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鲈论文_方琼玟

导读:本文包含了宝石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酪酸,澳洲,南美,消化酶,罗非鱼,工厂化,体长。

宝石鲈论文文献综述

方琼玟[1](2019)在《东莞泓升养殖场:循环水养宝石鲈隔绝病源和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东东莞麻涌镇麻一村第洛围,有一家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泓升养殖场。该场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改良,打造了一套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它以"生态、绿色、环保"为理念,养殖全程不使用任何药物,生产出的澳洲翡翠鱼(又名"宝石鲈")隔绝病源、隔绝污染,并通过冷链物流的形式供给酒楼、餐厅和千千万万的家庭。该养殖场于2015年获得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一体化认证,并在2016年成为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9年11期)

杨丽专,刘付永忠,廖春华[2](2019)在《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美白对虾是广东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省内宝石鲈和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以池塘和山塘为主,主要采用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叁种生产模式。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通过在珠海金湾区平沙基地进行养殖试验,开展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即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9年07期)

张明清,周惠强,舒琥,郭静文,钟东明[3](2019)在《酪酸菌对集装箱养殖的宝石鲈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旨在研究添加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宝石鲈(Scortum barcoo)生长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用规格一致,初始体质量为(24.02±2.04)g的宝石鲈,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 200尾,分别饲喂添加0(Control组)和0.1%(Diet 1组)、0.5%(Diet 2组)、1.0%(Diet 3组)酪酸菌的日粮,饲养周期为60 d。实验结果表明:(1)与Control组对比,Diet 2组宝石鲈的终体质量、相对增长率显着提高(P<0.05)。(2)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宝石鲈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更加多样化。(3)Diet组中以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为主的益生菌群的比例提高,以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为主的致病菌的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李永锋,姚东林,何伟华[4](2019)在《受控式集装箱高效节能循环水养殖红罗非和宝石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是通过对集装箱进行改造,在其内部安装水质测控、视频监控、物理过滤、生化处理、恒温供氧等装置,对鱼类养殖全程实行精准监测、调控与管理,实现控水、控温、控苗、控料、控菌和控藻"六控"技术,达到养殖全程可控和质量安全可控。该技术作为渔业领域2018年农业农村部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之一,充分说明了这项技术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6期)

赵立祥,董浚键,孙成飞,田园园,胡婕[5](2019)在《结合线粒体D-loop序列和SSR标记对宝石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线粒体D-loop序列及SSR标记分析广东4个宝石鲈(Scortum barcoo)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loop序列分析显示,长度为598 bp的D-loop片段上有1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8个单倍型。4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0 0~0.543 5、0.000 00~0.001 76,表明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利用11个SSR位点分析显示,4个群体期望杂合度(H_e)=0.396~0.516、PIC=0.320~0.420,说明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低水平。虽然二种方法获得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上存在差异,分别为0.403 5(D-loop)和0.044 5(SSR),但二种分析结果均显示4个广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有必要引进原种以丰富国内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3期)

舒琥,郭静文,詹博锐,张明清,罗智展[6](2019)在《饲料中添加酪酸菌对宝石鲈生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酪酸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的宝石鲈(Scorturm barcoo)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分别向基础饲料里添加浓度为0.1%,0.5%和1%酪酸菌饲喂宝石鲈。结果显示:添加浓度0.5%酪酸菌试验组终末体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试验组宝石鲈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CAT)等抗氧化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标明酪酸菌最适宜添加浓度为0.5%。(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9年01期)

李本旺,黄永强,李希国,王晓斌,萧劲松[7](2018)在《杂交宝石鲈“澳洲斑”与宝石鲈池塘养殖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题组利用地缘近的澳洲银鲈与宝石鲈杂交繁殖,产生子一代——"澳洲斑",该鱼体态特征与宝石鲈近似,鱼体较长,体侧没有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体内脂肪含量比宝石鲈明显减小,生长速度和个体规格比双亲好。本试验在同等池塘环境和投饲管理条件下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探讨宝石鲈杂交新品种"澳洲斑"与原种在生长、抗病力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澳洲斑"比宝石鲈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饲料系数低,市场售价高,养殖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8年11期)

