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林论文_耿思文,吴志祥,杨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橡胶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橡胶林,剩余物,橡胶,砖红壤,土壤,叶面积,橡胶园。

橡胶林论文文献综述

耿思文,吴志祥,杨川[1](2019)在《海南儋州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气象环境要素对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特征以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揭示人工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为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产业经营提供理论数据参考。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两年间对海南西部儋州橡胶林的土壤水分及局部气象因子的连续定位观测,收集土壤水分以及相关气象数据,针对海南岛西部气候特点探讨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橡胶林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7~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5月、10月至翌年1月次之,2~4月最低。不同土层深度的水分年尺度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层土壤波动程度更加剧烈。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主要受风速、地表温度、降水、土壤热通量、净辐射的影响,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旱季时(11月至翌年4月)土壤水分主要受到风速的影响,雨季时(5~10月)地表温度和土壤热通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表层土壤的波动频率和幅度都较深层的变化更为剧烈。橡胶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具有储量大、流失快等特点,可以通过经营丛林式胶园等方式,以涵养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护橡胶林水文环境,提高生态价值。(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肖宇,王林[2](2019)在《红河州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从而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探讨了红河州橡胶林下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吴思敏,何珍[3](2019)在《念好“牛字经” 培育“牛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养牛,大多数人会想到内蒙古的大片草原,但你知道在橡胶树林下也能大规模养牛吗?近年来,因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海南橡胶积极推进胶园综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林下养牛就是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林下养牛暂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全产业链(本文来源于《海南农垦报》期刊2019-11-08)

黄海静,杨再强,王春乙,张京红,张亚杰[4](2019)在《海南岛天然橡胶林台风灾害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灾害是海南橡胶种植中影响最为严重和主要的灾害,为对其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本研究以海南岛天然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融合橡胶台风灾害、社会经济和气象数据,建立橡胶台风灾害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评价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开展天然橡胶林台风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橡胶种植高风险区位于沿海台风发生频繁市县,其中琼海、文昌、海口为海南岛橡胶灾害风险最高的地区,其次陵水、万宁、琼中、屯昌、东方等地区灾害风险也较高。风险最低地区位于中部五指山、保亭、乐东、叁亚等地区,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发生以及种植情况相符。评价结果表明,台风灾害危险性是风险的主导因子,但非单一决定因子,种植技术、品种改良等措施对脆弱性降低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评价结果可为橡胶林避灾防灾及种植布局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汉斌[5](2019)在《热带雨林变身橡胶林 土壤“酸”了》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在前所未有地增长,也促使橡胶种植园在急剧扩张。同样是绿色,同样的茂密森林,热带雨林垦殖为橡胶林后,产生了哪些变化?科学家们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橡胶林改变了土壤金属离子的分布格局,加速了土壤酸化,改变了表层土壤中金属离子的分布。(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09)

罗洪斌,舒清态,王强,王冬玲,字李[6](2019)在《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景洪橡胶林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云南省景洪市机载激光雷达飞行范围内的热带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iDAR和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地面LAI,借助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对叶面积指数各原始波段光谱饱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进而达到饱和,其余波段反射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减小进而达到饱和;在可见光范围内叶面积指数饱和值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叶面积指数饱和值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虽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差异并不是很明显。Landsat 8 OLI的1~7波段的饱和值分别为5.08、5.19、5.22、5.42、7.51、5.62、5.62,最大值为近红外波段,饱和值为7.51,最小值为海岸波段,饱和值为5.08,除近红外波段饱和值较大之外,其余波段的饱和值均介于5~6之间。(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玉芹,胡永亮,张丽萍,尹红星,黄家卫[7](2019)在《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德宏橡胶林土壤肥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德宏橡胶林的78份土壤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橡胶林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宏橡胶林土壤pH均值为4.83;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和碱解氮养分较丰富,变异系数在16.53%~46.90%之间,呈中等变异性;但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普遍低,处于缺磷状态。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橡胶林土壤IFI值范围10.81~25.29,均值为17.24,属于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占到83.34%。采样区域肥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盈江农场>瑞丽农场>畹町农场>遮放农场。综上,德宏橡胶林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处于良好,应重视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增施磷肥。(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操戈,邓卫哲[8](2019)在《省工省钱 绿色高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橡胶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我国海南、云南两省种植面积分别在800万亩和900万亩以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虽然多年来价格持续低迷,但相较其他农业产业,天然橡胶产业链完整,供需稳定,只要胶农割胶,每天都能拿到(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9-07-19)

王大鹏,罗雪华,郭澎涛,陈传洋,张永发[9](2019)在《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100、200和400 kg·hm~(-2))氮肥的残留、累积和迁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当年根层土壤(0-100cm)残留量为23.36-109.36 kg·hm~(-2),残留率为23.36%-31.85%,施氮量的升高显着增加了肥料氮的残留量;2年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根层土壤残留量仅20.45-41.78 kg·hm~(-2),残留率10.45%-20.45%,施氮量的增加显着降低了肥料氮残留率;试验第1年(枯水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主要在根层土壤累积(24.61-172.47 kg·hm~(-2)),而淋洗迁移到深层土壤(100-200 cm)的硝态氮不多(13.89-51.66 kg·hm~(-2))。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试验第2年(丰水年),不同处理的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很少(仅5.39-22.95 kg·hm~(-2))。3个氮肥处理的硝态氮均不同程度地迁移、淋洗到深层土壤,达53.36-201.42 kg·hm~(-2)。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土壤残留率较低,施氮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轶男,孙源,王宇昂,岳大然[10](2019)在《橡胶林林业剩余物现状分析及建议——以海南省儋州市两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儋州校区)周边橡胶经济林带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橡胶经济林剩余物的回收、加工、利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现状,总结目前利用橡胶林剩余物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利用橡胶林业剩余物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橡胶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从而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探讨了红河州橡胶林下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橡胶林论文参考文献

[1].耿思文,吴志祥,杨川.海南儋州橡胶林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J].热带农业科学.2019

[2].肖宇,王林.红河州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9

[3].吴思敏,何珍.念好“牛字经”培育“牛经济”[N].海南农垦报.2019

[4].黄海静,杨再强,王春乙,张京红,张亚杰.海南岛天然橡胶林台风灾害风险评价[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5].赵汉斌.热带雨林变身橡胶林土壤“酸”了[N].科技日报.2019

[6].罗洪斌,舒清态,王强,王冬玲,字李.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景洪橡胶林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特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7].陈玉芹,胡永亮,张丽萍,尹红星,黄家卫.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德宏橡胶林土壤肥力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2019

[8].操戈,邓卫哲.省工省钱绿色高效[N].农民日报.2019

[9].王大鹏,罗雪华,郭澎涛,陈传洋,张永发.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J].生态环境学报.2019

[10].李轶男,孙源,王宇昂,岳大然.橡胶林林业剩余物现状分析及建议——以海南省儋州市两院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论文知识图

为R软件绘制的橡胶林动态监测样地...各时期天然林,橡胶林和浆纸林空...5 热带原始雨林和橡胶林林下土壤...云南省橡胶林提取结果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变化2橡胶林不同高度PAR的日变化F...

标签:;  ;  ;  ;  ;  ;  ;  

橡胶林论文_耿思文,吴志祥,杨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