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忠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忠

张忠徐州市开发区薛湖小学221123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遵循由浅入深的教育原则,着重考核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还局限于简单的机械化记忆模式,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引入思维导图学习工具,则能帮助小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让数学课堂因思维导图而充满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075-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性学习工具,近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大力推广,得到师生的充分认可。通过多元化的思维导图展示方法,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为直观、生动、形象的图像体系,更易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点、锻炼数学逻辑思维,并且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全面整理碎片化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体系,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打好基础。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展开分析: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调动学生数学探究兴趣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将各种各样的导图模式引入数学课堂,增添了教学过程中的新鲜元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例如利用思维导图重新整合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文字内容,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简单直接的教学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逐渐形成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再加上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也形成顺畅的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探究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从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课堂上很少涉及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然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枯燥、单一,缺少有趣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很难形成学习兴趣和解题思维。然而在数学课堂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后,考虑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及兴趣爱好等,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数学知识,以图片、文字和各种色彩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把握数学知识,并鼓励他们深入探究数学内涵,有助于加深理解,轻松地解决数学难题。

(三)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

应用思维导图符合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抽象知识的认知有限,这也是缺乏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数学课堂适时、适度地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以直观、完整、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在观察思维导图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潜移默化中锻炼细致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综合数学素养打好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而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教会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理清学习思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也正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点。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整合原本零散且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结构图,这样学生能从整体把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有效性。以学习“乘法分配律”为例,常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板书上写出应用题,训练学生口算或笔算乘法,但是这种“题海战术”往往导致学生产生疲倦感,再加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增大学习的难度。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式,建议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锻炼乘法推算能力。

(二)应用思维导图破解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难度大的关键在于数学知识点抽象、复杂,涉及很多繁琐的数学公式、定理和概念,一旦学生记不住公式或者出现概念混淆,就会影响解题效率。为了让学生轻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巧妙地将数学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这样用直观的图像展现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学习“认识多边形”时,很多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新奇,虽然图形各有不同,但是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那么学生如何准确地区分图形异同点,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列出不同的图形,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独立思考,对比图形之间的关联。通过这样简单、直观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认清不同图形的关系,从中总结相关概念并且印象深刻,教师也因此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

(三)应用思维导图制作数学错题集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促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教师要认真考虑如何将这种欲望转为学习动力,并且督促他们主动反思学习中的不足,正视自己的错误。思维导图的应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还能成为学生制作错题集的重要工具,他们在整理错题的同时重新归纳知识点,理顺解题思路,反思出现错题的原因并纠正错误,这样的学习效果远远超过简单地抄写错题。另外,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错题,还能归纳不同类型的题目,总结题目的异同点,这样就能避免发生重复题目而浪费时间。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梳理归纳能力,还能再次巩固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巧妙地提升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无论是提升教学质量还是保障学习效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启发作用下,在脑海中建立清晰、准确、科学的知识架构,促使自主学习更有条理性、更具实用性,并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网络绘制思维导图,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信息处理能力与知识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学好数学的“法宝”。

参考文献:

[1]杨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06):21-22.

[2]修焕然.以图导教以图导学——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西藏教育,2016(10):23-25.

标签:;  ;  ;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