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心钻探深孔内事故处理与对策探讨庞和平

关于岩心钻探深孔内事故处理与对策探讨庞和平

皖煤田地质第一勘探队安徽淮南232052

摘要:钻探安全事故包括人身事故、机械事故、孔内事故等三方面。孔内事故在钻探事故中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岩心钻探;孔内事故;原因;处理

1.前言

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避免首先以预防为主,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地质钻孔,事故的发生在所难免,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与装备来应对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孔内事故,成为钻探设备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2.岩心钻探孔内事故发生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的石油、地质、煤炭以及建筑等行业当中还存在着岩心钻探工程的施工,并且普遍存在着孔内事故。一般来说,由于岩心钻探孔内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造成孔内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据统计,在孔内事故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卡钻和埋钻的事故,并直接导致断杆现象的发生。对于卡钻和埋钻事故来说,由于处理比较复杂、难度和费用都比较高,因而面对事故的多发性,需要从根本原因入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减少事故的损失。

就常见的孔内事故而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当前,在岩心钻探过程中,地质条件是造成孔内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比如说,在钻探时发生岩石裂缝、流沙或是漏水的现象,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钻孔的倒塌;或者在高岭土或是绿泥石等呈现塑性的岩石中,一旦发生进水现象,就会缩小钻孔的直径,从而引发孔内事故。二是应用劣质的钻探管材。在钻探过程中,钻杆钻的使用是最频繁的,因此一旦质量不够好,就会产生严重的磨损现象,从而较小钻探的强度,长期以往,钻探工具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减少。三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当。一般来说,导致孔内事故发生最多的情况是由钻探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而导致的,或者在钻探操作过程中不细心、不熟练,一旦发生问题便慌乱无措,导致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事故。

3.钻孔事故的处理

3.1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故都不能慌乱。特别是机长、项目经理必须有处乱不惊的心态,以稳定局面。不能怨天尤人,以免影响机台的情绪,对下步工作不利。思想要积极,对处理好事故充满信心,相信事在人为。

(2)调查研究。出了事故不要急于处理,先召集相关人员开会,把发生事故的原因、孔内状况、设备状况、钻具工器具状况、冲洗液状况、孔壁稳定状况等了解清楚。

(3)制定处理方案。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尽快制定处理方案。方案要细致周密,要有备选方案,必须考虑到每一个方案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处理的第一步非常重要,方案中要充分考虑这一步的后果和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绝不可因一步不慎使事故复杂化。

3.2事故处理

(1)严格执行已制定的方案,若孔内情况发生变化,应充分研究后修改方案,然后执行修改后的方案。

(2)行动一致,统一指挥。处理事故前和处理过程中,全体人员应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但拍板指挥的只能是一人,杜绝多头指挥。

(3)交接班要清楚,记录详实。下入孔内的各种器具都要量好尺寸,最好画好图,以备不时之需。

(4)孔内事故的处理越快越好,特别是复杂地层,如破碎地层、水敏性地层、水溶性地层,钻具在孔内待的时间越长,处理难度越大。

(5)操作要稳,不能因求快而忙中出错。特别是孔壁不稳定的钻孔,操作不平稳易产生孔内激动压力,进一步破坏孔壁,增加处理事故的难度。

4.现有的事故处理技术装备手段

4.1钻机的强拉与起拔

与石油钻机相比,地质钻机的事故处理能力较小,主要取决于:钻塔(桅杆)承载力,绞车能力,油缸起拔力等。例如,SGZ24型重载四角钻塔(4轮游钩)的承载力仅为500kN,3000m钻深钻机(包括全液压钻机与机械立轴钻机)的给油缸起拔力为300kN,以上数据均为深孔重载地质钻机的提升及起拔能力,仅可勉强支撑3000m全孔钻具重量(N口径钻具)及孔壁摩擦阻力的起拉需求,而深孔钻机,中深孔钻机的钻塔,卷扬,桅杆及给油缸远远不能满足深孔钻杆,钻具及套管在孔内遇卡时的特殊起拔要求。

4.2捞及事故处理工具

与专业的石油钻探工具厂提供的数十种较为齐全的打捞工具,事故处理工具,井下工具相比较,当前地质专用工具十分单一,多数钻探工具厂只生产钻杆公母锥,套管公锥,并不重视地质钻探打捞及事故处理工具的研发,据资料显示,这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一直停留或低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水平,与当前深孔地质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层出不穷”的现状严重脱钩。如何针对地质岩心钻探,特别是绳索取心钻探的小口径,薄壁钻杆,满眼钻进,环状间隙小等工艺技术特点,研制多样化,系列化的地质钻杆,套管打捞及事故处理工具,以满足地质钻探施工的不时之需,成为当务之急。

5.预防岩心钻探孔内事故的相应对策

在岩心钻探孔内事故发生之后,不仅仅要采取处理办法,更为重要的是要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即通过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案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5.1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

在员工的日常管理当中,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化工人的安全意识。一般来说,在进行培训之前,钻探技术人员要根据矿区的基本情况编制基本的安全知识手册,然后在培训过程中,以手册为基础,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对于直接操作者来说,在认真掌握钻探技术的同时,彼此之间进行安全生产经验交流,进而对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事故都有一个详细的认识,以至于在事故发生之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5.2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制度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要具有严格的安全操作制度,因而员工能够认真的按照制度规定来操作机械设备,从而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带来的危险事故。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正在开发的新项目来说,要不断总结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分析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编入安全操作制度当中,不断更新安全操作的规程。

5.3全面了解钻探孔内的施工情况

在处理事故之前,全面了解钻探孔内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工人交接班的时候,要全面细致的将孔内状况交代清楚,其中还包含相关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现阶段的地质条件,从而方便下一个施工人员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

5.4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

技术的革新是提高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岩心钻探工程的进程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举给例子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因冲洗液与地层的护壁效果不相符而产生了一些孔内事故,这时就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改进,比如说重新配置冲洗液,或更新相配套的设备,从而不断加强辅助设备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材质较好的国外钻杆,从而不断提高岩心钻探的施工工艺,大幅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率,从而保障孔内施工的安全。

5.5实行全面安全管理

当前,由于企业忽视岩心钻探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而导致孔内事故发生的问题相当普遍,鉴于此,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将孔内安全列为重中之重,通过全面推行安全管理制度,从而贯彻落实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针。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抓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全方位的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孔内事故的发生,我们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以及处理工具,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事故的预防和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李粤南.深部孔段卡、埋钻事故防治对策的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38(9):121-123.

[2]朱龙江.深孔地质钻探孔内事故专用处理工具之探讨[J].地质装备,201613(2):48-50.

标签:;  ;  ;  

关于岩心钻探深孔内事故处理与对策探讨庞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