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论文_吕时超,周时凤,唐俊州,刘培

导读:本文包含了闪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探测器,材料,中子,射线,量能,快中子,伽马射线。

闪烁体论文文献综述

吕时超,周时凤,唐俊州,刘培[1](2019)在《玻璃闪烁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闪烁体作为射线探测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医学成像、高能物理、环境监测以及安检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其特点和应用背景主要分为高密度玻璃闪烁体、低密度玻璃闪烁体、微晶玻璃闪烁体.本文介绍了不同种类玻璃闪烁体的特点,重点关注了玻璃闪烁体的制备、微观结构、发光性能以及应用,并对玻璃闪烁体性能的优化以及今后的发展作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玉民,王亚星,尹雪苗,王殳凹[2](2019)在《铀基X射线闪烁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贫铀再利用是近年来放射化学领域尤为关注的课题,研究发现以铀酰离子作为金属中心合成的含铀晶体材料在X射线辐照场中产生强烈的闪烁现象。与传统闪烁发光元素相比,铀元素具有发光效率高、辐射阻滞能力强等本征属性,为发展新型闪烁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近期研究合成的新型铀基闪烁体显现出较高的X射线转换效率、强X射线衰减系数、较好的辐照与湿度稳定性、以及更短的余辉等优势。本文从铀酰发光原理、铀基晶体闪烁现象的发现、含铀闪烁体材料的优势出发,主要阐述了基于铀酰本征性质的新型铀基闪烁体用于X射线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提高含铀闪烁体性能的方法思路。研究成果既为处理贫铀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高性能新型闪烁体的设计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3](2019)在《具有至少一个使用铊基闪烁体材料的伽马射线晶体的核测井仪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WO2018US23050申请日:2018.03.19公开号:WO2018183006A1公开日:2018.10.04申请人: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SCHLUMBERGER CA LTD; SERVICES PETROLIERS SCHLUMBERGER;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BV;(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安少康[4](2019)在《NPTool模拟NaI(Tl)和LaBr_3(Ce)闪烁体探测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NPTool开源模拟代码进行Monte Carlo数值模拟,计算NaI(Tl)和LaBr_3(Ce) 2种闪烁体探测器对不同能量伽马射线的能量沉积谱,分析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通过计算和分析结果与试验获取的NaI(Tl)和LaBr_3(Ce)闪烁体探测器的测试参数的对比,表明NPTool开源代码可以应用于闪烁体探测器的设计和数值模拟。该研究结果为闪烁体探测器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铀矿冶》期刊2019年03期)

