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审视查尔斯·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

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审视查尔斯·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

宛风庆[1]2004年在《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文中研究指明狄更斯小说世界中的基督教成份长期以来都有不少争议。对于研究者和读者,狄更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便于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又如何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建立在基督教的道德之上,都是研究他的基督教信仰时的难题。因此,本研究力图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以审视狄更斯以基督教道德中的善为基础的基督教理想。回归是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因为他希望人人为善,克服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我的观点是,理想终归是理想,因为个人的道德回归并不能解决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论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介绍狄更斯的基督教信仰和他的基督教道德观,以及文学评论家对他的作品中的基督教特征的评价。其次,指出《老古玩店》中的善的道德含义及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最后,解释和列举《圣经》中的回归的概念。 第二章,论证小奈尔及其祖父的逃亡与回归的关系。首先从叁个方面证明逃亡的必然性,即梦境和黑暗场景、动机和历险,以说明逃亡的目的是为了奈尔祖父的道德回归。其次,从两个方面说明回归之旅的基督教含义,包括小说中明确指出的朝圣的基督教含义,和与逃亡紧密联系的各种巧合事件的基督教意义。最后,指出狄更斯如何忽视了迫使奈尔和祖父逃亡的社会因素。结论是,回归之旅是脱离现实的,因为狄更斯把回归只看作是个人的选择,回归并不具有社会普遍性。 第叁章,着重论述死亡与回归的关系。首先,举例说明狄更斯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死亡在他看来是与基督教拯救目的相关的回归的形式。其次,说明奈尔之死的道德意义,包含了狄更斯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他自己的道德观。第叁,论述奈尔祖父的死亡,是道德回归,是达成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的形式。最后,指出狄更斯对死亡回归的处理有不足之处,没有传达出其中的道德含义,因为奈尔之死虽然具有道德意义却是非自然死亡,而其祖父的回归是自然死亡而缺乏道德意中文摘要义。所以,狄更斯的回归的基督教理想并不现实。 第四章,讨论理想与回归的关系。首先介绍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当时的道德标准,是狄更斯形成自己的道德理想的社会背景。然后,说明叁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狄更斯的理想是以基督教为基础的;第二,为什么回归在《老古玩店》中是实现他的基督教理想的方式;第叁,为什么理想终归是理想。 第五章,强调指出本文作者对狄更斯道德回归的基督教理想的观点,他的理想不能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解读狄更斯小说中的基督教主题的意义在于更充分地理解他的小说艺术。

蔡熙[2]2012年在《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文中认为狄更斯(1812—1870)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将经典与通俗、娱乐与教化结合起来的伟大作家之一。西方的狄更斯研究已经历时170余年,有关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专着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思想与创作以及研究阐释皆呈现出多元性。在西方浩如烟海的评论中,狄更斯几经沉浮,毁誉交织,褒贬并存。通过学术史研究,对当代西方70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成果进行大清理,甄别优劣,厘清源流,总结狄更斯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其得失,不仅有利于我国学者对国外的狄更斯研究有更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营养”,为中国今后的狄更斯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而且对于我们培养跨文化接受的成熟心态、提升文学研究的价值坚守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本文通过深研细读百余部英文版狄更斯批评专着,并比照百余年的中国狄更斯研究,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和审视当代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成果,力图全面清晰地呈现二战后70年来狄更斯学术史的本真面目,找出贯穿其间的主线,理清演进轨迹,构建一部系统的当代狄更斯学术史。与此同时,通过勾勒脉络,呈现知识的生长点,昭示演进规律,立足民族立场,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总结对当下现实与学术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回瞻国内狄更斯研究现状,并概观二战前英美的狄更斯研究。第一章探讨狄更斯研究的第一次转向。一方面,二战前,近一个世纪的狄更斯研究主要是业余批评,读者大众是批评主体;二战后,由于学院派批评的兴起,狄更斯批评进入专业化时期。学院派批评催生了“狄更斯产业”的生成。另一方面,学术界对待狄更斯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乔治·奥威尔和爱德蒙·威尔逊开创的批评潮流使得狄更斯在学术界的声誉大大提高。从批评方法来看,在英美学界,20世纪40—50年代的狄更斯研究,形式主义批评居于主导地位。第二章考察60年代英美主流批评界对狄更斯的批评立场和态度。60年代的“狄更斯产业”健康发展,狄更斯在学术界的地位逐步上升。重要的狄更斯研究专家菲利普·柯林斯、希尔维瑞·莫诺德、史蒂芬·马库斯、爱德华·瓦根内克特、格雷厄姆·史密斯等耕耘不辍,且有重要研究成果问世。