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

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

李纬澍[1]2004年在《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管理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供应链时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工作需要许多学科的支持。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联系最紧密的有四门学科:1.管理学 2.运筹学 3.经济学 4.系统科学。作者研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过去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管理学和运筹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从经济学和系统科学来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对较少。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在两个学科的交叉部分往住是最具活力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邻域。那么是否可以选择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交叉领域来进行研究呢? 于是作者想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系统经济学。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那么供应链是否构成一个经济系统呢?思考之后,作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供应链上的企业无疑构成了一个经济系统。并且有,供应链经济系统=({供应链经济要素},{要素之间的经济关系})。 作者首先研究了供应链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这些特性主要有:整体涌现性,自组织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随后,就供应链的自组织性和信息不对称性进行了展开研究,各成一章。第叁章主要研究了供应链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分别从自组织理论的两个分支——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对供应链的自组织过程进行研究。耗散结构论在供应链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了供应链经济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分析,供应链经济系统的熵流分析及其模型构造。协同经济论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链经济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协同学描述和供应链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及随机涨落分析。第四章是针对供应链经济系统另一重要性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中逆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竞争均衡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供应链经济系统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则分别从供应链中的隐藏行动问题和供应链中的隐藏信息问题两方面进行论述。 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提出把供应链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来研究,并首次把系统经济学引入到供应链的研究中来。 2.作者指出,供应链经济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经济系统,体现了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性。 3.针对供应链经济系统的两大特性——自组织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作了深入研究,为供应链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 4.作者认为,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经济系统实现协同运作的条件是:其成员对于一些简单规则的遵循。而对于这些规则的寻找将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刘祥恒[2]2016年在《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与融合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消费观念,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开始转向精神享受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新的消费导向已经影响到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经历的丰富,国民的旅游需求已逐渐从以往的休闲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度假型转变,这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产业融合是旅游企业生产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的主要渠道,是我国旅游产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创新实践和旅游理论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纵观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定义、类型、原因、效应、模式、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对策,其中的应用型研究占了绝对比例,主要是针对旅游产业与某一产业融合的研究,很少涉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在普适性规律的理论研究,而对旅游产业融合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以及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研究更少,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开展研究的。本文充分发挥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理论之间的互补优势,综合运用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创新理论和演化经济理论,在全面综述旅游产业融合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然后分别从旅游企业和旅游产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接着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的概念模型,从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叁个方面论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通过总结与评价产业融合度主要的测评方法,发现赫芬达尔指数法是基于企业层面测评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最佳方法。根据对我国大陆30家旅游上市公司产业融合度的测评结果,然后进一步对其中产业融合发展成效表现突出的五家典型旅游企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层面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提升的相关设想。接着从社会、技术、经济和政策四个方面全面分析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环境,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我国旅游产业今后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基于演化经济理论,提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企业在遗传机制作用下所继承的原有惯例不能带来满意的利润时,重新搜寻和创造新的惯例,有针对性地与目标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产品创新的主要路径,通过市场选择机制的作用,继而引起同行的模仿和追随,最终扩散至整个旅游产业的过程。