黄畅,唐彬,刘云,陈少佳,王修库[5](2019)在《用于GPPD谱仪的大面积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CSNS)的建成为中子散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eneral purpose powder diffractometer, GPPD)是CSNS一期建设的叁条谱仪之一。研制了用于GPPD的大面积闪烁体探测器阵列,在CSNS的BL20中子束线上开展了探测器关键性能参数的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对波长为1.4?和2.8?的中子,其探测效率分别为(38.5±1.7)%和(56.1±1.1)%,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给出对2?的中子,其探测效率约为(46.1±2.0)%,有效面积内的探测效率不均匀度约为19.6%,经优化后可以降低到14.9%;探测器位置分辨可以达到4.0 mm×4.0 mm,最高计数率约79 kHz。探测器单元的整体性能指标能满足GPPD的物理需求。(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黄乐程,王光毅,薛玉雄,杨生胜[6](2019)在《光子晶体对LYSO闪烁体光输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光子晶体(PhCs)提升闪烁体光输出的作用原理,向5μm厚硅酸钇镥(LYSO)闪烁体的光出射面引入4种不同结构的光子晶体,以提升闪烁体探测器的探测性能。4种PhCs构型分别为六边晶格空气孔型、正方晶格空气孔型、正方晶格圆柱型、正方晶格长方体型。结合Rsoft和MATLAB软件,通过对光子晶体周期、比例、高度叁个参量的扫描,得到了每种类型光子晶体的最佳结构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在LYSO晶体发光中心波长为420 nm的条件下,每种优化后的光子晶体对LYSO的光输出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六边晶格空气孔型光子晶体对光输出的提升最大,高达17.1945%。(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钟玖平,刘芳,Kheirreddine,Lebbou,Christophe,Dujardinb[7](2019)在《高分辨探测成像用稀土闪烁体材料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将高能射线转换为荧光信号的闪烁体材料,己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港口安全检查、工业无损检测和大科学工程装置等领域。稀土闪烁体材料由于具有发光量子效率高和荧光寿命短性质而备受关注。目前,为制造具有高成像分辨率的射线探测器,需要将闪烁体材料加工成尽可能小的探测单元,这将使得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增大,增加制造成本,并且对晶体材料的切割加工有一物理极限,难以批量加工成微米级的晶体小单元。为了获得一种具有高成像分辨率的闪烁体材料,我们在多年致力于稀土闪烁体材料探索的基础上,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前沿,(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赵兵[8](2019)在《CEPC闪烁体-钨电磁量能器闪烁体单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希格斯(Higgs)粒子属性的研究是现今高能物理学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它对于人类更进一步的认识世界有重要的意义。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中国粒子物理学界于2012年提出的一个大型国际科研设施。它的设计周长约为100km,可作为Z和Higgs工厂。在CEPC探测器中考虑了粒子流算法(PFA)量能器系统,以提供电子,光子,tau和强子喷注的高分辨率能量测量。具有闪烁体-钨夹层结构(ScW)的采样量能器,由于其良好的性能,以及可以以紧凑且经济的方式建造,被选为CEPC电磁量能器(ECAL)的主要预研方案之一。闪烁体-钨ECAL的灵敏层由2mm厚、面积5×45mm~2的大量塑料闪烁体条组成。塑料闪烁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已用于许多高能物理实验。它可以通过注塑方法生产以降低成本。此外,由于采用条状闪烁体单元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读出电子学通道的数量。ECAL的设计中,相邻层中的闪烁体条彼此垂直排布,以实现较小的有效读出单元尺寸。每个闪烁体条被反射膜包裹,以提高光收集效率并改善光输出的均匀性。待测粒子穿过闪烁体条激发产生的光子通过耦合在闪烁体条上的非常紧凑的光传感器件硅光电倍增管(SiPM)读出。SiPM和高度集成的读出电子学系统使闪烁体-钨ECAL中的死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条状的闪烁体单元的光输出沿着闪烁体长度方向具有不均匀性,这将对闪烁体-钨ECAL的分辨率产生影响。为了实现整个闪烁体条具有良好的光输出均匀性,需要对闪烁体单元进行优化,包括SiPM与闪烁体条的耦合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闪烁体单元设计的实验研究和优化,得到了具有很好光输出均匀性的耦合方式。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基于Geant4的闪烁体单元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符合。论文最后给出了ScW ECAL单层样机的建造及宇宙线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闪烁体-钨ECAL闪烁体单元性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黄畅[9](2019)在《用于CSNS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的闪烁体探测器性能研究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PPD)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一期建设的叁台谱仪之一,其中大面积中子位置灵敏探测器是GPPD的关键元件。本论文开展了用于GPPD的大面积中子位置灵敏探测器的相关性能研究和模拟研究,提出了探测器的升级改进方案,根据升级改进方案设计制作了新的探测器原型样机,并开展了相关性能测试。整体的探测器性能研究及改进为通用粉末衍射谱仪未来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目前GPPD所采用的基于~6LiF/ZnS闪烁屏、波移光纤和多阳极光电倍增管(M-PMTs)的闪烁体中子位置灵敏探测器阵列,在CSNS的BL20中子束线上开展了其探测效率、位置分辨、计数率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探测器对波长为1.4?和2.8?的中子探测效率分别为(38.5±1.7)%和(56.1±1.1)%,结合模拟结果,确定对2?的中子其探测效率约为46.1%;探测器像素大小为4.0mm×4.0mm,具有较好的二维成像能力;最高计数率约为78kHZ;探测器有效面积内计数不均匀度约为19.6%,经阈值调整优化后其计数不均匀度可以降低到约14.9%。分析显示,探测器尚存在边缘死区偏大、M-PMTs各通道增益差异对探测效率均匀性影响显着等问题。针对闪烁体探测器边缘死区大、M-PMTs通道增益不均匀等问题,开展了光纤90°弯转工艺研究,将光纤弯转半径从3cm减小到2.5mm,有效缩小了探测器边缘死区;开展了硅光电倍增管(SiPM)噪声特征及增益均匀性的实验研究,利用Geant4程序模拟了基于SiPM读出的闪烁体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位置分辨等性能参数,完成了SiPM替代M-PMTs的可行性研究。研制了基于SiPM读出的10cm×10cm小面积闪烁体中子探测器原型样机,在CSNS的BL20中子束线上开展了探测器样机性能测试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当SiPM电压U=29.5V时,中子信号幅度大于150mV,脉宽约为2us,系统噪声计数率较低,噪声信号脉宽小于800ns,当阈值大于75mV时,平均噪声信号计数率小于0.05cps;基于SiPM读出的闪烁体探测器样机像素大小可以达到2mm×2mm,具有较好的二维成像能力;基于SiPM读出的闪烁体探测器样机飞行时间谱与标准~3He管飞行时间谱峰位一致性很好,探测器样机对1.4?和2.8?中子的探测效率分别约为35.1%和54.3%,与先前研制的GPPD闪烁体探测器探测效率接近。为下一阶段发展基于SiPM读出的大面积闪烁体中子探测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范义奎[10](2019)在《基于高压~4He气体闪烁体的中子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中子临界装置上中子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是了解临界装置动力学特性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基于时间概率分布测量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要求探测器具有响应时间快、n-γ甄别性能好以及探测效率适当的要求。而传统的锂玻璃闪烁体探测器、~3He正比计数管、快中子裂变室和新型的SiC探测器存在各自的局限,无法满足强γ环境下快中子的测量要求。以~4He为工作介质的气体闪烁体由于具有原子序数低、电子浓度低、γ甄别容易、快中子弹性散射截面高、响应时间快、闪烁光输出大等优点,研发基于高压~4He气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有望满足动力学参数对探测器提出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研究单位研制出高压~4He气体闪烁体探测器,且国外研究组正在研发并对该工艺技术进行了封锁。针对制备出高压~4He气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原型样机的研究目标,本文主要针对探测器设计、加工、测试过程中四个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探测器的物理设计、TPB波长转换层的性能测试、探测器的制备工艺、探测器的性能测试。在探测器物理设计方面,利用Geant4程序分析了探测器的气压、长度、管径等因素对探测器性能影响,结合实际加工工艺给出了优化后探测器的尺寸参数、气压。在TPB波长转换层制备方面,研究了 TPB波长转换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厚度对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最优的制备工艺和厚度。并利用此工艺方式制备的样品,研究了 α粒子、γ射线和中子辐照后TPB发光性能的变化。最后详细论述了探测器从设计到加工的整个过程,分析了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制备探测器的原型样机。通过对原型样机计数率和波形的测试,确定了探测器的工作特性。利用飞行时间法,给出了中子和γ的飞行时间谱,并给出了中子和γ在波形上的差异,基于该差异建立了 n-γ甄别方法。通过本文的计算和实验研究工作,掌握了高压~4He气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物理设计方法和关键的制备工艺与技术,掌握了 TPB波长转换层的制备工艺和技术,成功制备出探测器的原型样机。(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9-04-20)

