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反倾销协议论文_韩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反倾销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协议,文本,主席,哈萨克斯坦,制度,轮毂,公共利益。

年反倾销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韩月[1](2015)在《WTO《反倾销协议》日落复审制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实行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其国内产业。但是,有些国家为了达到保护其本国贸易的目的而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而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为了扼制这种现象,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制定的《反倾销协议》中,第11条确定了日落复审条款,希望通过该制度给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加以限制。日落复审是指在反倾销措施在实施一段时间后,由主管机关依据国内产业申请或者自行发起审查是否具有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但是,由于该条款是各缔约方妥协的结果,该条款本质上具有妥协性及文字的模糊性,导致有些国家在制定日落复审制度时偏离了WTO《反倾销协议》日落复审条款的初衷。实践中有些国家经常滥用自由裁量权,致使反倾销措施的期限被不合理地延长。因此,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日落复审条款的修订也成为了重要议题之一。而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我国反倾销法律体系尚需完善,健全日落复审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反倾销法律和实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应对外国对我国频繁发起的反倾销日落复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WTO《反倾销协议》日落复审条款的分析,对完善该条款提出建议,并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完善及如何应对国外对我国企业反倾销日落复审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5-05-01)

金晓晨[2](2011)在《后危机背景下WTO《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限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WTO《反倾销协议》进行修订。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理应结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反思的成果,探论后危机背景下《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依据,梳理《反倾销协议》中脱离时代的理念,提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张。(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徐雅莉,王琅[3](2011)在《WTO反倾销协议之日落复审研究——以美国对日本抗腐蚀碳钢板产品的反倾销日落复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反倾销协议》的生效,以及各成员方执行《反倾销协议》规则的国内法律的修改的完成,WTO成员方有关执行日落条款的争议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范围内开始增多。因此如何更好地结合WTO案例与法学原理对相关协定条款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于决定日落复审成败与否的裁决标准的分析,对于准确地认定日落复审规则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美国对日本抗腐蚀碳钢板产品的反倾销日落复审案例,在实体和程序规则方面均对日落复审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比较典型。(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喻新星[4](2010)在《WTO框架下竞争措施协议构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际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倾销的立法本意是促进公平、自由的竞争,提高全球整体福利。但如今WTO《反倾销协议》的取向逐渐发生偏转,并日益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反倾销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论证应废止WTO《反倾销协议》,并构建与贸易有关的竞争措施协议(TRAMs)来替代。第一章从WTO《反倾销协议》理论基础与具体制度的不足着手,通过对有关《反倾销协议》存废的学术观点的分析得出应当以与贸易有关的竞争措施协议替代《反倾销协议》的结论,并阐述竞争措施协议具有更契合WTO的宗旨、更有利于贸易自由化与更有利于公平竞争等制度价值。第二章主要重点分析在WTO框架下构建竞争措施协议的合理性,即构建竞争措施协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叁章是有关WTO竞争措施协议的框架构建,包括竞争措施协议的宗旨和目的、基本原则、主要行为、法律责任与救济以及竞争措施协议的监管机制。第四章着重探讨中国对废除《反倾销协议》和构建竞争措施协议应持何种态度、立场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广东商学院》期刊2010-05-18)

贾毓琪[5](2010)在《论《反倾销协议》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倾销制度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目的与竞争法维护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大体相同。然而现行WTO《反倾销协议》某些内容较为模糊,缺乏透明度,使得反倾销规则逐渐变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因此,改革《反倾销协议》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相关,以竞争法理念改良反倾销协议的种种方案也就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反倾销法的发展历程入手,透视反倾销法的缺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各种以竞争理念改良反倾销法方案的可行性,介绍WTO《反倾销协议》最新修改草案—“主席文本”的基本内容,以期为学界就此问题的探讨提供有益的思路。第一部分从反倾销法律规则的发展历史谈起,简要介绍现行WTO《反倾销协议》实体和程序部分的规则。第二部分从一百多年前立法的时代局限性和实践中反倾销措施滥用的现象入手,透视反倾销制度的缺陷,即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进而从保护对象、调查程序、救济措施方面,剖析反倾销法与其初衷的矛盾性,即限制竞争。第叁部分着重探讨以竞争法理念改革反倾销法的叁种方案:第一,用统一的国际竞争法取代现行的反倾销法;第二,主张模仿WTO体制中GATS和TRIPS协议的模式,设置一个协调各国竞争法的法律框架机制,倡导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相互合作;第叁,主张对现行反倾销法进行改良,以竞争法的理念充实和完善反倾销协议。同时介绍国际社会在多边和双边体制下以竞争法取代反倾销法的实践。如欧盟在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中彻底取消征收反倾销税,代之以统一的欧盟竞争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88年签订的《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加拿大和智利1996年达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与新加坡2001年签订的《新新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都规定在双方国家之间取消反倾销法的适用,代之以竞争法来协调两国间的反倾销争议。虽然这些多边和双边区域性的安排为竞争法取代反倾销法带来了现实的可能,但这种实践的影响力仍然具有局限性。第四部分就WTO多哈回合谈判的最新成果《反倾销协议》修改草案—“主席文本”,回应上述学界提出以竞争法理念充实和完善反倾销协议的改革主张,同时分析反倾销制度运作中的几个极其敏感和极具争议的问题,如倾销幅度的计算、损害认定中的因果关系、公共利益、启动程序、日落复审等,希望能为学界探讨反倾销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部分在《反倾销协议》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中国的启示,即中国可在其签订的双边或区域性协定内逐渐取消反倾销法,以竞争法代之。同时加强自身经济建设,在WTO谈判席上争取话语权,积极推进反倾销协议的改革。本文认为,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提高,《反倾销协议》确实需要深入的改革,但是前两种改革方案,要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反倾销法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有限度的引入竞争法要素。同时《反倾销协议》作为一份国际文件,其改革注定是一场各国政治经济实力的较量,中国要想在WTO中真正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必须加强经济建设力争强大,在WTO谈判中用实力说话,才能积极推进《反倾销协议》的改革,推动世界贸易体制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期刊2010-05-14)

