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滇东南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论文摘要

为全面了解云南东南部峰丛洼地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采用网格化方法采集旱地和水田表层土样共199个,测定其Cd、As、Hg、Cr、Pb、Zn、Cu和Ni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应用聚类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法对重金属的来源及贡献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d、Hg、Cr、Ni和Zn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别达云南背景值的16. 00、7. 29、1. 46、1. 45和2. 39倍;土壤重金属平均RI为1 039. 3,属于重度生态风险水平,Hg和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重金属主要有4个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源1)、交通运输(源2)、自然背景(源3)和农业生产(源4),Cd、Cr和Ni的来源以源1为主,Pb和Zn的主要来源为源2,Cu主要受源3控制(贡献率77. 86%),源4为Hg的主导来源(70. 37%),源1和源4对As的贡献率分别为46. 71%、49. 46%.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 评价方法
  •     1.3.1 地累积指数方法
  •     1.3.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风险评价
  •   1.4 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
  •   2.2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3 重金属来源分析
  •     2.3.1 Cr-Ni-Cd-As
  •     2.3.2 Pb-Zn
  •     2.3.3 Cu
  •     2.3.4 Hg
  •     2.3.5 重金属来源贡献量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洪涛,孔祥胜,岳祥飞

    关键词: 土壤,岩溶区,重金属,峰丛洼地,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 环境科学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237000160024)

    分类号: X826;X53

    DOI: 10.13227/j.hjkx.201901081

    页码: 4620-462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51K

    下载量: 483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电工程建设生态风险评价概念模型研究[J]. 水力发电 2016(02)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6(05)
    • [3].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5(04)
    •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1)
    • [5].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16)
    • [6].酸雨的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12)
    • [7].城市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8].广州市耕地生态风险评价[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9].基于Balanced Score Card的滨海城市化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6)
    • [10].国内外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四川环境 2018(04)
    • [11].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 [12].浅析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亟须引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10)
    • [13].流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2(01)
    • [14].规划环评中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研究[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2)
    • [15].农药生态风险评价述评[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2(07)
    • [16].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J]. 人民长江 2011(03)
    • [17].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S1)
    • [18].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 [19].生态风险评价内涵及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 2010(13)
    • [20].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9(02)
    • [21].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9(05)
    • [22].中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11)
    • [23].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概述[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12)
    • [24].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与发展 2020(01)
    • [25].分散式生活垃圾热处理底渣特性及生态风险评价[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3)
    • [26].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2)
    • [27].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国内研究进展[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8(02)
    • [28].浐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 [2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建议[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3)
    • [30].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2)

    标签:;  ;  ;  ;  ;  

    滇东南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