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干缩裂隙发育方向及演化特征的层间摩擦效应研究

土体干缩裂隙发育方向及演化特征的层间摩擦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自然界中的土体通常成层分布,在干旱条件下,表层土体的干缩开裂过程极易受层间接触条件的制约。为了探究土层间摩擦效应对土体干缩裂隙发育方向及其演化特征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干燥试验。试验共配置了3组初始饱和的泥浆样,在30℃的室温条件下干燥失水,通过在试样底部铺设不同粗糙度的砂纸来模拟不同土层间的摩擦效应。试验过程中对试样表面及侧面进行定时拍照,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裂隙发育全过程,通过分析,获得了一些新发现:(1)干缩裂隙不仅能从土体表面向下发育,而且还可能率先从土体底部向上发育,这不同于以往的习惯性认识;(2)初始裂隙的发育位置受土质条件及基底摩擦条件的共同制约,对于非均质性比较严重或者表面存在明显"杂点"的土体而言,裂隙往往首先从表面"杂点"处产生并向下发育,而对均质性较好的土体而言,在基底摩擦效应的影响下裂隙可以率先从土体底部生成并逐渐向上发育,且土体底部的裂隙发育程度甚至会高于表面的裂隙发育程度;(3)底部生成的裂隙以斜向上发育居多,这可能与裂隙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剪切应力作用有关;(4)干燥过程中,土体呈向心收缩,存在明显的收缩核现象;(5)基底摩擦效应能改变土体干缩开裂过程中内部应力场的演化,从而对土体的横向和纵向收缩应变及剖面含水率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如基底摩擦越大,土体横向收缩应变越小,而纵向收缩应变越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曾浩,唐朝生,林銮,徐金鉴,刘俊东,荣德政,王东伟,施斌

关键词: 干缩开裂,摩擦效应,裂隙发育方向,收缩应变,剖面含水率,收缩核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246,417722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6),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2201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228,BK201703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2020)

分类号: TU43

页码: 1172-1180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934K

下载量: 291

相关论文文献

  • [1].围压与冲击扰动作用下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6)
  • [2].二维潮波模式底摩擦效应参数化方案同化研究[J]. 计算力学学报 2012(01)
  • [3].考虑上覆岩层压力的深部岩体块系介质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4(01)
  • [4].科学家用摩擦效应实现高效能声音发电[J]. 分析测试学报 2014(05)
  • [5].考虑摩擦效应的包装件跌落冲击响应研究[J]. 包装工程 2015(19)
  • [6].深部开采岩体超低摩擦效应实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02)
  • [7].弱围压与垂直冲击强扰动下块系岩体超低摩擦效应试验研究[J]. 实验力学 2019(06)
  • [8].小变形下考虑摩擦效应的桩基水平承载分析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 [9].茂木式真三轴试验机的端部摩擦效应[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1)
  • [10].纯镁等通道转角微挤压成型工艺及摩擦效应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11].体外预应力梁摩擦效应的非线性分析[J]. 计算力学学报 2019(05)
  • [12].基于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块系花岗岩超低摩擦效应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8(10)
  • [13].地震边坡超低摩擦效应启滑机理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6(04)
  • [14].基于竖向位移差的块系岩体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分析[J]. 煤炭学报 2019(07)
  • [15].端部摩擦对不同加载方式真三轴试验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03)
  • [16].基于简支梁模型的岩体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S1)
  • [17].聚氨酯(PU)在力学性能测试中的摩擦效应与变形均匀性研究[J]. 实验力学 2015(05)
  • [18].开挖问题摩擦效应的有限元计算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5)
  • [19].考虑端面摩擦效应的煤样统计损伤尺度本构模型[J]. 工程力学 2012(11)
  • [20].欠固结土中单桩负摩擦效应研究[J]. 四川建材 2014(03)
  • [21].块系岩体滑移失稳中低摩擦效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04)
  • [22].真三轴试验中的端部摩擦效应分析[J]. 岩土力学 2009(04)
  • [23].支座摩擦效应对大跨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11)
  • [24].滑动支座摩擦效应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5].支座摩擦效应对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受力影响[J]. 结构工程师 2011(02)
  • [26].对非援助会减轻腐败对投资的“摩擦效应”吗——兼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经贸合作策略[J]. 财贸经济 2018(03)
  • [27].基于MSV方法削弱端部摩擦效应的三轴力学试验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8].滑动摩擦效应对大跨径多跨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 公路 2018(01)
  • [29].爆破扰动诱发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突变机制研究[J]. 爆破 2018(01)
  • [30].基于摩擦效应的砂岩裂缝密度定量预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  ;  ;  

土体干缩裂隙发育方向及演化特征的层间摩擦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