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方法论文_李丽娟,张毅雄,刘贞谷,石凯凯,陈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建筑结构,方法,结构,静力,塑性,侧边,位移。

抗震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娟,张毅雄,刘贞谷,石凯凯,陈建国[1](2019)在《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在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约束下的差异,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电抗器装置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依据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分别采用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对结构在烈度为9度的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验证该电抗器装置是否符合抗震设计标准,比较基于抗震设计规范下2种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更为保守,安全裕度更大。(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任玉英[2](2019)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及设计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会使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完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震设计需要从结构的整体出发,保证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在抗震设计中注重分析要点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以保证建筑物抗震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9期)

江义,吴志良,程泽坤[3](2019)在《强震作用下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总结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现行《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的不足,对高桩码头的4种典型失效破坏模式进行总结,重点对比国内外有关码头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设防目标、概念设计、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具体要求。工程案例计算结果表明,FEMA-440推荐的系数调整法的结果,与地震反应谱法和替代结构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李子懿,肖从真,李建辉,李爱群,陆宜倩[4](2019)在《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出现了一大批复杂高层建筑,其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更为复杂,更容易发生薄弱层破坏。目前我国规范的设计主要是针对规则结构,对于不规则复杂结构主要通过限制其不规则程度来进行控制。本文结合复杂高层建筑结构震害,分析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破坏机制,重点探讨了当前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陈俊岭,徐夷青[5](2019)在《学时压缩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筑结构抗震》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观点,并且就在教学中加强基本概念讲解、结合规范和工程实例、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7期)

徐琴[6](2019)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其抗震设计工作不合理就会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抗震能力的提升和设计的优化工作是提升建筑物安全稳定系数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在设计中结合合理的抗震措施,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4期)

林海,万松琳[7](2019)在《核电站应急控制中心抗震设计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某核电站应急控制中心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震输入对结构响应、配筋的影响,并结合可居留性功能要求,探讨应急控制中心抗震设计基准的合理选取,给出实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邹玉柱[8](2019)在《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主要有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减震隔震设计等,除此之外,在材料上的设计也能够有效达到抗震的效果,比如说预应力混凝土。本文就浅谈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物业(中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周颖,肖意,顾安琪[9](2019)在《自复位支撑-摇摆框架结构体系及其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自复位支撑-摇摆框架结构体系,旨在同时实现较大刚度、自复位能力以及构件间的变形协调。针对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防震能力强的特点,已建立了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小震及中震不坏,大震可更换、可修复,巨震不倒塌"的抗震设防四水准目标。文中结合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四水准性能指标,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自复位支撑-摇摆框架结构设计。以一幢四层结构为例,给出了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下的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算例,并建立了ABAQUS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文中方法设计的自复位支撑-摇摆框架体系可满足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目标,达到各性能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琨鹏,景立平,宾佳[10](2019)在《四种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简化分析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简化分析方法中,强制反应位移法将土层变形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侧边界模拟地震作用,反应加速度法将土层加速度施加到整个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地震作用,此外还有仅将土层加速度施加到土层模型上模拟地震作用的方法。上述方法均规避了反应位移法中关于弹簧刚度的取值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文以1个双跨箱形结构为例,用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作为校核,分析了强制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仅将土层加速度施加到土体中的简化分析方法在不同侧边距条件下的计算精度,再结合常用的反应位移法,对比分析了4种简化分析方法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强制反应位移法时,侧边距取为1倍结构宽度导致的误差最小,反应加速度法和仅在土体施加加速度的简化方法对侧边距取值不敏感,反应位移法在角点造成的误差最大。(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抗震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灾害会使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完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震设计需要从结构的整体出发,保证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在抗震设计中注重分析要点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以保证建筑物抗震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娟,张毅雄,刘贞谷,石凯凯,陈建国.基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任玉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及设计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9

[3].江义,吴志良,程泽坤.强震作用下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总结及应用[J].水运工程.2019

[4].李子懿,肖从真,李建辉,李爱群,陆宜倩.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9

[5].陈俊岭,徐夷青.学时压缩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徐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林海,万松琳.核电站应急控制中心抗震设计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8].邹玉柱.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方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9].周颖,肖意,顾安琪.自复位支撑-摇摆框架结构体系及其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9

[10].徐琨鹏,景立平,宾佳.四种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简化分析方法对比[J].震灾防御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土-结构相互作用示意图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图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模式图地震烈度超越概率图拱坝-地基结构模型实用抗震设计方法流程图

标签:;  ;  ;  ;  ;  ;  ;  

抗震设计方法论文_李丽娟,张毅雄,刘贞谷,石凯凯,陈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