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批评方法多样,种种批评方法交织融合。另外,还有好几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狄更斯批评集问世。第叁章探讨狄更斯批评的第二次转向,这一转向主要表征在从传统批评走向后现代批评,批评家们运用多种批评理论,从不同层面对狄更斯的生平、小说、非小说进行阐释,批评方法和视角呈现多元互动的特色。传统的狄更斯研究虽然受到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消失,二者在竞争中同时并存。70年代传统批评硕果累累,主要表征在叁个方面,即主题批评、影响研究与形式主义批评。基于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批评为80年代狄更斯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主要探讨后现代的狄更斯批评。80年代以后“狄更斯产业”一派繁荣,越来越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入狄更斯研究领域,批评方法日趋多元化,其中主要包括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但是在多元化的批评方法中存在叁个主流批评倾向,即马克思主义批评、心理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一方面解构了传统的批评观点,另一方面又丰富和深化了狄更斯艺术世界的内涵。第五章探讨传统的狄更斯研究。在后现代批评深入影响狄更斯研究的同时,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形式主义批评、主题研究、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批评等传统批评仍然不失为狄更斯研究的主要方法,二者既保持生机勃勃的对话,又在学术市场竞争关注度。第六章由七篇独立的论文组成,对二战以来七十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成果以及在狄更斯批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批评观点在梳理的基础上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从中国文化的立场臧否其得失。第一节反思利维斯的狄更斯批评。利维斯秉承了阿诺德的人文主义传统,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批评,将生活的严肃性作为评判伟大作家的唯一标尺。他的泛道德主义批评强调文学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既是文化批评又是社会批评。第二节探讨纳博科夫的“形式论”狄更斯批评。纳博科夫的批评大量征引小说文本,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提出自己的独特体悟,从品评作品的结构、风格、意象、体裁、语言、叙事人称等文学形式入手,具体赏析作品的艺术个性,彰显作品在艺术上的得失及其生成原因。第叁节在梳理的基础上反思了希利斯·米勒的意识批评。米勒将狄更斯的小说解读为作者世界观的表征,将意识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会合点,提出了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相融合的文学观念,颠覆了时代精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因果关系,成为解构主义或者后现代批评的先声。但是米勒的意识批评也存在盲点:将文学批评变成了本体论研究,忽视文学的形式因素,悬置传记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第四节探析詹姆斯·M·布朗的狄更斯批评。布朗从经济视角,将狄更斯置于文学市场来透视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揭示了狄更斯作为社会批评者与作为成功的深受大众欢迎的小说家之间的矛盾,认为狄更斯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迎合了当时主宰文艺趣味的中产阶级读者大众。第五节反思雷蒙·威廉斯的狄更斯批评。文化批评家威廉斯主要是从城市主题的角度切入狄更斯研究的,他认为狄更斯开创的城市小说捕捉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中稍纵即逝的景观,以及人们由此而生的迷惘和困惑,狄更斯创造了“文学伦敦”,狄更斯的闲逛者意象具有现代性因子。但是威廉斯未能超越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第六节反思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萨义德认为狄更斯的小说参与了殖民书写,与帝国主义交织着复杂的共谋关系。他的后殖民批评虽然解构了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但是依然未脱精英主义文化和欧洲中心主义的窠穴。第七节探赜并反思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评传统。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评存在两支脉络,一是沿着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传统,从善恶二元论来研究狄更斯世界的道德内涵。另一脉络是与人生相联系的泛道德主义批评传统。狄更斯的创作严格遵循维多利亚主义的道德规范,契合中产资产阶级的审美理想,反映了善总会战胜恶的乐观主义精神;狄更斯的小说力图反映中产阶级的高雅体面,竭力回避性描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一)在系统的梳理、考察英美狄更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狄更斯产业”繁荣的原因:狄更斯研究的体制化和开放、争鸣、多元的学术学理探究。西方的狄更斯研究自始至终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深入探究挖潜,以其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开放争鸣的学术姿态从多方面揭示了狄更斯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了文学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众声喧哗中形成多元对峙的局面。(二)联系我国百年狄更斯研究现状,从比较的角度探究了我国狄更斯研究以社会政治诉求层面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导致我国百年狄更斯研究的一体化诉求.定狄更斯为现实主义于一尊。(叁)从比较视域挖潜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以英美的狄更斯研究作为借鉴和参照系,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并妥当地处理好学术学理探究层面与社会政治诉求层面的关系。(四)提出了提升中国狄更斯研究的方法:远离侈谈理论轻视文本的倾向,从自己的独特体悟藏否文学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一孔之见;在中西互释、互证、互补的双向对话和交流中,沟通中西、穿越古今、跨越学科,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广泛对接和汇通。