旅游产业融合的主体是那些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与服务的旅游企业。旅游产业融合的客体是指旅游产业融合主体所直接作用的具体对象或目的物。广义上,旅游产业融合的客体包括融合型旅游产品和旅游新业态。狭义上,旅游产业融合的客体就是融合型旅游产品。第二,旅游产业是由旅游企业之间互动生成的,旅游企业通过与相关产业企业间互动所形成的企业层面的微观融合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实现了旅游产业层面的宏观融合,而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企业的生存环境和选择环境也塑造了旅游企业的演化轨迹。由于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企业通过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的,那么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的旅游企业就是旅游产业融合的行为主体。因此,旅游产业融合演化过程的分析逻辑就要建立在旅游企业跨界融合过程的分析基础上。第叁,通过对旅游产业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叁个阶段旅游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发现每个阶段旅游产业融合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产业融合程度逐渐提高。旅游产业在萌芽期,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非常有限,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渗透很少,对传统旅游资源的依赖较大,融合发展水平很低,旅游产业边界比较明显。进入成长期,旅游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交叉渗透增多,跨产业融合发展现象明显,旅游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旅游产业融合程度稳步提升。进入成熟期,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渗透频繁,跨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创新常态,旅游产业边界非常模糊,旅游产业进入高度融合发展阶段。第四,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条件由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叁部分构成。其中,旅游产业融合的激励机制分为内生性激励和外部性激励两类,创意思维的作用、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模块化分工的促进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外部性激励,而共同生存的需要、保持与提升比较优势、频率依赖效应的影响和网络效应的作用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生性激励。竞争与协同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保障。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旅游产业开始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利用其他产业其他行业的资源,不断拓展旅游资源的范围,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产生了更多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化。第五、我国旅游企业的产业融合度最高处于中高度融合阶段,而旅游产品结构对旅游产业融合度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旅游企业跨界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方面,张家界、黄山旅游、云南旅游、中青旅、香港中旅,峨眉山和金陵饭店等七家旅游上市公司的旅游产业融合度相对较高,这些上市公司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最高水平。以张家界、黄山旅游、云南旅游、中青旅和金陵饭店五家企业为旅游企业代表,通过对这五家企业旅游产业融合度提升的经营基础和近叁年的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分析,并对典型旅游企业的产业融合度比较分析,发现旅游产品结构与旅游产业融合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指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提升不是要求每个旅游企业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跨界融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适度跨界融合,错位选择目标行业,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有效提升依赖于各类旅游企业错位创新旅游产品。第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依赖旅游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外,与外在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环境已日趋成熟。本文通过构建STEP分析法,对影响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我国在假期制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假期制度不断完善,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模齐头并进。信息技术和展陈技术不断成熟,并在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经济发展在城乡居然人均收支及叁大旅游市场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此外,国家已陆续出台了20多项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发展规划。第七,除了政府和学界提出的加强旅游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外,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积极完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2)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与旅游产业的融合;(3)主动促进旅游企业发展成大型旅游集团;(4)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以引导市场消费方向:(5)健全文化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6)加快旅游精准融合以实现旅游有效供给;(7)改革旅游教育制度以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而且响应了国家积极倡导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号召,顺应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综合功能的发挥,实现旅游产业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发展。对于具有旅游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来说,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期望对于指导我国“十叁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政策制定、旅游产业创新实践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岗岚[3]2010年在《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形态及模式均出现了新的特征,呈现出相关组织和个人围绕第叁方平台不断集聚的生态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参与的个人与企业数量急剧增加,类型逐渐多元化并且协同关联性越来越强。电子商务不再只是买卖双方之间交易的简单电子化,其它行业机构如银行、物流、软件、担保、电信等也开始逐渐围绕网络客户的需求进行集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织为庞大的新产业环境,并进行更广泛的资源整合。