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液预负荷联合甲氧明静注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

胶体液预负荷联合甲氧明静注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

罗继文张颖

(武汉市武昌医院麻醉科430064)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74-02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肌松作用完善,麻醉效果佳等特点。很适合剖宫产术,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但麻醉后产妇低血压发生率可达53.3%~85%[1]。临床上常预先扩容或(和)使用血管活性物质麻黄碱、多巴胺等,常引起容量超负荷,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我们采用预负荷胶体液联合静注甲氧明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足月单胎孕产妇100例,孕38周~40周,年龄20岁~40岁,身高150cm~170cm,体重52kg~85kg,ASA分级1级或2级,无妊娠合倂症及心肺疾病,无药物过敏史,随机分成2组(n=50),一组为甲氧明组,一组为对照组。

1.2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不用药,入手术室后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监测HpEKGSpO2NiBp,同时静脉输注胶体液聚明胶肽10ml/kg,产妇左侧卧位,取L3~4或L2~3间隙为穿刺点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10~12mg,注药完毕,甲氧明组立即静注甲氧明2mg,对照组不用甲氧明,置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平卧。术中以平衡液8~10ml/kg/h维持输液,并根据产妇血压调节输液速度。

1.3观察指标

入室后每3分钟测定Bp和HR,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麻醉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胎儿阿氏评分,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SBp下降>基础值30%)或有恶心呕吐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必要时重复,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钟时静注阿托品0.2~0.5mg。

1.4统计分析

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佳,手术顺利,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氧明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0例使用麻黄碱,而甲氧明组仅1例使用了麻黄碱。

3讨论

产妇的病理生理及椎管内麻醉极易导致麻醉后产妇低血压[2],低血压可致产妇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因而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十分重要,处理低血压也应及时,椎管内麻醉产生低血压主要是交感神经阻滞后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下降,动脉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共同引起血压下降。加上产妇自身的病理生理,单纯输注液体预负荷,提升血压的效果有限,快速大量输注液体可引起CVP增高,增加心脏负荷,严重时超负荷可引发心衰。而采用适度液体预负荷联合血管活性物质,提升血压效果更为明显。甲氧明为α1选择性激动剂,对αβ受体作用轻微,静注后动脉明显收缩,对静脉影响小,外周阻力明显提高,血压升高。预负荷液体亦可补充因静脉扩张致回心血量的不足。本研究表明,胶体预负荷联合甲氧明静注,比单纯胶体预负荷预防产妇腰麻后低血压,效果更为明显。

目前,预负荷胶体量尚未统一,一般为10ml/kg[1],剖宫产术大多为急诊,准备时间短,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后即可预负荷胶体液,待蛛网膜腔注药完毕约15分钟输注完毕,既不快速,也不过量,具备临床操作性。本研究甲氧明组血压平稳,心率稳定,能够有效预防产妇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与杨晓铭[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剖宫产术中血管活性物质选择,临床上一线用药麻黄碱,近来有研究认为麻黄碱可致产妇及胎儿心率增快,氧耗增加,可致胎儿酸血症[3],甲氧明静注后,偶见一过性心率减慢,其原因是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心率减慢,且2-3秒后反弹,与注药的速度和量有关[4],采用微量输液泵输注血管活性物质更能精确调控给药剂量。

参考文献

[1]黄格,谭冠先,等.晶体液预负荷联合6%HES130/0.4复合麻黄碱预防破腹产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409-410.

[2]杨晓铭,陈远龙,等.肌肉注射甲氧明预防破腹产术患者CSEA麻醉并发低血压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636-637.

[3]毕严斌,王月兰.麻黄碱治疗腰麻破腹产对胎儿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580-582.

[4]陈念平等.冠心病麻醉处理若干问题.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379-380.

标签:;  ;  ;  

胶体液预负荷联合甲氧明静注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