施恩庄[6](2010)在《WTO反倾销协议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随着反倾销调查启动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增长,人们开始关注反倾销措施被滥用作为成员方贸易保护主义者实施其保护目的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关于WTO《反倾销协议》所确认的规则,对世界开放贸易政策和成员方的反倾销政策在多少程度上有影响,以及反倾销制度与公平竞争、公平贸易关系等不同的观点。WTO的多哈回合谈判又陷入僵局,其中一项分歧较大就是《反倾销协议》是否要修改。文中主要讨论了:世界贸易摩擦的现状特别是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的特点,《反倾销协议》中倾销和损害的认定规则,程序条款,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以及中国反倾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WTO多哈回合谈判启动又失败,但必然要去寒回春。目前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将助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反倾销措施作为一种执行保护政策的工具,可以对由于世界开放贸易的迅速进展而给成员方内部市场、经济及人民的社会福利有冲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开放市场的成本进行控制,从而保障世界贸易体制稳定有效运行。因此,研究WTO《反倾销协议》在世界贸易中作用及其规则发展趋势,对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的发展,对中国贸易体制改革与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4-01)

张新娟,贾毓琪[7](2009)在《浅析多哈回合修订《反倾销协议》的“主席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WTO反倾销规则的改革和完善一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内容,规则谈判工作组主席加尔米斯先生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公布了两个《反倾销协议》的修订草案。该草案对现行《反倾销协议》进行了诸多修订,主要涉及倾销幅度认定时"归零法"的适用、评估损害的因果关系认定、公共利益、日落复审等焦点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很多争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张新娟,贾毓琪[8](2009)在《浅析多哈回合修订《反倾销协议》的“主席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WTO反倾销规则的改革和完善一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内容,规则谈判工作组主席加尔米斯先生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公布了两个《反倾销协议》的修订草案。作为多哈谈判的最新成果,该草案对现行《反倾销协议》进行了诸多修订。本文对修订草案中的倾销幅度认定时"归零法"的适用、评估损害的因果关系认定、公共利益、日落复审四个焦点问题进行研究和评析,希望能在理性评估该草案的意义上,为我国下一阶段谈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本文来源于《《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期刊2009-09-11)

步欣[9](2009)在《中国商务部认为不符合WTO反倾销协议有关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7日,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就欧盟拟对中国铝合金轮毂发起反倾销调查发表谈话。    该负责人表示,欧洲轮毂制造商协会(EUWA)代表欧盟6家铝合金轮毂生产商于6月底向欧委会递交了对中国铝合金轮毂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书,日前,欧委会照会中(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09-08-08)

黄婷婷[10](2009)在《哈批准关于针对第叁国的反倾销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批准了关于针对第叁国采取专门保护、反倾销和补偿措施的协议,2009年2月26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了此项法律。哈萨克斯坦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叶季利·马梅特别科夫指出,该协议的目的是构建欧亚经(本文来源于《中亚信息》期刊2009年04期)

年反倾销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限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WTO《反倾销协议》进行修订。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理应结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反思的成果,探论后危机背景下《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依据,梳理《反倾销协议》中脱离时代的理念,提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反倾销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韩月.WTO《反倾销协议》日落复审制度探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金晓晨.后危机背景下WTO《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分析[J].法学杂志.2011

[3].徐雅莉,王琅.WTO反倾销协议之日落复审研究——以美国对日本抗腐蚀碳钢板产品的反倾销日落复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4].喻新星.WTO框架下竞争措施协议构建初探[D].广东商学院.2010

[5].贾毓琪.论《反倾销协议》改革[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

[6].施恩庄.WTO反倾销协议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

[7].张新娟,贾毓琪.浅析多哈回合修订《反倾销协议》的“主席文本”[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8].张新娟,贾毓琪.浅析多哈回合修订《反倾销协议》的“主席文本”[C].《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2009

[9].步欣.中国商务部认为不符合WTO反倾销协议有关规定[N].国际商报.2009

[10].黄婷婷.哈批准关于针对第叁国的反倾销协议[J].中亚信息.2009

论文知识图

(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

标签:;  ;  ;  ;  ;  ;  ;  

年反倾销协议论文_韩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