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程序设计论文_戴望州,周志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逻辑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逻辑,程序设计,归纳,语义,机器,语言,类型。

逻辑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戴望州,周志华[1](2019)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逻辑程序设计(in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ILP)是以一阶逻辑归纳理论为基础,并以一阶逻辑为表达语言的符号规则学习方法.ILP学得的模型是易于理解的一阶逻辑符号规则,而非难以解释的黑箱模型;在学习中可以相对容易地显式利用以一阶逻辑描述的领域知识;学得模型能对领域中个体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而非仅仅对个体的标记进行预测.然而,由于潜在假设空间巨大,进行高效学习有相当的困难.综述了ILP领域的研究情况,从不同一阶逻辑归纳理论的角度对主流的ILP方法做出了梳理.还介绍了近年来ILP基于二阶诱导推理理论的扩展、基于概率的扩展和引入可微构件的扩展.最后,介绍了ILP在实际任务中的代表性应用,探讨了ILP方法目前所遇到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9年01期)

陈晶晶[2](2013)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是智能主体拥有的重要特征,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并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归纳逻辑程序设计作为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不仅充分发挥了逻辑技术的优势,而且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深入探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技术走向,对机器学习其他领域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3年12期)

陈晶晶[3](2013)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概述机器学习的基础上,介绍归纳逻辑程序设计这一机器学习方法所使用的逻辑技术,以及ILP的一般问题背景。指出:逻辑在推动计算机系统处理复杂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LP利用逻辑技术来推进机器学习的过程无疑是它的创新之处,在赞赏ILP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ILP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10期)

杨卓群,王以松[4](2014)在《描述逻辑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Eiter等人为语义网提出的回答集程序和描述逻辑相结合的描述逻辑程序,获得了本体上的非单调表达和推理能力。王以松等人证明了描述逻辑程序的完备化和环公式可以精确刻画描述逻辑程序的回答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若完备化公式的模型不是回答集则一定存在终止环公式反例,它们是多项式时间可计算的。设计并实现了借助SAT求解器MiniSAT以及描述逻辑推理机RacerPro计算描述逻辑强回答集的原型DLP_SAT。实验结果表明,该原型能有效地计算一些熟知的描述逻辑程序的强回答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2014年03期)

李艳娟,郭茂祖[5](2012)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是机器学习与逻辑程序设计交叉所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克服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两个主要限制:即知识表示的限制和背景知识利用的限制,成为机器学习的前沿研究课题。首先从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产生背景、定义、应用领域及问题背景介绍了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系统的概貌,对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2年03期)

黄剑,陈仕宜[6](2010)在《220kV线路备自投装置的逻辑程序设计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通过对备自投程序逻辑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并以验收220 kV某变电站220 kV备自投的过程中发现的程序逻辑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符合现场实际改进措施,为验收备自投装置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本文来源于《电力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昌杰[7](2009)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o|¨)del语言是继Prolog语言之后出现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它建立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集成了许多语言的有效成分和优点,引入了类型系统,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的说明性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然而,时至今日,G(o|¨)del语言编译系统的开发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态多类的类型系统、模块化结构、延迟计算、剪枝操作等多种新语言成分和机制的引入,使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完全不同于具有递归性、说明性特点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先前关于Prolog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而理论基础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系统研究和开发进展缓慢,迄今尚无新的进展和系统开发成果报道。为了促进G(o|¨)del语言的推广以及深入研究,本人所在的课题组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提出了G(o|¨)del语言一整套理论基础,本文在G(o|¨)del语言的语法和形式化说明性语义基础上,着眼于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G(o|¨)del语言建立了严格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本文首先介绍了G(o|¨)del语言的语法基础,接着详细阐述了基于类型一阶逻辑Hom子集的过程性语义,引入了较为完整的基类型,构造类型,结构类型间的偏序关系,讨论了类型相容性关系,类型推断与类型约束算法,以及基于类型约束的合一算法和SLD反驳消解法。然后,全面介绍了G(o|¨)del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模块。最后,在原G(o|¨)del语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完善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相信在相关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下,随着后续工作的逐步开展,以及G(o|¨)del语言编译系统实现技术的逐步成熟,G(o|¨)del语言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5-01)