袁程程[8](2018)在《澳洲宝石鲈引种及养殖、繁殖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宝石鲈(Jade perch)又名宝石斑、宝石鱼、玉鲈、翡翠等,学名高体革鯻(Scortumbacoo),分类上属鲈形目(Perciformes)、鯻科(Theraponidae)、革鯻属(Scortum)。鯻科的种类海淡水均有分布,我国现存的种类全为海水生栖,在我国南方濒海省区有分布。而宝石鲈原产于澳大利亚爱尔湖、布罗—本凯那水系,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淡水鱼类之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能保持淡水鱼的细嫩,又有海水鱼独特的鲜(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8年21期)

张剑涛,吴晓萍,吕雪辉,丘贤湘[9](2018)在《宝石鲈对水温耐受性和疾病预防经验小结》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我们在惠东县多祝镇兴渔渔业科研中心的鱼塘(土塘)进行了宝石鲈养殖试验,试验鱼塘面积6亩,水深1.5米左右。我们试验总结了宝石鲈的生长情况、应急处理措施和对水温的耐受情况等。一、宝石鲈的简介宝石鲈学名高体革鯻(Scortum bacoo),又名宝石斑,翡翠斑。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宝石鲈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渔业》期刊2018年07期)

秦洁,张凤侠,陈志杰,陈轶铃[10](2018)在《澳洲宝石鲈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斑、宝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名贵淡水鱼品种,后引入中国开展人工养殖及其繁育研究等。目前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等养殖模式,也有部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宝石鲈的试验研究,但是利用养殖尾水结合瓜果培育,实现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的研究不多。本试验利用自主研发的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另一种模式的鱼菜共生。一、试验材料1.场地本试验在张家港市凤凰镇纽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区内开展,水处理系统为自(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8年02期)

宝石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美白对虾是广东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省内宝石鲈和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以池塘和山塘为主,主要采用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叁种生产模式。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通过在珠海金湾区平沙基地进行养殖试验,开展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一套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即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宝石鲈论文参考文献

[1].方琼玟.东莞泓升养殖场:循环水养宝石鲈隔绝病源和污染[J].海洋与渔业.2019

[2].杨丽专,刘付永忠,廖春华.宝石鲈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研究[J].海洋与渔业.2019

[3].张明清,周惠强,舒琥,郭静文,钟东明.酪酸菌对集装箱养殖的宝石鲈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9

[4].李永锋,姚东林,何伟华.受控式集装箱高效节能循环水养殖红罗非和宝石鲈试验[J].科学养鱼.2019

[5].赵立祥,董浚键,孙成飞,田园园,胡婕.结合线粒体D-loop序列和SSR标记对宝石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淡水渔业.2019

[6].舒琥,郭静文,詹博锐,张明清,罗智展.饲料中添加酪酸菌对宝石鲈生长性能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9

[7].李本旺,黄永强,李希国,王晓斌,萧劲松.杂交宝石鲈“澳洲斑”与宝石鲈池塘养殖对比试验[J].海洋与渔业.2018

[8].袁程程.澳洲宝石鲈引种及养殖、繁殖概况[J].渔业致富指南.2018

[9].张剑涛,吴晓萍,吕雪辉,丘贤湘.宝石鲈对水温耐受性和疾病预防经验小结[J].海洋与渔业.2018

[10].秦洁,张凤侠,陈志杰,陈轶铃.澳洲宝石鲈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18

论文知识图

宝石鲈16S rRNA基因片段的核苷...宝石鲈基因组DNA电泳结果宝石鲈COI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宝石鲈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的...3 澳洲宝石鲈 COI 基因部分片段的...1 澳洲宝石鲈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标签:;  ;  ;  ;  ;  ;  ;  

宝石鲈论文_方琼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