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论文摘要

<正>在过去几十年中,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和心原性猝死机制方面,病理和影像学研究已经明确了发病前的病理学特征。以前我们将"易损斑块"、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作为重点目标,现在则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疾病。如何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即从关注"病变"到关注"人",成为降低ACS发病和死亡的着眼点。1关于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和易损斑块的争议[1]1.1心肌缺血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吗?急性冠脉事件并非由心肌缺血引起,而是由斑

论文目录

  • 1 关于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和易损斑块的争议[1]
  •   1.1 心肌缺血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吗?
  •   1.2 冠状动脉狭窄的再认识
  •   1.3 易损斑块在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地位
  • 2 斑块负荷、斑块进展、炎症和“完美风暴”
  •   2.1 重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评估
  •   2.2 斑块进展是识别易损斑块的替代指标[2]
  •   2.3 炎症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键环节
  •   2.4“完美风暴”:机体对斑块破裂的反应决定了结局
  • 3 从“易损斑块”到“易损患者”的综合干预
  • 4 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进刚,杨跃进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易损斑块,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炎症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S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1-009)

    分类号: R541.4

    页码: 1-3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121K

    下载量: 233

    相关论文文献

    • [1].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 [2].社区综合干预60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1)
    • [3].踝臂血压指数对于脑梗死并发急性冠脉事件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10)
    • [4].社区综合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3)
    • [5].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肾功不全患者的急性冠脉事件预测价值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5)
    • [6].洛伐他汀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20例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08)
    • [7].阿托伐他汀对症状性冠状动脉点状钙化患者急性冠脉事件影响的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10)
    • [8].南苑地区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4)
    • [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状态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5)
    • [10].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冠脉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5(11)
    • [11].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6(03)
    • [12].对于清热解毒组分中药抗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机制的理论探索[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6)
    • [1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22)
    • [14].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急救的应对策略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28)
    • [15].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10)
    • [16].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尿酸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相关研究[J]. 医学综述 2014(14)
    • [17].急性冠脉事件发病特点及院前急救对策[J]. 蛇志 2011(03)
    • [18].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05)
    • [19].中青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服药依从性调查[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01)
    • [20].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现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S2)
    • [21].稳定和消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20(08)
    • [22].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22)
    • [23].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血脂、hs-CRP水平及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24].洛伐他汀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62例的疗效观察[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06)
    • [25].妊娠相关蛋白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天津医药 2011(09)
    • [26].单病种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05)
    • [27].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评估方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6)
    • [2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4)
    • [29].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的研究进展[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6(03)
    • [30].药物与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 2015(10)

    标签:;  ;  ;  ;  ;  

    从以病变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