闪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贫铀再利用是近年来放射化学领域尤为关注的课题,研究发现以铀酰离子作为金属中心合成的含铀晶体材料在X射线辐照场中产生强烈的闪烁现象。与传统闪烁发光元素相比,铀元素具有发光效率高、辐射阻滞能力强等本征属性,为发展新型闪烁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近期研究合成的新型铀基闪烁体显现出较高的X射线转换效率、强X射线衰减系数、较好的辐照与湿度稳定性、以及更短的余辉等优势。本文从铀酰发光原理、铀基晶体闪烁现象的发现、含铀闪烁体材料的优势出发,主要阐述了基于铀酰本征性质的新型铀基闪烁体用于X射线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提高含铀闪烁体性能的方法思路。研究成果既为处理贫铀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高性能新型闪烁体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闪烁体论文参考文献

[1].吕时超,周时凤,唐俊州,刘培.玻璃闪烁体的研究进展[J].光子学报.2019

[2].王玉民,王亚星,尹雪苗,王殳凹.铀基X射线闪烁体研究进展[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9

[3]..具有至少一个使用铊基闪烁体材料的伽马射线晶体的核测井仪器[J].国外测井技术.2019

[4].安少康.NPTool模拟NaI(Tl)和LaBr_3(Ce)闪烁体探测器试验研究[J].铀矿冶.2019

[5].黄畅,唐彬,刘云,陈少佳,王修库.用于GPPD谱仪的大面积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性能测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9

[6].黄乐程,王光毅,薛玉雄,杨生胜.光子晶体对LYSO闪烁体光输出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9

[7].钟玖平,刘芳,Kheirreddine,Lebbou,Christophe,Dujardinb.高分辨探测成像用稀土闪烁体材料制备[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8].赵兵.CEPC闪烁体-钨电磁量能器闪烁体单元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黄畅.用于CSNS通用粉末衍射谱仪的闪烁体探测器性能研究及改进[D].兰州大学.2019

[10].范义奎.基于高压~4He气体闪烁体的中子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

论文知识图

(Tl)探测器输出核脉冲信号能量分辨函数拟合结果测试过程中ADC的pedestal几种用于建造同质型电磁量能器的固...年12月磁暴期间(14日1200UT-15日...

标签:;  ;  ;  ;  ;  ;  ;  

闪烁体论文_吕时超,周时凤,唐俊州,刘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