任爱红[3]2015年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文中指出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迎来了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着名作家不约而同为儿童创作的现象,如拉斯金、卡罗尔、金斯莱、王尔德等等。与致力于摹写现实生活细节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这些作家倾向于描述一个具有魔力和奇异想象的天地,为现实的儿童创造出一个非现实的幻想世界。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井喷之势,不但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而且与现实主义文学并肩于英国文学高地。由于种种原因,幻想文学在国内外均被贬至儿童文学领域,并未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应有关注。本论文即以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心理分析、女性批评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背景,梳理和分析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源流、其在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原因,并结合对幻想文学代表作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该体裁在维多利亚中后期的创作现状、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以期描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创作概貌,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除导论外,全文共包括五章。导论部分主要论述叁个问题:一是幻想文学概念的梳理。幻想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历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定义。广义的幻想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囊括多种文体,狭义的幻想文学指幻想小说。二是国内外幻想文学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研究综述和国内研究综述两部分。叁是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归纳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儿童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崛起不是偶然现象,它的出现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思潮等皆有密切关系,而儿童观的演变、对想象的重视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此外,中产阶级的兴起、童话的流行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第二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英国幻想文学与浪漫主义运动有密切渊源,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张扬想象力、回归自然是其主要的浪漫主义特征。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想象与幻想之争以及两人的诗歌创作实践都说明想象与幻想的重要地位;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坚定捍卫幻想与想象,创作了一系列童话和幻想小说,麦克唐纳则更进一步,彻底背离现实主义传统,到幻想世界中寻求更高真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幻想文学继承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或直视生态危机,或描写自然之美,或表现童心之纯净,或刻画田园生活之宁静,皆表现出与自然密切的联系,反映万物有灵,和谐栖居的思想。第叁章论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爱与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本章除探讨幻想文学作品的爱与死亡主题之外,还着重讨论成长追寻主题。儿童幻想文学作品是作家献给儿童的“爱的礼物”,作家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融入作品,向儿童读者传递爱自然、爱他人的信念。死亡虽然不是儿童文学的突出主题,却是维多利亚时期作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死亡在该时期的儿童幻想文学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儿童幻想文学作家通过书写死亡,或表达宗教上的迷惑,或表示对现实儿童命运的关心,或对抗社会的庸俗丑恶。儿童幻想文学中主人公的历险都遵循了追寻这一主题模式,呈现出出走——试炼——回归这一环形结构。儿童接受冒险的召唤,离开熟悉的场景,到陌生之地探寻,借助对他者的认识最终回归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第四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研究,包括儿童形象和女性形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出一系列性格与命运迥异的儿童形象,像卡罗尔笔下的精灵般女童爱丽丝、金斯莱笔下扎进河水变身水孩子的扫烟囱小孩汤姆、麦克唐纳笔下“真正的儿童”,如马车夫之子小钻石、公主艾琳等,都为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规定是做家庭天使,女性在该时期小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儿童幻想文学承担了向儿童传递性别意识的职责,对女性角色的处理也反映了社会主流女性观。