电子商务融合多个行业的特点对研究电子商务的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文献缺少对于这一现象完整、深入的研究。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典型代表,其生态特征及成长规律是探索电子商务生态集群现象的最佳案例。本文以此为案例,采用探索性嵌入型单案例研究方法,旨在深入地研究其发展规律和自组织特点,从而描述中国电子商务生态化集群的规律。论文首先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强调多元动态融合的理论框架,分析电子商务生态化集群现象,提出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阐述其领导种群、关键种群、支持种群这叁类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论文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其从诞生、壮大、成熟各个阶段的演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衰退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开拓阶段、扩展阶段、协调阶段、和衰退阶段。论文具体分析了协调阶段生态系统呈现出的自组织特点,并用网络理论分析其网络架构,以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开拓阶段的从属型网络结构、扩展阶段的依赖型网络结构、协调阶段的自组织网络结构中生态系统成员间层层递进的信任关系,从而得出自组织网络结构下能够为电子商务交易带来更好信任环境的结论。随后,论文重点研究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关键种群成员间的自组织联盟。首先,通过对关键种群即网商个体成长轨迹的研究,本文发现协同合作是网商个体发展必要条件,论证了自组织联盟的必然性。其次,从竞合理论的视角,探索网商自组织联盟的内涵、价值,并对其进行分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典型自组织联盟,即网商间同业浅层次自组织联盟及异业深层次自组织联盟的价值和运作模式。最后,论文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对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关系治理、利益治理、信息治理、及协作治理四个方面的治理机制和生态系统的规则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孙德忠[4]2009年在《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印刷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扩大,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印刷技术迅速向国际水平靠近,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印刷企业。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印刷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在把中国印刷工业“做大”的同时实现“做强”,促进中国成为世界印刷基地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论文以印刷业发展的国内外借鉴和全球印刷业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论文对全球印刷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对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印刷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对我国印刷业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我国印刷企业的管理需求,为印刷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借鉴。论文构建了印刷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半人马”构型管理体系。在界定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技术、人才与管理,并通过对技术、人才的管理能力解析得到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是管理能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由目标管理竞争力子系统、知识管理竞争力子系统、价值链管理竞争力子系统与战略联盟管理竞争力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的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分析管理体系与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契合关系。论文分析了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自组织运行机理。分析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开放性、输入的平权化、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涨落、非稳定性等耗散结构特征,研究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各子系统的竞争与合作,识别管理体系中的快变量与慢变量,推导其役使关系,得出文化是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序参量的结论,并分析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在耗散结构条件下,经过协同作用产生的分形特性。论文分析了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自组织发展机理。在分析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的基础上,提出管理体系的超循环发展模式,研究超循环基础上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拟种进化机制;研究管理体系的冲突型与分支型突变模式,提出管理体系的势的内涵,并探讨其势函数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体系的吸引子与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混沌是管理体系发展的最终结果。论文对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内在关系进行了验证。在综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优点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从目标管理竞争力、知识管理竞争力、价值链管理竞争力与战略联盟管理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内在关系验证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分别设计一阶因子模型与二阶因子模型验证四个管理竞争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最后选择典型印刷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从管理视角对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在对投影寻踪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构建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等级进行设定;通过对我国30家样本印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要素指标的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运用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对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从总体结果与分项结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发现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瓶颈。论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从分别提升目标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价值链管理能力、战略联盟管理能力的视角提出完善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的对策。

