括对科研证据的严格评估,将其与患者需求将结合,转化为实际的临床证据,在实施计划的环节监测实施效果。对于护理学科与患者而言,能够为其提供标准化护理服务,改变了传统护理工作中过分依靠临床经验的行为,重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患者出现脱水、疼痛时,可以通过医护合作模式来解决问题,让患者得到充分指导。

慢性疾病本身也需要长期护理管理,相关研究中也提到了持续性管理行为能够比短期护理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这也需要我们从生活中获得资源支持,包括为患者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环境支持等,通过教育改善其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3]。在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模式充分考虑患者需求,满足其对于护理服务的选择,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保持了密切沟通,给患者提供了稳定的健康教育资源与人文关怀。例如患者遇到胰岛素注射问题或社会性问题等,通过护理支持化解了他们在自我管理中的障碍,也能保障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承担重要的糖尿病管理责任[4]。总体来看,就是给予患者心理层面、知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知识,协助患者作出应对糖尿病的正确选择[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地度过预后恢复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丹蕾,季梅丽,唐文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6):670-672.

[2]王海珠,黄婵娟,刑燕姬.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50-2452.

[3]王凰.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91-193.

[4]赵秋颖,安娜,马巍,等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及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52-153.

[5]任梅芳,胡晶,王福玲.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19-222.

标签:;  ;  ;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