一些男性作家在创作中将女性刻画成传统的家庭天使,一些作家则忽略女性,导致女性角色在文本中缺席,刘易斯·卡罗尔在其两部爱丽丝小说中则颠覆了性别角色,刻画咄咄逼人的反传统女性。女作家代表内斯比特塑造的女童形象基本符合传统期待,但偶尔也刻画独立自主的反传统女性,在女性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第五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中的贱斥情境。克里斯蒂娃将卑贱定义为主流文化为维持象征秩序的稳定而必须驱逐或抑制之物,而幻想文学中的儿童就是成人社会贱斥的卑贱体。不管是金斯莱笔下遭驱逐的扫烟囱小儿,麦克唐纳笔下的艾琳公主和小矿工柯迪,还是闯进地下奇境和镜子王国的爱丽丝,都是象征秩序竭力排斥的对象。儿童幻想文学通过对卑贱的揭示,认可其存在并赋予其生命力。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英国幻想文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并进一步指出幻想文学对我们身处时代之价值意义所在。

刘白[4]2012年在《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文中认为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对他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粗略统计,英美的狄更斯传记有一百余本,专着近一干部,研究论文一万多篇。这些研究充分显示了狄更斯在英美国家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然而在狄更斯学术史研究方面,无论是英美两国还是中国,除了部分论文,还没有相关的专着产生。本篇学位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二战前英美两国的狄更斯批评史,同时对某些重要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管窥蠡测,既让国内学者对二战前英美的狄更斯研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研究与反思,使其更为深入理解狄更斯的创作。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选题的意义与学术价值、研究思路与内容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1836年—1870年:‘真实’视野中的作品评论”主要梳理狄更斯生前英美批评界对他作品的评论。狄更斯生前每一部小说的发表都引起了评论的巨大反响和论战。评论家或从单部小说探讨狄更斯小说的思想、人物、语言等,或将狄更斯与各个不同时代的作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比较,还有综合狄更斯的全部或部分小说的宏观性和综合性评论来探讨狄更斯的创作特质。在叁十余年的狄更斯生前评论中,有肯定、有否定,有赞美、有非难,然而正是在这些评论的基础上,狄更斯最终迎来了文坛声誉的高峰。第二章“1870年—1914年:‘狄更斯产业’的形成”主要研究狄更斯逝世后至一战期间的英美评论。林恩·匹克特形象地用“狄更斯产业”一词来形容该期间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个时期对狄更斯的研究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传记研究频繁涌现;二是专业学术论文层出不穷;叁是有影响力的研究专着产生;四是狄更斯协会与《狄更斯研究者》的成立为狄更斯批评者们提供了研究领地;五是为纪念狄更斯诞辰一百周年,乔伊斯、克洛斯、萧伯纳、哈代等知名作家和批评家纷纷撰文,这些纪念文章更为有力地奠定了狄更斯在世界文坛的地位。第叁章“1914年—1939年:多元批评视野下的文本与作家阐释”回顾两战期间的英美狄更斯批评。该阶段的狄更斯研究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批评、传记研究外,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均在狄更斯研究领域大显身手:英美新批评家与形式主义者们强调对狄更斯文本的研究;埃德蒙·威尔逊首次对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小说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T.A.杰克逊为代表的批评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狄更斯;茨威格等批评家则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展示了狄更斯创作的心理动势以及作家的心理世界。第四章“对二战前英美狄更斯批评史的研究与反思"由几篇独立论文组成。第一节“传统与激进——论茨威格与T.A.杰克逊的狄更斯批评”主要反思茨威格与杰克逊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截然相反的评价。第二节“狄更斯的夸张与真实——从亨利·詹姆斯与乔治·吉辛的狄更斯批评说起”则是反思狄更斯创作的特点。第叁节“‘主义’之争”主要针对狄更斯在不同批评时期被纳入至各种“主义”的范畴进行探讨,分析狄更斯这些“主义”形成的历史与社会原因。第四节“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历史意识”将狄更斯的小说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场域加以考察。第五节“否定之否定认识之认识”则试图从西方美学传统来探讨英美学术界对狄更斯褒贬不一评价的根本原因,并透过一系列二元对立或统一的关系来分析狄更斯成为经典作家的过程。“结语”指出,百余年来英美学界对狄更斯的接受大致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政治诉求层面的接受和学术学理层面的探究。对狄更斯及其创作的接受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从研究表面走向内在,从质疑走向神圣,从通俗走向经典。检视二战前英美狄更斯批评史,对于提升我们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意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D]. 宛风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D]. 蔡熙.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D]. 任爱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 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D]. 刘白.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解读《老古玩店》中的回归主题——审视查尔斯·狄更斯的基督教理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