韩小芬[8](2009)在《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代数语义模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动态模糊逻辑(DFL)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抽象语法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范畴论和指称语义的原理,给出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范畴描述,定义了它的语义域、语义函数,从而给出其指称语义。最后给出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实例分析。本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给出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范畴描述;2.给出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代数语义模型,包括DFL程序设计语言的极限代数语义、伴随语义、模结构代数语义及加法范畴语义;3.提出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拓展语义,给出了动态模糊层范畴的定义、基本原理、性质和操作等;总之,本文的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内容。相信不久的将来,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益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高伟[9](2009)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说明性语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o|¨)del语言是继Prolog语言之后出现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它建立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集成了许多语言的有效成分和优点,引入了类型系统,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的说明性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然而,时至今日,G(o|¨)del语言编译系统的开发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态多类的类型系统、模块化结构、延迟计算、剪枝操作等多种新语言成分和机制的引入,使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o|¨)del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完全不同于具有递归性、说明性特点的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先前关于Prolog语言的编译方法和技术不能简单移植和照搬,而理论基础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系统研究和开发进展缓慢,迄今尚无新的进展和系统开发成果报道。为了促进G(o|¨)del语言的推广以及深入研究,本文着眼于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G(o|¨)del语言建立了严格的数学基础,包括其语法和说明性语义理论,从而为其深入研究和编译实现奠定了可靠的部分理论基础。鉴于传统的一阶逻辑语言的局限性,本文首先对传统的一阶语言进行扩展,引入类型,提出了类型一阶语言,完整地给出了类型一阶语言的语法定义,初步建立了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理论。论文针对类型一阶语言中的Horn子集给出了G(o|¨)del语言(子集)的语法部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释或赋值的一般定义,然后讨论在合理的解释下类型合式公式的真假值判别法,并由此建立起带类型的一阶逻辑系统的模型。接着,利用类型一阶语言的H-模型探讨了Gdel程序的形式化说明性语义,最终得出结论为最小H-模型M_p可以作为程序P的形式语义,其理由是M_p恰由作为P的逻辑推论的那些基原子组成。本文最后还给出了G(o|¨)del语言控制机制的一种实现算法,可以为该语言的完全实现提供重要支持。(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5-01)

昌杰,赵致琢,李慧琪,高伟[10](2009)在《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与Prolog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态多类的一阶逻辑基础之上,围绕类型系统、模块系统、控制机制、元程序设计和输入/输出部分对Gdel语言功能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了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与Prolog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分析,表明由于摒弃了Prolog语言中的非逻辑成分,引入了多种新的语言成分,Gdel语言具有更好的说明性语义和执行效率.(本文来源于《智能系统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逻辑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习是智能主体拥有的重要特征,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并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归纳逻辑程序设计作为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不仅充分发挥了逻辑技术的优势,而且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深入探讨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技术走向,对机器学习其他领域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逻辑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戴望州,周志华.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

[2].陈晶晶.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的应用与发展[J].理论界.2013

[3].陈晶晶.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

[4].杨卓群,王以松.描述逻辑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4

[5].李艳娟,郭茂祖.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方法综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2

[6].黄剑,陈仕宜.220kV线路备自投装置的逻辑程序设计问题探讨[J].电力学报.2010

[7].昌杰.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形式化过程性语义[D].厦门大学.2009

[8].韩小芬.动态模糊逻辑程序设计语言的代数语义模型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

[9].高伟.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的说明性语义[D].厦门大学.2009

[10].昌杰,赵致琢,李慧琪,高伟.逻辑程序设计语言Gdel与Prolog的比较[J].智能系统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逻辑程序设计流程图知识库-图1 知识库系统示意图程序动作逻辑判断图系统的模型多目标攻击逻辑流程图知识库语言-图1 知识库语言与知识系统的关...

标签:;  ;  ;  ;  ;  ;  ;  

逻辑程序设计论文_戴望州,周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