李新[5]2009年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同一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因其培育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因而在全球化经济中体现较高的创新优势。产业集群是硅谷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首要原因,建立科技园区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用于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普遍做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在地理空间存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找出其运行的特征和要素,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缺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逻辑体系,来较为系统地认识和了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和环境制约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合成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相应的运行效应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探索,希望借此为主导产业理论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和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践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也率先将业已成熟的主导产业理论、增长极理论、自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纳入到一个综合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运行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主导产业为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选择和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样本,测算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行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研究分为八个部分:首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提出了由产业区理论、中心区位理论、主导产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空间扩散理论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体系,并构建了基于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进理论合成模型图,使本文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主要界定相关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各种特征,明晰论文研究对象的边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第叁部分,由于文本是以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演进为主线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因此正确的识别、评价和选择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中的首要前提,本文基于这一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产业的内涵界定、识别、评价和选择做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识别基准、评价指标和选择步骤,为实践中正确识别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演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自组织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机理研究,找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演进发展的序参量(主导性力量),认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进特征。第五部分,着重研究基于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运行机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特征,用主导产业理论解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过程,以此来正确认识主导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和运行效应。第六部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应包括:增长效应、带动效应、扩散效应、关联效应,并建立相应的效应测度模型。再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数据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进行了测量和评价,以此验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际发展状况,体现测算方法的可操作性。第七部分,根据本文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体系,将制度安排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形成关联,目的是针对问题动态调整政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第八部分,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张辅松[6]2011年在《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机遇是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和两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挑战是高校间竞争将日趋激烈。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面对竞争何去何从,将是每个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和必须回答的问题。从规模和数量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在他组织的帮助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高等教育一百多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历程;已经由“精英”教育开始驶入一个多元化办学、而向大众教育的新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从质量上看却并不乐观,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并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究其原因,中国高校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管理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模糊——问题的根源,管理目的失当——问题的关键,管理模式落后——问题的症结,为了解决我国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从新世纪的新认识走向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理论,而本论文以成长中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科学哲学高度,运用自组织理论、管理场、教育场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精神量子理论等对高校系统演化和高校成长管理作了全面系统研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论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论文对高校成长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利用高校理念精神和文化、资源与战略、制度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构造了高校成长系统的结构模型,本文认为管理创新能量是高校成长的序参量。(2)论文对高校系统自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高校成长中的应用,然后阐明了高校系统耗散结构的生成与演化,最后探讨了高校耗散结构系统演化的归宿——非平衡混沌。(3)论文建立了高校系统资源有限增长模型和高校成长熵变模型,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成长过程,模拟了高校系统成长过程,并划分了高校系统熵的类型以及建立了计量的指标体系。(4)论文讨论了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机制。分别阐述了高校成长的动力机制、高校成长的要素间行为协同机制和高校成长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5)论文阐明了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路径。在分析超循环理论及其进化原理和进化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成长战略,阐明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战略联盟形成与演化机理。(6)论文在分析高校成长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和高校成长能力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核心能力的灰聚类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际运用。(7)从世界高校自组织演化与成长,哈佛大学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哈佛大学成长战略构想几个方面,应用本文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将会为我国高校成长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蒋锐[7]2017年在《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创造GDP的同时,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备受关注,建筑工业化也成为当前政府大力推行的建造方式。然而,相比起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还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推进和政府项目的拉动,远未形成一个能够自我更新、自我创生的自组织生态系统和高效运行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通过前期的政策激励引导企业进入建筑工业化市场,并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一个能够不依赖于政府,自主发展的产业系统,达到政府对建筑工业化的推进目标。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是自我创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运行效率最高的系统之一。借助于生态系统的隐喻,本文首先参考了系统、产业系统、生态系统等定义,结合建筑工业化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界定。其次,通过对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的属性及内涵、结构形态分析、演化状态分析对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做进一步的阐释,明确了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的产业与生态双重属性,分析了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构成的四个层次、构成要素及系统的功能、时间与空间整体结构,以及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力及其状态变迁的规律,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企业个体、企业种群、企业环境多层嵌套的演化概念模型。最后,基于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本文建立了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仿真模型,定量地模拟了政策作用下建筑工业化企业个体的转型及企业种群的形成和增长过程。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政策模式下,大部分的城市能够实现建筑工业化企业种群的顺利成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鼓励推进地区的代表城市政策对企业转型的激励作用与顶层设计对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不符,各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对政策的作用效果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等。基于模型输出的结果,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了政策制定的合理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在理论方面完善了对建筑工业化的系统研究,引入了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及动态的研究方法,并实现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实践方面有助于政府和各相关参与方对建筑工业化的全面理解和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生态化发展的思考,并为各地方政府制定建筑工业化推进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雷[8]2005年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认为在阐明有关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形成机理、空间演化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区域工业化演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集群理论的分析工具,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探索以产业集群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论文重新界定了产业集群的科学内涵,归纳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内,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现代经济技术联系为纽带,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经济聚集体,其特征表现在地域空间、产业关联、文化背景、要素资源、竞合关系、企业网络六个方面。论文认为产业集群与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企业集团等概念具有明显区别,并就此进行了深入辨析。 第二、论文就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动力机制及空间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必须满足地域空间、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四个方面的条件。产业集群形成后,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组织变革、地方政府干预及其自强化机制作用下会迅速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随着集群的成长,在集群成员追求内部扩张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有可能在局部甚至整体出现跨区域的转移。 第叁、论文指出了我国典型区域工业化模式的推广条件及其局限性,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论文的实证分析证明,由于我国各地要素禀赋、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使我国区域工业

参考文献:

[1]. 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D]. 李纬澍. 上海海事大学. 2004

[2]. 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与融合度研究[D]. 刘祥恒. 云南大学. 2016

[3]. 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D]. 胡岗岚. 复旦大学. 2010

[4]. 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管理体系研究[D]. 孙德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 李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6].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 张辅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11

[7]. 建筑工业化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D]. 蒋锐. 重庆大学. 2017

[8].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 王雷. 四川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